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孝獻皇帝辛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8章 孝獻皇帝辛(1 / 1)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辛卯年)

春天,正月,朝廷任命曹操的世子曹丕為五官中郎將,給他配置了下屬官員,讓他做丞相的副手。

三月,曹操派司隸校尉鐘繇去討伐張魯,又讓征西護軍夏侯淵等人帶兵從河東出發,和鐘繇會合。倉曹屬高柔勸說道:“大軍往西進發,韓遂、馬超他們肯定懷疑是來襲擊自己的,這樣必然會互相煽動,聯合起來反抗。咱們應該先招撫三輔地區,如果三輔地區平定了,那拿下漢中隻要發一道檄文就行了。”曹操沒聽他的。果然,關中的那些將領都起了疑心,馬超、韓遂、侯選、程銀、楊秋、李堪、張橫、梁興、成宜、馬玩等十路人馬都造反了,他們一共有十萬人,駐紮在潼關。曹操派安西將軍曹仁統領眾將前去抵擋,下令堅守營壘,不要出戰。同時,曹操讓五官中郎將曹丕留守鄴城,讓奮武將軍程昱參與曹丕的軍事謀劃,門下督廣陵人徐宣擔任左護軍,留下來統領各路軍隊,樂安人國淵擔任留守府的長史,負責處理留守的各項事務。

秋天,七月,曹操親自率軍去攻打馬超等人。很多參與商議的人都說:“關西的兵擅長使用長矛,咱們要是不精心挑選前鋒,可抵擋不住。”曹操說:“仗怎麼打,主動權在咱們,不在敵人那邊。敵人雖然擅長長矛,我會讓他們連刺都刺不出來,你們就等著瞧吧。”

八月,曹操到了潼關,和馬超等人隔著潼關紮營對峙。曹操表麵上緊緊牽製住馬超他們,卻偷偷派徐晃、朱靈率領四千步兵和騎兵,從浦阪津渡過黃河,在黃河西岸安營紮寨。閏八月,曹操從潼關北麵渡過黃河。士兵們先過河,曹操隻和一百多個勇士留在南岸斷後。馬超率領一萬多步兵和騎兵發起攻擊,箭像雨點一樣射過來,曹操卻還坐在胡床上一動不動。許褚趕緊扶曹操上船,劃船的船工被流箭射死,許褚就用左手舉起馬鞍為曹操遮擋,右手劃船。校尉丁斐放出牛馬去引誘敵人,敵兵亂哄哄地爭搶牛馬,曹操這才得以渡河。隨後,曹操從蒲阪渡過西河,沿著黃河修築甬道向南推進。馬超等人退到渭口抵禦,曹操就布置了很多疑兵,暗中用船載著士兵進入渭水,搭建浮橋,夜裡又分兵在渭水南岸紮營。馬超等人夜裡來攻打營地,被曹操的伏兵打敗。馬超等人駐紮在渭水南岸,派人送信,請求割讓黃河以西的土地講和,曹操不答應。九月,曹操進軍,部隊全部渡過渭水。馬超等人多次前來挑戰,曹操還是不應戰;馬超他們堅決請求割讓土地,並願意送兒子做人質。賈詡認為可以假裝答應他們。曹操又問賈詡有什麼計策,賈詡說:“離間他們就行了。”曹操一下子就明白了。

韓遂請求和曹操見麵,曹操和韓遂以前就認識,兩人於是騎著馬交談了很長時間,沒談軍事,隻聊了些京城過去的舊事,還拍手歡笑。當時,前來圍觀的秦地人和胡人裡三層外三層,曹操笑著對他們說:“你們想看看曹公嗎?我也和普通人一樣,又沒長四隻眼睛兩張嘴,隻不過智謀多一些罷了!”見麵結束後,馬超等人問韓遂:“曹公說了些什麼?”韓遂說:“沒說什麼呀。”馬超等人就起了疑心。過了幾天,曹操又給韓遂寫了封信,故意在信上塗改了很多地方,就像是韓遂改過的一樣;馬超等人對韓遂更加懷疑。曹操於是和馬超等人約定日期會戰,先派輕裝部隊去挑戰,打了很久之後,才出動精銳的虎騎兩麵夾擊,把馬超他們打得大敗,斬殺了成宜、李堪等人。韓遂、馬超逃到涼州,楊秋逃到安定。

將領們問曹操:“剛開始的時候,敵人守住潼關,渭水北麵的道路沒有防備,您不直接從河東攻打馮翊,反而在潼關對峙,過了好多天才北渡黃河,這是為什麼呢?”曹操說:“敵人守住潼關,如果我軍進入河東,敵人一定會分兵守住各個渡口,那我就沒辦法渡過西河了。所以我先用大量兵力逼近潼關,敵人就會把全部兵力都調到南麵防守,西河的防備就空虛了,這樣徐晃、朱靈兩位將軍才能順利占領西河。然後我再率軍北渡黃河。敵人之所以沒法和我爭奪西河,就是因為有兩位將軍在那裡。我用車輛相連,樹立柵欄,修築甬道向南推進,這樣既能保證自己立於不敗之地,又能向敵人示弱。渡過渭水後,我又修築堅固的營壘,敵人來了我也不出戰,這是為了讓他們驕傲輕敵。所以敵人不修築營壘,卻請求割地求和。我順著他們的意思答應下來,是為了讓他們安心,放鬆防備,同時積蓄士兵們的力量,一旦發動攻擊,就像迅雷不及掩耳一樣。用兵的變化,本來就不是一成不變的。”

一開始,關中的各路將領每來一路,曹操臉上就露出高興的神色。將領們問他為什麼,曹操說:“關中地區地域遼闊,如果敵人各自憑借險要地勢防守,要征討他們,沒有一兩年可平定不了。現在他們都集中到一起了,人數雖然多,但誰也不服誰,軍隊沒有統一的主帥,我一舉就能消滅他們,這樣更容易成功,所以我很高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評論

建安十六年曹操征關中之戰:謀略與博弈的曆史回響

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的關中之戰,是曹操統一北方進程中極具戰略意義的一役,更是一場充滿謀略博弈與人性洞察的經典戰例。這場戰役不僅展現了曹操卓越的軍事才能與決斷力,更折射出亂世之中各方勢力的猜忌與掙紮。

曹操在決策初期的戰略選擇頗具爭議。當司隸校尉鐘繇奉命討伐張魯時,倉曹屬高柔已敏銳指出關中諸將的敏感心態,建議先穩定三輔地區再圖漢中。但曹操堅持原定計劃,這一決策直接引發馬超、韓遂等十部聯軍叛亂。從結果看,曹操似乎低估了關中諸將的警惕性,但深入分析可見,其背後或許隱藏著更深層的戰略考量——以討伐張魯為契機,誘使關中諸將主動暴露反心,從而獲得徹底平定關中的正當性。這種“引蛇出洞”的策略,雖短期內引發戰火,卻為後續一勞永逸解決關中問題創造了條件。

戰役進程中的戰術博弈尤為精彩。麵對關西兵善用長矛的優勢,曹操表現出強大的戰略自信:“戰在我,非在賊也。”這種自信並非盲目,而是建立在精準的戰術部署之上。從派遣徐晃、朱靈偷渡蒲阪津建立河西據點,到親自北渡黃河時的驚險突圍,再到偷渡渭水設立浮橋、夜間設伏,每一步都體現著曹操“兵者詭道”的軍事思想。尤其是校尉丁斐放牛馬以餌敵的應急之舉,更顯曹軍將領的臨場應變能力,這些細節共同構成了曹操化險為夷的關鍵。

此役中,曹操對心理戰術的運用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當馬超等提出割地求和時,曹操采納賈詡“離之而已”的建議,通過與韓遂“交馬語移時,不及軍事”的舊情敘談,以及故意塗改與韓遂的書信等精妙操作,成功離間了聯軍內部關係。這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攻心之術,比單純的武力征服更具殺傷力。馬超與韓遂的猜忌裂痕,成為聯軍潰敗的致命隱患。

曹操在戰後對諸將的解惑,完整揭示了其戰略構想的全貌。從故意在潼關與敵軍對峙以麻痹對手,到暗中派徐晃、朱靈占據河西,再到修建甬道示弱驕敵,每一步都環環相扣。他深刻認識到關中地區“若賊各依險阻,征之不一二年不可定”的地理特點,因此抓住敵軍“莫相歸服,軍無適主”的弱點,集中力量一舉擊破。這種對戰場形勢的精準判斷和對敵軍心理的深刻洞察,展現了頂級軍事家的全局視野。

反觀馬超等關中諸將,雖擁有十萬之眾且熟悉長矛戰術,卻因內部鬆散、缺乏統一指揮而功敗垂成。他們在曹操的戰略調動下疲於奔命,在猜忌中消耗力量,最終落得“遂、超奔涼州,楊秋奔安定”的結局。這場戰役的勝負,不僅是軍事力量的較量,更是戰略智慧與團隊凝聚力的比拚。

建安十六年的關中之戰,不僅鞏固了曹操在北方的統治地位,更為後世留下了豐富的軍事謀略遺產。曹操在戰役中展現的“戰在我,非在賊也”的主導思想,“離之而已”的攻心之術,以及靈活應變的戰術調整,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經典範例,至今仍閃耀著智慧的光芒。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 重生後撲到權臣懷裡哭,他紅溫了 朕,廢物皇帝,開局直升陸地神仙! 盜墓:滿級黎簇重回新手村 灼灼沉溺 於他懷中輕顫 不中了!八零禁欲新廠長是我前夫 一拳轟穿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