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353章 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

第353章 漢紀五十四 孝獻皇帝丁(1 / 1)

孝獻皇帝丁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丁醜年)

春天,正月,曹操去討伐張繡,大軍駐紮在淯水,張繡帶著全部人馬投降了。可曹操卻收納了張濟的妻子,張繡心裡那叫一個恨啊;曹操還送金子給張繡手下的猛將胡車兒,張繡知道後又懷疑又害怕,就突然襲擊曹操的軍隊,把曹操的長子曹昂給殺了。曹操也被流箭射中,隻能趕緊逃走。校尉典韋跟張繡拚了老命戰鬥,身邊的人差不多都死光了,典韋身上也受了幾十處傷。張繡的士兵衝上來抓他,典韋雙手各夾著一個敵人把他們給殺了,然後瞪大眼睛大罵,最後力竭而死。曹操收拾起零散的士兵,退到舞陰駐紮。張繡帶著騎兵追過來,曹操又把他打敗了,張繡隻好逃回穰城,再次和劉表聯合起來。

當時,各路軍隊亂成一團,隻有平虜校尉、泰山人於禁,他帶領的隊伍整整齊齊地往回走。在路上,於禁碰到青州兵搶劫老百姓,於禁就數落他們的罪行,還帶兵攻擊青州兵。青州兵嚇得趕緊跑去找曹操告狀。於禁回到營地後,先忙著搭建營壘,沒有馬上就去拜見曹操。有人就對於禁說:“青州兵已經在曹公麵前告你狀啦,你趕緊去曹公那兒辯解辯解呀。”於禁說:“現在敵人就在後麵,隨時可能追上來,不先做好防備,怎麼迎敵!再說曹公那麼英明,那些誣陷的話怎麼能行得通!”於禁不緊不慢地挖好壕溝,安紮好營壘後,才進去拜見曹操,把事情的前因後果詳細說了一遍。曹操聽了特彆高興,對於禁說:“淯水這場變故,我都狼狽得不行,將軍你能在混亂中整頓好隊伍,懲治暴亂之徒,堅守營壘,這種堅定不移的氣節,就算是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啊!”於是,曹操記錄下於禁前後立下的功勞,封他為益壽亭侯。之後,曹操就帶領軍隊回到許縣。

袁紹給曹操寫了封信,信裡的措辭那叫一個傲慢無禮。曹操就問荀彧和郭嘉:“現在我要去討伐不義之人,可實力又比不上他,這該咋辦呢?”荀彧和郭嘉回答說:“劉邦和項羽實力不對等的事兒,您是知道的。漢高祖劉邦就是靠著智謀戰勝了項羽,所以項羽雖然強大,最後還是被劉邦給收拾了。如今袁紹有十處劣勢,而您有十處優勢,袁紹雖然看起來強大,但也成不了什麼事兒。袁紹講究繁瑣的禮節儀式,您卻順應自然,這是在‘道’上勝過他;袁紹倒行逆施,您卻順應天命,率領天下人,這是在‘義’上勝過他;漢桓帝、漢靈帝以來,政治過於寬鬆,袁紹還用寬鬆的辦法來治理,結果根本管不住,您卻用嚴厲的手段糾正,讓上下都知道製度的威嚴,這是在‘治理’上勝過他;袁紹表麵上寬容,內心卻猜忌,任用人才卻又不信任人家,能用的隻有自家親戚子弟,您外表平易簡單,內心卻機智英明,用人不疑,隻看才能是否合適,不管對方是遠是近,這是在‘度量’上勝過他;袁紹計謀很多,可做決定卻很猶豫,老是錯過時機,您一旦定下策略就立即執行,隨機應變,這是在‘謀略’上勝過他;袁紹喜歡高談闊論,講究謙讓,來博取名聲,那些喜歡誇誇其談、注重外表的人大多歸附他,您卻用真心對待彆人,不做表麵功夫,那些忠誠正直、有遠見又有真才實學的人都願意為您效力,這是在‘德行’上勝過他;袁紹看到有人挨餓受凍,會在臉上表現出憐憫,可他沒看到的地方,就可能想不到了,您對於眼前的小事,有時候可能會疏忽,但對於大事,涉及到天下的時候,您施加的恩情,都超出了大家的期望,就算是沒看到的地方,您考慮得也很周全,這是在‘仁愛’上勝過他;袁紹手下大臣爭權奪利,讒言惑亂,您卻用正道管理下屬,那些讒言根本傳不進去,這是在‘明智’上勝過他;袁紹是非不分,您對的就以禮相待,加以任用,錯的就依法糾正,這是在‘文治’上勝過他;袁紹喜歡虛張聲勢,不懂得用兵的要領,您卻能用少量兵力戰勝眾多敵人,用兵如神,士兵們都信賴您,敵人都害怕您,這是在‘武略’上勝過他。”曹操笑著說:“照你們這麼說,我哪有這麼好的德行能擔當得起啊!”郭嘉又說:“袁紹現在正準備向北攻打公孫瓚,咱們可以趁著他遠征,向東去拿下呂布。要是袁紹來進犯,呂布再給他當幫手,那就麻煩大了。”荀彧也說:“不先搞定呂布,河北那邊可不好圖謀。”曹操說:“確實是這樣。但我擔心的是,袁紹要是去侵擾關中地區,在西邊挑動羌人、胡人作亂,在南邊引誘蜀地、漢中的勢力響應,那我就隻能憑借兗州、豫州來對抗天下六分之五的勢力了。這該怎麼辦才好呢?”荀彧說:“關中的將帥有十幾個,誰也不服誰,其中就屬韓遂、馬騰勢力最強。他們看到山東這邊爭鬥不休,肯定會擁兵自保。現在咱們要是用恩德安撫他們,派使者去跟他們講和,就算不能讓他們一直安分,但等您平定山東這段時間,他們應該不會輕舉妄動。侍中、尚書仆射鐘繇很有智謀,如果把西邊的事兒交給他處理,您就不用擔心啦。”曹操聽了,就上表推薦鐘繇以侍中的身份兼任司隸校尉,持符節督察關中各路軍隊,還特彆允許他可以不被常規製度拘束。鐘繇到了長安,給韓遂、馬騰等人寫信,給他們分析利害關係,韓遂、馬騰就各自派兒子到朝廷來侍奉皇帝,以示誠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袁術在壽春稱帝了,自稱仲家,把九江太守任命為淮南尹,還設置了公卿百官,像模像樣地舉行了祭天祭地的儀式。沛相陳珪,是陳球的侄子,年輕的時候和袁術有交情。袁術寫信召陳珪來,還把他兒子抓去當人質,一定要陳珪來歸附自己。陳珪回了封信說:“曹將軍複興國家的典章製度,打算平定那些凶暴邪惡的勢力,我還以為您會和他齊心協力,輔佐漢室呢。可您卻陰謀叛亂,這是自己往火坑裡跳啊。您想讓我為了私利依附於你,我就是死也做不到!”袁術想讓原來的兗州刺史金尚當太尉,金尚不答應,還偷偷逃走了,袁術一氣之下就把他給殺了。

三月,朝廷下詔讓將作大匠孔融持符節去任命袁紹為大將軍,同時督管冀州、青州、幽州、並州四個州。

夏天,五月,鬨起了蝗災。

袁術派使者韓胤去把自己稱帝的事兒告訴呂布,順便想把呂布的女兒接過去完婚,呂布就把女兒送出去了。陳珪擔心徐州和揚州聯合起來,以後的麻煩就沒完沒了了,就跑去勸呂布說:“曹公奉迎天子,輔佐國政,將軍您應該和他一起出謀劃策,共同成就大業。現在您要是和袁術結親,肯定會落個不義的名聲,而且就像累起來的雞蛋一樣危險啊!”呂布本來就因為之前袁術不接納自己而心懷怨恨,這會兒女兒已經在路上了,他趕緊派人追回來,取消了婚約,還把韓胤給綁起來,送到許縣的集市上砍了頭示眾。陳珪想讓兒子陳登去拜見曹操,呂布堅決不同意。正好這時朝廷下詔任命呂布為左將軍,曹操還親自給呂布寫了封信,言辭很是安慰接納。呂布高興壞了,馬上派陳登帶著奏章去許縣謝恩,順便給曹操回封信。陳登見到曹操後,就跟曹操說呂布這人有勇無謀,輕易就會改變立場,應該早點想辦法對付他。曹操說:“呂布這家夥野心勃勃,確實很難長期控製,要不是你,還真難看清他的真麵目。”於是給陳珪增加俸祿到中二千石,任命陳登為廣陵太守。臨彆時,曹操拉著陳登的手說:“東邊的事兒,就交給你啦。”還讓陳登暗中召集部眾,作為內應。一開始,呂布讓陳登幫自己向曹操請求當徐州牧,沒成,陳登回來後,呂布氣得拔出戟砍桌子,說:“你爹勸我跟曹操合作,跟袁術斷絕婚約,現在我什麼都沒得到,你們父子倆卻地位顯赫,我這是被你們給耍了啊!”陳登麵不改色,慢悠悠地回答說:“我見到曹公後,曹公說:‘養將軍就像養老虎,得讓它吃飽肉,不然它就會咬人。’我就說:‘曹公您說得不對,應該是像養鷹,餓的時候它才聽使喚,吃飽了就飛走啦。’曹公就是這麼說的。”呂布聽了,氣才消了。

袁術派他的大將張勳、橋蕤等人,聯合韓暹、楊奉,帶著幾萬步兵和騎兵,氣勢洶洶地朝著下邳殺過來,分七路攻打呂布。呂布當時隻有三千士兵,四百匹馬,心裡害怕打不過,就對陳珪說:“現在袁術的軍隊打過來,都是因為你出的主意,你說咋辦吧!”陳珪說:“韓暹、楊奉和袁術,他們就是臨時拚湊起來的隊伍,事先又沒商量好,根本團結不起來。我兒子陳登分析過,他們就像綁在一起的雞,沒辦法一起安穩地待著,馬上就能分開。”呂布聽了陳珪的計策,給韓暹、楊奉寫了封信,說:“二位將軍親自護駕,而我親手殺了董卓,咱們都立過大功。現在怎麼能跟袁術這種亂臣賊子混在一起呢!不如咱們一起合力打敗袁術,為國家除害。”還答應把袁術軍隊的物資都分給他們。韓暹、楊奉看了信特彆高興,馬上改變主意,聽從呂布的安排。呂布帶兵前進,到離張勳營地百步遠的地方,韓暹、楊奉的士兵同時大喊,一起衝向張勳的營地,張勳等人嚇得四散而逃,呂布的士兵乘勝追擊,斬了張勳手下十員大將的腦袋,其他被殺傷和掉進水裡淹死的士兵幾乎沒剩下幾個。呂布接著就和韓暹、楊奉合兵一處,朝著壽春進發,水陸並進,一直打到鐘離,一路上燒殺搶掠。回來的時候,他們渡過淮水北岸,還留了封信羞辱袁術。袁術親自帶著五千步兵和騎兵,在淮水岸邊耀武揚威,呂布的騎兵都在淮水北岸大聲嘲笑他們,然後才回去。

評論

建安二年的這段曆史,如同一幅濃縮的亂世畫卷,將權力角逐中的人性百態、戰略博弈的生死抉擇展現得淋漓儘致。從淯水之敗的血色悲壯,到“十勝十敗”論的戰略洞見,再到諸侯間的合縱連橫,每一個片段都折射出三國時代的殘酷與智慧。

淯水之難:欲望與忠誠的碰撞

曹操征討張繡的這場戰役,本可兵不血刃收編勢力,卻因一時私欲釀成大禍。納張濟之妻的行為,不僅觸碰了亂世中“降者不辱”的潛規則,更暴露了曹操性格中輕佻自負的一麵。在注重宗族倫理的漢末社會,這種行為無疑是對張繡及其部眾的羞辱,直接點燃了叛亂的導火索。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場潰敗中,兩個身影形成了鮮明對比:典韋以血肉之軀築成防線,“雙挾兩人擊殺之,瞋目大罵而死”的壯舉,將武將的忠誠與勇武推向極致,成為亂世中“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象征;而於禁則展現了名將的冷靜與格局,在全軍大亂之際整軍而還,麵對青州兵的劫掠果斷出擊,更在流言蜚語中堅持先築營壘再辨是非。曹操對其“有不可動之節”的評價,恰是對亂世中堅守原則者的最高褒獎。

淯水之敗成為曹操軍事生涯的重要轉折點。長子曹昂、愛將典韋的陣亡,讓他深刻體會到“得意忘形必遭反噬”的道理,也為其後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戰略成熟埋下伏筆。這場失敗教會曹操:在亂世中,武力可以征服土地,但人心的向背才是立足根本。

十勝十敗論:戰略格局的分水嶺

袁紹驕慢書信引發的曹操疑慮,意外催生了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戰略分析——“十勝十敗”論。荀彧與郭嘉的這段論述,不僅是對曹袁雙方實力的精準研判,更是對亂世生存法則的深刻洞察。

“十勝”的核心並非簡單的優劣對比,而是擊中了漢末亂世的症結所在:

道勝與義勝直指政治合法性問題,將袁紹的“逆動”與曹操的“奉順”上升到天命高度;

治勝點破了漢末“寬政失序”的弊端,強調“糾之以猛”的治理智慧;

度勝與謀勝揭示了用人與決策的關鍵,袁紹“外寬內忌”與曹操“用人無疑”的對比,預示了雙方人才格局的差距;

德勝與仁勝則關注人心向背,曹操“以至心待人,不為虛美”的風格,遠比袁紹“高議揖讓”的虛名更能凝聚真才實學之士。

這段論述的價值,不僅在於堅定了曹操對抗袁紹的信心,更構建了曹魏集團的戰略藍圖:以“奉天子”為旗幟義勝),以“嚴明法治”為根基治勝),以“唯才是舉”為手段度勝),最終實現以智取勝。這種以製度建設與人才戰略為核心的發展路徑,正是曹操後來能夠以弱勝強的關鍵所在。

諸侯博弈:野心與現實的角力

建安二年的諸侯舞台上,各方勢力的選擇儘顯亂世生存的複雜邏輯。袁術在壽春稱帝的鬨劇,成為“逆動”的典型注腳。在漢室仍具象征意義的時代,這種貿然稱帝的行為無異於自絕於天下,陳珪“陰謀不軌,以身試禍”的評價精準預言了其敗亡結局。袁術殺金尚的舉動,更暴露了其色厲內荏的本質——用暴力掩蓋政治合法性的缺失,最終隻會眾叛親離。

呂布與袁術的婚姻糾葛,則上演了一出典型的亂世權術戲碼。陳珪的離間計能夠成功,既得益於袁術稱帝帶來的政治汙點,更利用了呂布“勇而無謀,輕於去就”的性格弱點。呂布先許婚又追還、械送韓胤梟首的反複行為,雖暫時依附曹操,卻也埋下了後來“三姓家奴”的惡名伏筆。而陳登“養鷹”之喻,更是道破了呂布這種勢力“饑則為用,飽則揚去”的本質,為曹操日後消滅呂布提供了戰略依據。

鐘繇安撫關中的舉措,展現了曹操集團的政治智慧。在強敵環伺的局麵下,不訴諸武力而以“恩德連和”穩定後方,通過“遣子入侍”的方式建立信任,這種以政治手段化解軍事危機的策略,體現了曹魏集團“文武並用”的成熟治國思路。

亂世啟示:生存法則的永恒智慧

建安二年的曆史片段,蘊含著深刻的亂世生存哲學:

克製私欲是領袖必修課:曹操因私德不修導致潰敗,警示權力者“小節不拘必釀大禍”;

人才格局決定事業高度:曹袁雙方的人才政策對比,證明“用人不疑,唯才所宜”遠比“任人唯親”更具生命力;

政治合法性不可忽視:曹操“奉順”與袁術“逆動”的不同結局,印證了“名不正則言不順”的古老智慧;

原則底線是立身之本:典韋的忠誠、於禁的堅守,在道德失序的亂世中更顯珍貴,成為凝聚人心的精神紐帶。

這段曆史之所以耐人尋味,正因它沒有簡單的善惡評判,而是展現了人性的複雜多麵:曹操既有好色輕佻的缺陷,也有知錯能改、賞罰分明的胸襟;呂布雖反複無常,卻也有戰場驍勇的高光時刻;袁紹雖有“四世三公”的顯赫,卻在戰略格局上輸給了出身不及的曹操。

建安二年的風雲變幻,恰似整個三國時代的縮影——在這裡,欲望與理性交織,忠誠與背叛並存,唯有那些兼具戰略眼光、人格魅力與自我修正能力的勢力,才能在亂世中脫穎而出。這段曆史留給後人的,不僅是金戈鐵馬的戰爭記憶,更是關於權力、人性與生存智慧的永恒思考。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校傲新世紀 我從地獄歸來 全球警報:天命反派出獄了! 雨夜狂風 都市乞丐小醫仙 都市冥王回歸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