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平四年公元61年辛酉年)
春天,明帝出宮在附近查看城郭府邸,還打算到河內去打獵。東平王劉蒼上書勸阻,明帝看了奏書後,馬上就回宮了。
秋天,九月戊寅日,千乘哀王劉建去世,他沒有兒子,封國被廢除。
冬天,十月乙卯日,司徒郭丹、司空馮魴被免職,朝廷任命河南尹沛國人範遷為司徒,太仆伏恭為司空。伏恭是伏湛哥哥的兒子。
陵鄉侯梁鬆因為心懷怨恨,還寫匿名信誹謗他人,被關進監獄處死。當初,明帝還是太子的時候,太中大夫鄭興的兒子鄭眾因為精通經書而出名,太子和山陽王劉荊通過梁鬆,想用絲綢去邀請鄭眾。鄭眾說:“太子是儲君,按道理不能和外界私自交往。漢朝有以往的規定,藩王也不應該私自結交賓客。”梁鬆說:“這是長輩的意思,不能違背。”鄭眾說:“違反禁令而獲罪,還不如堅守正道而死。”最終沒有去。等到梁鬆獲罪,他的賓客大多受到牽連,隻有鄭眾沒有受到牽連。
於闐王廣德率領各國三萬兵力攻打莎車,引誘莎車王賢並將其殺害,吞並了莎車國。匈奴發動各國兵力圍攻於闐,廣德請求投降。匈奴擁立賢留在匈奴做人質的兒子不居征為莎車王,廣德又攻打並殺死了不居征,改立他的弟弟齊黎為莎車王。東平王劉蒼因為是皇帝至親而輔佐朝政,聲望越來越高,他內心感到不安,前後多次上疏說:“自從漢朝建立以來,宗室子弟沒有在公卿位置上的,我請求上交驃騎將軍的印綬,回到封國。”言辭十分懇切,明帝於是同意劉蒼回到封國,但沒有同意他上交將軍印綬。
永平五年公元62年壬戌年)
春天,二月庚戌日,劉蒼辭去官職回到封國。明帝任命驃騎長史為東平太傅,掾為中大夫,令史為王府的郎官,又賞賜五千萬錢,十萬匹布。
冬天,十月,明帝前往鄴城,當月就回到宮中。
十一月,北匈奴侵犯五原;十二月,又侵犯雲中。南單於出兵擊退了他們。
這一年,朝廷遣返安置在中原各郡的邊疆百姓,賜給他們每人兩萬錢作為置辦行裝的費用。
安豐戴侯竇融年紀大了,他的子孫放縱荒誕,大多不遵守法紀。他的長子竇穆娶了內黃公主。竇穆假稱是陰太後的詔令,讓六安侯劉盱休掉妻子,把自己的女兒嫁給劉盱。劉盱妻子的家人上書說明情況,明帝非常生氣。把竇穆等人的官職全部罷免,竇氏家族中擔任郎吏的,都帶著家屬回到原籍,隻把竇融留在京城;不久竇融就去世了。幾年後,竇穆等人又因為犯事,和他的兒子竇勳、竇宣都被關進監獄處死。過了很久,明帝下詔讓竇融的夫人和一個小孫子回到洛陽居住。
永平六年公元63年癸亥年)
春天,二月,王雒山挖出一個寶鼎,被進獻給朝廷。夏天,四月甲子日,明帝下詔說:“祥瑞的降臨,是為了回應有德行的人;如今政治教化多有不正之處,怎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易經》說:‘鼎象征三公,’難道是公卿們履行職責得當才這樣嗎!賞賜三公每人五十匹帛,九卿、二千石官員賞賜一半。先帝下詔書,禁止人們上書言事時稱皇帝聖明,然而近來奏章中很多浮誇不實之詞;從今往後,如果再有過分稱讚、虛假稱譽的內容,尚書都應該壓製下來,不予理會,以此表示朝廷不會被諂媚之人欺騙。”
冬天,十月,明帝前往魯地;十二月,又前往陽城;壬午日,回到宮中。
這一年,南單於適去世,單於莫的兒子蘇繼位,成為丘除車林鞮單於;幾個月後,蘇又去世了,單於適的弟弟長繼位,成為湖邪屍逐侯鞮單於。
評論
永平四年至六年,東漢在政治、邊疆及宗室等方麵發生了一係列重要事件,這些事件對東漢的發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政治上,官員任免調整頻繁,司徒、司空更替,體現出朝廷對政務管理的動態調整。梁鬆因罪被誅,反映出朝廷對官員品德與言行的嚴格要求,維護了朝廷綱紀。同時,從鄭眾拒絕太子和山陽王私下邀請一事,可看出當時對皇室成員與外界交往有明確規範,意在防止權力濫用和不正當關係滋生,保障政權穩定。
邊疆局勢方麵,北匈奴對五原、雲中的侵犯,凸顯了東漢邊疆麵臨的威脅,而南單於擊退北匈奴,表明東漢與南匈奴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維護了邊疆安全。這一時期邊疆的動蕩促使東漢持續關注邊疆防禦與民族關係的處理。
宗室事務上,東平王劉蒼主動請辭輔政回到封國,反映出宗室在權力與地位麵前的謹慎態度,也體現了明帝對宗室權力的把控與平衡,既同意劉蒼歸藩,又保留其將軍印綬,確保宗室勢力既不威脅皇權,又能在必要時為朝廷效力。而竇融家族因子孫不法而衰落,展現出朝廷對宗室貴族違法行為的嚴肅處理,維護了法律的公正與朝廷的權威,避免宗室勢力過度膨脹而擾亂朝綱。
此外,寶鼎的出現引發了明帝對朝政的反思與對祥瑞態度的明確,既重視祥瑞背後象征的德行,又反對浮誇不實的言辭,一定程度上引導了朝廷務實的政治風氣。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