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章 孝惠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05章 孝惠皇帝下(1 / 1)

當時天下大亂,劉弘專門負責督察江、漢地區事務,他的威望在南方那是杠杠的。要是謀劃的事情成功了,他就說是“某人的功勞”;要是事情搞砸了,他就說“這是老子我的罪過”。每次有什麼行動要征調物資或者人員,他都會親自寫信給各地郡守、國相,言辭懇切又周到。所以大家都特彆感激他,樂意聽他指揮,都搶著說:“能收到劉公的一封信,比十個部從事來動員都有用。”前廣漢太守辛冉跟劉弘講一些縱橫捭闔、權謀爭鬥的事兒,劉弘聽了很生氣,直接把辛冉給斬了。

這時候,有彗星出現在北鬥星附近。

平昌公司馬模派將軍宋胄向河橋方向進發。

十一月,立節將軍周權假稱接到檄文,自稱平西將軍,又把羊後給複位了。洛陽令何喬帶兵攻打周權,把他殺了,然後又把羊後給廢了。太宰司馬顒假傳詔書,說羊後多次被奸人擁立,派尚書田淑到留台,命令賜羊後死。詔書一道接一道地來,司隸校尉劉暾等人上奏,堅持認為:“羊庶人指羊後,被廢後稱庶人)家族已經破敗,她自己也被廢了關在空蕩蕩的宮裡,宮門防守嚴密,根本沒機會和奸人勾結作亂。不管是聰明人還是普通人,都覺得她挺冤的。現在殺一個孤苦伶仃的人,讓天下人都覺得淒慘,這對治理國家有啥好處呢!”司馬顒一聽就火了,派呂朗去抓劉暾。劉暾趕緊逃到青州,投靠高密王司馬略。不過羊後也因此逃過一劫。

十二月,呂朗等人往東駐紮在滎陽,成都王司馬穎則進兵占據了洛陽。

劉琨跑去勸冀州刺史,太原的溫羨,讓他把冀州刺史的位子讓給範陽王司馬虓。司馬虓就兼任了冀州刺史,然後派劉琨到幽州向王浚借兵。王浚給了他一些精銳的突騎兵,劉琨帶著這些兵在黃河邊攻打王闡,把王闡給殺了。接著劉琨就和司馬虓帶兵渡過黃河,在滎陽斬殺了石超。劉喬沒辦法,隻能從考城帶兵撤退。司馬虓又派劉琨和督護田徽往東,到廩丘去攻打東平王司馬楙,司馬楙被打得隻能逃回自己的封國。劉琨和田徽接著帶兵往東去迎接司馬越,在譙地攻打劉佑,劉佑戰敗被殺,劉喬的隊伍一下子就潰散了,劉喬隻能逃到平氏。司空司馬越就進兵駐紮在陽武,王浚派他的將領祁弘,帶著突騎鮮卑、烏桓的部隊,給司馬越當先鋒。

當初,陳敏打敗石冰之後,覺得自己勇猛又有謀略,天下無敵,就有了割據江東的想法。他老爸一聽就火了,說:“將來滅我陳家滿門的,肯定是這小子!”結果氣得生病死了。陳敏因為要守喪就辭去了官職。後來司空司馬越又啟用陳敏,讓他當右將軍、前鋒都督。司馬越被劉佑打敗後,陳敏就請求回東邊去招募士兵,回去後就占據曆陽造反了。吳王常侍甘卓放棄官職往東走,到了曆陽,陳敏就給兒子陳景娶了甘卓的女兒,還讓甘卓假稱奉皇太弟的命令,任命自己為揚州刺史。陳敏派他弟弟陳恢和彆將錢端等人往南攻打江州,派弟弟陳斌往東攻打其他各郡,江州刺史應邈、揚州刺史劉機、丹陽太守王曠都嚇得棄官逃跑了。

這麼一來,陳敏就占據了江東地區,他任命顧榮為右將軍,賀循為丹陽內史,周玘為安豐太守,江東地區的豪傑、名士,他都加以禮待,任命為將軍、郡守的有四十多人;要是有人年老或者生病,他也給人家加封官職。賀循假裝得了瘋病,才躲過當官,陳敏就又讓顧榮兼任丹陽內史。周玘也說自己生病了,不去安豐郡上任。陳敏懷疑這些名士終究不會為自己所用,就想把他們都殺了。顧榮勸陳敏說:“現在中原大亂,胡人、夷人都來欺負咱們。看現在這形勢,晉朝是很難再振作起來了,老百姓恐怕都得死光光。江南雖然經曆了石冰之亂,但人口和物資還比較齊全,我一直擔心沒有孫權、劉備那樣的人出來保住這片地方。現在將軍您如此神勇,世間少有,功勳也已經很顯著了,手下有幾萬士兵,戰船堆積如山。要是您能信任這些君子,讓他們各抒己見,消除彼此的小矛盾,堵住那些說壞話的嘴,那麼長江上遊的幾個州,傳一道檄文就能平定;不然的話,終究是成不了事的。”陳敏聽了,這才打消了殺這些名士的念頭。陳敏讓手下的官員們推舉自己為都督江東諸軍事、大司馬、楚公,加九錫,還把這些情況上奏給尚書,說自己接到了皇帝的密詔,要從長江進入沔水、漢水,去迎接皇帝。

太宰司馬顒任命張光為順陽太守,讓他帶著五千步兵和騎兵到荊州去討伐陳敏。劉弘派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駐紮在夏口,又派南平太守,汝南的應詹統領水軍作為後援。陶侃和陳敏是同一個郡的,而且同一年被舉薦為官。隨郡內史扈懷就跟劉弘說:“陶侃掌管著大郡,又統領著強兵,萬一他有彆的想法,那荊州東邊可就危險了!”劉弘說:“陶侃的忠誠和才能,我早就了解了,他肯定不會這樣的。”陶侃聽說這事兒後,就把兒子陶洪和哥哥的兒子陶臻送到劉弘那兒,表明自己的忠心。劉弘就任命他們為參軍,給了些物資又送他們回去,還說:“你叔叔去打仗,你祖母年紀大了,你們就回去吧。普通人交朋友,都不會辜負對方的心意,何況是大丈夫呢!”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敏任命陳恢為荊州刺史,去攻打武昌;劉弘就讓陶侃擔任前鋒督護,去抵禦陳恢。陶侃想用運糧船當戰艦,有人覺得不行。陶侃說:“用官家的船打官家的賊,有啥不行的!”陶侃和陳恢交戰,多次打敗陳恢;又和皮初、張光、苗光一起,在長岐打敗了錢端。

南陽太守衛展勸劉弘說:“張光是太宰的心腹,您既然支持東海王,就應該殺了張光,表明您的立場。”劉弘說:“宰輔的對錯,哪能怪張光呢!損害彆人來保全自己,君子可不會這麼乾。”於是劉弘上表,說張光有突出的功勳,請求給他升官。

這一年,離石發生了嚴重的饑荒,漢王劉淵就把軍隊轉移到黎亭駐紮,依靠官倉的糧食;留下太尉劉宏守衛離石,派大司農卜豫運送糧食來供應離石。

【內核解讀】

這段史料截取了西晉末年“八王之亂”與地方割據初現的關鍵片段,字裡行間充斥著權力博弈、人性掙紮與時代困局。透過簡練的文字,我們能清晰看到一個王朝崩塌前的亂象,也能從中提煉出超越時代的曆史啟示。

亂世中的“人性鏡鑒”:從劉弘的擔當到陳敏的野心

在“功則歸人,過則歸己”的對比中,劉弘的領導智慧顯得尤為珍貴。當多數諸侯將責任推給下屬時,他卻主動為失敗擔責,用手書與地方官建立情感聯結,這種“一紙書賢於十部從事”的凝聚力,在亂世中堪稱稀缺品質。更難得的是他的處世原則:麵對衛展“斬張光以明向背”的投機建議,他堅持“危人自安,君子弗為”;即便對同鄉陶侃,既給予信任又保持分寸,這種兼具溫情與原則的治理方式,成為亂世中的一抹亮色。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陳敏的悲劇。他憑借平亂之功滋生割據野心,其父“滅我門者必此兒”的預警,道破了權力欲望對人性的吞噬。顧榮的勸諫雖暫時阻止了他誅殺名士的瘋狂,但“委信君子”的表象終究掩蓋不了割據野心與現實能力的差距,為後來的敗亡埋下伏筆。而陳敏父親因憂去世的細節,更凸顯了亂世中個體命運的無奈——野心家的崛起往往以家族毀滅為代價。

權力遊戲的荒誕邏輯:羊後廢立背後的政治算計

羊皇後的反複廢立堪稱西晉政治荒誕性的縮影。從周權“詐被檄”複立皇後,到何喬殺權廢後,再到太宰顒矯詔賜死卻因大臣力諫而作罷,皇後完全淪為各方勢力博弈的符號。劉暾等人“殺一枯窮之人,而令天下傷慘”的諫言,意外揭露了權力鬥爭的虛偽性:當政治需要時,一個“門禁峻密”的廢後能被指為“構亂”元凶;當輿論反彈時,她又能因“眾謂其冤”而幸存。這種翻覆無常的權力邏輯,恰恰暴露了西晉皇權的合法性危機——連皇後的生死都淪為派係鬥爭的工具,王朝的崩塌隻是時間問題。

軍事割據的序幕:從“八王混戰”到地方勢力崛起

這段史料清晰展現了中央權威瓦解的過程。成都王穎、範陽王虓、東海王越等藩王混戰不休,為爭奪冀州、滎陽等地盤大打出手,甚至不惜引鮮卑、烏桓等異族兵力介入,埋下“五胡亂華”的隱患。劉琨說溫羨讓位、向王浚借兵的細節,生動呈現了亂世中“槍杆子出政權”的現實:道德與法理讓位於實力,血緣與名分淪為爭奪權力的遮羞布。

而陳敏割據江東與劉弘鎮守荊州的並行,標誌著地方勢力崛起的新階段。陳敏利用中央失控的空隙,通過聯姻娶甘卓之女)、假傳詔令等手段快速擴張,代表了亂世中投機者的生存邏輯;劉弘則通過“威行南服”的治理與“不斬張光”的政治智慧,維係著荊州的相對穩定,成為地方實力派中少有的“守土者”形象。兩人的對比,預示著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的政治格局已在醞釀。

製度崩潰的預警信號:從星孛北鬥到離石大饑

史料中穿插的“星孛於北鬥”的天象記錄,看似迷信,實則是時人對亂世的隱喻性表達——天象異常與人間亂象的對應,反映了王朝合法性的精神危機。而“離石大饑,漢王淵徙屯黎亭就穀”的記載,則揭示了亂世的另一重根源:資源匱乏與族群矛盾的疊加。當匈奴貴族劉淵開始有組織地囤積糧草、部署兵力時,西晉的邊疆危機已從軍事衝突演變為生存空間的爭奪,這正是後來永嘉之亂的前奏。

曆史的啟示:亂世中的生存法則與文明底線

這段曆史最深刻的啟示,在於揭示了“秩序崩潰”後的社會生態:當中央權威失效,道德倫理讓位於生存本能,野心家與投機者橫行,但總有像劉弘這樣堅守底線的人物,用有限的力量維係著文明的火種;當權力鬥爭突破基本人道如欲殺廢後),即便暫時得勢也終將失去人心。劉弘的“賢於十部從事”與陳敏父親的“滅門之歎”,構成了亂世中最清醒的生存哲學——權力可以爭奪,但不可突破人性底線;野心可以有,但不能脫離現實根基。

回望這段曆史,我們看到的不僅是西晉的滅亡軌跡,更是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全景展現:有人堅守道義,有人追逐權欲,有人隨波逐流,有人飲恨收場。而這些跨越千年的人性掙紮,正是曆史給予當代最珍貴的鏡鑒。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