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章 安皇帝戊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694章 安皇帝戊(1 / 1)

元興三年公元404年,甲辰年)

春天正月,桓玄把他老婆劉氏立為皇後。這劉氏是劉喬的曾孫女。桓玄覺得他爺爺桓彝往上,名聲和地位都不咋顯赫,就不再追尊他們,也不立宗廟祭祀。散騎常侍徐廣就說:“敬重父親,兒子就會高興,還是按老規矩立七廟吧。”桓玄說:“按照禮製,太祖的牌位要麵向東,左邊是昭,右邊是穆。晉朝立了七廟,可宣帝的牌位都沒在正麵向東的位置,這有啥值得效法的!”秘書監卞承之就跟徐廣說:“要是宗廟祭祀都不包括祖宗,就知道桓玄建立的楚國國運長不了。”徐廣是徐邈的弟弟。

桓玄自從當了皇帝,心裡就一直不踏實。二月己醜初一,晚上,江水倒灌進石頭城,淹死了好多人,喧鬨聲震天響。桓玄聽到這動靜,害怕地說:“那些人要搞事情啦!”

桓玄這人性格苛刻又細致,還特彆喜歡自我炫耀。下麵人上奏事情,要是有一個字寫得不合規範,或者有個詞用錯了,他肯定要挑出來,顯擺自己多聰明。尚書回複詔書的時候,不小心把“春蒐”寫成了“春菟”,從左丞王納之往下,凡是跟這事兒有關的官員,都被降職或者罷免了。有時候他還親自指定官員任職,或者直接任用令史,詔令亂七八糟的,有關部門回複都來不及,結果朝廷的法度都亂套了,奏章積壓一堆,他也不管。而且桓玄還特彆喜歡出去玩和打獵,有時候一天能出去好幾趟。他搬到東宮後,又開始修繕宮殿,大興土木,還催得特彆緊,搞得朝廷和民間都人心惶惶,好多人都想趁機鬨事。

桓玄派使者去給益州刺史毛璩加官,封他為散騎常侍、左將軍。毛璩卻把桓玄的使者扣下了,不接受任命。這毛璩是毛寶的孫子。桓玄又任命桓希為梁州刺史,還分彆派將領去戍守三巴地區,防備毛璩。毛璩呢,向各地發布檄文,列舉桓玄的罪狀,還派巴東太守柳約之、建平太守羅述、征虜司馬甄季之,把桓希等人打得大敗,然後率領大軍進駐白帝。

劉裕跟著徐、兗二州刺史安成王桓修去京城朝見桓玄。桓玄就跟王謐說:“劉裕這人氣質不凡,一看就是個人中豪傑。”每次遊玩聚會,桓玄都對劉裕特彆熱情,賞賜也很豐厚。桓玄的皇後劉氏,挺有見識,她跟桓玄說:“劉裕走路姿勢如龍行虎步,眼神也不一般,恐怕終究不會甘居人下,不如早點除掉他。”桓玄說:“我正打算平定中原呢,除了劉裕沒人能用得上。等關、河地區平定了,再考慮這事兒吧。”

桓玄任命桓弘為青州刺史,鎮守廣陵;刁逵為豫州刺史,鎮守曆陽。桓弘是桓修的弟弟,刁逵是刁彝的兒子。

劉裕和何無忌一起乘船回京口,倆人就偷偷謀劃著複興晉朝。劉邁的弟弟劉毅家在京口,也和何無忌商量著討伐桓玄。何無忌說:“桓家勢力這麼強,能打得過嗎?”劉毅說:“天下的勢力有強有弱,要是做事不講道義,再強也會變弱,現在就怕找不到帶頭乾大事的人。”何無忌說:“天下民間可不缺英雄好漢。”劉毅說:“我看也就隻有劉下邳能行。”何無忌笑了笑沒說話,回去就把這話告訴了劉裕,於是劉裕和劉毅就定下了計謀。

以前,太原人王元德和他弟弟王仲德,曾為苻堅起兵攻打後燕主慕容垂,沒成功,就來投奔東晉了,朝廷任命王元德為弘農太守。王仲德看到桓玄稱帝,就跟彆人說:“從古到今,改朝換代的確實不止一個家族,但現在這些起來鬨事的,恐怕成不了大事。”

平昌人孟昶當時是青州主簿,桓弘派孟昶到建康,桓玄見了他挺喜歡,就跟劉邁說:“普通讀書人裡能有個當尚書郎的人才,你和他是同鄉,認識他不?”劉邁平時和孟昶關係不好,就回答說:“我在京口,沒聽說孟昶有啥特彆厲害的本事,就知道他們父子之間經常互相寫詩贈送。”桓玄聽了笑笑就沒再問。孟昶知道這事兒後,心裡特彆恨劉邁。回到京口後,劉裕就問孟昶:“民間應該會有英雄起來乾大事,你聽說啥消息沒?”孟昶說:“現在的英雄是誰啊?不就是你嘛!”

於是,劉裕、劉毅、何無忌、王元德、王仲德、孟昶,還有劉裕的弟弟劉道規、任城人魏詠之、高平人檀憑之、琅邪人諸葛長民、河內太守隨西人辛扈興、振威將軍東莞人童厚之,這些人就一起商量著起兵。劉道規當時是桓弘的中兵參軍,劉裕讓劉毅去找劉道規和孟昶,在江北一起殺了桓弘,占領廣陵;諸葛長民是刁逵的參軍,劉裕讓諸葛長民殺了刁逵,占領曆陽;王元德、辛扈興、童厚之在建康,讓他們聚集人手,攻打桓玄,作為內應。大家還定好了日期,一起行動。

孟昶的老婆周氏家裡挺有錢,孟昶就跟她說:“劉邁在桓玄麵前詆毀我,讓我這輩子都沒前途了,我決定要造反。你最好早點跟我分開,要是以後我富貴了,再來接你也不晚。”周氏說:“你父母都健在,你要乾這麼大的事兒,我一個婦道人家也勸不了你!要是事情沒成功,我就在官府的織坊裡奉養老人,我是不會改嫁的。”孟昶聽了,惆悵了好一會兒才起身。周氏又把孟昶叫回來坐下,說:“看你這架勢,也不是真要跟我商量,不就是想要錢嘛。”說著就指著懷裡的孩子說:“這孩子都能賣了,我都不心疼。”於是就拿出所有錢財給了孟昶。孟昶弟弟孟顗的老婆,是周氏的堂妹,周氏騙她說:“昨晚我做了個特彆不吉利的夢,家裡紅色的東西都得拿出來,用來消災。”堂妹相信了,就把東西都給了她,周氏把這些都縫製成了軍士的戰袍。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何無忌晚上在屏風後麵寫討伐桓玄的檄文,他母親是劉牢之的姐姐,她登上梯子偷偷看,一邊看一邊哭著說:“我比不上東海的呂母,這是明擺著了。你能這麼做,我還有啥遺憾的!”她問何無忌跟誰一起謀劃,何無忌說:“劉裕。”母親聽了特彆高興,還給他講桓玄肯定會失敗,起事肯定能成功的道理,鼓勵他。

二月乙卯,劉裕借口出去打獵,和何無忌召集了一百多號人。二月丙辰,天剛亮,京口城門一開,何無忌穿著傳達詔令的衣服,自稱是皇帝的使者,走在前麵,其他人跟著一起進城,進去就把桓修殺了示眾。桓修的司馬刁弘帶著文武官員趕來,劉裕登上城樓對他們說:“郭江州已經在尋陽尊奉皇上複位了,我們都接到了秘密詔書,要誅殺叛逆的同黨,今天桓玄的腦袋估計已經掛在大航那兒了。你們難道不是大晉的臣子嗎?現在來想乾啥?”刁弘等人信以為真,就帶著人退回去了。

劉裕問何無忌:“現在急著需要一個府主簿,到哪兒找合適的人呢?”何無忌說:“沒人比劉道民更合適了。”這劉道民就是東莞的劉穆之。劉裕說:“我也認識他。”馬上派人去叫劉穆之。當時劉穆之聽到京口這邊吵鬨聲,早上起來,出門到路邊,正好碰到劉裕派來的人。劉穆之盯著來人,半天沒說話,然後轉身回屋,把布裙撕了做成褲子,就去見劉裕。劉裕說:“剛開始舉大事,正艱難的時候,急著需要一個軍吏,你覺得誰能勝任?”劉穆之說:“您剛建立府署,軍吏確實得有才能,這緊急時刻,大概沒人比我更合適了。”劉裕笑著說:“你要是能屈就,我的事兒就有希望了。”當場就任命劉穆之為主簿。

孟昶勸桓弘在那天出去打獵,天還沒亮,城門打開放獵人出去。孟昶和劉毅、劉道規帶著幾十個壯士直接衝進去,桓弘正在喝粥,他們上去就把桓弘殺了。然後召集人手渡過長江。劉裕讓劉毅去殺刁弘。

在這之前,劉裕派一起謀劃的周安穆到建康給劉邁報信,劉邁雖然答應了合作,但心裡特彆害怕。周安穆擔心事情泄露,就趕緊跑回去了。桓玄任命劉邁為竟陵太守,劉邁想趕緊去上任。當天晚上,桓玄給劉邁寫信說:“北府那邊的人情緒咋樣?你最近見到劉裕,他說了啥?”劉邁以為桓玄已經知道他們的計謀了,第二天一早就去報告了。桓玄大吃一驚,封劉邁為重安侯。但沒過多久,桓玄又嫌劉邁沒抓住周安穆,讓他跑了,就把劉邁殺了,還把王元德、辛扈興、童厚之等人也都殺了。

大家推舉劉裕當盟主,總管徐州事務,任命孟昶為長史,鎮守京口,檀憑之為司馬。彭城來應募的人,劉裕都讓郡主簿劉鐘統領。二月丁巳,劉裕率領徐、兗二州的一千七百人,在竹裡駐軍,還向各地發布檄文,聲稱益州刺史毛璩已經平定了荊楚地區,江州刺史郭昶之在尋陽迎接皇上複位,鎮北參軍王元德等人率領部下占據了石頭城,揚武將軍諸葛長民已經占據了曆陽。

【內核解讀】

元興三年公元404年)的這段曆史,如同一出緊湊激烈的政治戲劇,濃縮了東晉末年權力更迭的殘酷邏輯與人性博弈。桓玄篡晉後的短暫統治與劉裕等人的複國之舉,不僅標誌著門閥政治的衰落,更預示著寒門武將崛起的新時代來臨,其中蘊含的曆史教訓與人性啟示至今仍發人深省。

桓玄:一個失敗者的多重鏡像

桓玄的統治堪稱東晉末年"昏君模板"的典型寫照,其失敗並非偶然,而是多重性格缺陷與政治失策共同作用的必然結果。

在政治倫理層麵,桓玄暴露了篡位者的致命短板。登基後拒絕追尊先祖立七廟,看似小事,實則違背了古代政治"敬天法祖"的核心倫理。徐廣的勸諫"敬其父則子悅",本質上是提醒他通過禮製構建統治合法性,而桓玄卻以"晉立七廟不合古製"為由拒絕,暴露了他對政治合法性建設的無知。秘書監卞承之直言"楚德之不長",早已看穿其政權缺乏精神根基的致命傷。

在施政風格上,桓玄的"苛細"與"矜伐"形成了惡性循環。他沉迷於對文書錯彆字的糾察,因尚書答詔誤寫"春蒐"為"春菟"就大規模貶黜官員,這種"微觀管理"恰恰暴露了宏觀治理能力的缺失。正如史料所記,他"手注直官,自用令史",導致"詔令紛紜,紀綱不治",行政係統陷入混亂。這種"以小聰明掩大無能"的治理方式,使得朝野上下"思亂者眾",為叛亂埋下伏筆。

在戰略判斷上,桓玄的短視更為致命。他明知劉裕"風骨不常",卻因"平蕩中原非裕莫可用"而養虎為患;妻子劉氏以"龍行虎步,視瞻不凡"預警,他仍寄望於"關河平定後再議",完全不懂政治鬥爭中"時機稍縱即逝"的法則。這種對核心威脅的誤判,與其對益州毛璩叛亂的過度反應形成鮮明對比,顯示出他缺乏戰略優先級的判斷能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裕集團:寒門崛起的曆史必然

劉裕等人的成功並非偶然,而是順應時代潮流的必然結果,其起事過程展現了成熟的政治智慧與組織能力。

在聯盟構建上,劉裕集團精準整合了各方力量。核心成員包括北府兵係統的劉裕、何無忌,士族邊緣的劉毅,地方豪強孟昶,流亡貴族王元德、仲德,甚至還有桓玄陣營的反叛者諸葛長民。這種跨階層、跨地域的聯盟,打破了門閥政治的封閉性,形成了足以對抗桓玄的力量。特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通過"草澤英雄"的自我認同,構建了區彆於門閥士族的政治身份,為寒門崛起奠定了思想基礎。

在行動計劃上,起義展現出高度的計劃性與靈活性。他們采取"多點齊發"的策略:劉裕在京口主攻,劉毅、孟昶在廣陵殺桓弘,諸葛長民在曆陽殺刁逵,元德等人在京城內應,形成對桓玄的戰略包圍。這種分工明確的行動方案,顯示出軍事指揮的專業性。而劉裕在斬殺桓修後,以"郭江州奉乘輿返正"的謊言穩定局勢,更體現了臨機應變的政治智慧。

在資源整合方麵,起義者展現出驚人的動員能力。孟昶妻子周氏"傾貲以給之",甚至願賣兒充軍;其妹"儘縫絳色物為軍士袍",顯示出對起義的堅定支持。何無忌母親劉牢之姊)以呂母自比,從家族史角度為起義賦予合法性,這些都說明劉裕集團已獲得社會中下層的廣泛認同。這種資源動員能力,遠非桓玄的孤立統治所能比擬。

在人才選拔上,劉裕展現出"唯才是舉"的眼光。急需主簿時,他立刻采納推薦啟用劉穆之,而劉穆之"壞布裳為袴"的急切與"倉猝之際無逾者"的自信,恰恰反映了寒門士人渴望建功立業的心態。這種君臣相得的關係,完全不同於門閥政治中的世襲任命,標誌著新型政治生態的形成。

時代轉折:門閥政治的黃昏與寒人時代的黎明

元興三年的這場政變,本質上是東晉門閥政治衰落與寒人政治崛起的曆史轉折點,其影響遠超事件本身。

從政治結構看,桓玄的失敗標誌著門閥士族自我更新能力的喪失。桓氏作為頂級門閥,既不能像王導那樣調和各方利益,也不能像謝安那樣建立功勳,隻能依靠篡位維持統治,暴露了門閥政治的腐朽性。而劉裕集團多為"素士草澤英雄",他們通過軍功和事功獲得權力,打破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固化格局,為南朝寒人政治開辟了道路。

從社會基礎看,起義得到的廣泛支持反映了民心向背。孟昶妻子"義無歸誌"的表態,何無忌母親"吾複何恨"的感慨,顯示出底層民眾對門閥統治的失望與對新秩序的期待。這種社會基礎的轉變,使得劉裕後來的代晉建宋具備了民意基礎,不同於桓玄單純依靠軍事力量的篡位。

從曆史影響看,元興三年起義開啟了南朝曆史的新篇章。劉裕在此戰中展現的軍事才能與政治智慧,為他後來平定南燕、後秦,建立劉宋王朝奠定了基礎。更重要的是,這場起義證明了寒門可以通過軍事鬥爭突破門閥壟斷,改變了魏晉以來的政治發展軌跡,使得"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理念在門閥時代重新煥發生機。

結語:曆史的鏡鑒與人性的永恒

元興三年的曆史告訴我們:政治統治的合法性不僅來自武力征服,更來自倫理認同與民心所向;權力鬥爭的勝負不僅取決於力量對比,更取決於戰略判斷與人心向背;時代的進步往往始於打破既有的利益格局,而真正的英雄總能順應曆史潮流,在混亂中開辟新的道路。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一拳轟穿避難所 大秦:開局救始皇,手握人皇幡鎮天下 嬌嬌小撩精太軟,糙漢頂不住了 快穿:禁欲教官掐腰陪我玩轉三界 靈未央 鬥羅:收徒成神從截胡朱竹清開始 冒充太傅寡嫂後,他硬要兼祧兩房 攻略男配的正確方法 封界 靈墨踏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