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孝獻皇帝壬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84章 孝獻皇帝壬(1 / 1)

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乙未年)

春天,正月甲子日,漢獻帝立貴人曹氏為皇後,她是魏公曹操的女兒。三月,魏公曹操親自率軍攻打張魯,打算從武都進入氐人聚居地,氐人封鎖了道路,曹操就派張合、朱靈等人前去攻打並突破了封鎖。夏天,四月,曹操從陳倉出發,經過散關抵達河池,氐王竇茂率領一萬多人憑借險要地勢拒不投降,五月,曹操發起進攻並屠城。四平、金城等地的將領麹演、蔣石等人一起斬殺了韓遂,並把他的首級送了過來。

當初,劉備在荊州的時候,周瑜、甘寧等人多次勸說孫權攻取蜀地。孫權就派使者對劉備說:“劉璋沒什麼本事,守不住蜀地,如果讓曹操得到蜀地,那荊州就危險了。現在我想先拿下劉璋,再攻取張魯,統一南方,這樣就算有十個曹操,也不用擔心了。”劉備回複說:“益州百姓富足,地勢險要,劉璋雖然能力弱,但自保還是沒問題的。現在要是在蜀地、漢中出兵作戰,物資轉運要萬裡迢迢,想要每戰必勝,一舉成功,這就算是孫武、吳起在世也很難做到啊。有人看到曹操在赤壁戰敗,就以為他實力不行了,不會再有長遠打算。但如今曹操已經占據了天下三分之二的地盤,還想著要到滄海飲馬,到吳會閱兵,他怎麼會守著現有地盤坐等老去呢!咱們作為同盟,無緣無故就互相攻伐,這不是給曹操機會嗎,可不是長久之計。況且我和劉璋都是漢室宗親,希望能憑借祖先英靈匡扶漢朝。現在劉璋要是得罪了您,我深感不安,實在不敢聽從您的提議,還望您能寬宏大量,放過劉璋。”孫權不聽,還是派孫瑜率領水軍前往夏口。劉備不讓孫瑜的軍隊過境,對孫瑜說:“你要是非要取蜀地,我就披頭散發躲進山裡,也不能失信於天下。”同時,劉備讓關羽駐守江陵,張飛駐守秭歸,諸葛亮占據南郡,自己則住在孱陵,孫權沒辦法,隻好召回孫瑜。等劉備向西攻打劉璋的時候,孫權說:“這個狡猾的家夥,居然敢這樣欺詐我!”

劉備留下關羽鎮守江陵,魯肅和關羽接壤為鄰。關羽多次對魯肅這邊產生猜疑,魯肅卻總是以友好的態度安撫他。劉備得到益州後,孫權派中司馬諸葛瑾去向劉備索要荊州的幾個郡。劉備不答應,說:“我正打算謀取涼州,涼州平定之後,就把荊州全部給你。”孫權說:“這就是借了不還,想用空話拖延時間罷了。”於是直接任命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的地方官員。關羽把這些官員全都趕走了。孫權大怒,派呂蒙率領兩萬士兵去奪取這三郡。呂蒙給長沙、桂陽兩郡送信勸降,兩郡望風歸服,隻有零陵太守郝普據城堅守,不肯投降。劉備聽說後,親自從蜀地趕到公安,派關羽去爭奪這三郡。孫權進駐陸口,指揮各路軍隊,讓魯肅率領一萬人駐紮在曾陽抵擋關羽,還火速傳信給呂蒙,讓他放下零陵,趕緊回來支援魯肅。呂蒙接到信後,先保密沒聲張,夜裡召集各位將領,傳授他們作戰方略。第二天清晨,正要攻打零陵的時候,呂蒙對郝普的老朋友南陽人鄧玄之說:“郝子太郝普字)一直想做忠義之事,卻不看時機啊。現在左將軍劉備在漢中被夏侯淵包圍,關羽在南郡,我們主公親自去對付他。他們首尾難顧,自顧不暇,哪還有餘力來管零陵呢!如今我仔細考慮過,全力攻打零陵,要不了多久城肯定能攻破。城破之後,郝普身死,對事情又有什麼好處呢?還會讓他年邁的老母親也跟著被殺,這多讓人痛心啊!我估計郝普是得不到外麵的消息,以為有援兵可以依靠,才落到這個地步。你可以去見見他,跟他講講其中的利害關係。”鄧玄之見到郝普,把呂蒙的意思都傳達了。郝普害怕了,就出城投降。呂蒙迎接他,拉著他的手一起下船,說完話後,拿出孫權的信給郝普看,然後拍手大笑。郝普看到信,才知道劉備在公安,關羽在益陽,羞愧得無地自容。呂蒙留下孫河,把後事托付給他,當天就率軍趕往益陽。

魯肅想要和關羽當麵談談,將領們都擔心會出變故,覺得不能去。魯肅說:“如今的形勢,還是應該好好溝通解釋。劉備忘恩負義,這事對錯還沒定論,關羽又怎麼敢輕易亂來!”於是邀請關羽見麵,雙方各自在百步之外停下兵馬,將領們隻帶單刀赴會。見麵後,魯肅就責備關羽不歸還三郡,關羽說:“烏林之戰的時候,左將軍劉備親自參戰,全力破敵,難道就白忙活了,連一塊土地都得不到,而你現在卻想來收回土地?”魯肅說:“話可不能這麼說。當初和劉豫州劉備)在長阪坡見麵時,他的人馬還不到一個營,窮途末路,士氣低落,一心隻想遠逃,根本沒指望能有今天。我們主公可憐劉豫州沒有安身之處,不在乎土地和百姓的人力,讓他有地方可以安身,幫他渡過難關。可劉豫州卻自私地掩飾真情,忘恩負義,破壞友好關係。現在他已經在西州有了立足之地,又想吞並荊州的土地,這連普通人都不忍心做,更何況是統領一方的主公呢!”關羽無言以對。這時,聽說魏公曹操要攻打漢中,劉備擔心失去益州,就派使者向孫權求和。孫權讓諸葛瑾去回複,雙方重新尋求結盟友好。於是以湘水為界劃分荊州,長沙、江夏、桂陽以東歸孫權,南郡、零陵、武陵以西歸劉備。諸葛瑾每次奉命出使蜀地,和他弟弟諸葛亮隻在公開場合見麵,私下不會會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秋天,七月,魏公曹操到達陽平。張魯本想獻出漢中投降,他弟弟張衛卻不肯,率領幾萬人守住關隘,沿著山勢修築了十多裡長的城牆。一開始,曹操聽了涼州從事和武都降人的說法,說“張魯容易攻打,陽平城下南北兩山相距很遠,很難防守”,就信以為真。等他到了實地一看,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就感歎說:“彆人的估計,很少能符合實際啊。”曹操攻打陽平山上的各個營寨,山高險峻,很難攀登,一時半會兒攻不下來,士兵傷亡眾多,軍糧也快吃完了,曹操有點灰心,就想撤軍,截斷山路回去,還派大將軍夏侯惇、將軍許褚去叫山上的士兵回來。結果前軍夜裡迷路,誤打誤撞進了張衛的另一個營寨,營中的士兵大驚,紛紛潰散。侍中辛毘、主簿劉曄等人在後麵,告訴夏侯惇、許褚說“我們的軍隊已經占據了敵人的重要營寨,敵人都逃走了”,夏侯惇他們還不信。夏侯惇親自去看了,才回去報告曹操,然後進兵攻打張衛,張衛等人趁夜逃走。張魯聽說陽平關已經失守,又想投降,閻圃說:“現在被迫去投降,功勞肯定不大;不如先投奔杜濩、樸胡,抵抗一陣,再去投降,這樣功勞就大多了。”於是張魯逃到南山,進入巴中。手下人想把寶物、倉庫都燒掉,張魯說:“我本來就想歸順朝廷,隻是還沒實現。現在逃跑是為了避開曹軍鋒芒,沒有惡意。這些寶物倉庫,都是國家的。”於是把它們封存起來後離開。曹操進入南鄭,對張魯的做法很讚賞。又因為張魯本來就有歸降的心意,就派人去慰問勸降。

評論

建安二十年是三國曆史中極具張力的一年。這一年裡,曹操、劉備、孫權三大勢力圍繞地盤、資源與戰略主動權展開了密集博弈,既有刀光劍影的軍事衝突,也有縱橫捭闔的政治交鋒,每一處細節都折射出亂世之中權力遊戲的殘酷邏輯與人性複雜。

曹操的西進擴張:從政治鋪墊到軍事碾壓

建安二十年的開篇,曹操便以政治手段鞏固權力——立女兒曹氏為皇後,通過聯姻強化“魏公”身份的合法性,為後續篡漢之路鋪設階梯。而其軍事行動的重心,則直指漢中張魯,這一決策背後暗藏著深遠的戰略考量。

曹操西征張魯的路徑充滿艱險,從武都入氐時遭遇氐人阻攔,他果斷派張合、朱靈擊潰敵軍;四月至河池,麵對氐王竇茂萬餘人的恃險頑抗,竟采取“攻屠之”的極端手段。這種鐵血手腕既是對邊疆部族的震懾,也暴露了曹操統一進程中的殘酷底色。而金城諸將斬殺韓遂獻上首級,則標誌著曹操徹底肅清了關中、涼州的反對勢力,為西進漢中掃清了側翼威脅。

然而,曹操進攻陽平關的過程卻一度陷入困境。起初輕信“張魯易攻”的情報,實地考察後才發現山地險峻、防守嚴密,久攻不下之際甚至萌生退意。最終因張衛軍營的意外潰散而僥幸得手,這一插曲既顯示了軍事行動的偶然性,也反襯出曹操集團在情報研判上的失誤。張魯投降前“封藏倉庫”的舉動,既保全了自己的名聲,也為曹操順利接管漢中奠定了基礎,成為亂世中難得的“體麵投降”案例。

孫劉荊州之爭:同盟裂痕的公開化

建安二十年的核心矛盾,當屬孫劉兩家圍繞荊州的激烈爭奪。這場衝突的根源,早在劉備“借荊州”時便已埋下伏筆,而隨著劉備奪取益州,矛盾終於全麵爆發。

回溯曆史,孫權對荊州的覬覦由來已久。周瑜、甘寧曾多次提議取蜀,孫權也曾試圖與劉備聯合西進,卻被劉備以“宗室之情”“曹操威脅”等理由拒絕。劉備一方麵以“被發入山”的誓言阻止孫權西進,另一方麵卻自己率軍攻取劉璋,這種“雙重標準”讓孫權怒斥其“猾虜挾詐”,同盟的信任基礎已蕩然無存。當劉備占據益州後,孫權派諸葛瑾索要荊州諸郡,劉備以“圖涼州後再還”拖延,徹底點燃了戰火。

呂蒙取三郡的過程堪稱經典戰術案例:他先以文書勸降長沙、桂陽,集中力量攻打零陵;麵對郝普堅守,又利用信息差,通過鄧玄之傳遞“劉備被困漢中、關羽自顧不暇”的虛假情報,迫使郝普投降。而魯肅與關羽的“單刀會”,則將這場衝突推向高潮——魯肅有理有據地斥責劉備“愆德墮好”,從道義上占據上風;關羽以“烏林之役功勞”辯解,卻難以掩蓋劉備集團背盟的事實。最終,曹操進攻漢中的壓力成為轉折點,劉備被迫妥協,雙方以湘水為界瓜分荊州,暫時維係了脆弱的和平。

值得注意的是,諸葛瑾“公會相見、退無私麵”的舉動,在兄弟分屬敵對陣營的背景下,既堅守了政治立場,也保全了私人情誼,成為亂世中難得的操守範例。

權力遊戲的底層邏輯:利益至上的現實法則

建安二十年的曆史片段,淋漓儘致地展現了三國時期的政治本質——沒有永恒的同盟,隻有永恒的利益。曹操、劉備、孫權的每一次決策,都圍繞著“擴張地盤、壯大實力”這一核心目標展開:曹操攻漢中是為了打通入蜀通道,形成對劉備的戰略壓製;孫權爭荊州是為了掌控長江中遊,確保江東安全;劉備拖延還荊州則是為了保留北伐跳板,實現“隆中對”的戰略藍圖。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在這場博弈中,道義往往成為利益的附庸。劉備以“宗室之情”拒絕孫權取蜀,卻親手吞並劉璋的益州;以“不失信於天下”阻止孫權西進,卻在荊州問題上反複無常。這種“實用主義”的政治手腕雖讓劉備短期內獲得了地盤擴張,卻也透支了與孫權的信任,為後來關羽失荊州埋下了隱患。而魯肅始終“以歡好撫關羽”,並非軟弱,而是基於江東利益的理性選擇——在曹操強大的背景下,孫劉同盟的存續遠比爭奪荊州更重要。

此外,信息差在戰爭中的作用尤為凸顯。呂蒙利用郝普“不得外問”的劣勢迫使其投降,曹操因情報失誤險些放棄陽平關,都證明了“知己知彼”在亂世競爭中的關鍵價值。而張魯“封藏倉庫”的舉動,則揭示了另一種生存智慧:在絕對實力差距麵前,保全核心利益、爭取投降後的待遇,遠比魚死網破更劃算。

曆史回響:格局變動的長遠影響

建安二十年的一係列事件,深刻塑造了三國後期的戰略格局。曹操占據漢中,對益州形成直接威脅,迫使劉備不得不將重心轉向西部,緩解了孫權在荊州的壓力;孫劉湘水劃界雖暫時平息衝突,但荊州問題的根源未除,為公元219年關羽北伐失敗、孫權襲取荊州埋下伏筆;而曹操肅清西北、鞏固關中,進一步強化了其“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優勢地位,使曹魏在後續的博弈中始終掌握戰略主動權。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這一年的紛爭也暴露了劉備集團的戰略短板:荊州與益州相隔千裡,難以協同作戰,“跨有荊益”的藍圖在現實中麵臨巨大的協調難題;而孫權集團則通過此次衝突明確了對荊州的核心訴求,為後來“聯曹抗劉”的決策提供了心理鋪墊。三國之間的力量平衡,在這一年的刀光劍影與縱橫捭闔中,悄然發生著影響深遠的傾斜。

建安二十年的曆史,恰如一幅濃縮的三國畫卷:這裡有英雄的權謀與決斷,有盟友的背叛與妥協,有戰爭的殘酷與偶然,更有亂世之中個體在宏大敘事下的掙紮與選擇。每一個事件背後,都藏著權力遊戲的冰冷法則,也寫著人性在利益考驗下的複雜麵相。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 重生後撲到權臣懷裡哭,他紅溫了 朕,廢物皇帝,開局直升陸地神仙! 盜墓:滿級黎簇重回新手村 灼灼沉溺 於他懷中輕顫 不中了!八零禁欲新廠長是我前夫 一拳轟穿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