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岐仁堂的"小方便"大講究:從尿意頻仍到膀胱自安的門道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276章 岐仁堂的"小方便"大講究:從尿意頻仍到膀胱自安的門道

第276章 岐仁堂的"小方便"大講究:從尿意頻仍到膀胱自安的門道(1 / 1)

初秋的晨霧還沒散,岐仁堂的木門剛卸下栓,就被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撞開。來人身穿格子襯衫,背包帶子磨得發亮,眼下的青黑比晨霧還濃。他剛站定就攥著褲腰來回挪:"大夫,您這兒......能加急看嗎?我這肚子裡跟揣了個漏了的暖壺似的,一會兒就得跑趟廁所,可到了廁所又擠不出幾滴,急死個人!"

岐大夫正用軟布擦藥碾子,藥櫃上的陳皮還沾著露水的潮氣。"彆急,先坐下。"他指了指候診椅,"我姓岐,你貴姓?"

"免貴姓王,做程序開發的。"小王剛坐下又彈起來,喉結滾了滾,"前陣子趕項目,連續熬了三個通宵,中間就靠咖啡和煙頂著。後來就不對勁了——白天在公司,開會開到一半就得衝廁所,有時候來不及還漏點在褲子上;可到了晚上,明明憋得小肚子發脹,蹲半天就滴幾滴,尿道還火辣辣的。"

學徒小藥端來溫水,見他手都在抖,忍不住問:"王哥,您這是著涼了?"

"誰說不是呢!"小王灌了半杯水,"我媽讓我喝生薑水,越喝越糟;自己買了利尿的茶包,喝了光跑廁所,腿都軟了。"

岐大夫搭脈時,指腹下的脈搏跳得又急又亂,像被風吹得搖晃的燭火。"你這脈,左手弦得像繃緊的弓弦,右手虛得像沒上弦的弓。"他收回手,掀起小王的眼瞼看了看,"眼白上紅血絲跟蜘蛛網似的,最近是不是總跟人吵架?"

小王撓撓頭:"嗨,項目出了bug,甲方天天催,老板天天罵,我這火兒就沒下去過。昨天跟測試組的人吵完,當場就覺得褲襠一熱......"他聲音越說越小,耳根紅得發燙。

"《素問》說"肝主疏泄",你這肝火啊,跟灶膛裡沒壓住的火苗似的,竄得膀胱都坐不住了。"岐大夫轉身從藥櫃裡抽了張處方箋,"再加上熬通宵耗了血,就像田裡又旱又刮風,土都裂了縫,水要麼存不住,要麼滲不下去。"

正說著,門口進來個挎布包的大媽,是住在隔壁胡同的李嬸。她見小王這模樣就笑:"這不是科技園的小王嗎?前陣子還見你在樓下便利店買能量飲料呢,咋熬成這樣了?"

小王苦著臉:"李嬸您不知道,我這毛病西醫查了尿常規、做了b超,啥也沒查出來,就開了點"調理腸胃"的藥,吃著跟沒吃一樣。"

"西醫看的是管子通不通,咱中醫看的是管子裡的氣順不順。"岐大夫提筆蘸墨,"你這情況,是肝火擾了血分,又耗了陰津。《難經》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現在氣亂了,血也虧了,膀胱就跟個沒蓋嚴的瓦罐,要麼晃蕩著漏,要麼瘀著倒不出。"

他邊寫邊說:"給你用四物湯打底——當歸像給田埂鬆鬆土,白芍好比澆點涼泉,熟地填填乾裂的地,川芎通通淤住的水渠。再加麥冬,《神農本草經》說它"主心腹結氣",能潤潤被肝火烤乾的津液;五味子"主益氣",像給瓦罐加個蓋子,把氣收住。甘草調和著,煎的時候加三顆蜜棗,彆讓藥太苦。"

小王盯著處方箋:"就這幾味藥?不用加點"消炎"的?我總覺得尿道裡燎得慌。"

"你這燎得慌,是虛火。"岐大夫把筆擱在硯台上,"就像柴火快燒完時,火苗反而竄得高,這時候添柴比潑水管用。你要是吃了苦寒的藥,就像給快滅的灶膛潑冷水,不光火滅不了,連鍋都得炸。"

李嬸湊過來看方子:"哎喲,這方子我家老頭子前陣子剛喝過。他也是總起夜,一晚上跑五六趟,褲腰都勒不住了。岐大夫說他是"血虧了,氣也跟著散",喝了半個月,現在能一覺睡到天亮。"

小王眼睛亮了:"真的?那他有沒有......拉不出來的時候?"

"咋沒有?"李嬸往竹椅上坐,"有回他跟老夥計下棋,憋了倆鐘頭尿,後來就總覺得肚子脹,尿線細得像麵條。岐大夫說他是"肺氣虧了",給加了山藥和麥冬,你猜咋說?"她拍著大腿笑,"說肺就像抽水機的搖杆,搖不動了,底下的水自然上不來。"

岐大夫點點頭:"李叔那是常年咳,把肺氣耗虛了。《素問》說"肺主通調水道",肺氣虛了,就像抽水機沒了勁,膀胱裡的水要麼抽不上來,要麼關不緊。所以在補中益氣湯裡加了山藥——《神農本草經》說它"補肺脾腎",像給搖杆加了潤滑油;麥冬潤著,讓氣能順順當當往下走。"

正說著,門口闖進個穿籃球服的小夥子,球衣後背洇著深色的汗漬。"大夫!救急!"他弓著腰,手按在小肚子上,"剛才打球喝了三瓶冰汽水,現在尿痛得像撒辣椒水,每滴都帶著火,褲子都不敢提!"

小藥趕緊搬來凳子,岐大夫見他嘴唇紅得發紫,舌苔黃膩得像刷了層油。"伸舌頭我看看......脈跳得跟打鼓似的,又快又沉。"他搭完脈直起身,"這是熱結在膀胱了,就像水溝裡堵了爛葉子,又被太陽曬得發臭。"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小夥子急道:"那咋辦?用剛才那方子?"

"你這得用五淋散。"岐大夫轉身抓藥,"瞿麥、萹蓄像小刷子,能把水溝裡的爛葉子刷乾淨;滑石粉好比撒了層爽身粉,讓水走得順溜;再加梔子、甘草梢,清清熱,就像往臭水溝裡撒把石灰,消消濁氣。"他把藥包好,"記住,熬藥時加把蔥白,喝的時候彆放涼,溫溫的喝,讓藥勁兒能往下走。"

小夥子捏著藥包要走,李嬸喊住他:"哎,可彆再喝冰的了!去年我孫子吃冰西瓜吃壞了,也是尿痛,岐大夫說他是"肺脾燥得冒火,水源頭都乾了",給喝了黃芩清肺飲,說是先澆澆上麵的火,下麵的水才能慢慢滿起來。"

岐大夫補充道:"肺是水之上源,就像山頂的泉眼,泉眼乾了,山下的溪流自然要斷。黃芩清肺飲清了肺熱,泉眼通了,膀胱裡的水才能慢慢充盈,尿也就順了。"

小夥子剛走,進來個拄拐杖的老爺子,顫巍巍的,褲腳沾著草屑。"岐大夫......"他喘著氣坐下,"我這毛病,說出來丟人......"

"都是老街坊,有啥丟人的。"岐大夫遞過杯溫茶,"您慢慢說。"

老爺子抿了口茶,臉憋得通紅:"夜裡起夜,剛躺下又想去,可到了廁所,尿就跟擠牙膏似的,滴滴答答到天亮。有時候還疼,越疼越想尿,越尿越疼,簡直是遭罪......"

李嬸在旁歎氣:"張大爺這是前陣子跟老太太拌嘴,氣著了。本來就虛,一上火更了不得。"

岐大夫掀開老爺子的袖口,手腕上的皮膚鬆得像掛著的布。"您這脈,虛得快摸不著了,像風中的殘燭。"他輕輕按了按老爺子的膝蓋,"腿也發涼吧?腰跟折了似的疼?"

張大爺點頭如搗蒜:"可不是!晚上睡覺得墊仨棉墊,腰還總像墜著塊石頭。前兒孫子給買了進口藥,吃了更糟,連大便都帶血了。"

"您這是膀胱的陽氣虛了,就像水壺底下的火滅了,水燒不開,自然倒不順暢。"岐大夫打開抽屜,拿出個瓷瓶,"這是八味丸,從《金匱要略》的腎氣丸化來的,裡麵的附子、肉桂是火種,熟地、山萸肉是柴,先把火點起來。"他又抓了把車前子和牛膝,"再加這倆,車前子像給尿道掃垃圾,牛膝能把火氣往下引,彆讓它在上麵瞎竄。"

張大爺捏著藥瓶發愣:"就這小黑丸?能管用?"

"您可彆小瞧它。"李嬸接過話,"我娘家叔公八十多了,前年也是這毛病,疼得直打滾,連床都下不了。就吃這丸子,加了點附子,不到一個月就能自己拄拐遛彎了。岐大夫說,這叫"陰中求陽",就像給凍僵的地裡埋點火種,慢慢就能化開凍土。"

岐大夫補充道:"要是膀胱陰虛,就像水壺沒了底,存不住水,得用滋腎丸滋陰;陽虛了像沒了火,化不開水,就用六味地黃丸"陽中求陰"。您這是陽虛得厲害,八味丸裡的附子能把散了的火攏起來,讓膀胱能自己"開閘關閘"。"

正說著,張大爺的老伴拎著菜籃子來了,見著岐大夫就抹眼淚:"他不光尿不好,這幾天還腫,臉跟發麵饅頭似的,腿一按一個坑,喘氣都帶著痰,夜裡能把人憋醒!"

岐大夫掀開張大爺的眼皮,眼瞼腫得發亮,像泡透的木耳。"這是水濕跑出來了。"他沉吟片刻,"在剛才的藥裡再加片附子,像給灶膛添塊大柴,火旺了,水才能燒開,濕氣才能跟著汗和尿排出去。"他又囑咐,"熬藥時放三片生薑,五顆大棗,《傷寒論》裡說"薑棗和中",彆讓藥性太猛傷了脾胃。"

過了十來天,小王先來了。他穿了件合身的襯衫,背包也換了個新的,見人就笑:"大夫,神了!喝到第五天,就不怎麼漏了,現在開會倆小時不用跑廁所,晚上也能睡踏實了。"

岐大夫給他搭了脈:"肝火下去點了,但血還虧著。把四物湯裡的麥冬減點,加味枸杞,《神農本草經》說它"主五內邪氣,久服堅筋骨",補補肝腎,彆讓病根再犯。"

又過了半月,張大爺由兒子扶著來複診,臉上的腫消了大半,拐杖也扔了。"現在起夜最多一回,尿得也順了,腰不疼了,痰也少了。"他笑得露出牙床,"昨天試著跟老夥計下了盤棋,倆鐘頭沒動地方,啥事沒有!"

岐大夫看著他舌苔:"火氣下去了,但元氣還虛。把湯劑停了,光吃八味丸吧。"他指著藥瓶上的字,"丸者,緩也,就像給地裡慢慢施肥,急不得。等開春暖和了,再加點山藥、蓮子熬粥,慢慢養著。"

旁邊候診的街坊們湊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自家的毛病。有說兒媳婦生完孩子總尿失禁的,有說孫子總尿床的,岐大夫都一一耐心答著,小藥在旁飛快地記著藥方。

日頭爬到竹簾頂上時,岐仁堂裡飄起了藥香。小王拎著新藥包要走,回頭問:"大夫,您說這小便的毛病,看著五花八門,其實都是一個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岐大夫正用戥子稱茯苓,聞言抬頭笑:"《素問》說"膀胱者,州都之官,氣化則能出矣"。不管是尿多、尿少、尿痛,歸根結底是"氣化"出了問題。氣順了,血足了,陰陽和了,膀胱自然能自己做主。就像家裡的水管,管子沒堵,水壓夠,開關靈,還愁水不順?"

小王點點頭,推門出去時,正撞見張大爺拎著鳥籠從對過胡同走出來,腳步穩當,嘴裡還哼著小曲。陽光透過梧桐葉灑下來,在青石板路上織出細碎的金斑,像那些藏在尋常日子裡的醫理,看著樸實,卻透著生生不息的暖意。

岐大夫望著門口,拿起案上的《脾胃論》,指尖劃過"人以胃氣為本"幾個字。小藥湊過來說:"師父,您說這些毛病看著不一樣,其實都跟氣血、陰陽有關?"

"可不是。"岐大夫翻過一頁,"醫案是死的,人是活的。但千變萬變,離不開"辨證"二字。就像這小便的事,有的是火太旺,有的是水太少,有的是管子堵,有的是泵沒勁,得先看清是哪兒出了岔子,再對症調治。"他指著窗外,"你看那老槐樹,根紮得深,水土勻,自然枝繁葉茂;要是根虛了,要麼旱死,要麼澇死。人也一樣,正氣足了,啥毛病都能自己扛過去。"

藥香混著秋風漫出窗欞,纏在過往行人的衣襟上。岐仁堂的銅鈴又響了,這次的腳步聲不急不緩,像日子本身,穩穩當當,帶著草木的清芬。

喜歡岐大夫的懸壺故事請大家收藏:()岐大夫的懸壺故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被辭退後,我激活了無限分身 田野的變遷 小寡婦與糙漢 官宣有崽後,反派被迫從良 乒乓:師承張藏獒續寫國乒榮耀 514局 賊老天,我詛咒你 隱居長生:我在深山建立隱世家族 退圈失敗後,我靠慢綜爆紅全網 直播挑戰,百次誤入案發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