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在此之前,張景得先了解患者的主訴症狀:“你好,請問你主要哪裡不舒服?”
“醫生,是這樣的,我這兩個多月以來身上癢,一到晚上更厲害,經常整夜整夜都睡不著。”
男患者的語速很快,可能是一直不讓開口說話,早就給憋壞了。
既然是身上癢,那就是皮膚問題。
既然是皮膚問題,自然得先查看一番。
“癢在哪兒,請把衣服掀起來讓我看看。”
沒想到的是,男患者抬眼看了看坐在後麵的李思萌,似乎有些猶豫。
“怎麼,不太好意思?要不,我讓她回避一下吧。”張景特意提了提嗓子。
很顯然,這話其實是說給李思萌聽的。
“不……不是那意思,主……主要我晚上才發得厲害,白天隻有大腿癢。我是擔心當麵脫褲子,女醫生會不好意思。”男患者支支吾吾地解釋說。
“我不看就是了!”李思萌立馬大聲回應道。
“思萌,注意說話態度,根據張醫生的問診內容,認真記錄病案。”李漁將病曆本遞給李思萌,嚴肅地說。
“知道了。”李思萌嘟囔了一句。
這時候,男患者已將外麵的長褲脫了下來。
張景仔細一看,在他的兩條大腿外側,都有好幾處紅色塊狀物,凸起於皮膚。
他記得大學課本上有相關描述,這個很象蕁麻疹,中醫也稱之為癮疹。
於是滿懷信心地扭頭向李漁求證。
沒想到的是,李漁卻淡淡說道:“病名是沒錯,但不必太拘泥於此,中醫講究辨證論治,而不隻是辨病施治。”
張景會意,繼續下麵的問診。
“呃,你這段時間怕冷還是怕熱?”
“我不怕冷,反而夏天特彆怕熱。”
“最近出汗情況怎麼樣,是多還是少?”
“夏天出汗多,稍微動一動就滿頭大汗。現在雖然已到秋天了,我還是比彆人容易出汗些。”
……
張景問得很仔細。
約摸七八分鐘後,張景才將所有能想到的情況,都逐一進行了詢問。
而且,為了不誘導患者,並未直接加上自己主觀的推斷,完全是客觀的詢問。
因為張景知道,現在社會上有不少江湖“神醫”,都是先診脈後問診,而且脈診時間往往不足一分鐘。但凡問診,必是“你是不是會出現什麼什麼樣的症狀”之類的句式。
如果得到的肯定回答越多,則越是自詡脈診水平之高超。
事實上,這根本就是一種騙人的話術,和江湖“算命先生”如出一轍。
李漁對於張景問診的表現,點了點頭,表示滿意。
緊接著又扭過頭,對李思萌說道:“你把記錄的病案情況,念出來聽聽。”
“欸。”李思萌隨即拿起了患者的病曆本。
“患者,男,43歲,主訴身癢二月餘,夜間益甚,影響睡眠,刻下診見,雙側大腿少許癮疹,色紅。平素惡寒不明顯,夏天畏熱,易頭汗出,納可,大便日一行,粘膩,小便偏黃,口乾不明顯,飲水不多。查:舌質紅,舌體略胖,舌邊少許齒痕,舌苔黃膩而水潤,舌下淤滯一度,脈浮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