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海西公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20章 海西公下(1 / 1)

晉紀二十四,從公元369年己巳年)到公元370年庚午年),共二年。

太和四年公元369年,己巳年)

春天三月,大司馬桓溫打算約上徐州、兗州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衝、豫州刺史袁真等人組團去揍燕國。早先郗愔在北府任職時,桓溫就老念叨:“京口這地方,酒帶勁,兵能用”,心裡其實特不希望郗愔占著這好位置。可郗愔這哥們兒有點缺心眼,居然主動給桓溫發消息,說想一起匡扶王室,請求帶領自己的部隊開赴黃河沿岸。郗愔的兒子郗超是桓溫的參軍,瞅見這消息,當場給撕得粉碎,然後模仿他爹的口氣重新寫了一封,說自己壓根不是當將帥的料,扛不動打仗這活兒,又老又病,想找個清閒地方養老,還勸桓溫把自己的地盤和部隊全接管了。桓溫收到這信,美得鼻涕泡都快出來了,立馬把郗愔轉任冠軍將軍、會稽內史,自己兼任了徐、兗二州刺史。夏天四月庚戌日,桓溫帶著五萬步騎兵從姑孰出發了。

甲子日,燕主慕容暐立可足渾氏為皇後,這姑娘是太後堂弟、尚書令豫章公可足渾翼的女兒,妥妥的關係戶。

大司馬桓溫從兗州出發打燕國。郗超提醒他:“路途太遠,汴水又淺,恐怕後勤運輸跟不上啊。”桓溫壓根沒聽。六月辛醜日,桓溫到了金鄉,趕上大旱,水路全斷了,他派冠軍將軍毛虎生毛寶的兒子)開鑿了三百裡巨野澤,把汶水引進清水。隨後率領水軍從清水進入黃河,戰船連綿幾百裡,場麵那叫一個壯觀。郗超又勸:“從清水進黃河,運輸還是難搞。要是敵人死守不戰,運輸線再斷了,想搶敵人的物資又搶不到,這操作純屬作死。不如咱們集中所有兵力直撲鄴城,他們肯定怕您威名,大概率撒腿就跑,回他們老家遼碣去。要是他們敢出來應戰,那就正好速戰速決。就算他們想守著鄴城不挪窩,這大熱天的,也沒法快速加固城防。到時候野外的老百姓還不都得乖乖歸順?不過我也怕您覺得這招太冒險,勝負不好說。要是想穩紮穩打,那就把部隊屯在黃河、濟水一帶,控製好運輸線,等物資儲備夠了,明年夏天再進軍。雖說慢點,但能保證成功啊。要是不選這兩招,非得硬著頭皮往北推進,進攻不能速戰速決,撤退肯定缺糧少彈。敵人再跟咱們耗時間,拖到秋冬季節,水路更難走。而且北方天冷得早,咱們的士兵大多沒厚衣服,到時候麻煩可就不止沒飯吃這麼簡單了。”桓溫還是不聽,主打一個“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桓溫派建威將軍檀玄攻打湖陸,輕鬆拿下,還抓了燕國的寧東將軍慕容忠。燕主慕容暐派下邳王慕容厲當征討大都督,帶著兩萬步騎兵在黃墟迎戰,結果被揍得慘敗,慕容厲就剩單槍匹馬跑回去了。高平太守徐翻見狀,直接帶著全郡投降。前鋒鄧遐、朱序在林渚也把燕將傅顏收拾了一頓。慕容暐又派樂安王慕容臧統領各路兵馬抵抗桓溫,慕容臧根本扛不住,隻好派散騎常侍李鳳去秦國求救。

秋天七月,桓溫屯兵武陽,燕國前兗州刺史孫元帶著自己的家族和黨羽起兵響應桓溫。桓溫打到枋頭,慕容暐和太傅慕容評嚇得魂都快沒了,合計著要逃去和龍。吳王慕容垂說:“讓我去揍他們,要是輸了,再跑也不遲啊。”慕容暐這才讓慕容垂代替樂安王慕容臧擔任南討大都督,率領征南將軍範陽王慕容德等人的五萬兵馬去抵擋桓溫。慕容垂還拉上了司徒左長史申胤、黃門侍郎封孚、尚書郎悉羅騰一起出征申胤是申鐘的兒子,封孚是封放的兒子)。

燕國又派散騎侍郎樂嵩去秦國求救,還許諾把虎牢以西的地盤當好處費。秦王苻堅召集大臣在東堂開會,大夥兒都說:“以前桓溫打咱們的時候,燕國都沒出手幫過,現在桓溫打燕國,咱們憑啥救?再說燕國也沒歸順咱們,救個der啊!”王猛偷偷跟苻堅說:“燕國雖然看著強,但慕容評根本不是桓溫的對手。要是桓溫拿下山東,進駐洛陽,再收編幽、冀的兵力,用並、豫的糧草,到時候兵臨崤、澠,您這大業可就懸了。不如咱們先跟燕國聯手把桓溫打退,等桓溫走了,燕國也元氣大傷,到時候咱們再趁機拿下它,這不香嗎?”苻堅聽了覺得有道理。八月,派將軍苟池、洛州刺史鄧羌率領兩萬步騎兵去救燕國,從洛陽出發,駐軍潁川;又派散騎侍郎薑撫去燕國報信,同時任命王猛為尚書令。

太子太傅封孚問申胤:“桓溫人多勢眾還整肅,順著水路直撲過來,咱們大軍卻在高岸上猶豫不前,連仗都沒打,看不出能打贏的樣子,這事兒你怎麼看?”申胤說:“就桓溫現在這聲勢,看著好像能搞點大事。但在我看來,他肯定成不了。為啥呢?晉室本來就弱,桓溫在國內獨攬大權,晉國的大臣未必都跟他一條心。所以他想得誌,很多人都不樂意,肯定會給她使絆子,讓他搞不成。再說桓溫這人驕傲又仗著人多,遇到突發情況就懵圈。現在他帶著大部隊深入咱們地盤,明明有機會速戰速決,卻在河上慢悠悠晃蕩,不想著抓機會,還想打持久戰坐收漁利。等他糧草耗儘,氣勢垮了,肯定不戰自敗,這都是必然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桓溫讓燕國投降過來的段思當向導,結果悉羅騰跟桓溫的人一交手,就把段思活捉了。桓溫又派前趙將領李述去攻略趙、魏一帶,悉羅騰又和虎賁中郎將染乾津聯手把李述砍了,桓溫的部隊這下士氣直接掉到底。

早先桓溫讓豫州刺史袁真攻打譙、梁,還得打開石門保證水路運輸,結果袁真雖然拿下了譙、梁,卻沒能打開石門,水路運輸徹底斷了。

九月,燕國範陽王慕容德率領一萬騎兵、蘭台治書侍禦史劉當劉佩的兒子)率領五千騎兵駐守石門,豫州刺史李邽率領五千州兵切斷了桓溫的糧道。慕容宙說:“晉兵這路貨色,就喜歡趁人之危,打不過就跑,打贏了追得比誰都快,得用點誘餌釣他們上鉤。”於是派兩百騎兵去挑戰,剩下的騎兵分成三隊埋伏起來。挑戰的騎兵剛接觸就假裝跑路,晉兵果然追上來,慕容宙立馬帶伏兵出擊,晉兵被殺得片甲不留。

桓溫打了好幾仗都沒占到便宜,糧草也見底了,又聽說秦兵快來了,丙申日,隻好燒掉戰船,扔下輜重、武器,從陸路往回跑。任命毛虎生統領東燕等四郡的軍事,兼任東燕太守。

桓溫從東燕出發到倉垣,一路上沒水喝,隻好鑿井解渴,跑了七百多裡。燕國的將領們都想追上去揍他,吳王慕容垂說:“不行。桓溫剛撤退的時候肯定慌得一批,一定會嚴加防備,派精銳斷後,這時候去打未必能占到便宜,不如緩一緩。他要是覺得咱們沒追,肯定會晝夜不停地猛跑,等他的人累得像狗一樣,士氣也沒了,再去打,保管贏。”於是帶著八千騎兵慢悠悠地跟在後麵。桓溫果然拚命趕路。過了幾天,慕容垂對將領們說:“可以揍桓溫了。”於是下令猛追,在襄邑追上了桓溫。範陽王慕容德早就帶著四千精銳騎兵埋伏在襄邑東邊的山澗裡,和慕容垂前後夾擊,又把桓溫揍得滿地找牙,死的人又數以萬計。孫元趁機占據武陽抵抗燕國,燕國左衛將軍孟高出兵討伐,把他活捉了。

【內核解讀】

這段公元369年的“桓溫北伐燕國”事件,活像一場“一手好牌打稀爛”的古代軍事版“翻車現場”——從決策者的剛愎自用,到戰略層的漏洞百出,再到對手的精準破局,每一步都透著“現代職場管理”能對標的槽點,咱們掰開揉碎了嘮:

桓溫:“自負型領導”的典型翻車,把“不聽勸”刻進dna

作為北伐的總指揮,桓溫的問題簡直是“教科書級的決策失誤”,核心就倆字:固執。

先玩政治內鬥,再搞軍事冒險:出發前先琢磨著“搶郗愔的地盤”,靠郗超“偽造家書”把徐州、兗州攥在手裡——看似玩明白了權力,實則把“北伐”的初心先變成了“爭權工具”,前期精力就沒全放在軍事準備上。

把“專業建議”當耳旁風,硬踩“後勤雷區”:郗超兩次提醒都戳中要害:第一次說“汴水淺,運輸跟不上”,桓溫不聽;第二次更直接給了“速攻鄴城”“穩紮囤糧”兩條活路,還警告“硬推必缺糧、遇冷無衣”,結果桓溫主打一個“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要知道,古代打仗“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現代項目裡“資源保障”也是底線,桓溫連“後勤生命線”的風險都不評估,相當於帶著五萬大軍“裸奔”。

戰術遲鈍,打順風仗飄,遇逆風就慌:前期拿下湖陸、揍翻慕容厲,就覺得“穩了”,在枋頭慢悠悠耗著,不趁燕國慌亂速戰速決;後期斷糧、秦兵要來,直接慌得“燒戰船、扔輜重”跑路,連撤退的“斷後部署”都沒做好——典型的“順境狂傲,逆境崩盤”,領導心態先垮了,部隊能不崩嗎?

郗超:“清醒打工人”的無奈,再牛的建議也救不了“固執老板”

郗超絕對是這場鬨劇裡的“人間清醒”,但可惜“打工的拗不過掌權的”。

他先是看透老爹郗愔“缺心眼”,果斷撕信重寫,幫桓溫拿到徐、兗兵權算幫老板解決了內患);後又精準預判“運輸風險”“季節風險”“戰術選擇”,把“輸的坑”和“贏的路”都擺到桓溫麵前——這要是放現代職場,就是“能提前規避風險、給足備選方案”的優秀下屬。

但問題是:領導不采納,再對的建議也是廢紙。桓溫的“自負”直接堵死了糾錯的可能,最後郗超隻能看著自己預言的“缺糧、遇冷、撤退挨揍”一一成真,堪稱“清醒者的無力感”。

慕容垂:“危機救場王”的操作,把“抓對手弱點”玩到極致

燕國這邊前半段慌得“想遷都跑路”,後半段靠慕容垂逆風翻盤,簡直是“逆境翻盤的教科書”,核心就倆字:精準。

先穩心態,再定戰術:慕容暐和慕容評嚇得要逃,慕容垂一句“輸了再跑也不遲”先穩住軍心——危機時刻,領導的“鎮定”比啥都重要,先把“慌神”的情緒壓下去,才能談後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吃透對手弱點,不打“無準備的追”:桓溫撤退時,燕將都想追,慕容垂卻按住了:“剛撤退的人肯定防得嚴,等他們跑累了、士氣崩了再打”。果然,桓溫帶著人晝夜狂奔700裡,累得像“散架的狗”,慕容垂再追,還讓慕容德設埋伏“前後夾擊”——這就是“不貪快、隻抓對手疲憊期”的精準打擊,比“瞎衝亂打”高效10倍。

借外力補短板:知道自己打不過,果斷找秦國求救,還舍得“虎牢以西”當籌碼——現代商業裡“借力破局”的思路,先解決眼前的危機,再談後續的利益分配,比硬扛著等死聰明多了。

秦國王猛:“長線投資”的高手,把“趁火打劫”玩成“戰略布局”

王猛絕對是這場混戰裡的“隱形贏家”,他給苻堅的建議,堪稱“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典範:

不看眼前恩怨,隻算長遠利益:大臣們都覺得“燕國以前不幫咱們,現在也彆幫”,王猛卻看透了核心:“桓溫贏了,秦國就危險;幫燕國打退桓溫,燕國元氣大傷,秦國再趁機吞了它”——這就是“不被情緒左右,隻看戰略格局”,現代投資裡“放長線釣大魚”的思路,比盯著眼前的小恩怨格局大太多。

“救場”還留後手:派苟池、鄧羌帶兵去救,還派薑撫去報信,既賣了燕國人情,又能近距離觀察雙方實力——既沒把自己陷進去,又為後續“吞燕國”埋下伏筆,算盤打得比誰都精。

最後總結:這場北伐輸在哪?——全是“現代管理”的反麵教材

桓溫北伐的失敗,根本不是“運氣差”,而是“全方位的管理失當”:

領導層麵:自負、不聽勸、分不清“政治內鬥”和“核心任務”的優先級;

戰略層麵:忽略“後勤保障”這個底線,不做風險預案,戰術選擇搖擺還固執;

團隊層麵:晉國內部不團結大臣給桓溫使絆子),執行層掉鏈子袁真沒打開石門);

對手層麵:慕容垂的“精準破局”+王猛的“長線布局”,把桓溫的所有弱點都拿捏得死死的。

說白了,就算沒有慕容垂和王猛,桓溫這種“把個人驕傲淩駕於團隊利益、把主觀臆斷代替專業分析”的操作,翻車也是早晚的事——這事兒放到現在,就是一個“剛愎自用的老板,不聽下屬的專業建議,忽略項目風險,最後把好項目搞黃”的職場故事,隻不過換了個古代戰場的殼子而已。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 重生後撲到權臣懷裡哭,他紅溫了 朕,廢物皇帝,開局直升陸地神仙! 盜墓:滿級黎簇重回新手村 灼灼沉溺 於他懷中輕顫 不中了!八零禁欲新廠長是我前夫 一拳轟穿避難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