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海西公下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21章 海西公下(1 / 1)

冬十月己巳這天,大司馬桓溫收攏了打殘的兵卒,屯兵在山陽。老桓這波慘敗臉上實在掛不住,就把鍋甩給了袁真,上奏把袁真擼成了老百姓,還免了冠軍將軍鄧遐的官。袁真覺得桓溫純屬誣告,心裡不服,也上表揭發桓溫的黑料,可朝廷壓根沒搭理他。袁真一怒之下,占了壽春反了,投降了燕國,還喊著要援軍,同時也派使者去了秦國。桓溫讓毛虎生兼任淮南太守,駐守曆陽。

燕國和秦國結盟後,使者往來那叫一個頻繁。燕國的散騎侍郎、太原人郝晷,給事黃門侍郎梁琛,先後被派去秦國。郝晷跟王猛是老相識,王猛見了他那叫一個熱絡,拉著聊起了家常,還打聽燕國的事兒。郝晷眼看燕國朝政一團糟,秦國卻治理得井井有條,心裡明白燕國要涼,暗戳戳想抱王猛的大腿,就把燕國的實情抖了不少。

梁琛到了長安,秦王苻堅正在萬年打獵,想就地見他。梁琛不樂意了:“秦國使者去燕國時,燕國君臣都是穿正裝、備大禮,把宮廷打掃得乾乾淨淨才敢接見。現在秦王想在野地裡見我,這我可沒法從命!”尚書郎辛勁懟他:“客人到了主人家,怎麼安排得聽主人的,你還想自己定規矩?再說天子叫‘乘輿’,到哪兒哪兒就是‘行在所’,哪有非得在朝堂見的道理!而且《春秋》裡也有‘遇禮’,憑啥不行!”梁琛回懟:“晉室亂套後,天命歸了有德行的人,咱們兩國都是承天受命的主。之前桓溫瞎折騰,惦記著咱們的地盤,燕國危急、秦國孤立,誰也沒法單獨扛著,所以秦王才跟咱們共擔風險,結盟互助。燕國君臣天天盼著西邊的援軍,都愧疚自己沒本事,讓鄰居跟著操心,對秦國使者那是超規格招待。現在強敵退了,剛開始互相派使者,正該講究禮節、看重情義,鞏固兩國關係。要是怠慢使臣,那是看不起燕國,哪是結盟該有的樣子!天子把四海當自家,所以出行叫‘乘輿’,停留叫‘行在’。可現在天下四分五裂,各自稱帝稱王,哪能拿‘乘輿’‘行在’說事兒!按禮,沒預約的見麵叫‘遇’,那是臨時有事才簡化禮儀,哪能是平時相處的規矩!我作為使者單槍匹馬,確實得看主人臉色,但要是不講禮,我可不乾。”苻堅沒辦法,隻好搭了臨時行宮,百官排好隊,才請梁琛進來,禮節跟燕國朝廷一樣。正事辦完,苻堅又私下宴請他,問:“燕國那邊有啥名臣啊?”梁琛說:“太傅上庸王慕容評,德行好又是皇親,妥妥的王室支柱;車騎大將軍吳王慕容垂,謀略天下第一,能打硬仗防外敵;其他人要麼靠文采上位,要麼靠武力吃飯,當官的都稱職,民間沒被埋沒的人才。”

梁琛的堂哥梁弈是秦國的尚書郎,苻堅讓典客把梁琛安排在梁弈家。梁琛不乾:“當年諸葛瑾代表吳國去蜀國,跟諸葛亮隻在朝堂見麵,私下從不來往,我得向他學習。現在讓我住到私人家裡,這可不行。”最後沒去成。梁弈好幾次跑到梁琛的住處,跟他同吃同住,趁機打聽燕國的事。梁琛說:“現在兩國分治,咱哥倆各自在兩國受重用,說實話,心裡都向著自己的國家。我要是光說燕國好,恐怕秦國不愛聽;要是說燕國壞話,又不是使者該乾的事。哥你問這乾啥!”

苻堅讓太子會見梁琛。秦國人想讓梁琛給太子下拜,先旁敲側擊:“鄰國的君主,跟自己的君主差不多;鄰國的太子,還能有啥不一樣!”梁琛回懟:“天子的兒子跟士大夫平視,就是要他從低位慢慢往上走。連他爹的臣子都不敢當臣子,何況彆國的臣子呢!要是沒有真心敬意,禮節上有來有往,咱也不能忘了恭敬,但要是讓我降格屈從,那可就麻煩了。”最後還是沒下拜。

王猛勸苻堅把梁琛扣下來,苻堅沒同意。

燕主慕容暐派大鴻臚溫統去封袁真為使持節、都督淮南諸軍事、征南大將軍、揚州刺史,封宣城公。結果溫統還沒過淮河就掛了。

吳王慕容垂從襄邑回鄴城後,威望更盛,太傅慕容評越來越忌憚他。慕容垂上奏:“我招募的將士們拚死立功,將軍孫蓋等人衝鋒陷陣,得給他們重賞。”慕容評全給壓下來了。慕容垂好幾次提這事兒,跟慕容評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倆人的梁子越結越深。太後可足渾氏本來就討厭慕容垂,還到處詆毀他的戰功,跟慕容評密謀要乾掉他。太宰慕容恪的兒子慕容楷,還有慕容垂的舅舅蘭建知道了這事,趕緊告訴慕容垂:“先下手為強啊!隻要除掉慕容評和樂安王慕容臧,其他人都不是事兒!”慕容垂說:“骨肉相殘還帶頭作亂,我寧死也乾不出來。”沒過多久,倆人又來報信:“他們內部都定好主意了,再不動手就晚了!”慕容垂說:“要是實在沒法和解,我就躲到外麵去,彆的啥也彆說了。”

慕容垂心裡犯愁,又不敢跟兒子們說。世子慕容令主動問:“爸您最近老愁眉苦臉的,是不是因為主上年幼,太傅嫉賢妒能,您功高望重,被猜忌了啊?”慕容垂說:“可不是嘛。我拚了老命打退強敵,本來想保全家國,哪想到功成之後,反倒沒地方待了。你既然懂我的心思,有啥辦法不?”慕容令說:“主上昏庸懦弱,啥都聽太傅的,一旦他們動手,那速度比射箭還快。現在要想保全家族、保全自己,又不失大義,不如逃到龍城去,好好認錯謝罪,等主上明白過來,就像周公去東方待著那樣,說不定能感動主上讓咱回去,這是最好的情況。要是不行,就對內安撫燕、代地區,對外拉攏各族,守住肥如的險要自保,這是退一步的辦法。”慕容垂說:“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十一月初一,慕容垂請求去大陸澤打獵,趁機換上便裝出了鄴城,打算往龍城跑。到了邯鄲,小兒子慕容麟——這小子平時就不招慕容垂待見——居然跑回去告了密,慕容垂身邊的人也跑了不少。太傅慕容評趕緊報告燕主慕容暐,派西平公慕容強帶精銳騎兵去追,在範陽追上了。世子慕容令斷後,慕容強不敢逼近。趕上天黑,慕容令對慕容垂說:“本來想躲到東都保命,現在事兒泄了,來不及謀劃了。秦王正在招攬人才,不如去投奔他。”慕容垂說:“現在這情況,除了那兒還能去哪!”於是散開騎兵、抹掉痕跡,沿著南山又返回鄴城,躲在趙國的顯原陵。沒多久,幾百個獵人騎著馬從四麵過來,打又打不過,跑又沒路,正沒轍呢,沒想到獵人們的鷹突然都飛了,騎兵們也散了。慕容垂趕緊殺了白馬祭天,跟跟著自己的人歃血為盟。

世子慕容令對慕容垂說:“太傅嫉賢妒能,這事兒鬨出來後,大夥兒都氣炸了。現在鄴城裡的人,都不知道您在哪兒,跟小孩兒想媽似的,不管是本地人還是外來的,都這心情。要是順著大夥兒的心意,趁他們沒防備突襲,拿下鄴城跟玩兒似的。事成之後,改革弊政、選拔能人,好好整頓朝政,輔佐主上,安定國家、保全家族,這功可就大了。今天這機會,真不能錯過,給我幾個人,準能辦成。”慕容垂說:“按你這主意,成了固然是天大的福氣,不成的話,後悔都來不及!不如往西逃,保準安全。”兒子慕容馬奴偷偷想跑回去,被慕容垂殺了才繼續走。到了河陽,被渡口的官吏攔住,慕容垂殺了官吏才過了河。之後從洛陽出發,帶著段夫人、世子慕容令、慕容令的弟弟慕容寶、慕容農、慕容隆,侄子慕容楷,舅舅蘭建,郎中令高弼,一起投奔秦國,把妃子可足渾氏留在了鄴城。乙泉戍的守將吳歸在閿鄉追上了他們,世子慕容令把他打退了。

【內核解讀】

這段東晉永和年間的曆史片段,像一場濃縮的“亂世生存圖鑒”——權臣甩鍋、使者博弈、功臣流亡,每一個情節都戳中了權力場裡的核心矛盾,哪怕放在今天看,依然能照見人性的複雜和時勢的無奈。

桓溫甩鍋:權臣失勢後的“經典自保套路”

桓溫打了敗仗,第一反應不是複盤戰略、承擔責任,而是把鍋甩給袁真和鄧遐,又是擼官又是除名——這哪是古代名將的操作?分明是現代職場“領導犯錯,下屬背鍋”的古代版。

背後的邏輯很直白:作為東晉“大司馬”,桓溫的權威靠“勝仗”撐著,慘敗後臉掛不住是小事,怕的是政敵借機發難、皇權趁機削弱他的兵權。所以他必須找兩個“替罪羊”,把“戰敗責任”從“統帥無能”轉移到“下屬不力”上,保住自己的核心地位。

而袁真的反叛,本質是“被逼到絕路的反擊”:明明是被誣告,上奏喊冤卻沒人理朝廷不敢得罪桓溫),換成誰都會覺得“橫豎是死,不如拚一把”。他投燕國、聯秦國,也暴露了亂世的“生存法則”——沒有絕對的“忠君”,隻有“誰能給我活路”。可惜他運氣差,派去封官的溫統還沒到就死了,連個“名分”都沒拿到,成了權臣鬥爭裡的炮灰。

燕秦外交:郝晷的“投機”與梁琛的“氣節”,兩種人的生存選擇

燕秦結盟後的使者交鋒,簡直是“職場人兩種活法”的對照:

郝晷:“識時務”的投機者。他跟王猛是老相識,一看到燕國朝政亂糟糟、秦國井井有條,就知道“燕國要涼”,趕緊主動抖燕國的實情,想給王猛留個好印象——這就是典型的“提前找下家”。放在今天,就是看到公司要倒閉,提前跟競品公司的領導“遞簡曆”,用老東家的信息換自己的未來。這種人沒什麼“忠誠”可言,隻認“趨勢”,在亂世裡可能活下來,但也容易被新主子當“工具人”。

梁琛:“認死理”的尊嚴守護者。梁琛的每一次“硬剛”都戳中了外交的核心——“你怎麼對我,就是怎麼看我的國家”。苻堅想在打獵時見他,他懟“燕國接秦國使者是正裝大禮,你野外見我是怠慢”;讓他住堂哥家,他學諸葛瑾“公私分明”;讓他給太子下拜,他懟“鄰國太子不是我主子”。

他不是“杠精”,是懂“結盟的本質是平等”:燕國和秦國是“互相借力抗桓溫”,不是“秦國罩著燕國”。要是連使者的禮儀都讓步,以後燕國在聯盟裡隻會越來越被動。更難得的是,他哪怕單槍匹馬在秦國,也不泄露燕國壞話、不卑不亢——這種“寧折不彎”的氣節,在亂世裡太少見了,也難怪苻堅最後沒扣他,反而佩服他的硬氣。

慕容垂流亡:功高震主的悲劇,和“不做亂臣”的底線

慕容垂的故事,是“能力太強反而害了自己”的經典劇本,比電視劇還抓馬:

先看“敵人”有多狠:打退桓溫立了大功,結果太傅慕容評忌憚他怕搶權)、太後可足渾氏討厭他私怨),倆人聯手想殺他。更諷刺的是,慕容垂上奏給士兵求賞,慕容評都壓著——連“收買人心”的機會都不給,就是要斷他的根基,怕他威望太高。這像極了現代公司裡,老員工慕容評)怕新員工慕容垂)能力強搶位置,就故意卡資源、穿小鞋,甚至想把人逼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再看慕容垂的“底線”:慕容楷和蘭建勸他“先下手為強”,殺了慕容評和慕容臧,他說“骨肉相殘我寧死不乾”;後來被小兒子慕容麟告密,追兵快追上了,世子慕容令勸他“突襲鄴城奪權”,他還是拒絕,說“不成會後悔一輩子”。

他不是沒能力反,而是不想做“亂臣”——哪怕燕國待不下他,他也不想親手毀了自己的國家。最後逃去秦國,是被逼到絕境的選擇:前秦當時強,苻堅又愛才王猛雖然想扣梁琛,但苻堅沒同意,說明他懂“人才重要”),隻有去那才能保命,還能保住家人。

這裡還有個細節特彆戳人:慕容垂在顯原陵被獵人包圍,眼看要完,結果獵鷹突然都飛了,騎兵散了——像“天助”,其實是曆史在暗示“這種有底線的人,不該死”。而他殺了想跑回去的兒子慕容馬奴,又體現了他的“狠”:亂世裡想保命,必須斷後路,哪怕是家人,也不能留隱患。

最後:亂世裡的“生存啟示”

這段曆史沒什麼“好人壞人”,隻有“在絕境裡怎麼活”的選擇:

桓溫選了“犧牲彆人保自己”,袁真選了“被逼反求活路”,郝晷選了“隨趨勢投機”,梁琛選了“守尊嚴到底”,慕容垂選了“保底線流亡”。

而最讓人唏噓的,是慕容垂的結局伏筆:他投奔秦國,不是“投降”,是“暫避鋒芒”——後來苻堅淝水之戰大敗,他趁機複國建了後燕。這也印證了:亂世裡,“活下去”不是終點,“守住自己的根”才是。哪怕暫時低頭,隻要沒丟底線,總有翻盤的機會。

反觀慕容評和可足渾氏,他們贏了“眼前的權力鬥爭”,卻把燕國最能打的人逼去了敵國,最後秦國滅燕,他倆成了亡國之臣——這也算是“短視者的報應”吧。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快穿:笨蛋美人拯救世界 快穿之哼!糯糯才不是孟婆家的呢 奧特:我靠模擬成就至高 重生65,靠打獵,我把妻女寵上了天 星海於你 櫻盛時分 快穿攻略:點滿男主的撒嬌技 空間係統穿七零,肥妻暴瘦暴富樣樣行 哈利波特之薩滿巫師也是巫師 敲骨吸髓?重生另選家人寵我如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