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漢紀三十七 顯宗孝明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241章 漢紀三十七 顯宗孝明皇帝下

第241章 漢紀三十七 顯宗孝明皇帝下(1 / 1)

永平七年公元64年甲子年)

春天,正月癸卯日,皇太後陰氏駕崩。二月庚申日,安葬光烈皇後。

當時北匈奴勢力仍然強盛,多次侵犯邊境,還派使者來請求與漢朝進行貿易。明帝希望通過與他們往來,讓他們不再侵擾邊境,就答應了。

朝廷任命東海相宋均為尚書令。當初,宋均擔任九江太守時,五天處理一次政務,精簡了掾吏和史吏,關閉督郵府,所屬各縣太平無事,百姓安居樂業。九江過去常有老虎傷人,官府常常招募人設置柵欄陷阱捕捉老虎,可仍然有很多人被老虎傷害。宋均給所屬各縣下公文說:“江淮一帶有猛獸,就好比北方有雞和豬一樣,如今老虎成為百姓的禍害,過錯在於殘暴的官吏,隻是費力去張網捕捉,並非體恤百姓的根本辦法。大家務必除去奸邪貪婪之人,考慮推舉忠誠善良之士,可以全部撤掉柵欄陷阱,廢除相關的考核製度。”從那以後,九江就不再有虎患了。明帝聽聞宋均的名聲,所以讓他擔任尚書令這個重要職位。宋均對人說:“國家喜歡那些懂法律條文的官吏和廉潔的官吏,認為這樣就足以製止奸邪行為。然而,懂法律條文的官吏習慣欺上瞞下,廉潔的官吏也隻是自身清廉,對於百姓流亡、盜賊為害等問題卻沒有什麼幫助。我本想磕頭向皇帝諫言此事,但現在還不是改變的時候,時間久了皇帝自己會為此苦惱,到那時就可以說了。”還沒等他進言,他就調任司隸校尉。後來明帝聽到他這番話,回頭想想覺得很有道理。

永平八年公元65年乙醜年)

春天,正月己卯日,司徒範遷去世。

三月辛卯日,朝廷任命太尉虞延為司徒,衛尉趙熹代行太尉職責。

越騎司馬鄭眾出使北匈奴,單於想要鄭眾向他下拜,鄭眾堅決不屈從。單於就派人圍困看守鄭眾,不給他水和火。鄭眾拔刀發誓寧死不屈,單於害怕了,這才罷休,然後另外派使者,跟隨鄭眾回到京城。當初,大司農耿國曾上書說:“應該設置度遼將軍,屯兵五原,來防止南匈奴逃亡。”朝廷沒有聽從他的建議。南匈奴的須卜骨都侯等人得知漢朝與北匈奴互派使者,心裡產生了嫌隙和怨恨,想要背叛漢朝,還秘密派人到北匈奴,讓他們派兵來接應。鄭眾出塞後,察覺到有些異常,暗中觀察,果然抓到了須卜骨都侯派去的使者。於是鄭眾上書說:“應該另外設置大將,來防止南北匈奴相互勾結。”從這時起,朝廷開始設置度遼營,讓中郎將吳棠代理度遼將軍事務,率領黎陽虎牙營的士兵屯駐在五原曼柏。

秋天,十四個郡國發生大水災。

冬天,十月,北宮建成。

丙子日,朝廷招募犯了死罪的囚犯到度遼營;對於那些有罪而逃亡在外的人,根據不同情況讓他們贖罪。楚王劉英捧著黃色細絹和白色薄綢,到封國的國相那裡說:“我身為藩王輔佐朝廷,卻過錯惡行積累,非常感激朝廷的大恩,獻上這些絹綢,來贖我的罪過。”國相把這件事上報朝廷。明帝下詔回複說:“楚王誦讀黃帝、老子的精微言論,崇尚佛教的仁愛祭祀,齋戒三個月,與神起誓,有什麼可嫌惡疑惑的,又怎會有悔恨呢!把贖罪的絹綢退還給他,讓他用這些絹綢來資助佛教徒和和尚豐盛的飲食。”當初,明帝聽說西域有位神,名字叫佛,於是派使者到天竺去尋求佛法,得到了佛經和沙門一同歸來。佛經大體上以虛無作為宗旨,崇尚慈悲不殺生;認為人死後,精神不會消失,會隨著因緣再次托生;人活著的時候所做的善惡之事,都會有報應,所以注重修煉精神,最終成為佛;善於用宏大高遠的言論來勸導誘惑愚昧的普通人。精通佛法的人,被稱為沙門。於是佛教開始在中國傳播,人們畫出佛像,而王公貴族中,唯獨楚王劉英最先喜好佛教。

壬寅日是月底,發生了日全食。明帝下詔讓各部門官員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大膽進言不要忌諱。於是在位的官員都呈上密封的奏章,各自談論朝政的得失。明帝看了奏章後,深深自責,把大臣們的奏章向百官展示。下詔說:“各位大臣所說的,都是我的過錯。百姓的冤屈不能得到申理,狡猾的官吏不能被禁止;還輕易動用民力,修繕宮殿,出入沒有節製,喜怒也過於偏激。長久回顧以前的教訓,我感到震驚和恐懼;隻怕自己德行淺薄,時間久了就懈怠了啊!”

北匈奴雖然派使者來進貢,但侵擾劫掠的行為並沒有停止,邊境的城門白天都緊閉著。明帝商議要派使者回訪他們的使者,鄭眾上疏勸諫說:“我聽說北單於之所以邀請漢朝使者,是想離間南單於的部眾,堅定西域三十六國依附他們的心;同時宣揚與漢朝和親,向鄰國炫耀,讓那些想要歸順漢朝的西域國家猶豫不決,讓那些懷念故土的人對歸附漢朝絕望。漢朝使者一到,他們就會傲慢自負;如果再派使者去,匈奴一定會認為自己的計謀得逞,他們群臣中那些反對與漢朝交往的人就不敢再說話了。這樣一來,南匈奴就會動搖,烏桓也會產生離心。南單於長期居住在漢朝境內,對情況非常了解,一旦他們分崩離析,很快就會成為邊境的禍患。如今幸好有度遼營的軍隊在北方邊境揚威,即使不派使者回訪,他們也不敢製造禍患。”明帝沒有聽從,還是派鄭眾前往。鄭眾趁機上書說:“我之前奉命出使,沒有向匈奴單於下拜,單於心懷怨恨,派兵圍困我。現在我又奉命前往,一定會受到他們的欺淩折辱。我實在不忍心拿著大漢的符節,對著匈奴人獨自下拜。如果匈奴能讓我屈服,那將會損害大漢的強盛威嚴。”明帝不聽。鄭眾沒辦法,出發後,在路上接連上書堅決抗爭。明帝下詔嚴厲責備鄭眾,把他追回來,關進廷尉獄,正好趕上大赦,才得以回家。後來明帝見到從匈奴來的人,聽說了鄭眾與單於爭執禮儀的情況,就又召回鄭眾,任命他為軍司馬。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評論

永平七年至八年,東漢在政治、外交、宗教及災異應對等方麵出現了諸多重要事件,對東漢的局勢產生了深遠影響。

政治層麵,官員的任免更迭持續進行,反映出朝廷政務管理的動態調整。宋均任職九江太守時展現出卓越的治理才能,其精簡政務、解決虎患的舉措體現了務實有效的治理理念,被調任尚書令也反映出朝廷對其能力的認可。然而,他對朝廷用人傾向的看法,揭示了當時吏治存在的深層次問題,即法律條文與廉潔自律雖受重視,但未能切實解決民生與治安問題,這也為後續的政治發展埋下伏筆。

外交方麵,東漢與北匈奴的關係複雜多變。北匈奴一方麵請求貿易,一方麵又不斷侵擾邊境,這種表裡不一的行為給東漢帶來了外交難題。明帝在處理與北匈奴關係上搖擺不定,鄭眾出使時堅決維護大漢尊嚴,卻因拒絕向單於下拜而引發一係列波折。同時,南北匈奴之間的微妙關係也浮出水麵,南匈奴部分勢力因漢與北匈奴交往而生叛意,鄭眾察覺並建議設置大將防範,促使朝廷設立度遼營,這一係列事件表明東漢在邊疆外交上麵臨諸多挑戰,決策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邊疆動蕩。

宗教領域,佛教正式傳入中國,楚王劉英率先信奉,這一事件開啟了佛教在中國傳播的曆程,對中國文化和社會信仰產生了深遠影響,標誌著外來宗教開始在中國上層社會有了接受者,逐漸融入中國的文化體係。

麵對災異,如日全食和多地水災,明帝的應對方式值得關注。他借日全食下詔求諫,展現出願意反思自身過錯、廣納諫言的態度,試圖通過這種方式改進朝政,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穩定民心,維護朝廷的統治權威。總體而言,這兩年間的各種事件相互交織,既體現了東漢在政治、外交等方麵的複雜局麵,也反映出其在麵對新情況、新問題時的探索與調整。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青蓮仙族 逃離渣男後,被禁欲太子爺寵上天 [紅樓]升官發財娶黛玉 思你如狂 海洋求生:全服就我擁有物品提示 我們小區又穿越了 末日序列車隊:我能升級物資 我,隨身軍火庫,鑄就盛唐帝國 物價瘋貶,她做惡毒女配日入千元 末世:我的列車無限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