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安皇帝丙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80章 安皇帝丙(1 / 1)

晉紀三十三,從公元399年己亥年)到公元400年庚子年),共二年。

隆安三年公元399年,己亥年)

春天,正月辛酉日,朝廷放了一波大赦,相當於給全國來個“法外開恩大禮包”。

戊辰日,燕國昌黎尹留忠搞謀反,被哢嚓了,這事兒還牽連到尚書令東陽公慕容根、尚書段成,倆人頭也沒保住;朝廷派中衛將軍衛雙去凡城,把留忠的弟弟——幽州刺史留誌也給處理了。隨後任命衛將軍平原公元為司徒、尚書令,算是換了波領導班子。

庚午日,北魏老大拓跋珪往北溜達巡視,安排大將軍常山王拓跋遵等三軍從東路走長川,鎮北將軍高涼王拓跋樂真等七軍從西路走牛川,自己帶主力從中路走駮髯水,目標是偷襲高車,搞波突然襲擊。

壬午日,燕國右將軍張真、城門校尉和翰也因謀反被處死,這謀反的風氣有點刹不住啊。

癸未日,燕國搞了波大赦,還把年號改成了長樂。燕主慕容盛每十天親自斷案,不搞刑訊逼供那套,居然還能經常摸到案情真相,也是有點東西。

武威王禿發烏孤把總部遷到樂都,安排弟弟西平公禿發利鹿孤鎮守安夷,廣武公禿發傉檀鎮守西平,叔父禿發素渥鎮守湟河,若留鎮守澆河,堂弟禿發替引鎮守嶺南,洛回鎮守廉川;不管是少數民族還是漢族的能人,都按本事給官做,內部當高官,外部管郡縣,安排得還挺合理。

禿發烏孤跟大臣們嘮:“隴右、河西這地界,本來就幾個郡,戰亂後拆成十幾個小國,呂氏、乞伏氏、段氏這三家最橫。現在想收拾他們,先拿誰開刀?”楊統說:“乞伏氏本來就是咱部落的,早晚得服;段氏就是群讀書人,沒能力搞事,而且跟咱關係還行,打他不地道。呂光老糊塗了,兒子又弱,呂纂、呂弘雖然有點能耐但互相猜忌,咱讓浩亹、廉川的兵輪著偷襲,他們肯定忙得腳不沾地,過不了兩年,他們兵疲民困,姑臧就能拿下。姑臧一到手,另外倆就不用打也得服。”禿發烏孤:“沒毛病,就這麼辦!”

二月丁亥初一,北魏軍隊把高車二十多個部落按在地上摩擦,抓了七萬多人,馬三十多萬匹,牛羊一百四十多萬頭。衛王拓跋儀另帶三萬騎兵穿越沙漠一千多裡,乾翻七個部落,抓了兩萬多人,馬五萬多匹,牛羊兩萬多頭。高車各部落嚇得不輕,直接懵圈了。

林邑王範達打下日南、九真,還來騷擾交趾,太守杜瑗把他揍跑了,算是保住了場子。

庚戌日,北魏征虜將軍庾嶽在勃海把張超乾掉了,解決了這個小麻煩。

段業當上涼王,改年號為天璽,任命沮渠蒙遜為尚書左丞,梁中庸為右丞,新政權班子搭起來了。

北魏老大拓跋珪在牛川南邊搞了場大型狩獵,讓高車人圍成圈,周長七百多裡;趕著圈裡的禽獸往南到平城,還讓高車人修鹿苑,占地幾十裡,場麵整得挺大。三月己未日,拓跋珪回平城了。

甲子日,拓跋珪把尚書三十六曹及外部機構拆分成三百六十曹,讓八部大夫分彆管理。吏部尚書崔宏總管三十六曹,跟令、仆射的職責差不多。還設了五經博士,把國子太學生的名額加到三千人,也算重視教育了。

拓跋珪問博士李先:“天下啥東西最牛,能讓人變聰明?”李先說:“必須是書啊!”拓跋珪:“書有多少,咋能搞到?”李先說:“從有文字以來,書就越來越多,現在數都數不清。隻要老大你喜歡,還怕搞不到?”拓跋珪聽進去了,讓郡縣大力搜書,全送平城,搞起了“全國圖書征集計劃”。

早先,前秦王苻登的弟弟苻廣帶三千人投靠南燕王慕容德,慕容德讓他當冠軍將軍,安置在乞活堡。趕上火星停在東井星宿,有人說前秦要複興,苻廣就自稱秦王,打南燕北地王慕容鐘,還打贏了。當時滑台勢單力薄,地盤不到十個城,人馬就一萬左右,慕容鐘敗了之後,很多依附慕容德的人都跳槽去跟苻廣了。慕容德隻好留魯陽王慕容和守滑台,自己帶兵討苻廣,把他砍了。

燕主慕容寶到黎陽的時候,魯陽王慕容和的長史李辨勸慕容和接納他,慕容和不聽。李辨怕了,就偷偷引晉軍到管城,想趁慕容德出戰時搞事。結果慕容德沒出戰,李辨更慌了。等慕容德去討苻廣,李辨又勸慕容和反,慕容和還是不聽,李辨就殺了慕容和,獻滑台降北魏。北魏行台尚書和跋在鄴城,帶輕騎兵從鄴城趕過來。到了之後,李辨反悔,關門拒守。和跋派尚書郎鄧暉勸降,李辨才開門讓和跋進來,和跋把慕容德的宮女、府庫全收了。慕容德派兵打和跋,和跋反殺一波,還打敗慕容德的將領桂陽王慕容鎮,抓了一千多人。陳、潁一帶的百姓好多都投靠北魏了。

南燕右衛將軍慕容雲斬了李辨,帶將士家屬兩萬多人出滑台投奔慕容德。慕容德想打回滑台,韓範說:“之前是北魏來咱地盤,現在是咱去人家地盤,人心惶惶,沒法再打,不如先占個地方立足,再圖發展。”張華說:“彭城是楚國舊都,能打下來占了。”北地王慕容鐘等人都勸慕容德攻滑台。尚書潘聰說:“滑台這地方四通八達,北邊有北魏,南邊有晉,西邊有秦,待著就沒一天安穩;彭城地廣人稀,沒險要可守,還是晉的舊重鎮,不好打,而且離江淮近,夏秋多水,打水戰是晉的強項,咱不擅長。青州有兩千裡肥沃土地,十幾萬精兵,左邊靠海資源多,右邊有山河擋著,廣固城是曹嶷修的,地勢險要,夠當帝王都城。三齊一帶的能人,早就想找個明主建功立業了。辟閭渾以前是燕臣,現在派能說會道的去勸降,大軍跟著壓陣,他不服也能輕鬆拿下。占了這地方,關起門來養精蓄銳,瞅準機會再動,這就是陛下的關中、河內啊!”慕容德猶豫不定。和尚竺朗平時擅長占卜,慕容德派牙門蘇撫去問,竺朗說:“看了這三個主意,潘尚書說的是能興邦的話。而且今年年初,彗星從奎、婁星宿出來,掃過虛、危星宿;彗星是除舊布新的兆頭,奎、婁對應魯地,虛、危對應齊地。應該先取兗州,安撫琅邪,到秋天再往北取齊地,這是天意啊。”蘇撫又偷偷問國運,竺朗用《周易》算卦說:“燕國在庚戌年衰落,也就十二年,傳一代到兒子輩。”蘇撫回去報告慕容德,慕容德就帶兵南下,兗州北邊各郡縣都投降了。慕容德安排官員治理,嚴禁士兵搶掠,老百姓特高興,路上都送牛肉美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丙子日,北魏老大拓跋珪派建義將軍庾真、越騎校尉奚斤攻打庫狄、宥連、侯莫陳三個部落,全打贏了,追著打到大峨穀,設了據點才回。

己卯日,追尊皇帝的親媽陳夫人為德皇太後,給老媽升了“榮譽稱號”。

夏天四月,鮮卑疊掘部落的河內帶五千戶投降西秦。西秦王乞伏乾歸讓河內當疊掘都統,還把宗室女兒嫁給他,搞起了“政治聯姻”。

甲午日,燕國又放了波大赦。

【內核解讀】

公元399年,正值中國曆史上政權林立、戰亂頻發的十六國時期。這一年的史書記載,如同一幅濃縮的亂世畫卷,勾勒出各方勢力的興衰沉浮、權力更迭中的陰謀與決斷,以及不同文明在碰撞中的交融與發展。透過這些事件,我們能清晰看到亂世中權力運作的邏輯、戰略選擇的智慧,以及文明傳承的韌性。

政治清洗與權力重構:燕魏政權的內部整合

後燕與北魏在這一年都經曆了劇烈的內部權力調整,但其方式與結果卻呈現出鮮明差異。

後燕政權在正月至二月間連續爆發謀反事件:昌黎尹留忠謀反牽連尚書令東陽公根、尚書段成,右將軍張真與城門校尉和翰亦因謀反被誅。短短一個月內,高層官員密集被處決,反映出後燕內部權力鬥爭的殘酷性。慕容盛在平定叛亂後推行“每十日一自決獄,不加拷掠,多得其情”的司法改革,試圖以寬仁司法穩定人心,這種“鐵腕鎮壓+柔性治理”的組合策略,是亂世中統治者鞏固權力的典型手段。改元“長樂”的舉措,則寄托了政權渴望穩定的政治願景,但頻繁的內部清洗已埋下統治根基不穩的隱患。

北魏的內部整合則呈現出不同路徑。拓跋珪在北巡期間完成軍事部署調整,分三路大軍襲擊高車,隨後通過“分尚書三十六曹及外署為三百六十曹,令八部大夫主之”的行政改革,強化中央集權。尤為關鍵的是其文化建設舉措:設置五經博士、將國子太學生員增至三千人,並下令郡縣搜求書籍送往平城。拓跋珪與博士李先關於“書籍益神智”的對話,揭示出鮮卑政權對漢文化的主動吸納——這不僅是知識層麵的學習,更是政治製度轉型的重要鋪墊。北魏通過軍事擴張獲取資源,通過行政改革梳理權力架構,通過文化建設凝聚統治合法性,三條路徑並行,為其後來統一北方奠定基礎。

軍事擴張與戰略抉擇:群雄的生存博弈

這一年的軍事行動中,各方勢力的戰略選擇尤為值得玩味。

北魏對高車的突襲堪稱經典戰例:拓跋珪親率主力居中,分遣常山王遵、高涼王樂真從東西兩翼協同,形成三路包抄之勢,最終大破高車二十餘部,獲七萬餘口及巨額牲畜。衛王儀率領的偏師更深入大漠千裡,破七部獲二萬餘口。這場戰役不僅掠奪了大量人口與戰略物資,更“震恐高車諸部”,確立了北魏在北方草原的強勢地位。隨後拓跋珪“以高車人為圍,周七百餘裡”進行大狩獵,既是對戰利品的炫耀,也是對被征服部族的精神震懾。

南涼禿發烏孤的戰略決策則展現了小國崛起的智慧。在麵臨呂氏後涼、乞伏氏西秦、段氏等勢力時,楊統提出的“先攻呂光,再服二寇”策略,精準把握了各方實力對比:呂光衰老、子嗣孱弱且內部猜忌,段氏書生無能且有盟約,乞伏氏本為部落聯盟可徐徐圖之。這種“避實擊虛、先弱後強”的戰略思維,成為南涼擴張的指導思想。烏孤遷徙治所至樂都,將親屬分封至各戰略要地樂都、安夷、西平、湟河等),同時“夷、夏俊傑隨才授任”,既構建了軍事防禦體係,又通過任用各族人才擴大統治基礎,展現出卓越的政治遠見。

南燕的滑台之變則演繹了亂世中的生存危機。苻廣利用“熒惑守東井”的天象煽動叛亂,引發連鎖反應:附德者轉投苻廣、李辨叛降北魏、滑台失守,慕容德被迫放棄經營已久的根據地。在危機時刻,潘聰提出的“據青州、建廣固”戰略極具前瞻性——指出滑台四通八達難守,彭城平夷無險且受晉軍製約,而青州“沃野二千裡,精兵十餘萬,左負海右山河”,廣固城地形險峻可作帝王之都。沙門竺朗以彗星天象佐證“先取兗州、再徇齊地”的天道啟示,最終促成慕容德南取青州的決策。這一戰略轉移使南燕得以延續,展現了亂世中“審時度勢、靈活應變”的生存法則。

文化交融與製度創新:文明演進的暗流

在軍事與政治的喧囂之下,文化與製度的演變同樣深刻。

北魏的圖書征集運動具有裡程碑意義。拓跋珪認識到“書籍益神智”,下令郡縣大索書籍送往平城,這一舉措打破了文化傳播的地域壁壘,加速了鮮卑文化與漢文化的融合。國子太學規模的擴大與五經博士的設置,構建起係統化的文化傳承機製,使北魏從單純的軍事政權向文化政權轉型。這種對知識的重視,與同時期許多政權隻知武力征伐形成鮮明對比,成為北魏能夠長期發展的重要軟實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南涼“夷、夏俊傑,隨才授任”的用人政策,體現了多民族政權的治理智慧。禿發烏孤將鮮卑貴族與漢族及其他民族精英“內居顯位,外典郡縣”,既保證了核心權力掌握在本族手中,又充分利用了各族人才的治理能力。這種包容性的統治策略,有效緩解了民族矛盾,使西陲地區在戰亂中保持相對穩定的發展。

段業在河西稱涼王,以沮渠蒙遜為尚書左丞,標誌著北涼政權的正式建立。雖然段業後來被沮渠蒙遜取代,但這一政權的建立延續了河西走廊作為文化交流通道的曆史地位,為後來敦煌文化的繁榮埋下伏筆。

亂世啟示:權力與生存的永恒法則

隆安三年的曆史事件,折射出亂世政治的核心邏輯:權力的獲取必須依靠軍事威懾與製度建設的雙重支撐,生存的關鍵在於戰略判斷與靈活應變的有機結合,而長治久安則離不開文化認同與治理能力的持續提升。北魏的崛起、南涼的擴張、南燕的轉移,各自演繹著不同的生存路徑,但都遵循著“實力決定地位,智慧影響結局”的殘酷法則。

在這些刀光劍影的記載中,我們既能看到人性的貪婪與殘酷——謀反、誅殺、背叛層出不窮;也能看到文明的韌性與進步——製度改革、文化建設、戰略抉擇中蘊含的智慧光芒。正是這些複雜的曆史片段,共同構成了十六國時期波瀾壯闊的文明演進畫卷。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 我媽是年代文早逝原配 歡迎來到神明的遊戲 從海灣風暴開始 覺醒十倍返利,我手撕極品親戚! 主母生存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