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423章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

第423章 烈祖明皇帝中之下(1 / 1)

魏紀五,從公元235年乙卯年)到公元237年丁巳年),共三年。

青龍三年公元235年,乙卯年)

春天正月的時候,戊子日那天,大將軍司馬懿升職當了太尉。

丁巳日,皇太後郭氏去世。皇帝老是追問太後關於甄後死亡的真實情況,太後心裡又愁又怕,就這麼去世了。

蜀漢這邊,楊儀殺了魏延之後,覺得自己立了大功,理所當然該接替諸葛亮掌管政務。但諸葛亮生前悄悄表明過,楊儀這人小心眼,還是覺得蔣琬更合適。楊儀回到成都後,隻被任命為中軍師,沒有實際權力,就每天閒呆著。想當初,楊儀跟著劉備的時候就當尚書了,那時候蔣琬才是個尚書郎。後來兩人雖然都成了丞相參軍、長史,但每次跟著諸葛亮外出,楊儀承擔的工作又累又多。他覺得自己資曆比蔣琬老,能力也比蔣琬強,心裡那個氣啊,臉上和言語裡全表現出來了,天天唉聲歎氣,周圍人都怕他說話沒把門的,不敢跟他走太近。隻有後軍師費禕去安慰他,楊儀對著費禕那是一頓吐槽,把心裡的不滿全倒出來了。還跟費禕說:“以前丞相去世的時候,我要是帶著軍隊投降魏國,哪會落到今天這地步啊!現在想想,腸子都悔青了,可也來不及了!”費禕偷偷把這話報告給了蜀漢皇帝。蜀漢皇帝就把楊儀貶為平民,打發到漢嘉郡去了。楊儀到了那兒還不消停,又上書說些詆毀朝廷的話,言辭特彆激烈。於是郡裡派人把楊儀抓起來,楊儀最後自殺了。

三月份庚寅日,把文德皇後給安葬了。

到了夏天四月,蜀漢皇帝讓蔣琬當了大將軍,還讓他負責處理尚書台的事務;費禕接替蔣琬做了尚書令。

這時候魏國皇帝熱衷於搞土木工程,剛修完許昌宮,又開始折騰洛陽宮,蓋起了昭陽太極殿,還修了個總章觀,高達十多丈。這麼一直征調勞力,老百姓都沒辦法安心種地養蠶了。司空陳群就上書說:“以前大禹處在唐堯、虞舜那樣的盛世,還住簡陋的房子,穿樸素的衣服呢。現在剛經曆戰亂,人口少得可憐,跟漢文帝、漢景帝那時候比,也就相當於人家一個大郡的人口。再加上邊境還有戰事,將士們很辛苦,要是再來個水災旱災啥的,國家可就麻煩大了。以前劉備從成都到白水,修了好多驛站,耗費了大量人力物力,太祖就知道他這是折騰老百姓。現在咱們這麼耗費民力,這可正是吳國、蜀國希望看到的啊。這可是關係到國家安危的關鍵,陛下您可得好好考慮啊!”皇帝回答說:“國家大業和宮殿建設,應該同時進行。等把敵人消滅了,隻要撤掉防禦的兵力就行,難道還會再大興土木嗎?這本來就是君主該做的,就像當年蕭何的深謀遠慮一樣。”陳群又說:“以前漢高祖跟項羽爭天下,項羽被滅後,宮殿被燒了,所以蕭何修建武庫、太倉,那都是緊急需要的。但即便這樣,漢高祖還覺得修得太華麗了。現在吳、蜀兩國還沒平定,確實不能跟以前比啊。人想做什麼事,總能找到理由,更何況是天子,沒人敢違抗您。之前您想拆武庫,說非拆不可;後來又想留著,說非留不可。要是您一定要做,那不是我們這些大臣說幾句就能改變的;但要是您稍微留意一下,改變主意,那也不是我們能做到的。漢明帝想蓋德陽殿,鐘離意勸阻,他就聽了,後來又想蓋,就蓋成了。殿修好後,明帝對大臣們說:‘要是鐘離尚書還在,這殿可蓋不成。’做君主的難道會怕一個大臣嗎?還不是為了百姓著想。現在我連讓陛下您稍微收斂點的能力都沒有,跟鐘離意差太遠了。”皇帝聽了之後,工程稍微減少了一些。

這皇帝還特彆喜歡美女,後宮女官的等級和俸祿都比照朝廷官員來,從貴人到宮裡打掃衛生的,加起來有好幾千人。還挑了六個識字又靠譜的女子,讓她們當女尚書,負責處理宮外上奏的事情,幫忙判斷能不能批準。廷尉高柔上書說:“以前漢文帝舍不得十戶人家的財產,都不去修個小台給自己娛樂;霍去病一心想著抗擊匈奴,都顧不上給自己蓋房子。現在咱們耗費的可不止百金,擔心的也不隻是北方的邊患啊!您可以大概把宮殿修到能滿足朝廷宴會的規格就行,先把乾活的人放回去,讓他們能回家生活。等吳、蜀兩國平定了,再慢慢修建也不遲。按照《周禮》,天子的後妃以下一共一百二十人,這已經不少了。我聽說現在後宮人數可能比這還多,皇家後代不興旺,說不定就是這個原因。我覺得可以精心挑選一些賢良淑德的女子,湊夠規定的人數就行,其他的都送回家,這樣也能養精蓄銳,保持內心平靜。要是能這樣,多子多福的祥瑞說不定就能實現了。”皇帝回複說:“你總是直言進諫,以後有什麼想法繼續說。”

當時打獵的規定特彆嚴,誰要是在禁地殺了鹿,不但自己要被殺頭,財產還要充公,要是有人舉報,就能得到豐厚賞賜。高柔又上書說:“這些日子,老百姓要承擔各種勞役,種地的人越來越少。再加上最近又有打獵的禁令,鹿到處亂跑,把莊稼都吃了,到處搞破壞,損失特彆大,老百姓就算設了防護,也攔不住。就像滎陽周邊,好幾百裡地,莊稼幾乎顆粒無收。現在天下人口本來就少,可鹿卻越來越多,要是突然有戰爭,或者趕上災年,拿什麼應對呢?陛下您要是放寬禁令,讓老百姓能去捕殺鹿,解除這個禁令,那老百姓可就太高興了,對大家都有好處。”皇帝還想把北芒山鏟平,在上麵蓋個觀景台,能看到孟津。衛尉辛毘勸說道:“天地的本性就是有高有低。現在您要反著來,既不符合自然規律,又耗費人力,老百姓可受不了這麼多勞役。要是黃河泛濫,發了洪水,連丘陵都被夷平了,拿什麼來抵禦洪水呢!”皇帝這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評論

這段史料生動展現了三國中後期各方勢力的權力更迭與治理困境,從中可提煉出多重曆史啟示:

權力交接中的人性博弈

蜀漢楊儀的悲劇,本質是權力預期與現實的劇烈衝突。他自恃功高且資曆深厚,卻因性格“狷狹”被諸葛亮排除在核心繼承人選之外。其向費禕發泄的“投魏”言論,暴露了功臣在權力失落時的心理失衡。這揭示出:政治傳承不僅考驗能力,更看重心性修養,而過度的怨懟往往成為自我毀滅的導火索。

反觀曹魏的權力布局,司馬懿升任太尉,標誌著其在曹魏政權中的地位進一步鞏固,為日後司馬氏崛起埋下伏筆。這種看似常規的人事調整,實則是權力結構悄然變化的信號,體現了三國後期士族與皇權博弈的暗流。

治理理念的衝突:民生與功業的平衡

魏明帝曹叡的“大興土木”與陳群、高柔等大臣的勸諫,形成鮮明對比。曹叡以“王業與宮室並立”為理由,試圖效仿蕭何營建宮室的“大略”,卻忽視了時代背景的差異——漢初蕭何建武庫、太倉是出於戰爭急需,而曹叡在“二虜未平”、民力凋敝時造宮殿,顯然偏離了民生優先的原則。

陳群的進諫邏輯尤為深刻:他不否認帝王有“營宮室”的權力,卻強調“王者豈憚一臣,蓋為百姓也”。這種將“君權”與“民本”綁定的思維,正是傳統政治智慧的核心。而曹叡最終“少有減省”,雖未徹底停建,卻也體現了諫議製度對皇權的有限約束。

製度細節中的治理隱患

魏明帝的兩項舉措暗藏危機:

後宮製度膨脹:數千宮女與“女尚書”參與政務,既違背“後宮不得乾政”的傳統,也易滋生權力濫用。高柔以“聖嗣不昌殆由此”警示,直指過度沉迷內寵對皇權傳承的危害。

嚴苛獵禁反噬:禁獵保鹿卻導致鹿群破壞農田,甚至“滎陽左右歲略不收”。這反映出政策脫離實際的典型弊端——看似保護資源,實則損害民生,最終動搖統治根基。

曆史對照中的興亡啟示

文中多處以史為鑒:禹“卑宮室惡衣服”、漢祖不滿蕭何建宮室壯麗、漢明帝納鐘離意諫暫緩建殿,這些案例共同構成“民為邦本”的治理範式。而劉備“多作傳舍疲民”被曹操詬病,與曹叡的勞民之舉形成鏡像,暗示著忽視民生的政權終將失去根基。

整體而言,這段史料如同一麵多棱鏡,既照見了個體在權力漩渦中的掙紮,也折射出三國後期各國在“建功業”與“安民生”之間的艱難抉擇。其中關於權力約束、民生優先、政策務實性的思考,至今仍具現實意義。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