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章 肅宗明皇帝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52章 肅宗明皇帝下(1 / 1)

司徒王導聽說王敦病得很重,就帶著王家子弟為王敦辦喪事,大家都以為王敦真死了,一下子都有了奮發抗敵的鬥誌。這時候,尚書把詔書送到王敦府上,列舉王敦的罪行,說:“王敦擅自立兄長的兒子來繼承自己的位置,從來沒有宰相繼位不經過皇帝詔令的。他們一夥兒頑劣凶狠,互相助長惡行,毫無顧忌,一心想著施展凶殘醜惡的手段,妄圖謀取皇位。上天不會讓奸人長久,王敦因此喪命;錢鳳繼承了王敦的奸惡,更是煽動叛亂。現在派司徒王導等率領三萬勇猛之師,分十路一同進發;平西將軍王邃等帶領三萬精銳,水陸並進;朕親自統領各路大軍,討伐錢鳳的罪行。要是有人能殺了錢鳳,把他的腦袋送來,就封五千戶侯。各位被王敦任用的文武官員,一概不予追究,不要心存猜疑,以免招來殺身之禍。王敦的將士們,跟著王敦好些年了,背井離鄉,朕很同情你們。軍中那些獨子,都讓他們回家,終身不再征調;其餘的人都給三年假期,假期結束後回朝,會和皇宮宿衛一樣,分成三班輪流執勤。”

王敦看到詔書,氣得不行,而他的病情也越發嚴重,沒辦法親自帶兵。他打算起兵攻打京城,就讓記室郭璞給自己算一卦,郭璞說:“這事成不了。”王敦一直懷疑郭璞幫著溫嶠、庾亮,聽到卦象不吉利,就問郭璞:“你再給我算算我還能活多久?”郭璞說:“從剛才那個卦象來看,明公您要是起兵,災禍很快就會降臨。要是您留在武昌,壽命就難以預測。”王敦大怒,問:“那你又能活多久?”郭璞說:“我的命今天中午就到頭了。”王敦就把郭璞抓起來殺了。

王敦派錢鳳和冠軍將軍鄧嶽、前將軍周撫等人率領軍隊向京城進發。王含對王敦說:“這是咱自家人的事兒,我得親自去。”於是王含就當了元帥。錢鳳等人問:“事情辦成之後,怎麼處置天子呢?”王敦說:“他還沒舉行南郊祭天的儀式,怎麼能叫天子!你們就使出全部兵力,保護好東海王和裴妃就行了。”然後就上奏疏,以誅殺奸臣溫嶠等人作為借口。秋季,七月壬申朔日,王含等人率領水陸大軍共五萬人突然來到江寧南岸,京城人心惶惶。溫嶠把軍隊轉移到北岸駐紮,還燒毀了朱雀桁橋,來挫敵軍鋒芒,王含他們因此過不了河。皇帝想親自帶兵出擊,聽說橋斷了,氣得不行。溫嶠說:“現在皇宮宿衛兵力薄弱,征召的軍隊還沒到,如果敵人像野豬一樣橫衝直撞殺過來,危及國家,恐怕連宗廟都保不住,還在乎一座橋乾嘛呢!”

司徒王導給王含寫信說:“最近聽說大將軍王敦)病得很重,有人說已經去世了。後來又得知錢鳳大肆整軍備戰,想要肆意實施奸逆之舉。我以為兄長您會抑製那些心懷不軌的人,回到武昌鎮守藩地,可現在您卻和這些壞人一起東下。兄長您覺得這次行動,能像大將軍當年那樣成功嗎?當年奸臣擾亂朝廷,人人心裡不安,像我這樣的人,都想著從外部幫助朝廷解決問題。但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大將軍駐軍於湖之後,漸漸失去人心,君子們感到危險和恐懼,老百姓也疲憊不堪。他臨終的時候,把重任交給安期王應字),安期斷奶才幾天啊?就他現在的威望,能繼承宰相之位嗎?開天辟地以來,有過讓小孩子當宰相的嗎?隻要是有耳朵能聽見的人,都知道這是要篡位,這可不是人臣該做的事。先帝複興晉朝,留下的恩澤讓百姓懷念;當今聖主聰明睿智,仁德遍布朝野。兄長您卻妄圖發動叛亂,但凡身為臣子,誰能不憤慨歎息!我王家上下深受國家厚恩,今天這件事,我光明正大地擔任六軍統帥,寧願做個忠臣而死,也不當個無賴偷生!”王含沒有回信。

有人提議:“王含、錢鳳的兵力是咱們的百倍,苑城又小又不堅固,應該趁敵軍還沒部署好,皇上親自出城迎戰。”郗鑒說:“這幫叛逆放縱囂張,來勢洶洶,咱們隻能用計謀讓他們屈服,很難靠武力硬拚。況且王含他們號令不統一,到處燒殺搶掠,官員百姓們吃過他們以前殘暴搶掠的苦頭,現在都會各自為戰進行防守。咱們憑借正義對抗叛逆,還怕不能取勝嗎!而且賊人沒有長遠的謀劃,隻知道像野豬一樣橫衝直撞打一仗;時間一長,必然會激發義士們的鬥誌,讓大家的智慧和力量得以施展。現在用咱們這點薄弱的兵力去對抗強大的賊寇,在短時間內決定勝負,萬一失敗了,就算有像申包胥那樣願意奮不顧身的人,又怎麼能挽回局麵呢!”皇帝聽了這話,就打消了親自出戰的念頭。

皇帝率領各路軍隊出城,駐紮在南皇堂。癸酉日夜裡,招募了一批壯士,派將軍段秀、中軍司馬曹渾等人率領一千名披甲士兵渡河,趁敵人沒有防備發動突然襲擊。天亮的時候,在越城交戰,把敵軍打得大敗,斬殺了他們的前鋒將領何康。段秀是段匹磾的弟弟。

王敦聽說王含戰敗,生氣地大罵:“我這哥哥,就是個老糊塗!家族要衰敗了,大勢已去啊!”回頭對參軍呂寶說:“我得親自去拚一把。”說著就掙紮著起身,結果因為身體虛弱,又躺了下去。然後他對自己的舅舅少府羊鑒和王應說:“我死了之後,王應馬上即位,先設立朝廷百官,然後再辦我的喪事。”不久王敦就死了,王應隱瞞消息,不對外發喪,用席子裹住屍體,外麵塗上蠟,埋在議事廳裡,然後和諸葛瑤等人日夜飲酒作樂。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皇帝派吳興人沈楨去勸說沈充,答應封他為司空。沈充說:“三公是備受矚目的重要職位,我哪能勝任!送的禮物豐厚,說的話又好聽,這是古人都害怕的事兒。再說大丈夫一起做事,就該有始有終,怎麼能中途變卦,又有誰能容得下我呢!”於是就起兵向建康進發。宗正卿虞潭因病回到會稽,聽說這事兒後,在餘姚起兵討伐沈充,皇帝任命虞潭兼任會稽內史。前安東將軍劉超、宣城內史鐘雅也都起兵討伐沈充。義興人周蹇殺了王敦任命的太守劉芳,平西將軍祖約趕走了王敦任命的淮南太守任台。

【內核解讀】

這段曆史片段生動展現了東晉初年王敦叛亂末期的權力博弈與人性百態,其中的政治策略、人物抉擇與局勢反轉,至今仍具啟示意義:

政治博弈中的虛實之道

王導的“發哀”之舉堪稱精妙的心理戰。在王敦生死未卜時,他以家族身份率先為其“治喪”,既撇清與叛亂的關聯,又向外界傳遞“王敦已死”的信號,瞬間瓦解了叛軍的心理優勢,也為朝廷爭取了輿論主動權。而晉明帝的詔書則精準運用分化策略——懸賞誅殺首惡錢鳳、赦免脅從者、優待叛軍士兵,從內部撕裂了王敦集團,這種“區彆對待”的政治智慧,成為後世平叛的經典範式。

人性弱點與決策失誤

王敦的敗亡與其偏執多疑的性格直接相關。他因郭璞的占卜結果不合心意便痛下殺手,不僅失去了可能的勸諫者,更暴露了內心的虛弱。其臨終安排更是荒誕:既未指定可靠繼承人,又妄想讓幼童王應“即位”,足見其權力欲已淩駕於現實判斷之上。而王應在喪父後秘不發喪、沉迷酒色,既無政治遠見,又無軍事能力,加速了叛亂集團的崩塌。

相比之下,沈充的選擇頗具爭議。他拒絕朝廷利誘、堅持“共事終始”,看似堅守道義,實則忽視了叛亂的非正義性,最終淪為權力鬥爭的犧牲品。這種“愚忠”式的執念,反映了當時門閥士族“重私義輕公義”的局限性。

軍事策略的勝負手

溫嶠“燒朱雀桁斷敵鋒”的決策,體現了危機中的果斷。麵對五萬叛軍壓境,他以犧牲一座橋梁為代價,換取了緩衝時間,避免了京城倉促應戰的風險。而郗鑒“以謀屈敵”的主張,則抓住了叛軍“號令不一、無遠圖”的弱點,反對與強敵速戰,為夜襲越城的勝利奠定了基礎。晉軍以千人突襲大破敵軍前鋒,印證了“兵不在多而在精,戰不在速而在奇”的道理。

曆史啟示

這場叛亂的終結,本質是正義對野心的勝利。王敦集團雖一度勢大,但因其背離人心“漸失人心,百姓勞弊”)、內部渙散,最終難逃覆滅。而朝廷一方憑借合理的策略、人心向背以及關鍵人物的決斷力,扭轉了局勢。這也說明:政治鬥爭中,合法性與民心向背往往比軍事力量更具決定性;而個人性格與決策智慧,足以在關鍵時刻改寫曆史走向。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