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而是人丁一直不夠興旺,以母係為主導的姬家,不僅活了下來,還爬到了父權社會的頂端。
姬木蘭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她在尋找一種更堅固的關係,能夠讓姬家的榮耀延續下去。
這種關係必須超越利益和血脈。
墨蘇和趙錦瑟,就是她的第一組實驗對象。事實證明,效果很好,但還不夠。
因為她們是一起長大的,存在一種近似血緣的羈絆。
而且母親最開始“收買”她們,靠的也是利益:她開出高額的工資,允諾她們更好的生活。
她們來到姬木蘭身邊後,她平等地對待她們,不把她們當作低一等的人。
這或許是構建這種堅固關係的基礎。
但一個實驗組還是太少了。
姬木蘭在考慮如何充分利用男色建立一個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情報網的時候,也在思考能否將風險過高的男性排除在外,建立一個不必看父親和兄弟臉色的,女繼承人們互相扶持的商業聯盟。
在她回國之後,南瑟館很快建好,並且投入使用。
她期待的女繼承人關係網,卻遲遲沒有搭建起來。
是因為她們不願與她合作嗎?
隻要與姬木蘭談過生意就會知道,她並非男人傳聞眼中在談判桌上會“吃人”的魔女,她雖然強勢,卻講道理,見好就收,不會把對方逼至死路,否則不會有那麼多人願意與她合作。
問題在於,根本沒到談合作的那一步。
豪門裡從來不缺女兒,卻沒有女繼承人,有的隻是過剩的男繼承人未來的妻子。
她甚至不知道這些在她讀書的時候,與她坐在同一課堂裡,對於國家和世界的政治、經濟局勢有自己一番見解,偶爾與母親在生意社交場合見到的,行為得體、談吐不凡的那些女孩,是在什麼時候“消失”的。
高中或大學畢業的時候?戀愛的時候?畢業舞會上遇到門當戶對的“王子”的時候?
還是在更早之前……
她們根本就是被當作食物被喂養長大的?
屬於父親的姓氏的家族,就像一隻巨獸。
不屑於吃掉還未長成的小女孩,卻在小女孩長成頂天立地的大女人之前,一口將她們吞下。
用她們的智慧、青春與血肉,滋養它的不斷壯大。
姬木蘭很失望,但她沒有放棄過自己的努力。
她相信隻要自己不斷發出聲音,就一定會引來同類的共鳴。
直到被人推入冰冷的海裡,姬木蘭都沒等到這個回音。
但在發現薛世瑜和靳言居然結婚了之後,木蘭的直覺告訴她,也許薛世瑜就是姬木蘭在尋找的人。
隻不過,薛世瑜被薛家藏匿了起來。
她們中間隔著各種各樣的男人,所有人隻記得她們“情敵”的身份,連她們自己都忘記了,她們最大的相似之處,不在於她們為家族選定了同一個男人,而是她們同為貴女的選擇權。
墨蘇不知道姬木蘭心裡構建著怎樣的藍圖,自然也不會理解木蘭對薛世瑜的期待。
“可是……”墨蘇指著文件的最後,“薛世瑜的創業失敗了,賠了幾千萬。”
喜歡被暴雨衝走後,支教老師爆改霸總請大家收藏:()被暴雨衝走後,支教老師爆改霸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