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進去了。”他對空氣說,像是說給二十五年前的自己聽。
推開門的瞬間,消毒水的氣味撲麵而來。
沈星河眨了眨眼,看清了眼前的場景:301教室,黑板擦還掛在粉筆槽上,粉筆灰在斜照的陽光裡跳舞。
講台上放著他的舊書包,拉鏈沒拉嚴,露出半本《物理競賽題典》——那是他高二開學時,用倒賣球星卡賺的第一筆錢買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黑板上用白色粉筆寫著一行字,字跡歪歪扭扭,像是故意模仿學生的筆跡:“如果你知道未來會失敗,還會努力嗎?”
沈星河的喉嚨突然發緊。
他想起1998年9月1日,班主任張老師在開學第一堂課上說:“人生沒有標準答案,但你們要學會寫自己的答案。”那天他走神了,因為父親剛下崗,母親的體檢報告還壓在抽屜最底層。
現在,講台上放著半截粉筆。
沈星河走過去,指尖碰到粉筆的瞬間,記憶突然翻湧——2008年母親化療時,他在病房黑板上畫小人逗她笑;2012年校辦工廠改製大會,他在白板上畫未來十年的規劃圖;2023年墜樓前,他在手機備忘錄裡寫“如果重來,我要更早教會父親用智能手機”。
他提筆,粉筆在黑板上摩擦的聲音像極了林夏彈吉他時的掃弦。
字跡落下的瞬間,教室的窗戶突然被風吹開,一張泛黃的試卷從他舊書包裡飄出來。
沈星河彎腰去撿,卻在看清試卷上的分數時頓住——那是1998年第一次月考的物理卷,68分,他偷偷改過的78分,紅筆批注還在:“基礎不牢,地動山搖——張老師”。
“會。”他直起身子,黑板上的字已經寫完,“因為我不是為結果而活,而是為過程而戰。”
話音剛落,教室後方傳來“吱呀”一聲。
沈星河轉身,看見最後一排的木門緩緩打開。
門後沒有光,隻有一片霧蒙蒙的影子。
隨著門扉完全展開,那影子逐漸清晰——是件洗得發白的藍白校服,領口沾著墨跡;是雙亮得驚人的眼睛,帶著二十五年前的倔強和迷茫;是他第一次重生時的自己,正攥著半塊沒吃完的綠豆糕,站在門後。
沈星河的呼吸突然急促起來。
他聽見自己的心跳聲,像1998年那個暴雨天,他和林夏躲在茶棚裡時,雨水打在青石板上的節奏。
少年的自己沒有說話,隻是望著他,目光裡有疑惑,有期待,還有一絲他曾在鏡子裡見過無數次的——孤獨。
窗外的風突然大了。
沈星河伸手按住胸口,那裡有個硬硬的東西——是母親臨終前塞給他的玉墜,刻著“平安”兩個字。
他望著門後的自己,突然想起陸明軒說的“因果節點”。
原來所有的選擇,早在1998年那個拿著68分試卷的午後,就埋下了種子。
門後的少年動了動嘴唇。
沈星河聽見自己的聲音從記憶深處傳來:“哥,你說我能改變嗎?”
而此刻,他望著眼前那個滿臉倔強的少年自己,心中五味雜陳。
喜歡逆流韶華請大家收藏:()逆流韶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