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岐仁堂裡治“歪嘴”:老周叔的暖風冷風劫_岐大夫的懸壺故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岐大夫的懸壺故事 > 第394章 岐仁堂裡治“歪嘴”:老周叔的暖風冷風劫

第394章 岐仁堂裡治“歪嘴”:老周叔的暖風冷風劫(1 / 2)

入秋的城邊鎮,像被誰撒了把涼絲絲的爽氣,晨霧裹著街邊早點鋪的油條香,慢悠悠地在石板路上飄。岐仁堂的木門是老榆木的,門楣上掛著塊黑底金字的匾,“岐仁堂”三個字是前幾年鎮上老書法家寫的,筆鋒裡帶著點溫潤的勁兒。這天剛過卯時,木門就被“篤篤篤”敲了三下,不輕不重,帶著點急切。

“來了。”正在裡屋整理藥櫃的岐大夫應了聲,手裡還捏著個裝著陳皮的陶罐——這陳皮是他自己曬的,得有十年了,表皮皺得像老樹皮,聞著卻帶著蜜香。他擦了擦手,掀開布簾走到外間,剛拉開門,就見鎮東頭的周嬸扶著個老頭站在門口,老頭腦袋壓得低,帽簷都快遮住臉了。

“岐大夫,可算著您開門了!”周嬸的聲音帶著點顫,伸手把老頭往門裡讓,“您快瞅瞅老周,昨兒個還跟腰鼓隊的老夥計們拍著胸脯說要拿全鎮比賽第一呢,今晨起就成這樣了!”

被叫做“老周”的老頭——周振山,六十八了,前幾天剛過壽,頭發花白但精神頭足,是鎮上老年腰鼓隊的領隊,平時走哪兒都挺著腰板,今兒個卻蔫頭耷腦的,被周嬸推到診桌前,才不情不願地抬了抬臉。

這一抬臉,岐大夫就看清了:周振山的右邊嘴角明顯往下耷拉著,左邊嘴角卻微微向上,看著像在“歪著嘴笑”,但他眼裡滿是彆扭和焦慮。再看眼睛,左眼閉不攏,眼白比右眼露得多些,左邊額頭上的皺紋清晰,右邊的額紋卻淺了大半,幾乎快看不見了。

“先坐下,彆著急。”岐大夫指了指診桌前的凳子,聲音平穩,像秋日裡的溪水,“慢慢說,昨兒個到底咋回事?”

周嬸拉著周振山坐下,自己也在旁邊的小凳上坐了,一五一十地說起來:“昨兒個下午,社區活動室裡暖氣開得足,他們腰鼓隊排練——下月初不是鎮上要辦豐收節嘛,他們要表演。老周說活動室裡人多,暖氣往左邊吹,他就坐在暖氣口邊上,說這樣暖和,排練起來有勁兒。我路過瞅了一眼,他左邊臉烤得通紅,汗珠子順著鬢角往下淌,脖子裡的汗巾都濕了大半。”

“後來呢?”岐大夫拿起脈枕,放在周振山手腕下。

“後來快天黑的時候,活動室門口來了個賣糖炒栗子的,老周最饞這個,跟我說‘去買斤栗子就回來’,外套都沒顧上穿,就往門外衝。我喊他穿衣服,他說‘不遠,跑著去跑著回,凍不著’。結果等他捧著栗子回來,臉都凍得發青,說剛才出門那風‘跟小刀子似的,直往臉上刮’,還打了好幾個寒顫。”周嬸歎了口氣,“夜裡他躺下睡覺,翻來覆去的,說右邊臉發木,像貼了塊涼膏藥,我讓他起來揉一揉,他說‘可能壓著了,明兒就好’,結果今早一醒,他一照鏡子,嗷地一聲就坐起來了,說嘴歪了!”

周振山這才開口,聲音有點含糊,右邊嘴角不太受控製,說話時氣兒總往漏風的地方跑:“今早起刷牙,牙刷一放進嘴裡,水就從右邊嘴角流出來;吃早飯的時候,饅頭渣全往右邊腮幫子裡藏,嚼都嚼不著。岐大夫,我這臉……不會一直這樣吧?”

岐大夫三指搭在周振山的右手腕上,指尖輕輕感受著脈象。屋裡靜悄悄的,隻有窗外的麻雀偶爾叫兩聲。過了一會兒,他換了左手,又診了片刻,才收回手。

“你這是風邪趁虛入了經絡。”岐大夫看著周振山,緩緩道,“《黃帝內經》裡說‘風者,百病之始也’,風邪最會找空子鑽。你在活動室裡,暖氣烤得汗出透了,這時候腠理是開著的——腠理就是咱們皮膚的毛孔,跟屋子的門似的,汗一出來,門就沒關嚴。你沒穿外套就往外跑,寒風正好從這沒關嚴的‘門’裡鑽進去,順著經絡就堵在了臉上。”

他指了指周振山的臉:“你歪的是右邊臉,這地方正是陽明經走的路。你記不記得《傷寒論》裡提過‘陽明病,麵合色赤’?陽明經有兩條,手陽明大腸經和足陽明胃經,都打臉上過——從鼻子兩邊到嘴角,再到臉頰,全是陽明經的地界。風邪堵在這兒,經絡就像被堵住的水渠,氣血走不動了,臉就不聽使喚了,所以會歪、會木、會漏風。”

旁邊幫忙整理藥材的小徒弟小林湊了過來,他剛跟著岐大夫學了半年,眼睛裡滿是好奇,輕聲問:“師父,之前您給我講《金匱要略》的時候,說過‘續命湯主之’,治的就是‘中風痱,身體不能自收持,口不能言’,周叔這情況,不正好用續命湯嗎?”

岐大夫笑了笑,示意小林也搭搭周振山的脈:“你摸摸他的脈,感受一下。”

小林怯生生地伸出手,三指搭在周振山的腕上,過了一會兒,皺著眉說:“脈浮浮的,按下去有點緊,再往下按,又有點緩,不像平時那麼有力。”

“說得對。”岐大夫點點頭,“浮緊是有風邪在表,按下去緩,說明他這陣子氣血不算足。你想想,他最近是不是總說累?夜裡睡不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嬸忙不迭地點頭:“可不是嘛!自從接了豐收節的表演,他天天領著老夥計們排練,從下午練到天黑,回家就說腰酸腿疼,夜裡翻來覆去的,有時候還醒好幾次。我讓他歇兩天,他說‘領隊得帶頭,不能掉鏈子’,硬撐著。”

“這就是了。”岐大夫道,“續命湯雖能祛邪,但它偏於峻猛,適合風邪深入、氣血阻滯嚴重的情況。老周這是剛得的病,邪還在表,沒紮深,而且他最近氣血耗得厲害,正氣有點虛——《黃帝內經》說‘正氣存內,邪不可乾’,他這正氣一虛,風邪才好趁虛而入。所以咱們得先把陽明經的氣血通開,再散風邪,同時補補他的營衛,雙管齊下,才穩妥。”

周振山聽得半懂不懂,但見岐大夫說得篤定,心裡的慌勁兒少了些:“岐大夫,您說咋治就咋治,我聽您的。”

“先給你艾灸,再開方子吃藥。”岐大夫起身,走到裡屋的櫃子前,取出一個小盒子,裡麵裝著陳年艾絨——是他去年從山裡采的艾葉,曬了一年,揉成的絨,顏色是淺褐色的,聞著有股淡淡的艾草香。“艾灸能溫通經絡,把堵在陽明經裡的風邪慢慢趕出去。”

他讓周振山坐在診桌前的椅子上,仰頭放鬆。“老周,等會兒有點燙,你忍忍,彆亂動。咱們古人艾灸,是把艾絨捏成小圓錐,放在穴位上燒,燒到你覺得燙了,就掐滅,這叫‘一壯’——因為艾絨捏得像個小柱子,所以叫‘壯’,有補養的意思。”

說著,岐大夫用手指在周振山右邊臉上按了按:“這是地倉穴,在嘴角外側,挨著瞳孔的垂線,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管著臉上的肌肉活動。”他捏了一小撮艾絨,搓成小圓錐,放在地倉穴上,用火柴點燃。

艾絨慢慢燃燒,冒出淡淡的青煙,周振山起初沒覺得啥,過了幾秒,突然說:“有點燙!”岐大夫立刻用鑷子夾走燃燒後的灰燼,又捏了一撮艾絨放上,“忍忍,這是第二壯。”

一連灸了十七壯,周振山右邊嘴角的皮膚微微發紅,他卻覺得剛才發木的地方,慢慢有了點熱乎氣。“哎,這會兒感覺右邊臉不那麼木了,有點暖和。”

“這就對了,經絡慢慢通開了。”岐大夫又在周振山右邊臉頰的頰車穴上按了按——這地方在耳垂下方,咬肌凸起的地方,“這是頰車穴,也是足陽明胃經的,管著咀嚼和嘴角的活動,你平時嚼東西,這兒的肌肉就會動。”

他又在頰車穴上灸了二十七壯,灸完後,他搓了搓手掌,直到掌心變得滾燙,然後輕輕按在周振山的右臉上,慢慢揉搓:“用掌心的熱氣熨一熨,幫著溫通經絡,讓氣血跑得更順些。”

周振山閉著眼,感受著岐大夫掌心的溫度,從臉頰慢慢傳到太陽穴,又往下到嘴角,剛才還發僵的臉,這會兒竟鬆快了不少,他忍不住歎道:“舒服,這熱氣一敷,感覺臉都活過來了。”

艾灸完,岐大夫走到書桌前,鋪開宣紙,拿起狼毫筆,蘸了墨汁,開始寫方子。周嬸湊過去看,隻見紙上寫著:升麻湯加防風三錢、秦艽三錢、白芷二錢、桂枝二錢。

“岐大夫,這方子是管啥的?”周嬸看不懂醫書,心裡總有點不踏實,“這裡頭的藥,都是治啥的?”

岐大夫一邊寫一邊解釋:“升麻湯是主方,這裡頭的升麻、葛根都是專走陽明經的藥。升麻能升舉陽氣,把陽明經裡的阻滯通開,就像給堵住的水渠清淤;葛根能生津止渴,還能解肌發表——你家老周之前汗出多了,津液有點虧,葛根正好能補補。”


最新小说: 開局收容饕餮,749局找上門! 崩壞三:崩壞世界的奇妙之旅 惡雌挺孕肚養四崽,獸夫們追瘋了 我在星際送快遞 被廢靜心多年,你們才開始後悔? 白虎命,鎮龍妻 嬌美人帶娃去逼婚,首長跪求負責 陸總,太太拿到離婚證就跑了 崩人設後我成了人生巔峰 退親後我轉身嫁糙漢生多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