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驚魂科技館與百合湯解百脈憂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192章 驚魂科技館與百合湯解百脈憂

第192章 驚魂科技館與百合湯解百脈憂(1 / 1)

【楔子·藥香裡的《金匱》殘卷】

嶺南的梅雨季總是來得纏綿。岐仁堂內,老槐樹的濃蔭透過格窗,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駁的光影。岐墨軒大夫正坐在案前,指尖拂過一本線裝的《金匱要略》殘卷,書頁間夾著半乾的百合花瓣——那是去年秋天采自羅浮山的野百合,鱗片肥厚如白玉,帶著山野間清冽的苦香。

“岐叔,這百合病到底是啥模樣?”新來的學徒小順子捧著藥碾,好奇地望著案頭的古籍。

岐大夫放下書卷,拿起一片百合乾:“《金匱》裡說‘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你看這百合,一莖百瓣,瓣瓣相連,就像人身上的百脈,都歸心脈統領。要是情誌受傷,心脈失調,百脈就像這花瓣被揉皺了,舒展不開,便會生出‘欲食不食,欲臥不臥’的怪病,像有神靈附著似的。”

正說著,門外傳來急促的腳步聲,一位中年婦女扶著個穿校服的小姑娘闖了進來,姑娘垂著頭,脖子歪向一側,眼神發直,像丟了魂兒。

“岐大夫,快救救我女兒!”婦女聲音帶著哭腔,“曉雅她……她不會說話了!”

【第一幕·科技館裡的驚魂時刻】

【都市場景·解剖模型前的尖叫】

曉雅今年十三,是城郊中學的初一學生。上周三學校組織參觀科技館生命科學館,當講解員掀開玻璃罩,露出那具仿真人體解剖模型時,曉雅突然尖叫一聲,癱軟在地。同學們七手八腳把她扶起來,她卻像沒了骨頭,走路搖搖晃晃,好不容易熬到放學,回家上廁所時竟一頭栽倒在地,被家人背到醫院。

西醫檢查了半天,說“各項指標正常”,開了鎮靜藥吃了兩天,曉雅非但沒好,反而更嚴重了:脖子硬邦邦的,隻能歪向左邊,頭也轉不動,問她話隻是眨巴眼睛,喉嚨裡發不出一點聲音,飯也不肯吃,夜裡睜著眼到天亮。

“醫生說可能是‘癔症’,可這詞兒聽得我心裡發慌……”曉雅媽抹著眼淚,“鄰居說您這兒能治怪病,我趕緊帶她來了。您看她這脖子,硬得像根木棍,是不是中了邪?”

【望聞問切·舌赤脈數裡的百脈失調】

岐大夫讓曉雅坐下,隻見她麵色蒼白,眼神呆滯,頸項強直,向左側歪斜約30度,嘗試轉動時眉頭緊蹙,顯然疼痛難忍。再看舌苔,舌質紅得像熟透的楊梅,卻光潔無苔;切脈時,寸口脈浮數而細,如同按在琴弦上,輕輕一觸便跳得飛快。

“孩子,彆怕,張開嘴讓我看看。”岐大夫聲音溫和,曉雅順從地張口,喉頭微微滾動,卻發不出聲。他又輕輕按壓她的缺盆穴鎖骨上窩),曉雅疼得肩膀一縮,眼淚在眼眶裡打轉。

“嫂子,這不是中邪,是《金匱要略》裡說的‘百合病’。”岐大夫放下脈枕,緩緩搖起檀香扇,“孩子是受了驚嚇,情誌傷了心脈,導致百脈失調。你看她舌赤無苔,脈來浮數,這是陰虛有熱的征象;頸項強直,不能言語,是心脈受擾,神明被蒙,百脈氣血運行不暢所致。”

曉雅媽愣住了:“就因為看了個模型,怎麼就傷了心脈?”

“《黃帝內經》說‘驚則氣亂’,”岐大夫指著牆上的《靈樞》拓片,“人受驚嚇時,氣血會突然逆亂,就像江河決堤。孩子年紀輕,臟腑嬌嫩,心主血脈,又主神明,突然受驚,心神被擾,血脈運行就亂了。心脈一亂,百脈皆應,好比琴弦斷了一根,整架琴都走音了。”

【處方玄機·七枚百合的安神妙理】

岐大夫提筆開方,墨字落在宣紙上沙沙作響:“用百合知母湯。百合七枚掰碎,水浸一宿),知母三錢切)。”

“岐大夫,這方子就兩味藥?”曉雅媽看著藥方,“百合不是熬粥的嗎?能治這怪病?”

“這你就不懂了,”岐大夫笑著解釋,“百合是治百合病的主藥,《神農本草經》說它‘主邪氣腹脹心痛,利大小便,補中益氣’,最能潤肺清心,安神定誌。你看它一莖百瓣,象征百脈歸一,能把亂了的血脈重新理順。知母苦寒,能清熱瀉火,滋陰潤燥,和百合配伍,既能清散心經鬱熱,又能滋養被擾動的陰液。”

他特意叮囑藥童:“百合一定要用野生的,陳久者良,先用水浸泡一夜,把那股燥性去掉;知母要用肥潤的,切片後和百合一起煎,文火煮半個時辰,取汁溫服。”

臨走時,岐大夫又教曉雅媽按摩少衝穴小指指尖):“這是心經的井穴,每天用指甲掐按36次,能清心安神,幫孩子醒醒神。”

【第二幕·藥香裡的頸項初展】

【市井療效·一劑知二劑已的奇跡】

次日清晨,曉雅媽就喜滋滋地跑來複診,身後跟著的曉雅雖然仍不說話,但脖子已經能豎起大半,歪斜的角度明顯減小。

“岐大夫,神了!”曉雅媽激動地說,“昨天喝了藥,半夜裡她就哼哼了幾聲,早上起來,脖子居然能慢慢轉動了!雖然還不能大聲說話,但問她哪兒難受,她會點頭搖頭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岐大夫再看曉雅的舌苔,舌紅稍減,脈浮數略平。他點點頭:“百脈之氣開始舒展了,但陰傷未複,虛熱仍在。”又開了一劑百合知母湯,劑量不變。

第三日複診,曉雅一進門就小聲喊了句“岐大夫”,雖然聲音嘶啞,但清清楚楚。她的頸項已經能完全豎起,左右轉動也基本正常,隻是眉頭還帶著幾分愁容,摸著喉嚨說:“口乾,想喝水,喝多少都不解渴。”

岐大夫見她舌尖紅得更明顯,舌苔依然光剝,便換了方子:“栝蔞牡蠣散。栝蔞根四錢,牡蠣五錢煆,研末)。”

“這次怎麼換方子了?”曉雅媽有些疑惑。

“你看孩子現在口燥大渴,這是陰傷更甚,津液耗損了。”岐大夫解釋道,“《金匱要略》裡說,百合病‘渴不差者,栝蔞牡蠣散主之’。栝蔞根天花粉)能清熱生津,止渴潤燥,《本草綱目》說它‘降火潤燥,治消渴’;牡蠣煆後能收斂陰液,潛鎮虛陽,兩味藥一潤一收,既能滋燥,又能防止陰液繼續耗散。”

他特意交代:“牡蠣要打碎先煎半個時辰,再下栝蔞根,煎好後取汁,加少許蜂蜜調服,口感好些。”

【第三幕·百脈調和後的淺笑】

【城鄉調理·從藥罐到粥碗的過渡】

三日後,曉雅再來時,已經活蹦亂跳了,脖子活動自如,說話聲音清亮,隻是還有些挑食。岐大夫見她舌苔漸生薄白,脈數已平,便開了個食療方:“用百合五錢、蓮子三錢、粳米一兩,煮成粥,加少許冰糖,每天早晚吃一碗。百合寧心,蓮子健脾,粳米養胃,既能鞏固療效,又能滋養身體。”

他又叮囑曉雅:“以後遇到害怕的事,彆硬扛著,要學會說出來。你看這百合,花瓣層層包裹,就像人的心要有所防護,但也不能包得太緊,不然氣就憋住了。”

曉雅似懂非懂地點頭,嘴角露出了靦腆的笑容。曉雅媽掏出紅包要謝岐大夫,被他擺擺手擋了回去:“快收起來,孩子好了比啥都強。回去後讓她多曬曬太陽,跑跑跳跳,少年人陽氣足,病邪自然不敢靠近。”

【醫理點睛·從“百脈一宗”到情誌調攝】

此案的核心在於“情誌傷脈,百脈失調”。《金匱要略》言百合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所謂“一宗”,即心脈為諸脈之宗,統領全身氣血運行。曉雅因驚嚇導致心脈逆亂,進而影響百脈,出現“欲臥不能臥,欲言不能言”的怪症,此即“百脈皆應心脈”的體現。

百合知母湯中,百合色白入肺,肺朝百脈,通過潤肺而調和百脈;知母清熱滋陰,針對陰虛有熱的病機。後轉栝蔞牡蠣散,是因津傷較甚,栝蔞根專滋肺胃之陰,牡蠣潛陽斂液,二者合用,恰合“壯水之主,以製陽光”的治則。

從中醫情誌理論看,“驚則氣亂”,氣亂則血逆,血逆則脈澀。治療上不用重鎮安神之品,而以百合調脈,知母、栝蔞滋陰,牡蠣潛陽,看似平淡,實則緊扣“百脈一宗”的病機,通過調和血脈而安養心神,體現了“治脈即治神”的高明思路。

【尾聲·老槐樹下的百合新苗】

半個月後,曉雅媽帶著一籃自家種的青菜來謝岐大夫,說曉雅不僅病好了,學習也跟上了,還主動報名參加了學校的文學社。岐大夫看著院角新栽的百合苗,嫩綠的葉片在陽光下舒展,笑著對小順子說:“你看,這百合苗剛栽時也蔫蔫的,隻要根紮穩了,水肥跟上,自然能亭亭玉立。人也一樣,隻要臟腑調和,情誌舒暢,病邪自然無隙可乘。”

小順子似有所悟:“所以百合病的關鍵,還是在調心脈、和百脈,對嗎?”

“對嘍,”岐大夫撚起一片新鮮的百合葉,“《黃帝內經》說‘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又說‘脈者,血之府也’。心脈調和,百脈通暢,人就像這百合一樣,身姿挺拔,神清氣爽。以後遇到類似的病,記住彆隻盯著症狀,要從‘百脈一宗’的根子上找原因。”

暮春的陽光透過老槐樹,在藥櫃上投下細碎的光斑,那本《金匱要略》殘卷上的“百合病”三字,在藥香中仿佛也活了過來,化作一株株玉立的百合,在嶺南的風中輕輕搖曳,訴說著千年不變的岐黃智慧。而岐仁堂的故事,就像這百合的根係,深深紮進市井街坊的生活裡,在每一次望聞問切中,傳遞著草木與生命的和解之道。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暴雨衝走後,支教老師爆改霸總 鬼當之守當人 禦獸化形:開局強製契約九尾妖狐 剝我神骨,滅我滿門?我死後直播! 這個宗門過於沙雕,已經天下無敵 重生1979:開局成為賣炭翁 抗日之大軍閥張浩 妖女賜我純陽功,冰山聖女夜登門 萬域至上 三國劫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