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孝惠皇帝中之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502章 孝惠皇帝中之下

第502章 孝惠皇帝中之下(1 / 1)

當初,三個王爺起兵討伐趙王司馬倫的時候,王浚手握重兵,卻腳踏兩隻船,禁止自己轄區內的士兵和百姓響應三個王爺的招募。皇太弟司馬穎一直想收拾王浚,但沒找到機會,其實王浚心裡也琢磨著怎麼對付司馬穎呢。司馬穎派右司馬和演當幽州刺史,還偷偷讓他找機會乾掉王浚。和演就跟烏桓單於審登商量,約王浚到薊城南邊的清泉遊玩,打算趁機下手。結果那天突然下暴雨,兵器都被淋濕沒法用,隻好作罷回去了。審登覺得王浚這是得天助啊,就把和演的陰謀告訴了王浚。王浚和審登趕緊秘密調兵,還約了並州刺史東嬴公司馬騰一起圍攻和演,最後把和演殺了,王浚自己掌管了幽州的軍隊。司馬騰是司馬越的弟弟。皇太弟司馬穎假傳詔書征召王浚,王浚就聯合鮮卑人段務勿塵、烏桓人羯朱,還有東嬴公司馬騰,一起起兵討伐司馬穎,司馬穎派北中郎將王斌和石超去迎擊他們。

皇太弟司馬穎記恨東安王司馬繇之前給他出的主意,八月戊辰日,把司馬繇抓起來殺了。當初,司馬繇的哥哥琅邪恭王司馬覲去世後,他的兒子司馬睿繼承了爵位。司馬睿沉穩敏銳,很有度量,當時擔任左將軍,和東海王的參軍王導關係很好。王導是王敦的堂弟,他見識高遠,氣量不凡,因為看到朝廷老是出事兒,就經常勸司馬睿回自己的封國。司馬繇被殺後,司馬睿正跟著皇帝在鄴城,他害怕自己也遭殃,就打算逃回去。司馬穎之前已經下令各個關卡,不許貴人出城。司馬睿到河陽的時候,就被守關卡的官吏攔住了。這時候他的隨從宋興從後麵趕來,用鞭子輕輕抽打司馬睿,笑著說:“舍長,官府禁止貴人出城,怎麼你也被攔住啦?”官吏這才放司馬睿過去。司馬睿到了洛陽,接上太妃夏侯氏,一起回到封國。丞相從事中郎王澄揭發了孟玖非法謀利的事兒,勸皇太弟司馬穎殺了孟玖,司馬穎聽從了他的建議。

上官巳在洛陽那是又殘暴又張狂。河南尹周馥,是王浚的堂弟,他和司隸滿奮等人商量著要乾掉上官巳。結果事情泄露了,滿奮等人都被殺,周馥逃走了,這才躲過一劫。司空司馬越去討伐皇太弟司馬穎的時候,太宰司馬顒派右將軍、馮翊太守張方帶著兩萬士兵去救援。張方聽說皇帝已經到了鄴城,就奉命鎮守洛陽。上官巳和彆將苗願去抵抗張方,結果被打得大敗而回。太子司馬覃趁夜襲擊上官巳和苗願,上官巳和苗願隻能逃走,張方就進了洛陽。司馬覃在廣陽門迎接張方,還向他下拜,張方趕緊下車扶起他。張方進城後,又把司馬覃和羊後給廢了。

當初,皇太弟司馬穎上表,推薦匈奴左賢王劉淵當冠軍將軍,監管匈奴五部的軍事,讓他在鄴城統領軍隊。劉淵的兒子劉聰,那是勇猛過人,還廣泛涉獵經史書籍,擅長寫文章,能拉開三百斤的弓。他二十歲的時候到京城遊曆,有名的士人都願意跟他結交。司馬穎就任命劉聰為積弩將軍。

劉淵的堂祖父右賢王劉宣對他的族人說:“自從漢朝滅亡以後,咱們單於就隻剩個空名號,連一寸土地都沒有了。其他的王侯,也都跟普通老百姓沒啥兩樣。現在咱們雖然人少了點,但也還有兩萬多人呢,怎麼能就這樣乖乖受人驅使,窩囊地過了上百年!左賢王劉淵英明神武,世上少有。老天要是不想讓匈奴複興,肯定不會生出他這樣的人。現在司馬家的人自相殘殺,天下大亂,咱們恢複呼韓邪單於大業的機會來了!”於是他們一起商量,推舉劉淵為大單於,還派他的同黨呼延攸到鄴城去告訴劉淵。

劉淵就跟司馬穎說,想回去參加葬禮,司馬穎沒答應。劉淵就讓呼延攸先回去,告訴劉宣等人,讓他們召集匈奴五部和其他胡人,對外宣稱是去幫助司馬穎,實際上是想背叛他。等王浚和東嬴公司馬騰起兵後,劉淵就勸司馬穎說:“現在這兩個地方勢力太囂張了,手下有十多萬人馬,恐怕您那些護衛和附近郡縣的兵力擋不住。請讓我回去說服五部的人,回來幫您解決這大麻煩。”司馬穎說:“五部的人真能召集起來嗎?就算能召集,鮮卑人和烏桓人也不好對付啊。我想帶著皇帝回洛陽,先避開他們的鋒芒,然後再向天下發檄文,用正義和叛逆的道理來製服他們,你覺得怎麼樣?”劉淵說:“殿下您可是武皇帝的兒子,對朝廷有大功勞,威望和恩德遠揚,四海之內,誰不願意為您拚死效力!召集五部人有什麼難的!王浚那小子,還有東嬴公這種遠親,哪能跟您抗衡啊!殿下您要是離開鄴城,那就是向人示弱,到時候洛陽也回不去了。就算到了洛陽,您也沒了權勢。希望殿下您安撫勉勵士兵,鎮定應對,我願意為殿下您帶領兩部人打敗東嬴公,再用三部人砍掉王浚的腦袋,這倆小子的腦袋,很快就能掛起來示眾了。”司馬穎聽了很高興,封劉淵為北單於,讓他參與丞相府軍事。

劉淵到了左國城,劉宣等人就給他獻上大單於的名號。二十天內,就聚集了五萬人,把都城定在離石,任命劉聰為鹿蠡王。劉淵派左於陸王劉宏率領五千精銳騎兵,去和司馬穎的將領王粹一起抵擋東嬴公司馬騰。結果王粹已經被司馬騰打敗了,劉宏沒趕上,隻好撤回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王浚和東嬴公司馬騰合兵一處攻打王斌,把王斌打得大敗。王浚讓主簿祁弘當前鋒,在平棘打敗了石超,然後乘勝進軍。偵察騎兵都到鄴城附近了,鄴城裡的人都嚇壞了,官員們四處逃竄,士兵們也紛紛逃散。盧誌勸司馬穎帶著皇帝回洛陽。當時還有一萬五千名甲士,盧誌連夜安排部署,天快亮的時候準備出發,可程太妃舍不得鄴城,不想走,司馬穎也猶豫起來,拿不定主意。沒過一會兒,眾人就潰散了,司馬穎隻好帶著幾十個親信騎兵,和盧誌一起,護衛著皇帝坐著牛車往南逃往洛陽。走得太匆忙,大家身上都沒帶錢,中黃門的包袱裡有三千私人的錢,皇帝下詔借來,在路上買飯吃。晚上就蓋中黃門的布被,用瓦盆吃飯。到了溫縣,皇帝想去拜謁皇陵,卻發現鞋子丟了,隻好穿上隨從的鞋子,下拜的時候忍不住流淚。等過了黃河,張方從洛陽派他兒子張羆帶著三千騎兵,用自己的車來迎接皇帝。到了芒山下,張方親自帶著一萬多騎兵來迎接。張方要下拜謁見,皇帝下車製止了他。皇帝回到宮中,之前逃散的人慢慢回來了一些,百官也大致到齊了。辛巳日,宣布大赦天下。

王浚進了鄴城,他的士兵大肆搶掠,死了很多人。王浚派烏桓人羯朱去追皇太弟司馬穎,追到朝歌,沒追上。王浚回到薊城後,因為鮮卑人搶了很多婦女,他就下令:“誰敢私藏婦女,一律斬首!”結果被扔進易水淹死的就有八千人。

東嬴公司馬騰向拓跋猗?借兵攻打劉淵,拓跋猗?和他弟弟拓跋猗盧合兵一處,在西河攻打劉淵,把劉淵打敗了,然後和司馬騰在汾東結盟後回去了。

劉淵聽說皇太弟司馬穎離開了鄴城,歎息道:“不聽我的話,自己就潰敗逃跑了,真是個窩囊廢!不過我之前答應過他,不能不救他。”於是打算發兵攻打鮮卑和烏桓,劉宣等人勸阻說:“晉人一直把我們當奴隸使喚,現在他們自相殘殺,這是老天要拋棄他們,讓我們恢複呼韓邪單於的大業啊。鮮卑和烏桓跟我們是一類人,可以當我們的援兵,乾嘛要打他們呢!”劉淵說:“說得對!大丈夫就該像漢高祖、魏武帝那樣,呼韓邪單於有什麼好效仿的!”劉宣等人磕頭說:“這可不是我們能想到的啊!”

荊州的軍隊抓住並斬殺了張昌,他的同黨都被滅了三族。

【內核解讀】

西晉末年權力混戰的曆史鏡鑒:從"八王之亂"到胡漢勢力的崛起

這段史料生動勾勒出西晉末年“八王之亂”中後期的混亂政局,揭示了司馬氏皇族內鬥如何加速王朝崩潰,以及少數民族勢力借機崛起的曆史轉折。透過字裡行間的權力博弈與命運沉浮,可窺見西晉衰亡的多重必然性。

皇族內耗:權力遊戲中的自我毀滅

司馬氏皇族的自相殘殺在這段記載中展現得淋漓儘致。成都王穎與王浚的相互猜忌,本質上是地方實力派與皇族爭奪控製權的縮影。穎派和演暗殺王浚的計劃因暴雨失敗,看似偶然的“天助”實則暴露了西晉官場陰謀叢生卻執行力低下的弊端。而王浚聯合鮮卑、烏桓勢力反擊,標誌著地方勢力已開始借助外族力量介入中原紛爭,這為後來的“五胡亂華”埋下伏筆。

東安王繇的被殺與琅邪王睿的驚險逃亡,反映出皇族內部的生存危機已到白熱化程度。司馬睿能僥幸逃脫,既得益於從者的急智,更暗含著西晉統治體係的鬆散——一個小小的津吏就能因一句戲言放走未來的開國皇帝,可見權力管控早已名存實亡。王導此時勸睿“之國”,顯見有識之士已看透中樞無望,開始為家族尋找退路,這也成為東晉立國的伏筆。

權力真空:地方勢力與外族的崛起契機

在皇族內鬥的縫隙中,兩類勢力悄然壯大。地方實力派如王浚,通過兼並和演部眾“自領幽州營兵”,形成尾大不掉的割據勢力。他聯合鮮卑段務勿塵、烏桓羯朱等部族,開創了中原勢力引外族武裝乾預內政的危險先例。史料中“鮮卑多掠人婦女,命有敢挾藏者斬,沈於易水者八千人”的記載,既暴露了外族武裝的殘暴,也反映出王浚為鞏固權力對異族暴行的縱容。

更具曆史意義的是匈奴勢力的崛起。劉淵父子的登場標誌著少數民族領袖已具備挑戰中原王朝的實力與野心。劉淵“英武超世”,其子劉聰“驍勇絕人,博涉經史”,這種文武雙全的特質打破了傳統對少數民族的刻板印象。右賢王劉宣的感慨“自漢亡以來,我單於徒有虛號”,道儘匈奴貴族對恢複昔日榮光的渴望,而“司馬氏骨肉相殘”則讓他們看到了機遇。

劉淵對成都王穎的虛與委蛇,展現出成熟的政治手腕。他先是以“赴國難”為名獲得出兵權,返回左國城後迅速聚眾五萬,定都離石,完成從晉臣到獨立勢力的轉變。其“大丈夫當為漢高、魏武”的宣言,更是將政治野心從“複呼韓邪之業”提升到逐鹿中原的層麵,預示著中國曆史即將進入胡漢爭霸的新階段。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體製崩潰:從中央權威瓦解到社會失序

西晉中央權威的崩塌在洛陽政局中體現得尤為明顯。上官巳的“殘暴縱橫”與張方的軍事占領,顯示首都已淪為軍閥角逐的戰場。太子覃先迎擊上官巳,後又拜迎張方,廢立如同兒戲,皇權尊嚴喪失殆儘。周馥謀誅上官巳事泄被殺,反映出官僚集團試圖維護秩序的努力在混亂中屢遭挫敗。

值得注意的是各方勢力的道德無底線。成都王穎既猜忌王浚又依賴劉淵,既殺東安王繇又誅孟玖,政策搖擺不定;王浚一麵以“討逆”為名起兵,一麵縱容鮮卑掠殺平民;張方入洛後廢太子與皇後,完全憑武力決定權力歸屬。這種普遍的道德淪喪與實用主義,使得任何政治聯盟都脆弱不堪,加速了統治體係的總崩潰。

曆史轉折:胡漢格局的重構序幕

這段記載最深刻的曆史價值,在於記錄了中國北方民族關係的質變。拓跋猗?助東嬴公騰擊劉淵的戰役,看似是晉與匈奴的衝突,實則是鮮卑與匈奴兩大外族勢力的首次正麵碰撞。劉淵將鮮卑、烏桓從“可以為援”的盟友定位,轉變為潛在對手,顯示出少數民族政權已開始構建自己的戰略格局。

從更宏觀視角看,司馬氏皇族的內鬥不僅摧毀了西晉統治基礎,更打破了中原與邊疆民族的力量平衡。當晉室“骨肉相殘,四海鼎沸”時,以劉淵為代表的少數民族領袖抓住曆史機遇,完成了從“編戶齊民”到獨立建國的轉變。這種權力真空的填補過程,既是西晉統治失敗的必然結果,也是中國北方民族融合與政權重構的開端。

這段史料如同一麵多棱鏡,折射出西晉末年權力鬥爭的殘酷、統治體係的腐朽與民族關係的劇變。當皇族子弟在權力遊戲中殺紅雙眼時,他們不會想到,那些被視為“蠻夷”的異族領袖,正以“漢高、魏武”為榜樣,醞釀著改寫中國曆史的風暴。而琅邪王睿的逃亡與王導的深謀遠慮,則為漢文化在江南的延續保留了一線生機,中國曆史由此邁向了長達三百年的南北分裂與民族融合新紀元。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原創內容 重回七零,凝脂美人惹上高冷硬漢 朕之第一子[綜曆史] 是忍界摯友就來親嘴 生活得繼續 貓主沉浮 綁定五個道侶後,惡女深陷修羅場 無限升階:這屆人族不對勁! 一不小心補魔了全本丸怎麼辦 霸總行為守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