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漢紀四十三 孝順皇帝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286章 漢紀四十三 孝順皇帝上

第286章 漢紀四十三 孝順皇帝上(1 / 1)

陽嘉二年公元133年,癸酉年),春天正月,皇帝下詔派專車去接郎顗,問問他對各種災異現象咋看。郎顗遞上奏折說:“三公的職位和天上的台階星宿對應,跟皇帝不一樣。要是他們施政出了岔子,天氣就會冷得反常。你再看看現在當官的,一個個都好高騖遠,拿著超豐厚的薪水,卻完全不操心國家大事。天天悠哉悠哉,裝病偷懶,可一旦皇帝下了文書,賞了錢,馬上就跟沒事人一樣,這病好得也太離譜了吧!就靠這幫人,還想消除災禍,實現天下太平,那根本不可能啊!現在選拔州牧、郡守,都交給三公府負責。要是下麵的官員不給力,州郡得擔責任,那州郡要是出了事,難道不該怪那些舉薦的人嗎?但陛下對這些官員還越來越好,下麵的人做事就越來越敷衍,這就是俗話說的‘大的規矩鬆,小的規矩緊’。三公又不是我仇人,我也不是發神經亂說,我為啥這麼拚命,飯都顧不上吃,一直誠懇地說這些,就是一心盼著朝廷能興盛太平。我寫這奏折也顧不上措辭了,就算因此送命,我也不後悔!”接著,他列舉了七件該做的事兒:“第一,皇家園陵著火了,得心疼心疼老百姓的辛苦,彆再讓他們乾修繕的苦活了。第二,立春都過了,天氣還冷得不正常,應該趕緊選拔些靠譜的大臣,幫著陛下治理國家。第三,今年是少陽年,春天肯定旱,夏天保準發大水,得照著以前的規矩來,一定要節儉。第四,去年八月,火星在軒轅星座附近晃悠,得精簡點宮女,讓她們能自由結婚嫁人。第五,去年閏十月,有白氣從西方天苑星往參星左足那邊跑,還進了玉井星區域,估計立秋以後,羌族可能會鬨事,得提前通知各個郡,讓他們做好防備。第六,這個月十四號乙卯日,白虹穿過了太陽,朝廷內外的官員考核事務,都得等到立秋以後。第七,漢朝建立都339年了,按照《詩經》的說法,到時候該變一變了,得大刀闊斧清理下法令,做些改變。帝王做事得順應天道,就好比從春天到夏天,得把青色衣服換成紅色衣服。從漢文帝減輕刑罰到現在正好300年,一些小的禁令慢慢積累得太多了。帝王定的法律,應該像江河一樣,讓老百姓容易避開,不容易觸犯。”

二月,郎顗又上奏,推薦黃瓊和李固,覺得應該提拔重用他們。還說:“從冬天到春天,一直沒下啥好雨,還老刮西風,和節氣對著乾。朝廷為這事兒操碎了心,到處祈禱,祭祀山川,又是曬土龍,又是移市求雨的。我聽說老天爺隻看實際行動,不會被虛假的舉動忽悠。災變是人的行為導致的,關鍵得自己反省。要是求雨就能下雨,擋水就能止住洪水,那每年都不會有旱澇災害,太平日子馬上就來了。可現在災害一直不停,問題根本不在這兒。”奏折交上去後,皇帝特彆封他為郎中,但郎顗借口生病沒去上任。

三月,負責匈奴事務的中郎將趙稠派手下帶著南匈奴的兵出塞去揍鮮卑,把鮮卑打得落花流水。

當初,皇帝能當上皇帝,乳母宋娥出了不少力,所以皇帝封宋娥為山陽君,還封執金吾梁商的兒子梁冀為襄邑侯。尚書令左雄就上了個秘密奏折說:“高皇帝早就規定了,不是劉家人不能封王,沒功勞的人不能封侯。孝安皇帝封江京、王聖這些人,結果就鬨地震了。永建二年給參與陰謀的人封爵,又出現日食。研究術數的人,都覺得這些災異是封爵鬨的。現在青州鬨饑荒,盜賊還沒平定,真不該為了點小恩情,就破壞重要的製度。”皇帝沒聽他的。左雄又勸說道:“我知道當皇帝的都喜歡忠誠正直的人,討厭阿諛奉承的人。但為啥自古以來,總是忠誠正直的人倒黴,阿諛奉承的人得寵呢?就是因為聽忠言太難,聽奉承話太容易了。刑罰這東西,誰都害怕;富貴恩寵,誰都想要,所以現在社會上忠誠的人少,拍馬屁的人多。這就導致皇帝老是聽到誇自己的話,很少知道自己的錯,稀裡糊塗的,最後可能就危險了。我看了詔書,陛下顧念乳母以前的恩情,想給她特彆優厚的賞賜。但翻遍尚書以前的記錄,壓根就沒有給乳母封爵賜地的規矩。就先帝那時候,乳母王聖被封了野王君,結果王聖搞出進讒言、廢立皇帝的大禍,活著的時候被天下人罵,死了大家都開心。桀、紂貴為天子,普通仆人都覺得跟他們沾邊丟人,因為他們不講道義;伯夷、叔齊就是普通老百姓,可王侯都爭著和他們交往,因為人家品德高尚。現在乳母一直很節儉,還給下麵的人做榜樣,大家都跟著學。要是給她和王聖一樣的爵號,恐怕會違背她本來的操守,也不是她想要的。我覺得大家的心思都差不多,心裡不安的事兒,古今都一樣。老百姓被王聖害慘了,他們的日子過得提心吊膽,就怕再出現這種事兒,心裡一直害怕,嘴上也老念叨。陛下就按之前說的,每年給乳母千萬錢當俸祿,這樣對內能表達您的恩情,對外也不會讓大家覺得奇怪。梁冀封侯這事兒,也不著急,等過了災年,再商量到底行不行。”於是梁冀的父親梁商就推辭梁冀的封侯,上了十幾道奏折,皇帝才答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夏天四月己亥日,京城地震了。五月庚子日,皇帝讓各位公卿大臣都說說朝政的問題,每人再推薦一個老實厚道的人。左雄又上奏說:“先帝封王聖為野王君,漢陽就地震;現在封宋娥為山陽君,京城又地震,陰氣太盛,這災禍更大了。我之前就說過,封爵這事兒太重要了,皇帝可以私下給人錢,但不能隨便封官,應該收回對乳母的封爵,把災異給消了。現在梁冀都堅決推辭了,山陽君也應該保持自己的節操。”左雄說得特彆誠懇,宋娥也有點害怕,就表示要推辭。但皇帝舍不得,最後還是封了她。這時候,大司農劉據因為工作上的事兒被責備,被召到尚書台,傳呼的人催他快走,還動手打他。左雄就上奏說:“九卿地位僅次於三公,那也是大臣,走路有走路的禮節,行動有行動的規範。孝明皇帝那時候才開始有打大臣的懲罰,這可不符合老規矩。”皇帝聽了他的,從這以後,九卿就再也沒被打過了。

戊午日,司空王龔被撤職了。

評論

陽嘉二年的曆史記載,聚焦於災異頻發背景下的政治爭論與權力博弈,展現了東漢中期朝廷在“天譴”警示與現實利益間的掙紮,其中大臣的諫言與皇帝的決策,折射出王朝治理的深層困局。

災異與諫言:理想主義的呐喊

郎顗以陰陽之學解讀災異,其奏疏堪稱對時政的“全麵批判書”。他直指三公“競托高虛,納累鐘之奉,亡天下之憂”,諷刺官員“寢疾自逸,被策文得賜錢即複起”,揭露了官僚集團屍位素餐的本質;又提出“選牧守委任三府,長吏不良咎州郡,州郡有失歸責舉者”,要求追溯用人失察的責任,打破“大網疏、小網數”的問責盲區。其七條“便宜”建議,從罷園陵勞役、簡出宮女,到嚴備羌寇、變更法令,既包含應對災異的象征性行為,也不乏務實的治理主張,核心是呼籲朝廷“責己”而非“偽動”——真正解決問題的關鍵,在於修正自身的施政偏差,而非依賴禱祈等形式。

郎顗對黃瓊、李固的舉薦,以及“災害不息,患不在禱祈”的直言,更凸顯了士大夫群體對“實效”的追求。然而,他最終“辭病不就”郎中一職,既體現了對官場的疏離,也暗示了理想與現實的巨大鴻溝——即便諫言被采納,個體也難以撼動體製性的沉屙。

封爵之爭:製度與私情的碰撞

左雄與皇帝圍繞“封爵”的交鋒,是這一年最具張力的政治事件。漢順帝因乳母宋娥“與其謀立”、梁商之子梁冀為外戚,欲封二人為侯,這直接違背了“非劉氏不王,非有功不侯”的祖製。左雄以“高皇帝約”為依據,援引安帝封江京、王聖導致地震的先例,警告“封爵至重,王者可私人以財,不可以官”,尤其痛斥王聖“造生讒賊廢立之禍”,反襯宋娥封爵的潛在風險。他的諫言邏輯清晰:封爵不僅是榮譽,更是權力與製度的象征,若以“私恩”突破規則,必將引發災異與民怨。

梁商“書十餘上”讓還梁冀封爵,宋娥也“畏懼辭讓”,本是平息爭議的契機,但漢順帝“戀戀不能已,卒封之”,最終在私情與製度間選擇了前者。這一決策暴露了東漢皇權的致命弱點:當皇帝將個人恩義置於祖製與民心之上,製度的權威性便蕩然無存。而京師隨後發生的地震,更被時人視為對這一決策的“天譴”,強化了“權力失範必遭懲戒”的宿命感。

值得肯定的是,左雄關於“九卿無複捶撲”的諫言被采納,顯示其在細節上推動了官僚尊嚴的維護,但這與封爵之爭的失敗相比,不過是微不足道的進步。

邊疆與吏治:短暫調整與長期隱憂

趙稠遣南匈奴兵擊敗鮮卑,暫時緩解了北方壓力,但這種“以夷製夷”的策略仍未改變邊疆依賴部族聯盟的脆弱性。而左雄對察舉製的持續整肅如此前罷黜徐淑及郡守),雖在短期內提升了人才選拔的嚴肅性,卻因宦官、外戚的阻撓難以深入——吏治的根本問題,在於選拔權被權貴操控,而非缺乏標準。

曆史的鏡鑒:規則失守的代價

陽嘉二年的種種事件,核心是“規則”與“人情”的角力。郎顗的災異諫言、左雄的封爵之爭,本質上都是在扞衛製度的嚴肅性,試圖以規則約束權力;而漢順帝的決策則反複顯示:當皇帝將私人恩義、外戚利益置於祖製與民心之上,任何合理的諫言都可能淪為空談。

這場角力的結果早已注定:宋娥封爵雖滿足了皇帝的“報恩”心理,卻進一步削弱了皇權的合法性;左雄的局部勝利如九卿免捶撲)無法彌補製度防線的潰決;郎顗的歸隱,則預示著士大夫對朝廷的失望加劇。當“私恩”壓倒“公義”、“潛規則”取代“明製度”,東漢王朝的衰落便不再是緩慢的滑坡,而是加速的崩塌——陽嘉二年的封爵之爭,正是這一過程的清晰注腳。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校傲新世紀 我從地獄歸來 全球警報:天命反派出獄了! 雨夜狂風 都市乞丐小醫仙 都市冥王回歸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