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尚朝的廣袤大地上,崔燦燦、石雯、張南南一行人正朝著京城的方向前行。一路上,他們風餐露宿,倒也領略了不少尚朝獨特的風土人情。這一日,他們來到了一處久負盛名的書香之地——文淵學境。
還未踏入文淵學境,便能感受到一股濃厚的文化氣息撲麵而來。遠處,連綿的青山環繞,山上鬱鬱蔥蔥的樹木在微風中輕輕搖曳,仿佛在向世人訴說著這裡悠久的曆史。一條清澈的溪流從山間蜿蜒而下,溪水潺潺流淌,發出悅耳的聲響,仿佛是在為學子們的誦讀聲伴奏。
踏入文淵學境,隻見街道兩旁店鋪林立,不過大多都是書肆、筆墨店和售賣各類文房四寶的鋪子。往來的行人中,有不少是身著儒袍的學子,他們手中或捧著書卷,或三兩成群熱烈地討論著學問,臉上洋溢著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
石雯的阿姨看著眼前的景象,不禁感慨萬千,她轉頭對南南說道:“南南啊,在咱們尚朝,很多中科舉的學子,大都出自這裡。這裡的學風醇厚,無數的學子為了能在這裡求學,不惜長途跋涉,慕名而來,就是為了感受這獨特的學習氛圍。”
南南眼睛一亮,興奮地對媽媽說:“媽,這就好比我們現代的高考工廠,考上了這裡就相當於考上了名牌大學,以後的前途一片光明呢!”
崔燦燦聽到這話,臉色微微一變,急忙出聲阻止:“南南,彆胡說!這裡可是聖潔的學府之地,怎能開這種玩笑。你好不容易懂事些,怎麼又開始任性了。學著點,謹言慎行!”說完,崔燦燦便轉身離開,快步走向石雯。
石雯看著崔燦燦走來,一臉疑惑地問道:“你們老是說現代現代的,到底是啥意思啊?我怎麼一句都聽不懂你們的對話。”
崔燦燦無奈地笑了笑,正想著該如何解釋,卻發現一時之間竟不知從何說起。這邊南南見自己被崔燦燦訓了一頓,心裡有些委屈,不過很快就被周圍新奇的事物吸引了注意力。她四處張望著,不一會兒就找到了自己的好夥伴阿潤。
阿潤正站在一個書肆前,饒有興趣地看著裡麵擺放的各種書籍。南南蹦蹦跳跳地跑過去,拉住阿潤的手說:“阿潤,你在看什麼呢?”
阿潤笑著轉過頭,指了指一本古籍說:“我在看這本《尚朝通史》,這裡麵記載了好多咱們尚朝的曆史故事呢,可有意思了。”
南南探頭看了看,卻對那些密密麻麻的文字不太感興趣,她拉著阿潤說:“阿潤,彆老是看書啦,我們出去玩吧。”
阿潤有些猶豫,他看了看手中的書,又看了看南南充滿期待的眼神,最終還是點了點頭說:“好吧,不過我們可不能跑太遠。”
兩人正準備離開,卻看見阿阿才慢悠悠地走了過來。阿阿才一看到南南和阿潤,眼睛頓時亮了起來,快步跑過來說:“你們要去哪兒呀?帶上我一起吧,我就喜歡和你們倆玩。”
南南笑著說:“好呀,我們一起出去玩。不過阿阿才,你可彆一提到學習就不吭聲哦。”
阿阿才吐了吐舌頭說:“放心吧,我保證不掃興。隻要能和你們一起玩,我才不管什麼學習呢。”
就這樣,南南、阿潤和阿阿才三個小夥伴在文淵學境的街道上嬉笑玩耍起來。他們一會兒看看街邊精美的手工藝品,一會兒嘗嘗當地的特色小吃,玩得不亦樂乎。
而此時,崔燦燦正努力地向石雯解釋著現代的概念,儘管石雯聽得一頭霧水,但還是饒有興致地聽著。崔燦燦一邊比劃著,一邊說著:“阿姨,現代就是一個科技非常發達的時代,有能在天上飛的飛機,能在水裡跑的輪船,還有能和千裡之外的人瞬間通話的電話……”
石雯瞪大了眼睛,滿臉的不可思議:“這……這怎麼可能呢?聽起來就像天方夜譚一樣。”
崔燦燦笑了笑說:“阿姨,等以後有機會,我再慢慢給您詳細解釋。其實,現代和尚朝雖然差彆很大,但也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比如人們都在追求更好的生活,都重視教育和知識。就像這文淵學境,在現代也有很多類似的學術聖地。”
就在他們交談的時候,一位友人匆匆趕來。這位友人是石雯阿姨在當地的舊相識,得知他們來到了文淵學境,特意前來迎接,並熱情地表示要帶他們參觀這裡著名的學府——淩雲書院。
眾人欣然應允,在友人的帶領下,朝著淩雲書院走去。一路上,友人不停地介紹著淩雲書院的曆史和成就。原來,淩雲書院始建於尚朝開國之初,曆經數百年的發展,已經成為了尚朝最頂尖的學府之一。這裡不僅彙聚了天下最優秀的學者和教師,還培養出了無數的棟梁之才,在尚朝的政治、文化、學術等各個領域都有著深遠的影響力。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了淩雲書院的門前。隻見書院的大門高大巍峨,門樓上懸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上麵寫著“淩雲書院”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大門兩側,各有一隻威風凜凜的石獅子,仿佛在守護著這神聖的學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走進書院,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寬敞的庭院,庭院中種滿了各種花草樹木,此時正值春日,百花盛開,香氣撲鼻。庭院的正中央,有一座古樸的亭子,亭子周圍擺放著幾張石桌和石凳,想必是學子們平日裡休息和討論學問的地方。
再往裡走,便是書院的講學大廳。大廳寬敞明亮,四周的牆壁上掛滿了曆代名人的字畫和名言警句。大廳的正前方,擺放著一張講台,講台上放著一本翻開的古籍。此刻,雖然大廳裡沒有講學,但仿佛還能聽到往日裡學子們朗朗的讀書聲和老師們激昂的講學聲。
友人帶著他們繼續參觀,一邊走一邊介紹著書院的各個建築和設施。他們參觀了藏書樓,裡麵珍藏著海量的書籍,涵蓋了經、史、子、集等各個領域,不少還是孤本和善本,珍貴無比;又參觀了學子們的宿舍,宿舍雖然簡樸,但卻整潔乾淨,充滿了濃厚的學習氛圍;還參觀了書院的練武場,原來淩雲書院不僅注重學術培養,也重視學子們的身體素質和武藝修煉,培養出的人才可謂是文武雙全。
在參觀的過程中,崔燦燦、石雯、張南南等人都被淩雲書院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所深深折服。南南更是一臉羨慕地說:“要是我能在這裡上學就好了,說不定也能成為一個大才子呢。”
阿潤笑著說:“南南,隻要你努力學習,不管在哪裡都能成為有學問的人。”
阿阿才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就是,不過這裡確實比我想象中的還要厲害。”
參觀完淩雲書院後,友人又帶著他們來到了書院後麵的一座小山上。站在山頂,俯瞰整個文淵學境,隻見一片繁華熱鬨的景象儘收眼底。遠處的青山、溪流,近處的書院、街道,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友人感慨地說:“這裡不僅是求學的聖地,也是修身養性的好地方。學子們在這裡既能潛心鑽研學問,又能親近自然,陶冶情操。”
崔燦燦深吸了一口山上清新的空氣,說道:“確實,這裡的一切都讓人感覺心曠神怡。我想,這也是淩雲書院能培養出這麼多優秀人才的原因之一吧。”
石雯阿姨也點了點頭說:“是啊,看到這裡,我才真正明白了尚朝對教育的重視。希望南南他們也能從這裡學到一些東西。”
南南聽了,連忙說:“媽,您放心吧,我以後一定會好好學習的。”
眾人在山上又停留了一會兒,欣賞著美麗的風景,感受著這裡獨特的氛圍。直到夕陽西下,天邊泛起了絢麗的晚霞,他們才意猶未儘地離開了小山上,朝著客棧的方向走去。
回到客棧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分享著今天的所見所聞和感受。崔燦燦說:“今天參觀淩雲書院,讓我對尚朝的文化和教育有了更深的認識。這裡的一切都讓我想起了現代那些著名的學府,雖然時代不同,但對知識的追求和對人才的培養卻是一脈相承的。”
石雯阿姨說:“是啊,我也希望南南能明白這些道理,珍惜現在的學習機會。”
南南拍著胸脯說:“媽,您就彆操心了,我以後一定不會再任性了,我要像這裡的學子一樣,努力學習,將來做一個有出息的人。”
阿潤和阿阿才也在一旁表示要向這裡的學子學習,努力提升自己。大家你一言我一語,歡聲笑語回蕩在客棧的房間裡。
這一晚,大家都帶著對文淵學境和淩雲書院的美好印象進入了夢鄉。在夢中,他們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充滿書香氣息的地方,繼續探索著尚朝的文化和知識的奧秘。而他們在文淵學境的這段經曆,也將成為他們在尚朝之旅中一段難忘的回憶,激勵著他們在未來的日子裡不斷前行。
喜歡溝壑出路請大家收藏:()溝壑出路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