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孝惠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06章 孝惠皇帝下(1 / 1)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丙寅年)

春天,正月戊子朔日,出現了日食。

當初,皇太弟的中庶子,蘭陵人繆播深受司空司馬越的寵信;繆播堂弟、右衛率繆胤,是太宰司馬顒前妃的弟弟。司馬越起兵的時候,就派繆播、繆胤到長安去勸司馬顒,讓他護送皇帝回洛陽,還說可以跟司馬顒以陝為界,分地而治。司馬顒向來信任繆播兄弟,聽了就想答應。可張方覺得自己罪孽深重,要是這事成了,自己肯定第一個被殺,就對司馬顒說:“咱們現在占據著地勢險要的地方,國家富有,兵力強盛,要是奉天子的命令來號令天下,誰敢不聽,乾嘛要乖乖地受彆人控製呢!”司馬顒聽了這話,就打消了原來的念頭。等到劉喬戰敗,司馬顒害怕了,又想停戰,跟崤山以東的勢力和解。但他又擔心張方不同意,所以一直猶豫不決。

張方平時跟長安的富人郅輔關係特彆好,還讓他當了帳下督。司馬顒的參軍,河間人畢垣,曾經被張方羞辱過,就趁機勸司馬顒說:“張方在霸上駐紮那麼久了,聽說崤山以東的兵力強盛,就一直拖延不進軍,您得在他還沒行動之前就提防著。他的親信郅輔應該知道他的陰謀。”繆播、繆胤也接著勸司馬顒:“您得趕緊殺了張方來謝罪,這樣崤山以東的事兒不費吹灰之力就能解決。”司馬顒就派人去叫郅輔,畢垣在路上迎著郅輔,跟他說:“張方要造反,彆人都覺得你知道這事兒。王爺要是問你,你怎麼回答?”郅輔嚇了一跳,說:“我真沒聽說張方要反啊,這可怎麼辦?”畢垣說:“王爺要是問你,你就順著他說‘是這樣’;不然的話,你肯定得遭殃。”郅輔進去後,司馬顒問他:“張方要造反,你知道嗎?”郅輔說:“是這樣。”司馬顒又問:“派你去殺了他,行不行?”郅輔還是說:“是這樣。”於是司馬顒就讓郅輔給張方送封信,趁機把張方殺了。因為郅輔跟張方關係親密,所以他拿著刀進去的時候,守門的人都沒懷疑。張方正對著火拆信呢,郅輔上去就把他的頭砍了下來。郅輔回去複命,司馬顒就任命他為安定太守。然後司馬顒把張方的頭送給司空司馬越,想跟他求和,司馬越沒答應。

宋胄襲擊河橋,樓褒往西逃跑。平昌公司馬模派前鋒督護馮嵩和宋胄會合,一起逼近洛陽。成都王司馬穎往西逃向長安,到了華陰,聽說司馬顒已經跟崤山以東的勢力講和了,就不敢再往前走,留在了那裡。呂朗駐紮在滎陽,劉琨把張方的頭拿給他看,呂朗就投降了。甲子日,司空司馬越派祁弘、宋胄、司馬纂率領鮮卑兵往西去迎接皇帝,任命周馥為司隸校尉,授予符節,讓他都督各路軍隊,駐紮在澠池。

三月,惤縣縣令劉柏根造反了,一下子聚集了上萬人,他自稱惤公。王彌帶著家裡的奴仆追隨他,劉柏根讓王彌當長史,王彌堂弟王桑當東中郎將。劉柏根去攻打臨淄,青州都督、高密王司馬略派劉暾帶兵抵抗;結果劉暾吃了敗仗,逃到洛陽,司馬略則跑到聊城自保。王浚派將領去討伐劉柏根,把他給殺了。王彌沒辦法,隻好逃到長廣山,當了強盜。

寧州連年鬨饑荒、瘟疫,死了十多萬人。五苓夷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州裡的軍隊多次戰敗。很多官吏和百姓都逃到了交州,五苓夷就趁機包圍了州城。李毅身患重病,救援的道路也被切斷,於是他上疏給朝廷說:“我沒辦法阻止賊寇肆虐,隻能坐等著被消滅。如果朝廷不憐憫我們,那就請派使者來,趁我還活著,給我判個重罪;要是我已經死了,就把我的屍體示眾。”朝廷一直沒回應,過了好幾年,他兒子李釗從洛陽去看望他,還沒到,李毅就死了。李毅的女兒李秀,聰明通達,有她父親的風範,大家就推舉李秀主持寧州事務。李秀激勵戰士們,環城堅守。城裡糧食吃完了,就烤老鼠、拔野草來吃。瞅準夷人稍有懈怠,就出兵突襲,還真把夷人打敗了。

範長生到成都,成都王李雄親自到門口迎接,拿著手版,拜範長生為丞相,還尊稱他為範賢。

夏天,四月己巳日,司空司馬越帶兵駐紮在溫縣。一開始,太宰司馬顒以為殺了張方,東邊的軍隊肯定就會退兵。結果東邊的軍隊聽說張方死了,反而爭著往關中進軍,司馬顒後悔得不行,就殺了郅輔,派弘農太守彭隨、北地太守刁默帶兵在湖縣抵抗祁弘等人。五月壬辰日,祁弘等人進攻彭隨、刁默,把他們打得大敗。接著往西進入關中,又在霸水打敗了司馬顒的將領馬瞻、郭偉,司馬顒隻好單人匹馬逃進太白山。祁弘等人進入長安,他們率領的鮮卑兵大肆搶掠,殺了兩萬多人,官員們四處逃散,躲進山裡,隻能靠撿橡樹果實吃。己亥日,祁弘等人護衛著皇帝坐著牛車往東返回。朝廷任命皇太弟太保梁柳為鎮西將軍,鎮守關中。六月丙辰朔日,皇帝回到洛陽,又恢複了羊後的地位。辛未日,宣布大赦天下,更改年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馬瞻等人進入長安,殺了梁柳,和始平太守梁邁一起到南山迎接太宰司馬顒。弘農太守裴廙、秦國內史賈龕、安定太守賈疋等人起兵攻打司馬顒,殺了馬瞻、梁邁。賈疋是賈詡的曾孫。司空司馬越派督護麋晃帶兵攻打司馬顒,打到鄭地,司馬顒派平北將軍牽秀駐紮在馮翊。司馬顒的長史楊騰,假稱奉司馬顒的命令,讓牽秀撤兵,然後趁機殺了牽秀,關中地區都歸服了司馬越,司馬顒隻能守住自己的城池。

【內核解讀】

光熙元年公元306年),是西晉“八王之亂”的終局之年,也是西晉王朝走向覆滅的關鍵轉折點。這一年的曆史事件如同一麵棱鏡,折射出權力鬥爭的殘酷、人性的複雜與製度崩塌的必然,其背後的邏輯與教訓至今仍引人深思。

權力博弈:信任的脆弱與陰謀的盛行

這一年的核心矛盾圍繞著“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控製權展開。司空司馬越與太宰司馬顒的對峙,本質上是西晉宗室內部對最高權力的終極爭奪,而張方之死則成為這場博弈的標誌性事件。

張方作為司馬顒的核心軍事支柱,其存在與否直接影響著權力平衡。司馬顒對張方的態度從“素信”到最終默許誅殺,背後是多重力量的推動:繆播兄弟的政治誘導、畢垣的私怨報複、郅輔的懦弱盲從,共同構成了一場典型的權力陰謀。畢垣利用郅輔的恐懼心理設計的“爾爾”問答,堪稱古代政治鬥爭中“構陷術”的經典案例——它無需確鑿證據,隻需利用信息差和人性弱點,就能讓無辜者成為刀下鬼,讓決策者陷入自我合理化的殺戮邏輯。

更具諷刺意味的是,司馬顒誅殺張方本想“以謝山東”換取和平,卻因司馬越的“不許”而徹底暴露了自身實力的空虛。這揭示了亂世權力法則的殘酷:沒有絕對實力支撐的妥協,隻會被視為軟弱可欺。張方之死不僅沒能換來和平,反而加速了司馬顒勢力的瓦解,成為“殺功臣以媚敵”的曆史教訓。

製度崩塌:宗室混戰中的秩序解體

光熙元年的事件清晰地展現了西晉分封製度與中央集權矛盾的總爆發。從宋胄襲河橋、馮嵩逼洛陽,到成都王穎“西奔長安”後的進退失據,再到呂朗見張方首級即降,這些碎片化的軍事行動背後,是中央權威的徹底喪失。地方宗室如平昌公模)、地方將領如劉琨)、甚至富室家僮如王彌)都能拉起隊伍參與混戰,說明帝國的軍事體係已完全失控。

劉柏根以“惤公”之名聚眾反叛,更折射出底層秩序的崩塌。當一個政權無法保障基本的社會穩定,連縣級行政單位都能爆發萬人規模的叛亂時,其統治根基已蕩然無存。王彌從“家僮首領”到“群盜頭目”的轉變,預示著此後“流民帥”崛起、天下大亂的序幕——這些在亂世中崛起的武裝力量,既非傳統士族,也非正規軍,而是製度崩潰後滋生的“權力野草”。

人性微光:絕境中的生存意誌

在普遍的混亂與殘酷中,寧州的李毅父女展現了亂世中罕見的擔當精神。麵對“頻歲饑疫,死者以十萬計”的絕境,李毅在“救援路絕”時的上疏,沒有推諉責任,而是以“加臣重辟”“陳屍為戮”的決絕表達擔當;其女李秀在父親死後“領寧州事”,率軍民“炙鼠拔草而食之”仍堅守孤城,並能“伺夷稍怠,輒出兵掩擊”,展現出超越時代的堅韌與智慧。

李秀的事跡打破了傳統史書中女性在亂世中“受害者”的單一形象,成為絕境中“以弱抗強”的精神象征。她的存在與司馬顒、畢垣等人的卑劣形成鮮明對比,證明即使在最黑暗的時代,人性中的勇氣與責任感也從未完全泯滅。

曆史啟示:亂世邏輯的現代回響

光熙元年的曆史事件雖已過去近1700年,但其蘊含的曆史邏輯仍具現實意義:

權力製衡的重要性:西晉宗室缺乏有效製衡的權力結構,導致“八王之亂”愈演愈烈。這提醒現代社會,任何權力都需要製度性約束,否則必然滋生腐敗與內鬥。

信息透明的價值:郅輔因信息被操控而成為幫凶,張方因對局勢誤判而身死,說明信息不對稱是政治鬥爭的致命武器。在現代社會,信息公開與理性判斷仍是抵禦陰謀的重要屏障。

危機中的領導力:李秀在寧州的堅守證明,危機時刻的領導力不在於資源多少,而在於信念與智慧。這種“在絕望中尋找生機”的精神,在任何時代都具有永恒價值。

總體而言,光熙元年的曆史是西晉王朝“係統性崩潰”的縮影:當權力失去約束、製度失去權威、人性被欲望吞噬,曾經輝煌的帝國便會在無休止的內耗中走向覆滅。這段曆史不僅是朝代更迭的記錄,更是對人性、製度與文明的深刻拷問。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