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中宗元皇帝中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42章 中宗元皇帝中(1 / 1)

丙辰日,趙國將領解虎和長水校尉尹車密謀造反,他們和巴族的首領句徐、庫彭等人勾結在一起。結果事情敗露,解虎和尹車都被處死。趙主劉曜把句徐、庫彭等五十多人囚禁在阿房,打算殺了他們。光祿大夫遊子遠勸諫說:“聖明的君主用刑罰,隻殺首惡就行了,沒必要殺這麼多人。”遊子遠不停地爭諫,磕頭都磕得流血了。劉曜生氣了,覺得他是在幫叛軍,就把他也關起來了。然後劉曜把句徐、庫彭等人全殺了,還把屍體在集市上擺了十天,才扔到水裡。這下巴族的人全反了,他們推舉巴族首領句渠知為首領,自稱大秦,改年號為平趙。周圍山上的氐族、羌族、巴族、羯族響應的有三十多萬人,關中地區大亂,大白天都得緊閉城門。遊子遠在獄中又上表諫爭,劉曜直接把表章撕毀,說:“大荔這個奴才,都不擔心自己命在旦夕,還敢這樣,是嫌自己死得太晚了嗎!”然後嗬斥左右的人趕緊把遊子遠殺了。中山王劉雅、郭汜、朱紀、呼延晏等人勸諫說:“遊子遠被囚禁,性命難保,還不忘諫爭,這是忠誠到極致了。陛下就算不采納他的建議,又何必殺他呢!要是遊子遠早上被殺,我們晚上也會跟著死,好讓天下人知道陛下的過錯,到時候天下人都會離開陛下,陛下還能和誰在一起呢!”劉曜這才消了氣,赦免了遊子遠。

劉曜下令全國戒嚴,打算親自去討伐句渠知。遊子遠又勸諫說:“陛下要是真能用我的計策,一個月就能平定叛亂,陛下就不用親自出征了。”劉曜說:“你說說看。”遊子遠說:“這些人沒什麼大誌向,也沒想圖謀什麼不軌,就是害怕陛下的嚴刑,想逃命罷了。陛下不如大大方方地大赦天下,給他們重新開始的機會。之前因為解虎、尹車這些事受牽連,家裡老弱被沒入官府為奴的,都放了他們,讓他們互相招引,聽任他們恢複原來的產業。他們有了活路,怎麼會不投降呢!要是其中有人自知罪孽深重,聚集在一起不肯散去,希望陛下給我五千弱兵,我一定為陛下把他們消滅。不然現在造反的人漫山遍野,就算陛下帶著天威去征討,恐怕沒個一年半載也搞不定。”劉曜聽了很高興,當天就大赦天下,任命遊子遠為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都督雍、秦征討諸軍事。遊子遠駐軍在雍城,投降的有十多萬人。他又把軍隊開到安定,造反的人都投降了。隻有句氏的宗族黨羽五千多家據守在陰密,遊子遠進攻並消滅了他們,接著帶兵巡視隴右。在這之前,氐族、羌族有十多萬部落占據險要地勢不肯歸附,他們的首領虛除權渠自稱秦王。遊子遠進軍到他的營壘,權渠出兵抵抗,打了五仗都輸了。權渠想投降,他兒子伊餘卻對眾人誇口說:“以前劉曜親自來,都不能把我們怎麼樣,何況這隻是一支偏師,說什麼投降!”於是伊餘率領五萬精兵,一大早就逼近遊子遠的營壘大門。將領們都想出擊,遊子遠說:“伊餘勇猛強悍,當今沒人能敵,他帶的兵也比我們精銳。而且他父親剛戰敗,正憋著一肚子火,現在鋒芒太盛,我們擋不住,不如先緩一緩,等他們氣勢衰竭了再出擊。”於是堅守營壘不戰。伊餘露出驕傲的神色,遊子遠趁他沒防備,夜裡讓士兵吃飽飯,清晨,趕上大風刮得塵土飛揚,天昏地暗,遊子遠就出動全部兵力突然襲擊,活捉了伊餘,把他的手下全俘虜了。權渠嚇得要命,披頭散發、劃破臉來請求投降。遊子遠向劉曜報告,劉曜任命權渠為征西將軍、西戎公,把伊餘兄弟和他們的部落二十多萬人遷徙到長安。劉曜又任命遊子遠為大司徒、錄尚書事。

劉曜設立太學,挑選一千五百個神誌適合教導的百姓,選儒臣來教導他們。還修建酆明觀和西宮,在滈池建造陵霄台,又在霸陵西南營建壽陵。侍中喬豫、和苞上疏勸諫,說:“衛文公在國家戰亂滅亡之後,節約用度,愛護百姓,營建宮室,符合當時的製度,所以能複興康叔的大業,延續九百年的國運。之前接到詔書修建酆明觀,市井小民都嘲笑這太奢侈了,說:‘建這一個觀的花費,都夠平定涼州了!’現在又要仿照阿房宮建西宮,效法瓊台建陵霄台,這花費可比酆明觀多億萬倍;要是把這些錢用在軍隊上,都能兼並吳、蜀,統一齊、魏了!又聽說要營建壽陵,周長四裡,深三十五丈,用銅做棺槨,外麵還裝飾黃金;這麼大的花費,恐怕國內承受不起啊。秦始皇把陵墓修到地下泉水,屍體還沒爛,陵墓就被挖開毀掉了。從古到今,沒有不滅亡的國家,也沒有不被挖掘的墳墓,所以聖明的君主薄葬,這是有長遠的考慮啊。陛下怎麼能在國家中興的時候,重蹈亡國的覆轍呢!”劉曜下詔說:“兩位侍中懇切忠誠,有古人的風範,可以說是國家的棟梁之臣啊。所有宮室的修建工程都停了,壽陵的規模,完全按照霸陵的規格來。封喬豫為安昌子,和苞為平輿子,都兼任諫議大夫;還要布告天下,讓大家知道我這個小小的朝廷,是願意聽到自己的過錯的。”又把酆水的園林省出來給貧民。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祖逖的部將韓潛和後趙將領桃豹分彆占據陳川原來的城池,桃豹住在西台,韓潛住在東台,桃豹從南門出入,韓潛從東門出入,雙方對峙了四十天。祖逖讓人用布袋裝上土,看起來像米的樣子,派一千多人運到台上,又讓幾個人挑著米,故意在路邊休息。桃豹的士兵來追趕,這幾個人扔下擔子就跑。桃豹的士兵早就餓壞了,看到米,以為祖逖的士兵吃得飽飽的,心裡更害怕了。後趙將領劉夜堂用一千頭驢運糧食給桃豹,祖逖派韓潛和彆將馮鐵在汴水截擊,把糧食全搶了。桃豹連夜逃跑,駐紮在東燕城,祖逖讓韓潛進軍駐紮在封丘,逼近桃豹。馮鐵占據了西台和東台,祖逖鎮守雍丘,多次派兵截擊後趙的軍隊,後趙鎮守的士兵歸降祖逖的很多,後趙的地盤逐漸縮小。

之前,趙固、上官巳、李矩、郭默他們互相攻擊,祖逖派人去調解,給他們分析利害關係,於是他們都接受祖逖的指揮。秋天七月,皇帝下詔加封祖逖為鎮西將軍。祖逖在軍中,和將士們同甘共苦,約束自己,致力於施恩於人,鼓勵大家種地養蠶,安撫接納新歸附的人,就算是關係疏遠、地位低下的人,也都以恩情和禮遇相待。黃河邊上的那些塢堡,之前有把人質送到後趙的,祖逖都聽任他們同時歸屬晉和後趙,還時不時派流動部隊假裝去抄掠,表明他們沒有歸附晉。這些塢堡的首領都很感恩,後趙有什麼陰謀,就偷偷來告訴祖逖,所以祖逖經常能有所斬獲,黃河以南很多人都背叛後趙歸附晉朝。

祖逖訓練士兵,積蓄糧食,打算收複黃河以北的土地。後趙王石勒很擔心,就下令在幽州為祖逖修繕祖父和父親的墳墓,安排兩戶人家守墓,還寫信給祖逖,請求互通使者和進行貿易。祖逖沒有回信,但允許雙方貿易,獲利十倍。祖逖的牙門童建殺了新蔡內史周密,投降後趙,石勒把童建殺了,把首級送給祖逖,說:“叛臣和逃吏,是我深惡痛絕的,將軍厭惡的,也是我厭惡的。”祖逖很感激石勒,從這以後,後趙有人叛逃來歸附祖逖,祖逖都不接納,還禁止將領們侵犯後趙的百姓,邊境地區稍微得到了一些安寧。

【內核解讀】

這段史料聚焦於東晉十六國時期的政治博弈、軍事交鋒與治國實踐,生動展現了亂世中不同政權的興衰軌跡與人物的決策智慧,其中蘊含的曆史經驗至今仍具啟示意義。

治國理政:寬嚴之辨與納諫之道

前趙主劉曜的統治經曆,深刻詮釋了“民為邦本”與“納諫興邦”的治國真理。初期,他在處理解虎、尹車謀反案時,不聽光祿大夫遊子遠“惟誅元惡”的勸諫,執意大規模誅殺巴人首領句徐、庫彭等五十餘人,甚至將屍體示眾十日,這種過度嚴苛的刑罰直接引發了三十餘萬各族民眾的叛亂,導致關中大亂、城門晝閉。這一事件印證了刑罰失度必致民怨沸騰的政治規律——當政權用暴力壓製而非疏導矛盾時,看似平息的危機隻會以更猛烈的方式爆發。

而遊子遠的兩次勸諫堪稱忠直典範。即便身陷囹圄,他仍堅持上表進言,這種“雖九死其猶未悔”的諫臣精神,最終在中山王雅等大臣的力保下喚醒了劉曜。劉曜隨後采納遊子遠的策略:一方麵實行大赦,釋放因叛亂案牽連的家屬,允許流民複業;另一方麵以軍事威懾打擊頑固勢力。短短一月內便平定叛亂,甚至收編二十餘萬部落民眾,這一轉折生動說明柔性治理往往比暴力鎮壓更具生命力。政權的穩定不在於威懾力的強弱,而在於能否為民眾提供生路與希望。

劉曜後期接受喬豫、和苞關於停建奢華宮室的勸諫,更是體現了統治者自我修正的重要性。兩位侍中以衛文公節儉興邦、秦始皇奢侈亡國的對比進言,直指大興土木的弊端。劉曜不僅停罷工程、簡化皇陵規格,還將皇家苑囿賜給貧民,這種“聞過則改”的態度,使前趙在亂世中獲得了難得的喘息之機。這揭示了一個永恒的治國法則:統治者的克製與自省,是政權長治久安的基石。

軍事謀略:攻心為上與虛實之道

祖逖在與後趙的對峙中,展現了卓越的軍事智慧與戰略眼光,其用兵之道堪稱“攻心為上”的經典案例。在與桃豹的陳川故城爭奪戰中,祖逖通過“囊土充米”的心理戰術,製造軍糧充足的假象,動搖敵軍軍心;又設伏截獲後趙的運糧隊,徹底瓦解對方的抵抗意誌,最終迫使桃豹宵遁。這一係列操作完美詮釋了戰爭不僅是武力對抗,更是心理與後勤的較量——在勢均力敵的對峙中,瓦解敵軍的信心往往比正麵強攻更有效。

祖逖對河上塢堡的治理策略更顯政治遠見。他允許曾向後趙送質子的塢堡“兩屬”,並通過“偽抄”行動為其向對方掩飾,這種“恩威並施”的做法贏得了塢堡主的真心歸附,使其成為刺探後趙情報的重要力量。這種策略打破了“非友即敵”的簡單思維,在複雜的地緣政治中為己方爭取了最大空間,體現了柔性滲透比強硬征服更能鞏固防線的智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後趙石勒對祖逖的應對,則展現了對手之間的“默契製衡”。石勒為緩和局勢,不僅修繕祖逖祖墳,還斬殺叛逃的童建以示友好,這種“以柔克剛”的策略與祖逖“禁侵暴後趙之民”的舉措形成呼應,使邊境獲得暫時安寧。這說明在長期對峙中,適度的克製與互信,反而能實現雙方利益的最大化。

人物精神:忠直擔當與務實進取

史料中的人物群像閃耀著亂世中的人性光輝。遊子遠冒死進諫的忠誠、祖逖“聞雞起舞”式的進取、喬豫和苞直言不諱的擔當,共同構成了亂世中的精神坐標。遊子遠在勸諫時“叩頭流血”,即便被斥為“大荔奴”仍堅持己見,這種“苟利國家生死以”的精神,是維係政權良知的重要支柱;祖逖與將士同甘共苦、勸課農桑,以“收複河北”為己任,其務實作風與遠大誌向,使東晉在南渡初期獲得了北方民眾的廣泛認同。

這些人物的命運也揭示了亂世生存的法則:唯有將個人擔當與時代需求相結合,才能在動蕩中實現價值。遊子遠的成功在於他既敢直言又有解決方案,祖逖的成就在於他既懂軍事又重民生,他們的實踐證明,無論是勸諫還是征戰,唯有立足現實、兼顧情理,才能在複雜局勢中開辟道路。

曆史啟示:亂世中的生存邏輯

這段史料所呈現的,本質上是亂世中政權的生存競爭法則。前趙的教訓表明,失去民心與理性的政權,即便擁有武力也難逃危機;祖逖的成功則證明,以仁心行王道、以智慧馭兵事,才能在夾縫中壯大力量。從寬嚴失度到納諫改過,從暴力鎮壓到柔性安撫,從孤軍奮戰到聯盟共贏,這些曆史經驗跨越千年,仍在提醒我們:治國者當以民為本、以史為鑒,為政者當以忠為魂、以智為器。

在政權更迭頻繁、戰亂不休的十六國時期,這些片段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興衰成敗的密碼——唯有敬畏民心、克製權力、務實進取,才能在亂世中找到生機。這不僅是對古代統治者的警示,更是留給後世的永恒智慧。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 重生65,靠打獵,我把妻女寵上了天 星海於你 櫻盛時分 快穿攻略:點滿男主的撒嬌技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