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1章 安皇帝已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01章 安皇帝已(1 / 1)

義熙三年公元407年,丁未年)

開春正月初一,燕國搞了波大赦,年號也換成“建始”了,新的一年新開始唄。

秦王姚興覺得乞伏乾歸這哥們兒越來越牛,有點管不住了,就把他留在身邊當主客尚書,讓他兒子乞伏熾磐去當西夷校尉,代管他手下的人。

二月初七,劉裕跑到建康,一個勁兒推辭剛封的官,還說要去法院自首似的;朝廷下詔說尊重他的決定,他這才回了丹徒。

北魏老大拓跋珪給自己兒子們封王:拓跋修是河間王,拓跋處文是長樂王,拓跋連是廣平王,拓跋黎是京兆王,皇子天團正式出道。

殷仲文這人名氣挺大,覺得自己本該執掌朝政,結果一直沒機會,心裡憋得慌;後來被派去當東陽太守,更不爽了。何無忌一直挺崇拜他,東陽正好歸何無忌管,殷仲文說順路會去拜訪,何無忌特開心,天天盼著。結果殷仲文因為心情不好恍恍惚惚的,壓根沒去官府拜訪;何無忌覺得這是看不起自己,氣炸了。正好趕上南燕來搗亂,何無忌就跟劉裕說:“桓胤、殷仲文才是咱們心腹大患,北邊那夥人根本不值一提。”閏月的時候,劉裕府上有個叫駱冰的將領想搞事,被發現了,劉裕把他斬了。還順藤摸瓜說駱冰和殷仲文、桓石鬆、曹靖之、卞承之、劉延祖私下勾結,想立桓胤當老大,結果這些人全被滅族了,這波操作夠狠的。

燕王熙為了他老婆苻氏蓋承華殿,從北門運土,土價跟糧食一個樣,也是沒誰了。宿軍典軍杜靜帶著棺材去宮門口極力勸阻,熙直接把他砍了,脾氣也太爆了。

苻氏大夏天想吃凍魚,大冬天想要生地黃,熙就讓有關部門去辦,辦不到就把人給斬了,這寵妻方式也太極端了。

夏天四月,苻氏死了,熙哭到暈厥,過了好久才醒過來;給她辦喪事跟爹媽去世一樣,自己穿喪服、喝稀粥,還讓百官在宮裡設靈位哭,派人檢查,沒眼淚的就治罪,大臣們隻好往眼裡抹辣椒弄出眼淚來。高陽王妃張氏是熙的嫂子,又美又能乾,熙想讓她殉葬,就故意說在她送葬的衣服裡找到破氈子,借口把她賜死了。右仆射韋璆等人都怕被拉去殉葬,趕緊洗乾淨等著死,也是沒誰了。從公卿到軍民,每家都要出人造陵墓,把國庫都花光了。陵墓周長好幾裡,熙還跟監工說:“好好修,我以後也得來這兒。”這話說的,也太不吉利了。

四月丁酉日,燕太後段氏被剝奪尊號,搬到宮外住了,失勢了呀。

氐王楊盛派平北將軍苻宣當梁州督護,帶兵進漢中,秦梁州彆駕呂瑩等人起兵響應。刺史王敏攻打他們,呂瑩等人向楊盛求救,楊盛派兵到濜口,王敏退守武興。楊盛又跟晉朝搭上關係,晉朝封他為都督隴右諸軍事、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楊盛就派苻宣代理梁州刺史,這波合作穩了。

五月壬戌日,燕尚書郎苻進謀反,被哢嚓了。苻進是苻定的兒子,一家子都不消停。

北魏老大拓跋珪去北邊巡視,到了濡源。

北魏常山王拓跋遵因為犯罪被賜死,royaty王室)的日子也不好過啊。

當初,拓跋珪滅了劉衛辰,劉衛辰的兒子劉勃勃投奔秦,秦高平公沒弈乾把女兒嫁給了他。劉勃勃身材魁梧,長得又帥,嘴還特能說,秦王姚興見了覺得這小夥子不一般,跟他聊軍國大事,寵信程度超過了老部下。姚興的弟弟姚邕勸他:“劉勃勃這人不能親近啊。”姚興說:“勃勃有治國之才,我正要跟他一起打天下,彆瞎猜忌。”還想讓他當安遠將軍,協助沒弈乾鎮守高平,給了他三城、朔方的雜夷和劉衛辰的部眾三萬多人,讓他盯著北魏的動靜。姚邕一直反對,說:“勃勃對上級傲慢,對下屬殘忍,又貪婪狡猾,說走就走。給他太多好處,怕是最後會成邊境大麻煩。”姚興這才作罷。但過了沒多久,還是讓勃勃當安北將軍、五原公,給了他三交五部鮮卑和雜虜兩萬多部落,讓他鎮守朔方,這是不聽勸啊。

拓跋珪把俘虜的秦將唐小方還給了秦。秦王姚興請求放回賀狄乾,還送了一千匹好馬贖回狄伯支;拓跋珪同意了,等價交換唄。

劉勃勃聽說秦又和魏交好,氣炸了,就打算叛秦。柔然可汗社侖給秦獻了八千匹馬,到大城的時候,被勃勃搶走了,他把自己的三萬多人馬全召集起來,假裝在高平川打獵,趁機偷襲殺了沒弈乾,吞並了他的部眾,這操作夠狠夠隱蔽。

劉勃勃自稱是夏後氏的後代,六月,自立為大夏天王、大單於,搞了大赦,改元龍升,設置百官。讓他哥右地代當丞相,封代公;力俟提當大將軍,封魏公;叱乾阿利當禦史大夫,封梁公;弟弟阿利羅引當司隸校尉,若門當尚書令,叱以鞬當左仆射,乙鬥當右仆射,班子搭起來了。

賀狄乾在長安待了很久,一直被軟禁,趁機讀了不少經史,舉止跟儒生似的。等回到北魏,拓跋珪見他說話穿衣都像秦國人,覺得他是羨慕秦國才學人家,氣壞了,把他和弟弟賀狄歸一起殺了,這也太玻璃心了。秦王姚興讓太子姚泓代理尚書事,開始培養接班人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秋天七月初一,發生日食,天象有點怪。

汝南王司馬遵之因為犯事被處死。遵之是司馬亮的五世孫,祖上風光也沒用啊。

七月癸亥日,燕王熙把他老婆苻氏葬在徽平陵,送葬的車太大,隻好把北門拆了才出去,熙披頭散發、光著腳,跟著走了二十多裡,也是拚了。第二天,又搞了大赦,試圖挽回點人心。

當初,中衛將軍馮跋和弟弟侍禦郎馮素弗都得罪過熙,熙想殺他們,兄弟倆隻好逃到山林裡。熙的賦稅徭役太多,老百姓實在受不了;馮跋、馮素弗和堂弟馮萬泥商量:“咱們反正也沒回頭路了,不如趁著老百姓不滿,一起乾票大的,說不定能成公侯大業。就算失敗了,再死也不晚。”於是一起乘車,讓婦女駕車,偷偷潛回龍城,藏在北部司馬孫護家裡。等熙出去送葬,馮跋等人就和左衛將軍張興以及苻進的餘黨一起作亂。馮跋一直和慕容雲關係好,就推慕容雲當老大。慕容雲借口生病推辭,馮跋說:“河間王指熙)荒淫暴虐,人神共憤,這是老天爺要滅他。您是高氏名門之後,乾嘛要當彆人的養子,錯過這好機會呢?”硬把他扶了出來。馮跋的弟弟馮乳陳等人帶兵攻弘光門,大喊著衝進去,禁衛軍都跑光了;於是進皇宮分發武器,關門守城。中黃門趙洛生跑去告訴熙,熙說:“一群小毛賊能乾啥!我回去收拾他們。”就把皇後的靈柩放在南苑,穿上鎧甲,趕緊往回趕。晚上到了龍城,攻打北門,沒打下來,就在城外過夜。第二天,慕容雲登上天王位,搞了大赦,改元正始,新的篇章開始了。

【內核解讀】

義熙三年公元407年),是東晉十六國時期極具戲劇性的一年。這一年,政權更迭的暗流洶湧,帝王將相的荒誕與掙紮交織,民族矛盾與權力博弈激烈碰撞,為這段分裂動蕩的曆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透過《資治通鑒》的這段記載,我們能清晰看到亂世中權力的脆弱性、人性的複雜性以及曆史發展的偶然與必然。

政權內部的權力博弈與信任危機

東晉與後秦的內部權力調整,深刻反映了亂世中統治者對“可控性”的極致追求,以及由此引發的信任崩塌。

後秦天王姚興對乞伏乾歸的“明升暗降”頗具代表性——以“主客尚書”的虛職將其留在身邊,卻讓其子熾磐監管部眾。這種看似平衡的安排,實則暴露了姚興對地方勢力崛起的深層焦慮。然而,權力製衡的遊戲往往反噬自身,姚興對赫連勃勃的態度更顯矛盾:明知其“奉上慢,禦眾殘”,卻因“濟世之才”的幻想一再妥協,最終為後秦埋下致命隱患。這種對“人才”與“忠誠”的誤判,成為亂世政權覆滅的常見誘因。

東晉方麵,劉裕的“辭官戲碼”則展現了權臣的政治智慧。他“固辭新所除官,欲詣廷尉”的表演,既以退為進鞏固了實際權力,又塑造了“謙遜避嫌”的形象,與殷仲文“自謂宜當朝政”的直白形成鮮明對比。而殷仲文、桓胤等人的族誅事件,表麵是“謀逆”引發的清洗,實則是劉裕消除異己、鞏固權力的必然之舉。何無忌“腹心之疾”的論斷,道破了亂世中“內患優先於外憂”的政治邏輯。

帝王荒誕行徑背後的統治危機

後燕慕容熙的一係列行為,堪稱“荒誕統治”的教科書級案例,其對權力的濫用與對人性的漠視,直接加速了政權的崩塌。

為寵妃苻氏修建承華殿時“土與穀同價”的瘋狂,季夏索凍魚、仲冬求地黃的無理解求,以及對勸諫者杜靜“載棺極諫而斬之”的殘暴,將專製皇權的任性發揮到極致。苻氏死後,慕容熙的表演更趨病態:“哭之懣絕,久而複蘇”的誇張悲慟,“無淚則罪之”的荒誕規定,甚至以“弊氈”為借口逼殺嫂子張氏殉葬,種種行為早已脫離“深情”範疇,淪為權力失控的鬨劇。

尤為諷刺的是,慕容熙在營造陵墓時竟對監作者說“善為之,朕將繼往”,這種對死亡的病態期待,恰是其統治根基搖搖欲墜的隱喻。最終馮跋兄弟以“因民之怨”起兵,慕容雲高雲)取而代之,印證了“失民心者失天下”的鐵律。慕容熙“鼠盜何能為”的傲慢,不過是亂世中暴君的自我安慰。

民族勢力的崛起與地緣格局重構

赫連勃勃的崛起是這一年最具標誌性的曆史事件,其從秦將到“大夏天王”的轉變,深刻影響了北方地緣格局。

赫連勃勃的成功並非偶然:他精準利用了秦魏複交的矛盾,以“掠馬”“偽畋”等手段積蓄力量,最終襲殺嶽父沒弈乾並其部眾,展現了亂世梟雄的狠辣與決斷。他自稱“夏後氏之苗裔”,定國號為“夏”,既是對中原正統性的爭奪,也是對自身民族身份的重構——這種“借殼上市”的政治智慧,在十六國時期屢見不鮮。

赫連勃勃的政權建設同樣頗具特色:以兄弟宗族為核心構建權力體係,封授“丞相”“禦史大夫”等中原官製職位,體現了胡漢製度的初步融合。而北魏拓跋珪誅殺賀狄乾兄弟的行為,則暴露了鮮卑政權對“漢化”的敏感與恐懼——賀狄乾“言語衣服皆類秦人”竟成死罪,反映了民族融合過程中的劇烈衝突。

與此同時,氐王楊盛趁機入漢中、通東晉,南燕入寇與劉裕的內部整肅並行,多方勢力的角力使這一時期的中國呈現出“碎片化”權力網絡的典型特征,每個政權都在生存壓力下進行著殘酷的選擇與博弈。

曆史啟示:亂世中的生存邏輯

義熙三年的曆史片段,如同一麵鏡子映照出亂世的生存法則:

權力的本質是平衡的藝術:姚興對赫連勃勃的縱容、拓跋珪對漢化的排斥、劉裕對異己的清洗,都表明權力的維係需要精準的判斷,過度猜忌或放任終將引火燒身。

民心向背決定政權壽命:慕容熙的倒行逆施與馮跋的“因民之怨”形成鮮明對比,證明無論多麼強大的專製權力,在民心離散麵前都不堪一擊。

民族融合是曆史大勢:儘管拓跋珪對漢化充滿警惕,但赫連勃勃對中原製度的借鑒、賀狄乾的“儒者化”,都預示著胡漢融合的不可逆轉,這也成為後來隋唐統一帝國的重要基礎。

這一年的曆史,沒有絕對的正義與邪惡,隻有在亂世洪流中掙紮的個體與政權。每個決策都充滿風險,每段命運都裹挾著無奈,而正是這些複雜的曆史細節,共同編織了魏晉南北朝這幅波瀾壯闊的亂世畫卷。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從地獄歸來 全球警報:天命反派出獄了! 雨夜狂風 都市乞丐小醫仙 都市冥王回歸 冰汽領主:主教剛上任 今天也沒有被顧客吃掉 你犯賤我發癲!真千金爆火娛樂圈 我靠,女主怎麼有追追啊 謀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