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笑笑,“那倒也不是,高老板明天上午就正式離開北川了,我打算晚上去他家看看,尋思叫上你一起去,誰叫咱是難兄難弟呢。”
胡步雲一愣。他知道高隆要走,也做了充分的心理建設,但現在得知他真的要走了,心裡還是很難受。“我去,合適嗎?”
“有什麼不合適的,高書記賞識你,誰都看得出來。他要走了你去看看他,他肯定高興。”
高隆和樓錦川住在同一個彆墅小院,隻不過他們中間隔了幾幢房子,胡步雲對這裡還是比較熟悉的,他到樓錦川家比較多,到高隆家還是第一次。
保姆帶著黎明和胡步雲去書房,書房的門虛掩著。黎明敲了敲,裡麵傳來高隆略顯沙啞的聲音:“進來。”
推開門,高隆正背對著門口,站在窗前望著外麵沉沉的夜色。書房顯然已經清空了,書架上全是空格子,隻剩下辦公桌椅和沙發。
“高書記。”黎明輕聲叫道。
“嗯,坐吧。”高隆轉過身來,看見胡步雲也在,笑著道,“步雲也來了?你是稀客,這是第一次上我家吧?”
胡步雲點點頭,“確實是第一次,不過您不能怪我不懂事,要怪就怪高原,他從沒想過帶我來您家,我又不好主動提。”
高隆哈哈一笑,“難為你了,找了這麼一個蹩腳的理由。”
胡步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貿然前來,沒打擾您吧?”
高隆指了指角落一個紙箱,“這幾天我就是敞開大門,也沒什麼人上門,有什麼打不打擾的。這裡有幾盒茶葉,待會兒你們倆帶走。”
“您怎麼就調去東江了,這也太突然了。聽到您要離開北川的消息,我心裡感覺被掏空了一樣。”
高隆擺擺手打斷了胡步雲:“組織安排,去哪都一樣乾。東江經濟底子厚,但挑戰也大。倒是你們倆,在北川還要接受一些考驗。”
書房裡一時沉默,隻有高隆抽煙時輕微的呼吸聲。胡步雲看著書桌上那個塞滿煙頭的煙灰缸,心裡有些發堵。這位曾經在北川一言九鼎的掌舵人,此刻也像個普通人一樣,在為前途未卜的調動和身後留下的一攤子事煩心。
半晌,高隆的目光落在胡步雲身上:“步雲,發改委那地方,水也不淺。張海潮是老同誌了,經驗豐富,但有時候過於求穩。強省城戰略、產業規劃落地,這是省委定的大盤子,不能走樣。你在那裡,位置關鍵,又是個敢闖敢乾的性子,該盯緊的要盯緊,該硬氣的時候不能含糊。”
胡步雲點頭:“我明白,書記。樓省長調研的時候也強調了這點。”
“嗯,”高隆彈了彈煙灰,“樓錦川親自送你報到,這信號夠強。他壓力不小,有你在那邊,他能省點心。不過,你要記住,發改委是中樞部門,做事要講方法,不能隻憑一股蠻勁。該協調的協調,該彙報的彙報,但遇到原則問題,該頂就要頂。有些話,他不好直接說;有些事,他不好直接做。你要有點眼力見兒,該擔的擔子要擔起來。”
這話挑明了胡步雲在發改委的定位,既是乾將,也是樓錦川的急先鋒。胡步雲心裡苦笑,麵上隻能鄭重應下:“書記放心,我知道該怎麼做。”
三天後,胡步雲就召集政策研究室、發展規劃處、國民經濟綜合處、經濟運行調節處、體製改革綜合處、固定資產投資處、區域協調發展處、產業發展處、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基礎設施發展處、農村經濟處、經濟貿易處、營商環境優化處、省經濟信息中心、省節能降碳中心、省民營經濟發展促進中心、省創新驅動發展中心、省重點項目儲備推進中心等業務處室和二級單位負責人開會,專題討論和部署北川省產業升級和協調創新課題的大調研、大謀劃、大推動工作。
這個會議雖然是胡步雲組織召開的,但是他請來了張海潮坐鎮,也邀請了委裡其他副職領導參加。張海潮都親自出席會議並準備發表重要講話了,其他副職也不好不給麵子,隻要沒出差在外的,都到會了。
發改委政研室的人水平也還不賴,尤其是政研室主任馬誌明好使,在胡步雲的授意下,弄出了一個工作方案,主要內容包含三個方麵。
明確組建專項工作專班:由張海潮擔任工作組長,胡步雲任常務副組長,具體牽頭落實,其他班子副職任副組長。相關處室和二級單位負責人為成員,下設綜合協調、產業研究、區域協調、創新評估等專項小組,明確分工,壓實責任。
喜歡權鬥江湖路請大家收藏:()權鬥江湖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