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建國的手慢慢鬆了。
接下來的三天,沈星河跑遍了市醫院的退休老專家。
老主任戴著花鏡看他遞來的灶心土樣本,用鑷子夾起一點:"這是天然蒙脫石,確實能吸附重金屬。
你媽當年......是個聰明人。"
他當天就去工商局注冊了"灶火實驗室",辦公室就設在巷口的老茶棚。
第一天開門,就有提著塑料桶的老太太來測水。
沈建國蹲在門口剝毛豆,看他給水樣做檢測,嘴硬道:"彆累著。"可轉天就搬來自己攢的工具箱,在實驗室角落釘了排放試劑瓶的木架。
周小海母親出現那天,雨下得正急。
她裹著褪色的紅雨衣,懷裡抱著熟睡的孩子,一進門就拍桌子:"我要賠償金!
我兒子喝了這井裡的水,總說肚子疼!"
沈星河沒說話,轉身從抽屜裡拿出母親的日記本。
女人翻到"女兒才十二歲,我不想她恨這個世界"那頁時,雨衣上的水滴滴答答落在紙上。
她突然捂住嘴,肩膀劇烈顫抖。
孩子被驚醒,揉著眼睛喊"媽媽",她低頭親了親孩子的額頭,把日記本輕輕推回來。
"我......我去買米。"她紅著眼睛站起來,"中午在老灶吃飯吧,我會燒你媽最拿手的醃篤鮮。"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梅雨季的雨纏纏綿綿下了半個月。
老灶的柴火總也燒不旺,沈星河不得不貼出告示:"因天氣原因,候鳥飯暫停供應。"他把剩下的灶灰裝進軍用鐵盒,每個盒子裡塞張手寫說明:"取兩匙灰,用紗布包好放井裡,半月一換。"
最後一盒送到陳阿婆手裡時,老人正坐在門檻上擇菜。
她用指甲輕輕劃拉灶灰,忽然笑了:"你媽留的灰,三十年都沒結塊。"沈星河這才注意到,阿婆的竹籃裡躺著個舊鐵盒,和他剛找到的那個一模一樣。
"當年你媽給我家小孫子喂藥,用的就是這灰。"老人把鐵盒放進他手心,"她走那天,說"阿婆,這灰你收著,保不準以後還有用"。"
那天夜裡,沈星河做了個夢。
母親係著藍布圍裙站在灶前,灶膛裡的火映得她臉紅紅的。
她回頭對他笑:"小星,灶火彆滅了。"他想撲過去,卻一腳踩空,驚醒時額頭全是汗。
床頭的手機突然亮了。
他記得睡前明明關了機,此刻屏幕上卻跳出條未發送的草稿短信:"項目終止,我在家。"發送時間顯示——2026年6月15日。
窗外的雨還在下。
沈星河摸黑走進廚房,老灶的餘溫透過磚縫滲出來,暖著他的腳心。
他打開抽屜,把手機輕輕放進去,指尖碰到金屬的涼,又縮回來。
清晨的灶台還沒生火,沈星河站在廚房門口,望著抽屜的木把手出了神。
風從門縫鑽進來,掀起桌上的筆記本,某一頁恰好停在母親寫的"灶心土能吸附"那行。
陽光透過雨幕斜斜照進來,在紙頁上鍍了層金邊。
喜歡逆流韶華請大家收藏:()逆流韶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