永平元年公元58年戊午年)
春天,正月,漢明帝率領公卿及以下官員到原陵朝拜,就像舉行元旦朝會的儀式一樣。明帝向劉秀的神座跪拜,之後退下,坐在東廂;侍衛官都站在神座後麵,太官進獻食物,太常演奏音樂;各郡國的上計吏依次上前,在神座前報告他們郡的糧食價格以及百姓的疾苦。從這以後,就把這個當作慣例。
夏天,五月,高密元侯鄧禹去世。
東海恭王劉強生病了,漢明帝派使者和太醫乘坐驛車去給他看病,一路上使者和太醫絡繹不絕。明帝還下詔讓沛王劉輔、濟南王劉康、淮陽王劉延到魯地去探望劉強的病情。戊寅日,劉強去世,臨終前,他上疏向明帝謝恩,說:“我壽命已經到了儘頭,留下的孤兒寡母又讓皇太後和陛下擔憂,我實在又悲痛又慚愧!我的兒子劉政,隻是個小人物,卻要繼承我的爵位,這肯定沒辦法保全他和家族,希望能歸還東海郡。如今天下剛剛遭遇先帝去世的大憂,希望陛下多用心供養皇太後,多勸她進食。我劉強身體困乏虛弱,話也說不周全,希望陛下替我向諸王致謝,沒想到我們再也不能相見了!”明帝看了奏疏後悲痛萬分,和太後一起到津門亭為劉強發喪,派大司空持符節去料理喪事,用特殊的禮儀進行安葬,下詔讓楚王劉英、趙王劉栩、北海王劉興以及京城的親戚都來參加葬禮。明帝追念劉強一直堅守謙遜節儉,不想厚葬而違背他的心意,於是特彆下詔:“送葬的物品,一定要簡約節省,衣服能遮住身體就行,用茅草紮的車和瓦器,陪葬物品比規定的減少,以此彰顯東海王卓越不凡、特立獨行的誌向。”讓將作大匠留下修建陵廟。
秋天,七月,馬武等人攻打燒當羌,把他們打得大敗,剩下的羌人都投降或逃散了。
山陽王劉荊私自招來會觀測星象的人,和他們一起謀劃商議,希望天下發生變故。明帝聽說後,把劉荊改封為廣陵王,打發他到封國去。遼東太守祭肜派偏何去討伐赤山烏桓,把他們打得大敗,斬殺了他們的首領。塞外各族震驚恐懼,西邊從武威開始,東邊到玄菟,各族都來歸附東漢,邊境安寧沒有戰事,於是明帝把邊境的屯兵都撤掉了。
東平王劉蒼認為東漢中興已經三十多年,四方沒有憂患,應該修訂禮樂製度,於是和公卿們一起商議確定了南北郊祭祀的冠冕、車服製度,以及光武廟祭祀時登堂所唱的歌和八佾舞的舞人數,然後上奏給明帝。
好畤湣侯耿弇去世。
顯宗孝明皇帝上永平二年公元59年己未年)
春天,正月辛未日,在明堂祭祀光武帝劉秀,明帝和公卿列侯們,第一次穿著冠冕、佩戴玉佩來舉行祭祀儀式。祭祀結束後,登上靈台,觀察雲氣天象。然後大赦天下。
三月,明帝到辟雍,第一次舉行大射禮。
冬天,十月壬子日,明帝來到辟雍,首次舉行養老禮;任命李躬為三老,桓榮為五更。三老穿著都紵做的大袍,戴著進賢冠,拄著玉杖;五更的穿戴也一樣,隻是不拄杖。明帝乘坐車駕來到辟雍的禮殿,坐在東廂,派使者用安車到太學講堂去迎接三老、五更,明帝在門屏處迎接,行交拜之禮;然後引導他們從東階而上,三老從西階登上;到了台階處,明帝按照禮儀向他們作揖。三老登上後,麵向東方,三公為他們擺設幾案,九卿為他們整理鞋子,明帝親自袒露上身切割祭牲,拿著肉醬進獻,拿著酒爵請他們漱口,前麵有人祝禱他們不被食物哽噎,後麵有人祝禱他們不被食物噎住。五更麵向南方,三公上前供食,禮儀和對待三老一樣。儀式結束後,明帝帶領桓榮和他的弟子登上廳堂,親自為他們講解經義,各位儒生拿著經書在前麵提問,戴著冠冕、束著腰帶、插著笏板的人環繞在辟雍的橋門觀看聽講,人數大概有億萬之多。於是明帝下詔賜給桓榮關內侯的爵位;三老、五更都享受二千石的俸祿,終身供養。賜給天下的三老每人一石酒、四十斤肉。明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就跟著桓榮學習《尚書》,等到即位做了皇帝,仍然用對待老師的禮節尊崇桓榮。明帝曾經到太常府,讓桓榮麵向東而坐,為他設置幾案和手杖,召集百官和桓榮的幾百名學生,明帝親自聽講;有的學生離開座位向明帝提出疑難問題,明帝謙遜地說:“太師在這裡呢。”結束後,明帝把太官準備的供品都賜給了太常府桓榮家。桓榮每次生病,明帝就派使者去慰問,太官送食物、太醫去看病的人在路上絡繹不絕。等桓榮病重,上疏向明帝謝恩,要把爵位和封地歸還。明帝到他家去問候病情,進入街巷後就下車,抱著經書走到桓榮床前,撫摸著桓榮流淚,賜給他床褥、帷帳、刀劍、衣服被子,過了很久才離開。從這以後,諸侯、將軍、大夫來探病的,都不敢再乘車到門口,都在床下拜見。桓榮去世,明帝親自換上喪服去吊喪送葬,賜給他在首山南麵的一塊墓地。桓榮的兒子桓鬱應當繼承爵位,他要讓給哥哥的兒子桓泛;明帝不答應,桓鬱這才接受封爵,但把所有的租稅收入都給了桓泛。明帝任命桓鬱為侍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明帝因為中山王劉焉是郭太後的小兒子,太後特彆疼愛他,所以之前唯獨把他留在京城,到這時才和其他諸王一起去封國,賜給他虎賁衛士和騎兵,對他的恩寵特彆優厚,隻有他能往來京城。明帝對陰氏家族和郭氏家族的禮遇,每件事都力求公平,兩家人多次受到賞賜,恩寵都很優厚。
甲子日,明帝前往長安。十一月甲申日,派使者用豬、羊二牲祭祀蕭何、霍光。明帝經過他們的墓地時,在車上俯身行禮。又前往河東;癸卯日,回到宮中。
十二月,護羌校尉竇林因為欺君罔上和貪汙的罪名,被關進監獄處死。竇林是竇融堂兄的兒子。當時竇氏一門有一位公爵、兩位侯爵、三位公主、四位二千石官員,同時存在,從祖父到孫子,官府和宅邸在京城中彼此相望,在皇親國戚和功臣中沒有能和他們相比的。等到竇林被處死,明帝多次下詔嚴厲責備竇融,竇融驚恐萬分,請求退休,明帝下詔讓他回家養病。
這一年,開始在五郊舉行迎接節氣的儀式。
新陽侯陰就的兒子陰豐娶了酈邑公主。公主驕橫善妒,陰豐把她殺了,因此被處死,他的父母也都自殺了。
南單於汗去世,單於比的兒子適繼位,成為醯僮屍逐侯鞮單於。
評論
顯宗孝明皇帝在位的這兩年,東漢在政治、文化、外交以及宗室等多方麵都有顯著發展與變化。
政治上,通過原陵朝拜等活動,進一步鞏固皇權統治秩序,將其儀式常規化,強化了對先帝的尊崇與政權傳承的重視。對燒當羌的成功征討,穩定了邊疆局勢,反映出東漢軍事力量的有效運用。而竇林因罪被誅,明帝對竇融的嚴厲責備,顯示出朝廷對官員腐敗與欺瞞行為的零容忍,維護了政治的清明與公正,也在一定程度上抑製了外戚勢力的過度膨脹。
文化方麵,積極推動禮樂製度的完善,如確定南北郊冠冕、車服製度以及光武廟祭祀相關規定,舉行大射禮、養老禮等,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國家禮儀文化,也體現了對傳統儒家文化的尊崇與傳承。特彆是養老禮中對三老、五更的禮遇,以及明帝對桓榮的尊崇,為社會樹立了尊師重道的典範,促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有利於社會風氣的改善和文化的繁榮。
外交上,祭肜派偏何大破赤山烏桓,使塞外各族紛紛內附,東漢借此實現了邊境的和平穩定,得以撤掉屯兵,節省了軍事開支,也為民族融合與交流創造了良好條件。
宗室事務上,東海恭王劉強的去世及後事安排,展現出皇室內部的溫情與對諸侯王意願的尊重。劉強謙遜節儉,其喪事從簡,體現出良好的品德風尚。而山陽王劉荊因謀逆被貶,反映出皇室對內部不安定因素的果斷處理,維護了政權的穩定。同時,明帝對中山王劉焉的特殊恩寵,以及對陰、郭兩家族的公平禮遇,在平衡皇室宗親關係上起到了積極作用,有助於鞏固皇室統治根基。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