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溫點頭。一行人跟著他走進橡膠林。乳白色的膠液順著樹皮上的切口,一滴滴流入下方掛著的瓷碗裡,空氣中膠香更濃了。
“何組長,你看那邊。”小王眼尖,指著林間一小片樹,“那些樹好像不太精神?葉子都黃了。”
何雨柱走過去細看。幾棵橡膠樹葉色發黃,樹乾上的割口流膠很少,顯得有氣無力。
“病了。”岩溫歎氣,“前陣子雨水多,又悶熱,好些樹得了‘黃葉病’,流不出好膠了。農場技術員來看過,也沒啥好法子。”
何雨柱蹲下,仔細看了看病樹的樹皮和流膠口,腦中突然閃過很久以前一次簽到獲得的零碎知識——【橡膠樹常見病害及簡易處理】。
黃葉病…好像是缺素或者根係問題?刺激流膠的話……他隱約記得一種土辦法。
“岩溫兄弟,找點乾淨的草木灰,再弄點石灰水,要濃一點的。”何雨柱站起身說。
東西很快找來。何雨柱指揮小李和小王,用草木灰混合濃石灰水,調成糊狀,小心地塗抹在病樹的割口下方一圈。又讓岩溫找來幾根粗壯的藤蔓,將樹乾用力勒緊幾道。
“這是乾啥?”馬華不解。
“刺激一下,通通氣。”何雨柱沒多解釋。他記得這法子能暫時刺激樹體,增加流膠壓力,對輕症黃葉病有時有效。
做完這些,他們告彆岩溫,帶著換來的老膠返回農場。何雨柱跟老楊打了個招呼,說幾天後再來看看。
三天後,何雨柱小組再次來到曼龍寨那幾棵病樹前。
隻見被處理過的樹乾,割口下方明顯腫脹了一圈,流出的膠液雖然還不多,但比之前清澈粘稠了些,量也多了點。
“咦!真管點用!”岩溫驚訝地摸著樹乾。
“應急的法子,治標不治本。還得靠農場技術員想法子根治。”何雨柱實話實說,“不過,這點多出來的膠……”
老楊也聞訊趕來,看著那多出來的膠液,又看看何雨柱,眼神複雜:“何組長,你……懂這個?”
“聽老輩人說過點土辦法。”何雨柱含糊道,“楊科長,這些樹多出來的膠,能不能算場裡的計劃外損耗?我們按老膠的價格收了,給農場換點實在東西。”
老楊看著何雨柱身後卡車裡剩下的暖水瓶和膠鞋,又看看岩溫和寨民期待的眼神,最終點了點頭:“行!就按你說的辦!不過量不多,你們自己收,彆聲張。”
靠著這“病樹增產”的十幾斤膠,加上之前的老膠塊,總算湊夠了技術科需要的量。
回程時,岩溫追到寨子口,塞給何雨柱一個竹筒:“何組長,自家采的草藥,治跌打扭傷,泡酒擦,靈!”
卡車駛出蔥鬱的雨林。小李開著車,忍不住問:“組長,您連樹生病都會看?”
“瞎貓碰上死耗子。”何雨柱打開竹筒,聞到一股辛辣的藥草香,“山裡人靠山吃飯,門道多。咱們搞采購,多學一點,路就寬一點。”
小王在本子上認真記著:橡膠樹黃葉病,草木灰石灰水刺激,勒藤蔓……他覺得組長懂的真多。
車子轉過一個陡峭的山彎,前方傳來沉悶的巨響和驚呼聲!
“不好!塌方!”馬華眼尖,急踩刹車!
隻見前方山路被傾瀉而下的泥石流衝垮了大半,幾輛牛車和行人被困在中間,一片混亂。
渾濁的泥水裹挾著石塊樹木還在往下衝!
“快!下車幫忙!”何雨柱第一個推開車門衝了下去。馬華、小李、小王緊隨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