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司令說了,這機場不僅要能起降飛機,還要修隱蔽的機庫和防空洞。”工程兵營長拿著圖紙,給工人們比劃,“小鬼子肯定會來炸,咱們得防著。”
三個月後,三個機場相繼完工。滄州西郊機場成了主力機場,跑道長一千兩百米,能起降重型轟炸機;狼山坳機場地勢隱蔽,修了十條地下機庫,專門用來存放戰機;望海縣機場靠近海岸線,主要負責警戒海上的日軍艦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啟用那天,張浩親自到場。三十架“獵鷹”式驅逐機依次升空,在機場上空組成編隊,機翼反射著陽光,像一群銀色的雄鷹。地麵上,軍民們仰頭觀看,歡呼聲此起彼伏。
“李翔,”張浩對身邊的空軍司令說,“從今天起,你的任務就是把這些飛行員練出來。不僅要會空戰,還要能對地攻擊、偵察,甚至長途奔襲。”
李翔立正敬禮:“保證完成任務!”他望著天空中的機群,握緊了拳頭。他知道,這三十架飛機,承載著太多人的期望。
機場建好了,飛機到位了,最缺的就是人才。張浩在根據地內發布公告,招募飛行員、機械師、通訊兵,甚至還辦起了“航空學堂”,從少年裡選拔好苗子。
學堂設在滄州城裡的一座廢棄教堂裡,第一批招了五十個十五六歲的少年,都是根正苗紅的貧農子弟。開學那天,張浩親自來講課。
“知道為啥要辦這個學堂不?”張浩站在講台上,看著下麵一張張稚嫩卻堅定的臉,“因為天上的仗,遲早要打到鬼子的老家去。你們現在學本事,將來就能開著飛機,把炸彈扔到東京去!”
少年們眼睛一亮,一個叫小石頭的男孩站起來:“張司令,俺能學會開飛機不?俺爹是被鬼子的飛機炸死的。”
張浩走過去,摸了摸他的頭:“能!隻要肯下苦功,不僅能開,還能開最好的飛機,替你爹報仇!”
學堂的課程很滿,上午學文化,下午學機械原理,晚上還要去機場看機械師修飛機。
機械師老王是從北平航校跑出來的,帶著幾個徒弟,手把手教孩子們拆發動機、修航電。
“這玩意兒叫火花塞,就像咱們家裡的火柴,沒它飛機就啟動不了。”老王拿著零件,耐心地講解。
除了飛行員,根據地還急需醫生、工程師、農技師。張浩從俘虜的日軍軍醫裡挑了幾個願意合作的,讓他們在衛生學校教課;
又從北平、天津秘密接來一批愛國學生,讓他們負責修建小型水電站和化肥廠。
“咱們要做大軍閥,不能隻靠槍杆子。”張浩在乾部會議上說,“得有自己的工廠、學校、醫院,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有學上,這樣才能紮下根。”
他的話很快傳到基層。農技師教百姓種高產穀子,產量比以前翻了一倍;工程師帶著工人在河邊修水壩,既能防洪,又能灌溉;醫生們走村串戶,給百姓打預防針,以前肆虐的瘟疫再也沒出現過。
半年後,三個機場已經能正常運轉,飛行員們也完成了基礎訓練。李翔決定搞一次遠程奔襲演練,目標是日軍在渤海灣的一個補給港。
演練前一天,飛行員們在機場集合。李翔指著地圖:“從狼山坳機場起飛,低空飛行避開日軍雷達,到補給港上空投下模擬彈,然後原路返回。全程五百公裡,考驗的是你們的續航能力和導航技術。”
“隊長,要是遇到日軍飛機咋辦?”一個飛行員問。
“能躲就躲,躲不開就打!”李翔拍了拍他的肩膀,“記住,你們是獵手,不是獵物。”
第二天清晨,十架“獵鷹”式驅逐機從狼山坳機場起飛,機翼下掛著模擬炸彈。戰機低空掠過海麵,浪花濺到機身上,飛行員們緊緊盯著儀表盤,調整著航向。
臨近補給港時,了望哨發現了三架日軍巡邏機。“左前方發現敵機!”通訊器裡傳來警告。
李翔立刻下令:“一編隊掩護,二編隊繼續執行任務!”他駕駛長機,帶著三架戰機迎上去。日軍巡邏機沒想到會遇到我方戰機,慌亂中開始爬升。
“跟我上!”李翔猛地拉升,一個倒扣,戰機從日軍機群上方掠過,機炮精準命中一架巡邏機的引擎。那架飛機冒著煙墜向大海,剩下的兩架嚇得掉頭就跑。
與此同時,二編隊成功抵達補給港,投下模擬彈後迅速返航。當十架戰機全部安全降落在狼山坳機場時,地勤人員們爆發出熱烈的歡呼。
張浩在指揮塔上看著這一切,嘴角露出微笑。他知道,這次演練隻是開始。係統商城裡,還有更先進的轟炸機和偵察機,隻要再積累些戰爭點數,就能兌換出來。
夕陽下,三十架“獵鷹”式驅逐機整齊地停在停機坪上,機翼上的紅星被染成了金色。李翔走到戰機旁,輕輕撫摸著冰冷的機身,仿佛能感受到它們蘊含的力量。
遠處的工地上,人們還在修建新的機庫和油庫。一個放牛的小孩坐在山坡上,手裡拿著一根樹枝,在地上畫著飛機的樣子,嘴裡念叨著:“長大了,俺也要開飛機,打鬼子……”
張浩站在山崗上,望著這一切。根據地像一棵在戰火中紮根的大樹,根係越來越深,枝乾越來越壯。而那些銀色的戰機,就是伸向天空的枝乾,終將刺破雲層,把勝利的旗幟插向更遠的地方。
他知道,成為真正的大軍閥,不僅要有槍有炮,更要有能守護這片土地的天空力量——而現在,這股力量正在悄然崛起。
喜歡抗日之大軍閥張浩請大家收藏:()抗日之大軍閥張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