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幕山村立足 第10章洛陽探秘5_三國劫修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三國劫修 > 第一幕山村立足 第10章洛陽探秘5

第一幕山村立足 第10章洛陽探秘5(1 / 1)

第五小節劫運定道則

洛陽城的硝煙在晨霧中尚未散儘,王凡站在南華仙府的青銅門前,手中的三聖物殘片隱隱發燙。昨夜在石室中讀到的玉簡內容如潮水般在腦海中翻湧,尤其是那句“三國鼎立乃星鬥定數,強行逆轉必遭天譴”,像一記重錘,敲在他作為穿越者的認知邊界上。

李明遠抱著裝有玉簡的符囊,望著遠處隱鱗軍正在收攏的流民隊伍:“觀主,咱們真的不阻止袁紹祭煉神農鼎?眼睜睜看著他集齊聖物?”

王凡凝視著東方天際線,那裡袁紹的勢力範圍正騰起淡淡黑霧,與曹操所在的兗州方向的銀灰色氣運形成鮮明對比。作為穿越者,他清楚官渡之戰的結局,但南華玉簡的警示讓他更清醒:“聖物聚散自有定數,”他忽然開口,指尖劃過神農鼎殘片上的麥穗紋,“但護民的方式,卻能由我們選擇——就像當年張角強改天命,反讓《太平要術》淪為魔功,這便是教訓。”

二人在洛水畔稍作休整時,戲誌才的馬車再次駛來。謀士的羽扇上多了道雲紋標記,顯然是昨夜連夜趕製的清微觀印記。“觀主在仙府所得,可解‘天命不可違’之惑?”戲誌才微微眯起眼睛,輕搖羽扇,目光如炬,直切要害。

王凡想起玉簡中“天地人三劫解”的批注,故意將話題引向務實層麵:“曹將軍若想在兗州站穩,需明白兩件事——”他取出改良後的“護糧符”,符麵繪著麥穗與劍刃交織的圖案,符角還染著嵩山靈泉的水痕,“其一,玄陰宗的邪符畏明火,泰山礦洞的硫磺混著朱砂,可煉‘破邪箭’;其二,百姓畏饑寒,隱鱗軍的靈米需混在官糧中發放,每十粒靈米配一鬥糙米,既能護持胃氣,又不惹人猜忌。”

戲誌才挑眉,手指劃過符麵:“觀主是說,借聖物之威護民,而非借聖物之力爭天下?就像這符,明是護糧,暗是聚民。”

“正是。”王凡指向洛水中倒映的北鬥星圖,星芒與他袖中玉簡的光輝隱隱共振,“袁紹集聖物為霸,董卓煉聖物為殺,而我們——”他展開“紅塵星鬥陣”全圖,陣眼處用朱砂標著“民心”二字,周圍環繞著兗州屯田區、青州流民大營、洛陽廢墟的標記,“借聖物之靈,布護民之陣,讓百姓在袁紹的邪霧、董卓的血光、曹操的權謀之間,能有片插得下鋤頭的土地。”

這番話藏著穿越者的雙重考量:既不能像張角那樣逆天改命,也不能放任生民塗炭。當戲誌才問及“挾天子以令諸侯”之事,他望著水中破碎的“董”字旗倒影:“天子如星,民心如月。星墜月仍明,月暗星無光——將軍當知,能讓百姓夜裡敢開門的,不是天子的詔書,是門口的平安符。”

與戲誌才商討完畢,王凡深知時間緊迫,護民之事刻不容緩,於是決定繞道金墉城,去看看那裡百姓的情況。廢墟中,百姓們正將“平安符”係在斷壁殘垣上,符光連成一片,竟在城頭勾勒出清微觀的雲紋標記。一位老婦人拉住王凡的衣袖,塞給他一把靈米:“仙師帶回去,咱村的靈田又能種新苗了。”靈米在掌心發燙,混著百姓手汗的溫度,讓他想起玉簡中“人劫解”的真意:生民的每一次播種,都是劫運齒輪中最溫暖的潤滑油。

“通知趙鐵柱,”王凡轉頭對李明遠說,“隱鱗軍的軍旗該加道麥穗紋了——要讓百姓看見,咱們的符,護的是他們鍋裡的粥,不是將軍案頭的印。”

行至洛陽西門,王凡忽然停步。城門上的“董”字旗已殘破不堪,卻仍在風中掙紮。他運轉觀氣術,看見董卓的血氣運如退潮般向長安收縮,而曹操的氣運如銀蛇般潛入兗州,所過之處,清微觀的雲紋符光星星點點亮起,像散落在亂世中的螢火。

“觀主,您看!”李明遠指著護城河,水麵漂著無數百姓自製的符紙,有用炭筆描的雲紋,有刻著“安”字的木片,雖簡陋卻帶著真誠的願力,“這是金墉城的百姓在送咱們。”

王凡取出從仙府帶來的“聚民符”,符紙融入河水中,竟化作無數光點,順著水流向兗州、向青州、向所有流民遷徙的方向漂去。這是他從南華傳承中領悟的“劫運道則”:不強行改變諸侯的興衰,卻在每個百姓心中種下護民的種子,讓劫運的走向,多少偏向生民一側。

當夜,二人在嵩山腳下歇息。李明遠鋪開輿圖,王凡忽然在兗州與冀州交界處畫下重重標記:“袁紹的神農鼎陣在冀州,董卓的血符陣在洛陽,曹操的屯田令在兗州——我們的‘紅塵星鬥陣’,就布在三者之間。”他指著標記中心,那裡正是清微觀的位置,“以民心為陣眼,以符光為紐帶,讓三家勢力的角逐,變成護民的屏障——袁紹怕我們斷他糧道,董卓懼我們聚他生魂,曹操需我們穩他民心。”

李明遠似懂非懂,王凡卻清楚,這是穿越者與修仙者的雙重使命:既不能改變官渡之戰的結果,卻能讓兗州的百姓在曹操屯田時,多一道抵禦邪修的符光;既不能阻止董卓遷都,卻能讓洛陽的流民,在廢墟中找到一片能插“平安符”的牆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借勢,是借助各方諸侯的力量為護民創造條件;不改勢,是不被權勢迷惑,堅守護民初心。隻有這樣,才是真正的不違天,因為天意在民,護民便是順應天道。次日清晨,王凡在嵩山石壁上刻下“借勢不附勢,護民不違天”十二字。刻刀落下時,石粉中竟混著淡淡金光,正是百姓願力的具象。當第一縷陽光照亮字跡,遠處傳來隱鱗軍的馬蹄聲——趙鐵柱帶著接應的隊伍到了,甲胄上的新麥穗紋軍旗,在晨風中獵獵作響。

“師父,曹操派來的糧車已到東萊。”趙鐵柱遞上一封密信,火漆印正是清微觀的雲紋,“他還附了句話:‘願與觀主共種護民之田’。”

王凡輕笑,曹操的務實與野心,恰是清微觀可借之勢。他望向東方,那裡的天空泛著魚肚白,隱約可見清微觀的方向。經過洛陽探秘,他終於確立了核心策略:不做諸侯的謀士,隻做百姓的護道者,借曹操的糧草、袁紹的忌憚、董卓的暴虐形成的製衡,為流民爭取生存空間——就像在三陰陣的縫隙中,種下一片能開花的靈田。

離開嵩山時,王凡特意將南華玉簡中的“隱鱗陣圖”拓印在石壁上,陣眼處多了行小字:“陣心無將,唯有炊煙”。他知道,這行字會被未來的護民者發現,就像他在仙府中得到的啟示,終將成為亂世中的星火。

洛陽的探秘即將畫上句點,王凡卻明白,真正的挑戰剛剛開始。當他帶著“借勢不改勢”的原則踏上歸途,洛水的濤聲仿佛在重複南華老仙的叮囑:“劫運不可改,然民心可護;天道不可逆,然生息可存。”

是夜,清微觀的鐘聲準時響起。王凡站在山門前,看著弟子們在演武場演練新學的“護生陣”,遠處的靈田飄來陣陣稻香。他摸出《天機卷》殘頁,發現“借勢不改勢”六字已赫然顯現,而“三國鼎立”的預言旁,多了個小小的雲紋標記——那不是天命的印記,而是千萬百姓手中符光的彙聚,是他作為穿越者,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最溫柔的改筆。

洛陽探秘的最後一程,王凡終於明白:所謂道種,不在仙府的玉簡中,而在每個願意為百姓舉起符紙的手掌裡;所謂劫運,不是不可違的天命,而是天下蒼生對安定的渴望。當他望向星空,北鬥七星的排列與“紅塵星鬥陣”隱隱重合,他知道,屬於清微觀的道,已在這亂世中,找到了最堅實的根基——那是民心的厚度,也是護民的決心。

喜歡三國劫修請大家收藏:()三國劫修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穀荊棘歸來 陸總輕點跪,太太回國搶女兒了 最強賭約係統 天空武者 驚!母胎solo的初戀是影帝 大唐:全能太子,李二直呼內行 我造機甲被校花曝光,軍方搶瘋了 重啟人生:攜異能問鼎官場 老婆,特工不是這麼當的! 這個皇帝過於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