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4章 安皇帝已_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04章 安皇帝已(1 / 1)

姚興給禿發傉檀寫信說:“現在派齊難去討伐劉勃勃,怕他往西跑,所以讓姚弼他們在黃河西邊攔截他。”禿發傉檀信了,就沒做防備。姚弼從金城渡河,薑紀對姚弼說:“現在咱們大軍號稱討伐劉勃勃,禿發傉檀正猶豫呢,防守也不嚴密,給我五千輕騎兵,我去突襲他的城門,那些住在山裡水邊的老百姓就都是咱們的了,他一座孤城沒了外援,坐著就能拿下。”姚弼沒聽。大軍到了漠口,昌鬆太守蘇霸緊閉城門抵抗,姚弼派人勸他投降,蘇霸說:“你們背棄誓言來攻打盟國,我寧可死,怎麼會投降!”姚弼進攻,殺了蘇霸,一直打到姑臧。禿發傉檀環城堅守,還派出奇兵打敗了姚弼,姚弼退到西苑據守。城裡的王鐘等人想做內應,事情泄露,禿發傉檀想殺了主謀,赦免其他人,前軍將軍伊力延侯說:“現在強敵在城外,內部又有奸人作亂,這多危險啊!不都殺了,怎麼能警告後人!”禿發傉檀聽了他的,殺了五千多人。還命令郡縣把牛羊都散放在野外,斂成的士兵就去搶;禿發傉檀派鎮北大將軍俱延、鎮軍將軍敬歸等人攻擊,秦軍大敗,被斬首七千多級。姚弼堅守營壘不出來,禿發傉檀攻打,沒打下來。

秋天七月,姚興派衛大將軍常山公姚顯率領兩萬騎兵,作為各路軍隊的後援,到了高平,聽說姚弼戰敗,就日夜兼程趕過去。姚顯派孟欽等五個射箭厲害的人到涼風門挑戰,還沒來得及射箭,禿發傉檀的材官將軍宋益等人迎擊,殺了他們。姚顯就把責任推給斂成,派使者向禿發傉檀道歉,安撫黃河以西的百姓,帶兵回去了。禿發傉檀派使者徐宿到秦國謝罪。

夏王劉勃勃聽說秦軍要來,就退到河曲防守。齊難覺得劉勃勃已經跑遠了,就放縱士兵在野外搶掠。劉勃勃悄悄帶兵襲擊,俘虜斬殺了七千多人。齊難帶兵逃跑,劉勃勃追到木城,抓住了他,俘虜了他的將士一萬三千人。於是嶺北的少數民族和漢族歸附劉勃勃的有上萬人,劉勃勃都設置官員安撫他們。

司馬叔璠從蕃城進犯鄒山,魯郡太守徐邵棄城逃跑,車騎長史劉鐘把他擊退了。

北燕皇帝高雲封慕容歸為遼東公,讓他主持燕國的祭祀。

劉敬宣進入三峽後,派巴東太守溫祚帶兩千人走外水,自己率領益州刺史鮑陋、輔國將軍文處茂、龍驤將軍時延祖從墊江一邊打仗一邊前進。譙縱向秦國求救,姚興派平西將軍姚賞、南梁州刺史王敏帶兵兩萬去救援。劉敬宣的軍隊到了黃虎,離成都還有五百裡。譙縱的輔國將軍譙道福帶著全部兵力據守險要,雙方對峙了六十多天,劉敬宣沒法前進;糧食吃完了,軍中還流行疫病,死了一大半人,隻好帶兵回去。劉敬宣因此被免官,削去三分之一的封邑,荊州刺史劉道規因為是督統,降為建威將軍。九月,劉裕因為劉敬宣失利,請求降職,朝廷下詔降為中軍將軍,開府依舊。劉毅想用重法處罰劉敬宣,劉裕保護他,何無忌對劉毅說:“彆因為個人恩怨壞了大家都認可的公正啊!”劉毅這才作罷。

乞伏熾磐覺得秦國的勢力越來越弱,又怕秦國來攻打,冬天十月,召集各部兩萬多人在嵻良山築城據守。

十一月,禿發傉檀又自稱涼王,大赦天下,改年號為嘉平,設置各種官員。立夫人折掘氏為王後,世子武台為太子,錄尚書事。左長史趙晁、右長史郭幸為尚書左、右仆射,昌鬆侯俱延為太尉。

南燕的汝水乾涸了。黃河都結冰了,但澠水卻不結冰。南燕皇帝慕容超覺得這事兒不吉利,問李宣,李宣說:“澠水不結冰,是因為離京城近,靠近日月啊。”慕容超特彆高興,賜給李宣一套朝服。

十二月,乞伏熾磐攻打枹罕的彭奚念,被彭奚念打敗,隻好回去。

這一年,北魏皇帝拓跋珪殺了高邑公莫題。當初,拓跋窟咄討伐拓跋珪的時候,莫題覺得拓跋珪年輕,偷偷給拓跋窟咄送箭說:“三歲的小牛犢怎麼能承受重載呢!”拓跋珪心裡一直記著這事兒。到了現在,有人告發莫題舉止傲慢,有模仿皇帝的意思,拓跋珪讓人拿箭給莫題看,對他說:“三歲的小牛犢到底怎麼樣啊?”莫題父子相對而泣。第二天早上,就把他們抓起來殺了。

【內核解讀】

這段曆史就像一盤多人混戰的棋局——有人靠狡詐贏了局部,有人因輕信輸了先機,有人用權術鎮住場麵,有人靠自欺逃避危機。從姚興的“騙局破產”到劉勃勃的“趁虛而入”,從劉裕的“以退為進”到慕容超的“自欺欺人”,每一步操作都藏著亂世生存的“生死題”,我們拆解來看其中的門道。

一、姚興vs禿發傉檀:一場“騙局”背後的決策潰敗鏈

姚興這波對禿發傉檀的“忽悠”,堪稱“教科書級的政治欺騙”,但最終卻演變成“偷雞不成蝕把米”,問題全出在“決策層的層層掉鏈”:

1.姚興的“欺騙開局”:野心暴露卻選錯執行者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姚興用“幫你攔劉勃勃”當借口,本質是想趁禿發傉檀無防備吞並涼州——這個“聲東擊西”的思路本身沒問題,但他選錯了“操盤手”姚弼。薑紀一眼看穿禿發傉檀“猶豫無備”的弱點,建議派五千輕騎突襲城門,既能占城池又能收民心,這是“閃電戰”的好機會;可姚弼偏要“穩紮穩打”,等大軍慢悠悠到漠口,昌鬆太守蘇霸拚死抵抗,不僅浪費時間,還把“偷襲”變成了“硬攻”,等於給禿發傉檀留出了反應時間。

再好的計謀,也得有能落地的執行者;中層管理者的“保守”或“遲鈍”,能直接毀掉高層的布局。

2.禿發傉檀的“先懵後醒”:從輕信到絕地反擊

禿發傉檀一開始居然信了姚興的“鬼話”,連基本防備都不做,這是他最大的失算——把“盟友”的口頭承諾當安全保障,低估了亂世中“利益優先於道義”的規則。但好在他沒一直糊塗:被圍姑臧後,先靠“奇兵”打退姚弼,再用“殺五千內應”的狠勁穩住內部伊力延侯的“斬草除根”雖殘酷,卻是亂世防內亂的必要手段),最後用“散牛羊誘敵搶掠”的戰術,抓住秦軍“軍紀鬆散、貪財輕敵”的弱點,斬首七千,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

犯錯不可怕,怕的是錯了之後還不清醒;亂世中“輕信”是致命傷,但“及時止損+戰術靈活”能挽回局麵。

3.姚顯的“甩鍋收場”:姚興集團的“體麵認輸”

姚興派姚顯帶援軍來救,結果剛到高平就聽說姚弼戰敗,連挑戰的五個弓箭手都被禿發傉檀殺了——打又打不過,隻能找個“替罪羊”斂成,派使者道歉撤軍。這波操作把姚興的“狼狽”寫滿了:想占便宜沒占到,還得靠“推鍋”保麵子,不僅暴露了秦軍的戰鬥力拉胯,還丟了作為“宗主國”的威信,後續再想控製涼州就更難了。

二、劉勃勃:亂世“投機者”的教科書級操作

劉勃勃對付齊難的過程,完美詮釋了“什麼叫把對手的弱點玩到極致”:

1.“退一步”的誘敵術:聽說秦軍來,先主動退到河曲——不是怕,是故意讓齊難覺得“劉勃勃慫了,跑遠了”,放鬆警惕。齊難果然上當,放縱士兵野外搶掠,把“軍隊”變成了“土匪團夥”,紀律全沒了。

2.“打突襲”的致命一擊:等秦軍散成一盤沙,劉勃勃再悄悄帶兵突襲,不僅殺了七千多人,還追到木城抓住齊難,連一萬三千將士都收編了——這不是“運氣好”,是精準拿捏了秦軍的“驕傲病”:姚興之前剛忽悠禿發傉檀,秦軍大概率覺得“劉勃勃也好打”,結果栽在“輕敵”上。

3.“收人心”的後續動作:俘虜秦軍後,又收納嶺北的漢人和少數民族,設置官員安撫——他不隻是“打勝仗”,還趁機擴充地盤和人口,為自己後來建立夏國攢資本。對比姚興的“隻懂搶地盤不懂穩人心”,劉勃勃的“軍事+政治雙操作”明顯更勝一籌。

三、東晉內部:劉裕的“格局”vs劉毅的“私怨”

劉敬宣伐蜀失敗,成了東晉內部權力博弈的“試金石”,幾個人的表現高下立判:

1.劉敬宣的“能力不足”:打蜀地時,對峙六十天就糧儘、疫病,死了大半人——表麵是客觀條件差,實則是“準備不足”:沒算好糧草補給,沒預判到疫病風險,說明他確實不是“獨當一麵”的將才,被免官削封邑不冤。

2.劉裕的“政治手腕”:作為背後的推動者,劉敬宣敗了,劉裕沒推卸責任,反而主動請求降職——這招太聰明了:一來“主動擔責”能贏滿朝文武的好感,顯得自己有“擔當”;二來“降職”隻是象征性的,“開府依舊”說明實權沒丟,既平息了非議,又不影響自己的權力根基。對比後來的帝王“甩鍋”操作,劉裕的“以退為進”堪稱政治教科書。

3.劉毅的“小肚雞腸”:想借機用重法罰劉敬宣,本質是“公報私仇”——之前他就想架空劉裕,現在劉敬宣是劉裕這邊的人,敗了正好“踩一腳”。還好何無忌攔住了,說“彆因私怨壞了公正”——何無忌的角色很關鍵,他避免了東晉內部因為權力之爭提前內耗,也讓劉毅的“小心眼”暴露在眾人麵前,反而襯托了劉裕的“大氣”。

四、慕容超的“自欺”與拓跋珪的“狠辣”:兩種帝王的結局伏筆

最後兩個小事件,看似不起眼,卻藏著南燕和北魏的未來:

1.慕容超的“自欺欺人”:汝水乾、黃河結冰就澠水不凍,他覺得“不吉利”,李宣拍馬說“澠水近京城、靠日月才不凍”,他居然高興得賜朝服——這和之前祭天遇紅鼠大風、聽成公綏直言卻轉頭複用奸臣一樣,他始終在“逃避現實”:不願麵對“天有異象是民怨”的真相,隻願意聽奉承話。一個帝王連“直麵問題”的勇氣都沒有,南燕後來被劉裕輕鬆滅掉,從他這種“自欺”裡早就能看出苗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2.拓跋珪的“帝王權術”:殺莫題,因為早年莫題嘲笑他“三歲牛犢扛不動重載”,現在有人告莫題“傲慢模仿皇帝”,拓跋珪不直接殺,反而拿當年的箭給莫題看,問“三歲牛犢怎麼樣”——這招太“狠”了:一來“舊怨新賬一起算”,報了當年的羞辱;二來“用舊物提醒”,讓莫題父子知道“我記仇記了這麼久”,殺他不是“突然發難”,而是“早有準備”,能威懾其他大臣“彆學莫題不敬”。這種“恩威並施+記仇必報”的狠辣,正是拓跋珪能統一北方的原因之一:亂世帝王,沒點“鐵腕”鎮不住場子,也保不住皇權。

結語:亂世的“生存公式”——清醒+果斷+格局

這段曆史裡,每個人的結局都藏在自己的選擇裡:

姚弼因“猶豫”錯失良機,姚興因“輕信自己的忽悠”丟了威信;

劉勃勃因“狡詐+清醒”贏了秦軍,攢了資本;

劉裕因“擔當+格局”贏了人心,劉毅因“私怨”輸了口碑;

慕容超因“自欺”一步步把南燕推向滅亡,拓跋珪因“狠辣”鞏固了北魏的皇權。

說到底,亂世沒有“絕對的正義”,隻有“絕對的生存法則”:要麼像劉裕、劉勃勃那樣,看清現實、果斷決策、有格局;要麼像慕容超、姚弼那樣,糊塗、猶豫、記私怨——前者能在混亂中崛起,後者隻能成為彆人的墊腳石。千年前的這些操作,放到今天的職場、商場裡,邏輯其實也一樣:清醒的判斷比“運氣”重要,果斷的行動比“空想”重要,大格局比“小算計”重要。

喜歡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請大家收藏:()超硬核解讀資治通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火煉星空 生育值0?獸世大佬們全是我榜一 並肩,三尺高台 渣雌死遁五年回歸,黑化父子愛慘 仰望星河:地球少年的王者之路 失控夏潮 逍遙山水 超勇的我隨身帶著英雄世界 星穹列車的諸天旅行 玄學大佬攪動風雲,渣夫跪求放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