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孝懷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19章 孝懷皇帝下(1 / 1)

晉紀十,從公元312年壬申年)到公元313年癸酉年),共二年。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壬申年)

春天,正月的時候,漢國的呼延後去世了,諡號是武元。

漢國的鎮北將軍靳衝、平北將軍卜珝去攻打並州。辛未日,包圍了晉陽。

甲戌日,漢國國主劉聰把司空王育、尚書令任顗的女兒封為左、右昭儀,中軍大將軍王彰、中書監範隆、左仆射馬景的女兒都封為夫人,右仆射朱紀的女兒封為貴妃,都給了金印紫綬。劉聰打算納太保劉殷的女兒,太弟劉乂堅決勸阻。劉聰就問太宰劉延年、太傅劉景,他們都說:“太保自己說他是劉康公的後代,和陛下您不是一個源頭,娶了有什麼妨害呢!”劉聰很高興,封劉殷的兩個女兒劉英、劉娥為左、右貴嬪,地位在昭儀之上;又納了劉殷孫女輩的四個人,都封為貴人,地位僅次於貴妃。這下,劉家這六個女人在後宮寵冠群芳,劉聰很少再外出,事情都由中黃門上奏後他來決斷。

以前新野王司馬歆的牙門將胡亢在竟陵聚集了一夥人,自封楚公,在荊州一帶搶掠,還讓司馬歆的南蠻司馬、新野人杜曾當竟陵太守。杜曾勇猛過人,在軍隊裡數第一,還能穿著鎧甲在水裡遊泳。

二月,壬子初一這天,發生了日食。

石勒在葛陂修築營壘,督促士兵種地、建造船隻,打算攻打建業。琅邪王司馬睿在壽春大規模集結江南的部隊,任命鎮東長史紀瞻為揚威將軍,統領各路軍隊去討伐石勒。

正好趕上天下大雨,一下就是三個月不停,石勒軍隊裡又鬨饑荒又有疫病,一大半人都死了。聽說晉軍要來了,石勒召集將領們商量對策。右長史刁膺建議先向司馬睿表示歸降,請求去掃平河朔地區來贖罪,等晉軍退了,再慢慢想辦法。石勒聽了,憂愁地長嘯一聲。中堅將軍夔安建議到地勢高的地方躲避洪水,石勒說:“將軍你怎麼這麼膽小啊!”孔萇等三十多個將領請求各自帶兵,分幾路趁夜攻打壽春,砍下吳地將領的腦袋,占據他們的城池,吃他們的糧食。還說今年一定要拿下丹陽,平定江南。石勒笑著說:“這才是勇將的計策啊!”給每人都賞賜了一副鎧甲和一匹馬。然後回頭問張賓:“你覺得怎麼樣?”張賓說:“將軍您攻陷京城,囚禁天子,殺害王公大臣,搶奪人家的妻子女兒。就算拔光將軍您的頭發,都數不清您的罪過,怎麼還能去當人家的臣子呢!去年殺了王彌之後,就不該來這兒;現在幾百裡內大雨不停,這是上天在暗示將軍不應該留在這兒。鄴城有三台那樣堅固的地勢,西邊連著平陽,四麵都有山河險阻,您應該往北轉移占據那裡,來經營河北地區。河北要是平定了,天下就沒有比將軍您更厲害的人啦。晉軍死守壽春,就是怕將軍您去攻打。他們聽說咱們走了,高興還來不及,哪有閒工夫追咱們,對咱們不利呢!將軍您應該讓輜重從北路先出發,您自己率領大軍向壽春進發。輜重走遠了,大軍再慢慢撤回,還擔心什麼進退無路呢?”石勒一聽,捋起袖子,抖動胡須說:“張先生的計策太對啦!”然後責備刁膺說:“你既然輔佐我,就應該和我一起成就大功,怎麼能突然勸我投降呢!就這主意,該殺頭!不過我早就知道你膽小,這次就特彆原諒你吧。”於是把刁膺降為將軍,提拔張賓為右長史,稱他為“右侯”。

石勒帶兵從葛陂出發,派石虎率領兩千騎兵前往壽春,碰到了晉軍的運糧船,石虎的將士們爭搶運糧船,結果被紀瞻打敗了。紀瞻追出去一百裡,前麵就追上了石勒的大軍,石勒擺好陣勢等著他;紀瞻不敢進攻,就退回壽春了。

漢國國主劉聰封晉懷帝為會稽郡公,加授儀同三司。劉聰不緊不慢地對晉懷帝說:“你以前當豫章王的時候,我和王武子去拜訪你,武子在你麵前誇讚我,你說早就聽說過我的名字,還送了我柘木做的弓和銀硯台,你還記得嗎?”晉懷帝說:“我哪敢忘啊?隻恨當時沒能早點見識陛下您的風采!”劉聰又問:“你們家骨肉之間為什麼互相殘殺得這麼厲害呢?”晉懷帝說:“大漢將要順應天命,所以我們家這是在為陛下您掃除障礙呢,這大概是天意,不是人為能決定的!再說要是我們家能守住武皇帝的基業,家族和睦,陛下您又哪有機會得到天下呢!”劉聰聽了很高興,把小劉貴人嫁給晉懷帝,還說:“這可是名門公子的後代,你要好好對待她。”

代公拓跋猗盧派兵救援晉陽,三月,乙未日,漢國的軍隊戰敗逃跑。卜珝的部隊搶先逃跑,靳衝擅自抓了卜珝,把他殺了;劉聰知道後大怒,派使者拿著符節去斬了靳衝。

劉聰納了他舅舅的兒子、輔漢將軍張寔的兩個女兒張徽光、張麗光為貴人,這是太後張氏的意思。

涼州主簿馬魴勸張軌說:“您應該派將領出兵,輔佐擁護皇室。”張軌聽了他的,馬上向關中地區發檄文,一起尊奉輔佐秦王,還說:“現在我派前鋒督護宋配率領兩萬步兵和騎兵,直接奔赴長安;西中郎將張寔率領三萬中軍,武威太守張琠率領兩萬胡族騎兵,會陸續出發。”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夏天,四月,丙寅日,征南將軍山簡去世。

漢國國主劉聰封他的兒子劉敷為渤海王,劉驥為濟南王,劉鸞為燕王,劉鴻為楚王,劉勱為齊王,劉權為秦王,劉操為魏王,劉持為趙王。

劉聰因為魚和螃蟹供應不上,就殺了左都水使者、襄陵王劉攄;溫明、徽光兩座宮殿沒建成,又殺了將作大匠、望都公靳陵。他還去汾水捕魚,大晚上都不回來。中軍大將軍王彰勸他說:“最近看陛下您做的這些事,我真是痛心疾首。現在老百姓歸附漢國的心思還不堅定,想念晉朝的心思還很重;劉琨就在不遠處,刺客到處都是。帝王輕易外出,一個普通人就能成為您的敵人。希望陛下您改正以前的做法,重新開始,那百姓就太幸運了!”劉聰聽了大怒,下令要斬了王彰。王夫人磕頭哀求,才把王彰囚禁起來。太後張氏因為劉聰刑罰過度,三天都沒吃飯;太弟劉乂、單於劉粲抬著棺材懇切地勸諫。劉聰生氣地說:“我難道是夏桀、商紂嗎?你們這些人就像來哭喪似的!”太宰劉延年、太保劉殷等公卿、列侯一百多人,都摘下帽子流著眼淚說:“陛下您功德深厚,曠世少有,以前有唐堯、虞舜,現在就數陛下您啦。可最近因為點小供應不上,就急著殺王公大臣;大臣直言違背您的心意,就馬上囚禁大將。我們實在不理解,所以一起為這事擔憂,都睡不著覺吃不下飯。”劉聰感慨地說:“我昨天喝大了,不是我本心要這樣,要不是你們說,我都不知道自己的過錯。”給每個人都賞賜了一百匹帛,派侍中拿著符節去赦免王彰,說:“先帝依靠您就像依靠左右手一樣,您兩代人都立下大功,我哪敢忘了呢!這次的過錯,希望您彆往心裡去。您能一心為國擔憂,這正是我所期望的。現在提升您為驃騎將軍、定襄郡公,以後我有做得不好的地方,希望您多糾正!”

王彌死了以後,漢國的安北將軍趙固、平北將軍王桑害怕被石勒吞並,想帶兵回平陽。但軍隊裡缺糧食,甚至出現士兵吃士兵的情況,於是他們從碻磝津往西渡河,攻打搶掠黃河以北的郡縣。劉琨任命他哥哥的兒子劉演為魏郡太守,鎮守鄴城,趙固、王桑怕劉演半路攔截,就派長史臨深到劉琨那兒做人質。劉琨任命趙固為雍州刺史,王桑為豫州刺史。

賈疋等人圍攻長安好幾個月,漢國的中山王劉曜接連戰敗,驅趕擄掠了八萬多男女,逃到平陽。秦王司馬業從雍城進入長安。五月,漢國國主劉聰把劉曜貶為龍驤大將軍,代理大司馬。劉聰派河內王劉粲在三渚攻打傅祗,右將軍劉參在懷縣攻打郭默;正好傅祗生病去世,城池被攻陷,劉粲把傅祗的子孫和當地百姓兩萬多戶遷到平陽。

【內核解讀】

永嘉六年公元312年),正值西晉末年“五胡亂華”的動蕩時期,中原板蕩、政權更迭,這段記載濃縮了亂世中權力爭奪、倫理崩壞與生存抉擇的眾生相。透過這些碎片化的曆史片段,我們既能看到王朝興衰的必然邏輯,也能窺見人性在極端環境下的複雜呈現。

權力場域的荒誕與殘酷:漢趙政權的內部生態

漢主劉聰的統治堪稱西晉末年權力異化的典型樣本。他在短短數月內密集冊封後宮,將司空王育、尚書令任顗之女封為昭儀,中軍大將軍王彰、中書監範隆之女封為夫人,甚至突破倫理界限納太保劉殷的二女四孫入宮,形成“六劉之寵傾後宮”的畸形格局。這種近乎瘋狂的後宮冊封,本質上是通過聯姻鞏固權力網絡的政治手段,卻將皇權的荒淫與專製暴露無遺。

更值得玩味的是劉聰與晉懷帝的對話。當劉聰追憶昔日晉懷帝贈予柘弓銀研的往事時,晉懷帝那句“臣安敢忘之?但恨爾日不早識龍顏!”的諂媚回應,以及將司馬氏骨肉相殘解釋為“大漢將應天受命,故為陛下自相驅除”的無恥辯白,深刻揭示了亡國之君的生存困境。而劉聰“以小劉貴人妻帝”的舉動,看似恩寵實則充滿侮辱,將皇權的操控性展現得淋漓儘致。

劉聰統治的殘酷性在其施政中表露無遺:因魚蟹供應不足便斬殺左都水使者襄陵王攄,因宮殿修建遲緩便處死將作大匠靳陵,這種近乎隨意的殺戮凸顯了專製皇權的非理性特質。當中軍大將軍王彰直言勸諫時,劉聰先是暴怒欲斬,後在太後絕食、群臣苦諫下才假意悔過,這種反複無常的態度,暴露了其統治缺乏穩定的製度支撐,全憑個人情緒主導的脆弱性。

生存博弈中的戰略抉擇:石勒的崛起之路

石勒在葛陂的決策轉折,堪稱亂世中戰略智慧的經典案例。當時石勒駐軍葛陂,遭遇連綿大雨導致軍中饑疫,死者過半,又麵臨晉軍的重兵圍剿,陷入進退維穀的絕境。在這場關乎生死的會議上,不同將領提出了三種截然不同的策略:右長史刁膺主張投降西晉以求自保,中堅將軍夔安建議遷居高地避水,孔萇等將領則力主強攻壽春。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石勒最終采納張賓的建議,放棄攻打建業的計劃,北徙占據鄴城以經營河北。這一決策體現了卓越的戰略眼光:鄴城有三台之固,西接平陽,山河四塞,進可攻退可守;而此時西晉政權在江南立足未穩,無力追擊北撤的石勒軍。張賓的分析精準把握了當時的地緣政治格局——河北地區是各方勢力爭奪的真空地帶,控製河北便可形成“天下無處將軍之右”的戰略優勢。

石勒不僅善於納諫,更展現出賞罰分明的領導風格:他斥責刁膺的投降建議,將其貶為將軍;卻破格提拔張賓為右長史,號“右侯”,這種用人之道為其後來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在北撤過程中,石勒巧妙部署,先遣輜重北行,自率大軍佯攻壽春牽製晉軍,最終成功擺脫困境,這一操作展現了其成熟的軍事指揮藝術。

地方勢力的立場分化:亂世中的選擇困境

在中央政權崩潰的背景下,地方勢力的選擇成為影響時局走向的關鍵變量。涼州牧張軌在主簿馬魴的建議下,決定“翼戴帝室”,派遣前鋒督護宋配、西中郎將張實等率軍數萬奔赴長安,共尊秦王,這一舉措反映了部分地方勢力對西晉正統的堅守,試圖通過扶持皇室延續中原文化血脈。

相比之下,故新野王歆牙門將胡亢聚眾竟陵,自號楚公,寇掠荊土,這種割據自保的行為則代表了另一種生存邏輯——在中央權威瓦解後,地方豪強通過武裝割據爭奪地盤資源。而胡亢任用“勇冠三軍,能被甲遊於水中”的杜曾為竟陵太守,凸顯了亂世中武力至上的生存法則,個人勇武成為獲取權力的重要資本。

代公猗盧出兵救援晉陽,擊退漢兵,展現了邊疆部族在中原亂局中的介入力量。而漢鎮北將軍靳衝因同僚卜珝先退便擅自將其斬殺,最終自己也被漢主聰處死,這種連鎖殺戮反映了亂世中軍紀崩壞與權力鬥爭的殘酷性,上下級之間缺乏基本的信任與製度約束。

曆史啟示:亂世中的人性與製度反思

永嘉六年的曆史片段,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亂世的本質特征:當製度崩潰、秩序瓦解時,人性中的貪婪、殘暴與智慧、堅韌同時被放大。劉聰的荒淫殘暴與石勒的戰略遠見,晉懷帝的屈辱求生與張軌的忠義堅守,共同構成了一幅複雜的亂世圖景。

從政治製度角度看,漢趙政權的崩潰隱患已在其統治細節中顯現:皇權缺乏製約導致決策隨意化,後宮乾政與外戚專權並存,殺戮成為維持統治的常態手段,這些都違背了基本的政治理性。而石勒的成功則在於其建立了相對高效的決策機製,能夠吸納張賓等謀士的合理建議,形成了比漢趙政權更具活力的政治軍事集團。

從社會倫理角度看,西晉末年的“骨肉相殘”不僅是司馬氏家族的悲劇,更是整個社會倫理體係崩潰的縮影。晉懷帝將家族內鬥解釋為“天意”,實則反映了傳統倫理在亂世中的失效,當生存成為第一要務時,道德底線不斷被突破,這種倫理崩壞反過來又加劇了社會動蕩。

永嘉六年的曆史告訴我們:權力若缺乏製約必然走向腐敗,社會若失去秩序則人性易趨扭曲,而戰略遠見與製度建設才是亂世中生存發展的根本保障。這段曆史不僅是王朝更迭的記錄,更是關於人性、權力與秩序的深刻教訓,為後世提供了寶貴的曆史鏡鑒。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無趣的白月光 惡女嬌嬈,誘哄陰鷙大佬為她癡狂 重生八零:在小漁村發家手劄 開局穿成蘿莉,本體是把嗜血魔劍 閨蜜齊穿書,你離,我隔一天! 重生歸來當道士 改嫁高冷硬漢後,黑心竹馬心慌了 穿成殘次品?全星際大佬嗜我成癮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