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穿越架空 > 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 > 第586章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

第586章 孝宗穆皇帝上之上(1 / 1)

朝廷下詔征召衛將軍褚裒,打算讓他當揚州刺史,還兼管尚書省事務。吏部尚書劉遐、長史王胡之勸褚裒說:“會稽王品德高尚、聲望好,那可是咱國家像周公一樣的人物,您應該把國家大事交給他。”褚裒聽了就堅決推辭,還是回自己鎮守的地方去了。壬戌這天,朝廷任命會稽王司馬昱為撫軍大將軍,負責尚書省六項事務。司馬昱這人清心寡欲,特彆擅長玄學清談,經常和劉惔、王蒙以及潁川的韓伯一起聊天討論,還征召郗超做撫軍掾,謝萬做從事中郎。郗超是郗鑒的孫子,從小就才華出眾、不受拘束。他老爸郗愔,為人簡約沉默、淡泊退讓,但特彆愛存錢,攢了好幾千萬。有次打開庫房,讓郗超隨便拿;郗超把錢都分給了親戚朋友,一天就全散光了。謝萬是謝安的弟弟,為人高雅脫俗、風度翩翩,在當時也挺有名氣。

燕國龍山出現了黑龍、白龍,兩條龍腦袋湊一起玩耍,之後解開龍角離開了。燕王慕容皝親自用太牢祭祀,還在國內大赦,把自己住的新宮殿命名為和龍。

都亭肅侯庾翼背上長了毒瘡。他上表請求讓兒子庾爰之擔任輔國將軍、荊州刺史,把後事都托付給他;還任命司馬義陽人朱燾為南蠻校尉,帶一千人駐守巴陵。秋天,七月庚午日,庾翼去世。

庾翼的部將乾瓚等人發動叛亂,殺了冠軍將軍曹據。朱燾和安西長史江虨,建武司馬毛穆之、將軍袁真等人一起把叛亂平定了。江虨是江統的兒子。

八月,豫州刺史路永背叛東晉,投奔了趙國,趙王石虎讓路永駐守壽春。

庾翼去世後,朝廷大臣們討論,都覺得庾家好幾代人都鎮守西部邊境,大家都習慣了,應該按照庾翼的請求,讓庾爰之接替他的職位。何充說:“荊楚地區,那可是國家的西門,人口上百萬。北邊挨著強大的胡人,西邊和勢力強勁的蜀地相鄰,地勢險要,縱橫上萬裡。要是能找到合適的人鎮守,就有機會平定中原;要是用人不當,國家就危險了,就像陸抗說的‘這裡存在吳國就能存在,這裡亡了吳國也就亡了’,怎麼能讓一個沒經驗的年輕人去擔當此任呢!桓溫英明有謀略,超過常人,文才武略、治政能力都很強。鎮守西部邊境,沒人比桓溫更合適。”還有人說:“庾爰之肯讓位給桓溫嗎?要是他擁兵抵抗,那麻煩可就大了。”何充說:“桓溫完全能製服他,大家彆擔心。”

丹楊尹劉惔一直覺得桓溫有才華,但也知道他有不臣之心,就對會稽王司馬昱說:“不能讓桓溫處在關鍵險要的地方,他的職位和名號得經常壓製著點。”他勸司馬昱親自去鎮守長江上遊,自己擔任軍司,司馬昱沒聽;劉惔又請求自己去,司馬昱還是沒答應。

庚辰日,朝廷任命徐州刺史桓溫為安西將軍、持節、都督荊、司、雍、益、梁、寧六州諸軍事,兼任護南蠻校尉、荊州刺史,庾爰之果然不敢爭。朝廷又任命劉惔監察沔中各軍事,兼任義成太守,接替庾方之。把庾方之、庾爰之調到豫章。

桓溫曾經趁著下雪天想去打獵,先路過劉惔家,劉惔看他裝備得特彆嚴實,就問他:“老家夥,你搞這麼大陣仗想乾啥?”桓溫笑著說:“我要不這樣,你哪能安穩坐著清談呢!”

漢國君主李勢的弟弟、大將軍李廣,因為李勢沒有兒子,就請求立自己為太弟,李勢沒答應。馬當、解思明勸諫說:“陛下您兄弟不多,要是再廢黜一個,就更孤立危險了。”他們堅持請求李勢答應。李勢懷疑他倆和李廣有陰謀,就把馬當、解思明抓起來殺了,還滅了他們三族。又派太保李弈到涪城去襲擊李廣,把李廣貶為臨邛侯,李廣自殺了。解思明被抓的時候,歎息著說:“國家不滅亡,是因為有我們這幾個人在,現在國家危險了啊!”他一直談笑自如,然後從容赴死。解思明有智謀有策略,還敢直言勸諫;馬當向來很得人心。他們死了之後,士兵百姓沒有不感到哀傷的。

冬天,十月,燕王慕容皝派慕容恪攻打高句麗,拿下了南蘇,安排好守軍後就回來了。

十二月,張駿討伐焉耆,焉耆投降。這一年,張駿把武威等十一個郡劃出來設置涼州,讓世子張重華做刺史;把興晉等八個郡劃出來設置河州,讓寧戎校尉張瓘做刺史;把敦煌等三個郡以及西域都護等三個軍營劃出來設置沙州,讓西胡校尉楊宣做刺史。張駿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假涼王,統領這三個州,開始設置祭酒、郎中、大夫、舍人、謁者等官職,這些官職都仿照朝廷,隻是稍微改了點名字,車馬服飾、旗幟儀仗都比照帝王的規格。

趙王石虎任命冠軍將軍姚弋仲為持節、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姚弋仲這人清廉節儉、剛正耿直,不講究排場,說話直來直去,啥都不怕,石虎特彆看重他。朝廷有重大決策,經常讓他參與決定,公卿大臣都怕他,對他很恭敬。武城左尉是石虎寵姬的弟弟,有次闖進姚弋仲軍營,騷擾他的部下。姚弋仲把他抓起來,責備他說:“你身為禁尉,卻欺壓百姓,我作為大臣,親眼看到了,不能縱容你。”說完就命令手下把他殺了。武城左尉嚇得拚命磕頭,血流滿地,手下人都極力勸阻,姚弋仲才作罷。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燕王慕容皝覺得古代諸侯即位,都各自稱元年,於是從這時候開始不再用晉的年號,自己稱十二年。

趙王石虎派征東將軍鄧恒率領幾萬士兵駐守樂安,製造攻城器械,打算攻打燕國。燕王慕容皝任命慕容霸為平狄將軍,駐守徒河;鄧恒害怕慕容霸,不敢進犯。

【內核解讀】

這段史料聚焦於東晉中期的政治、軍事與社會動態,生動展現了東晉王朝在內部權力更迭、外部邊疆危機中的掙紮與抉擇,也暗藏著影響此後曆史走向的關鍵伏筆。透過字裡行間,可窺見當時朝堂的複雜博弈、人物的性格特質與時代的深層矛盾。

權力交接中的理性與博弈:東晉中樞的決策邏輯

東晉朝堂在權力交接問題上的分歧與抉擇,儘顯政治運作的複雜性。褚裒麵對“揚州刺史、錄尚書事”的高位堅辭不受,將權力讓渡給會稽王昱,這一舉動背後既有對皇室權威的維護,也折射出東晉門閥政治下“名實相副”的權力倫理——褚裒雖有資曆,卻不願打破“會稽王令德雅望”的政治共識,避免陷入門閥爭鬥的漩渦。

而庾翼死後的荊州人事之爭,更是將政治博弈推向高潮。何充力排眾議,否決“諸庾世在西籓”的慣性思維,力薦桓溫接任,展現了清醒的戰略眼光。他強調荊州“存則吳存,亡則吳亡”的重要性,直指“白麵少年”庾爰之難堪大任,打破了門閥世襲的桎梏。這一決策雖有風險,卻為東晉保住了西部邊防的核心力量,也為桓溫日後的崛起埋下伏筆。

與之相對,劉惔對桓溫“不臣之誌”的警惕,體現了政治嗅覺的敏銳。他勸會稽王昱“抑之”“自鎮上流”的建議,雖未被采納,卻精準預言了桓溫日後專權的隱患。這種“知其才而防其奸”的矛盾心態,正是東晉士大夫在亂世中對“能臣與權臣”邊界的艱難權衡。

人物群像中的性格與命運:亂世梟雄的多麵性

這段史料中的人物形象鮮活立體,性格特質直接影響著曆史走向。桓溫的“英略過人”與“不臣之誌”形成鮮明對比,他雪天獵裝的颯爽與對劉惔“坐談”的調侃,儘顯梟雄本色——既有匡扶社稷的能力,也有突破禮法的野心。這種複雜性使其成為東晉中期最具爭議的人物,既是邊防支柱,又是皇權威脅。

庾翼臨終前的安排與庾爰之的最終妥協,展現了門閥子弟的不同選擇。庾翼試圖延續家族勢力,卻未能認清時勢;庾爰之在桓溫的威懾下“不敢爭”,則反映了門閥勢力在新興軍事力量麵前的退縮。而馬當、解思明為勸諫成漢主勢而死,那句“國之不亡,以我數人在也”的哀歎,道儘了亂世中忠臣的無力與悲哀,成漢的衰落也自此注定。

此外,姚弋仲“清儉鯁直”的性格同樣令人印象深刻。他斬殺寵姬之弟的舉動,雖有越權之嫌,卻彰顯了亂世中難得的法治精神,也解釋了為何石虎雖殘暴,卻對其“甚重之”——在秩序崩壞的時代,剛性的原則反而成為稀缺的政治資源。

邊疆異動與王朝危機:內外交困的時代困境

東晉與周邊政權的互動,暴露了王朝的脆弱性。路永叛奔後趙、石虎屯兵壽春,顯示出東部邊防的鬆動;慕容皝“不用晉年號,自稱十二年”,則標誌著前燕脫離東晉冊封體係,自立傾向加劇。這些邊疆異動,反映了東晉中央權威的衰落,周邊政權已不再將其視為無可爭議的“天朝”。

而成漢的內亂與前燕的“龍山龍現”祥瑞,形成了鮮明對比。成漢主勢因猜忌殘殺重臣,導致“國之將亡”的哀歎;慕容皝借“黑龍、白龍交首”的異象強化統治合法性,遷都和龍、整軍備戰。這種“亂者自亂,興者自興”的局麵,預示著十六國時期“強者生存”的殘酷法則,也反襯出東晉在門閥內耗中逐漸失去的時代主動權。

曆史啟示:權力平衡與時代選擇

這段曆史片段留給後人的啟示深刻而多元。在權力傳承上,它證明了“任人唯賢”對國家安危的決定性作用——何充打破門閥壁壘的選擇,雖有風險卻保障了邊防穩定;而成漢因“任人唯親”“猜忌濫殺”走向衰落,形成鮮明對比。

在政治智慧上,它揭示了“製衡”的重要性。劉惔對桓溫的警惕雖未被采納,卻提醒後世:對“能臣”的信任需建立在製度約束之上,否則能力越強,隱患越大。東晉後期的曆史也印證了這一點——桓溫的北伐與專權,最終動搖了王朝根基。

在時代變局中,個人選擇與曆史大勢的互動尤為關鍵。褚裒的退讓、何充的堅持、桓溫的崛起,共同構成了東晉中期的權力拚圖。他們的每一次抉擇,都在回應著“門閥政治與中央集權”“邊防穩定與內部製衡”的時代命題,也為我們理解東晉“偏安卻不沉淪”的曆史韌性提供了鮮活注腳。

總的來說,這段史料雖短,卻濃縮了東晉中期的政治生態、人物命運與時代困境。它不僅是權力更迭的記錄,更是一幅亂世中“野心與理想、妥協與堅守”的生動畫卷,讓我們得以窺見中古時期王朝在危局中求存的艱難與智慧。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