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岐仁堂裡話消渴:一碗附子湯的暖意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19章 岐仁堂裡話消渴:一碗附子湯的暖意

第219章 岐仁堂裡話消渴:一碗附子湯的暖意(1 / 1)

嶺南的秋老虎最是難纏,明明過了白露,日頭曬在青石板上仍能燙熟雞蛋。岐仁堂的木門半掩著,藥香混著陳皮和艾草的氣息飄出來,在街角打了個轉,纏上了騎著電動車匆匆趕來的老張。

老張是街口順豐網點的快遞員,五十出頭,黑瘦的臉上掛著汗珠,電動車筐裡的保溫杯晃得叮當響。"岐大夫!"他掀開門簾闖進來,額前的汗珠子砸在診堂的青磚地上,"您快給瞧瞧,這毛病犯得蹊蹺!"

岐大夫正坐在竹椅上翻《醫法圓通》,聽見動靜放下書,老花鏡滑到鼻尖上。"怎麼了?"他瞅著老張通紅的眼白,那是長期熬夜送貨熬出來的,眼下的烏青比去年深了不少。

"自從上半年"陽"過之後,就不對勁了。"老張擰開保溫杯,咕咚咕咚灌下半杯涼茶,喉結滾動得像個撥浪鼓,"總覺得渴,一天喝八杯水還口乾,尿也多,跑廁所比跑快遞點還勤。"他抹了把嘴,"更邪門的是,飯量大了三倍,體重卻掉了十斤,以前穿的工裝褲,現在係腰帶得往裡收三個扣。"

岐大夫示意他坐下,三指搭上腕脈。指尖下的脈象沉細而弱,像快要熄滅的燭火。"伸舌頭我看看。"老張依言張嘴,舌質淡得發灰,苔白厚得像蒙了層霜。"怕不怕冷?"岐大夫問。"怕!"老張嗓門突然拔高,"按理說秋老虎熱得很,我卻總覺得後背冒涼氣,晚上睡覺得蓋棉毯,還總做夢掉冰窟窿裡。"

裡間抓藥的小林探出頭:"張叔,您這症狀,像書裡說的消渴病啊。"老張慌了神:"消渴?是不是就是那"富貴病"?我鄰居老王就得這病,天天吃降糖藥,還不敢吃米飯,遭老罪了!"

岐大夫摘下老花鏡,用布擦了擦鏡片:"《素問》裡說"消渴,氣上撞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但你是消穀善饑,還畏寒,這可不是單純的燥熱。"他走到藥櫃前,指著最下層的附子罐,"你這病根,在元陽不足。"

"元陽?"老張撓撓頭,"是不是就是陽氣?我媽以前總說我"火力壯",冬天穿單鞋都不冷,怎麼就元陽不足了?"

"上半年那病邪厲害。"岐大夫拿起一塊炮製好的附子,斷麵黃亮如蜜,"《黃帝內經》說"陽者,衛外而為固也",那邪祟傷了你的元陽,就像家裡的火爐子被潑了盆冷水,火苗變弱了,鍋裡的水怎麼也燒不開。你這口乾、多尿,看著像上火,其實是火不夠,水沒法蒸騰到該去的地方,都順著小便跑了。"

老張似懂非懂:"那為啥我總餓?"岐大夫笑了:"火爐子沒勁兒,鍋裡的米煮不熟,胃裡總覺得空,自然想吃得多。可吃進去不消化,都成了廢料,人能不瘦嗎?"他提筆寫藥方,筆尖在紙上沙沙響:"附子10克先煎),砂仁10克,白術15克,乾薑10克,炙甘草6克。"

小林在一旁稱藥,竹戥子晃悠悠的:"師父,張叔這舌苔厚,是不是得加點祛濕的?"岐大夫點點頭:"加茯苓15克,蒼術10克。他這濕,是因為陽氣不足,水濕化不掉,就像梅雨天牆角長的黴,光擦不行,得開窗曬太陽。"

老張攥著藥方要走,岐大夫叫住他:"你那保溫杯裡的涼茶彆喝了,換成生薑紅棗茶。還有,冰啤酒、涼菜都得忌,你那火爐子本來就弱,再澆冰水,不就徹底滅了?"老張連連點頭,電動車筐裡的保溫杯晃得更響了,像是在應和。

三日後清晨,老張又來了,臉上的紅血絲淡了些。"岐大夫,管用!"他嗓門洪亮,"口乾好多了,晚上睡覺後背不冒涼氣了,就是早上起來有點上火,嗓子疼。"岐大夫診脈,脈象比之前有力些:"這是好事,陽氣慢慢起來了,把鬱在上麵的虛火帶出來了。"他在藥方裡加了麥冬15克、玉竹10克:"加點滋陰的,不是為了滅火,是為了讓陽氣有地方落腳,就像燒火得有柴,光有火苗沒柴,也燒不旺。"

正說著,門口進來個穿旗袍的老太太,是退休的中學老師劉阿姨,手裡捏著塊手帕,不時擦嘴角的涎水。"岐大夫,我這嘴總乾,剛喝了水,過會兒又渴,舌頭還發木,嘗不出味兒。"劉阿姨的聲音帶著氣音,去年感染那病後,她就落下這毛病,西醫說是什麼"味覺障礙",吃了不少維生素也沒用。

岐大夫讓她伸出舌頭,舌質淡紫,苔白膩,舌尖還有些瘀點。"您這不僅是元陽不足,還有點氣滯血瘀。"他按了按劉阿姨的手腕,"脈沉澀,像小河溝裡有淤泥,水流不暢。那病邪傷了陽氣,氣血走不動,津液送不到口舌,自然乾渴。"

劉阿姨歎了口氣:"我現在連最喜歡的廣式早茶都吃不下,蝦餃嘗著像橡皮,皮蛋瘦肉粥沒味兒。"岐大夫取過紙筆:"給您用桂枝10克,附子6克,當歸12克,白芍15克,再加點砂仁、木香理氣。"他指著藥方解釋:"桂枝能通陽化氣,當歸、白芍養血,就像給河道清淤,再開閘放水,水流暢了,田地才能澆透。"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我能吃點什麼?"劉阿姨問。岐大夫想了想:"用生薑、羊肉燉湯,少放鹽,加點黃芪、黨參,每周喝兩次。《本草綱目》說羊肉"暖中補虛,補中益氣",最能補你虧損的陽氣。"劉阿姨記下了,臨走時又回頭:"岐大夫,我這病能好利索嗎?我還想跟老姐妹們去喝早茶呢。"

"能。"岐大夫的聲音很篤定,"但得慢慢來,就像給快熄滅的炭火添柴,得一點點加,急不得。您以前教學生,不也得循序漸進嗎?"劉阿姨笑了,眼角的皺紋舒展開來,像秋陽下的菊花。

一周後,老張帶了個年輕人來,是他同事小王,二十多歲,瘦得像根豆芽菜,眼下有淡淡的青黑。"岐大夫,小王也跟我一樣,"陽"過後總口渴,還總覺得累,送快遞爬三樓都喘。"小王不好意思地說:"晚上還老起夜,一晚上得去四五趟廁所,白天精神差,好幾次送錯地址。"

岐大夫診脈時,發現他脈象浮而無力,像風中的紙鳶。"你這是年輕,陽氣耗得快也恢複得快,但不能大意。"他看著小王手腕上的智能手表,"是不是總熬夜打遊戲?"小王臉一紅:"偶爾玩到一兩點。"

"《傷寒論》說"少陰之為病,脈微細,但欲寐也",你這是少陰不足。"岐大夫寫下藥方:"不用附子那麼猛的,用淫羊藿10克,巴戟天10克,再加點山藥20克、蓮子15克健脾。"他叮囑小王:"晚上十一點前必須睡,陽氣要在子時潛藏,就像莊稼夜裡要紮根,總不睡覺,根就紮不深。"

小王拿著藥方,突然想起什麼:"岐大夫,我媽給我寄了箱六味地黃丸,說補補腎,我能吃嗎?"岐大夫搖搖頭:"六味地黃丸是滋陰的,適合陰虛火旺的人,你這是陽虛,吃了就像給濕柴上潑水,更燒不起來。"他從抽屜裡拿出一小包桂圓:"每天吃三顆,嚼爛了咽,比什麼都強。"

轉眼到了深秋,嶺南的早晚有了涼意。老張又來了,這次是來送錦旗的,紅底金字寫著"妙手回春"。他比之前胖了些,臉色紅潤,說話底氣足:"岐大夫,我現在一天喝兩杯水就夠了,晚上不起夜,上個月還評上了"快遞之星"!"他掏出手機,翻出體檢報告的照片雖然岐大夫不看這個,但他想證明自己好了):"您看,那些箭頭都正常了!"

岐大夫笑著收下錦旗:"不是我厲害,是你自己的陽氣回來了。"他指著窗外,陽光穿過木棉樹的葉子,在地上灑下斑駁的光影:"人就像這樹,冬天看著枯枝敗葉,其實根還活著,春天一到,照樣發芽開花。陽氣就是那樹根的生命力,隻要護住它,就啥病都不怕。"

正說著,劉阿姨和小王也來了。劉阿姨拎著個食盒:"岐大夫,我自己做的山藥糕,您嘗嘗,現在我能嘗出甜味了!"小王則搬來一盆蘭花:"這是我在花卉市場挑的,說能淨化空氣,給您這藥堂添點生氣。"

小林在裡間煎藥,藥香彌漫開來,混著蘭花的清香,格外宜人。岐大夫看著滿屋子的人,突然想起年輕時師傅說的話:"醫者,不是治病,是幫人找回本來的陽氣。就像點燈,燈芯有了,添上油,自然就亮了。"

暮色漸濃,岐仁堂的燈籠亮了起來,昏黃的光映著"岐仁堂"三個金字,在秋夜裡透著暖意。老張騎著電動車回家,車筐裡的保溫杯換成了生薑紅棗茶,晃出細碎的聲響,像是在哼一首輕快的歌。劉阿姨和老姐妹們約好了周末去喝早茶,特意點了蝦餃和蛋撻。小王送完最後一個快遞,早早回了家,泡了杯桂圓茶,翻開了新買的《黃帝內經》白話版。

岐大夫鎖上門,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圓而明亮。他想起那些被消渴困擾的病人,想起他們喝藥時皺起的眉頭,想起他們康複後舒展的笑容。其實所謂消渴,不過是陽氣暫時迷路了,醫者要做的,就是牽著它的手,帶它回家。就像這秋夜的月亮,哪怕被烏雲遮過,終究會露出清輝,照亮前路。

藥香還在街角縈繞,和著桂花香,在嶺南的秋夜裡,釀成一壇溫潤的酒,醉了時光,也暖了人心。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登錄開始計費?玩家罵完含淚充值 贅婿逆天錄 上界唯唯諾諾,下界為所欲為 女扮男裝後我混成男主頭號小弟 天命鴻途 解釋不清了,熱搜天天都有我 被降神罰的少女逆襲成團寵 穿書成棄婦,反手搬空夫家去流放 劍名赤霄:九州風雲錄 八零搬空家產去隨軍,嬌妻好孕寵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