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瀟簡簡單單的幾句回應很具體地體現出了什麼叫做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一下就把林天齊攻擊他的方向“案件事實”拔高到“被告人作為證據來源的可信度”這一核心證據法原則上來。
法官無法拒絕法庭對被告人可信度的審查。
將攻擊目標從“案件事實”轉移到“被告人作為陳述者的可信度”上。
因為對被告人可信度的質詢是交叉詢問的絕對核心,法官很難製止。
白瀟都不是在玩弄程序技巧,而是在駕馭程序規則。
白瀟站在法律精神的更高處,告訴林天齊,“你說的規則我懂,但我用的,是規則的更高階玩法。”
白瀟說完的時候,林天齊整個人都麻了,還能這樣?還能找到這個角度?
林天齊之前微微後靠的身體,此刻僵硬地前傾,手指緊緊地捏住了一支筆,因為他需要抓住一點什麼東西,來掩飾他那隻正在微微顫抖的手。
為了應對白瀟,林天齊可是做了很多準備的,沒想到,自己的反擊就這樣被白瀟輕輕鬆鬆的就擊破了,似乎不費吹灰之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巨大的心理落差讓林天齊腦子裡現在一片空白,還有嗡嗡嗡的聲音作響。
對於審判席上的三位法官,他們知道白瀟牛筆,但是親曆了剛剛這場攻辯之後,心裡不免還是再次被白瀟的老練甚至“狡猾”的手段給狠狠地震撼到了,特彆是審判長。
要知道在一開始林天齊提出反對理由的那一刻,審判席上的三位法官內心天平都發生了明顯的傾斜。
因為林天齊提出的“混淆時空”和“侵犯權利”這兩個點,尤其聽起來正當且有力,符合程序正義的嚴格要求。
他們都覺得林天齊說得在理,白瀟的問題確實有些咄咄逼人,存在越界的風險。
審判長的手甚至已經微微抬起,準備敲下法槌,口中那句“反對成立,請代理人注意提問方式”幾乎到了嘴邊。
沒想到下一秒白瀟把“被告人作為陳述者的可信度”給搬了出來,讓林天齊說再多的程序性辯護都沒有用了,因為這才是本質,這才是證據規則的真正核心!
外行看熱鬨內行看門道,旁聽席上的觀眾知道白瀟牛筆,但是感受不像法官那麼深。
剛剛的那場爭論,就好比如,整個法庭審判就像一座大廈,而被告人的陳述就是搭建這座大廈最主要的磚塊。
“可信度”就是檢驗每一塊磚頭是否結實、是否能承重的唯一標準。
如果磚塊本身是腐朽的、虛假的,那麼無論你用多漂亮的設計圖、多堅固的水泥,最終搭建起來的大廈都將是搖搖欲墜的,甚至會轟然倒塌。
林天齊在糾纏程序技巧,攻擊白瀟時空混淆、不當評論,這是在爭論遊戲規則,是形而下的“術”。
白瀟對此則是一劍封喉,直指證據法的核心靈魂,也就是證言可信度。
這是在爭奪事實認定的基石,是形而上的“道”。
而法官們之所以如此的震驚,那是因為林天齊是在要求法官因為一個技術細節,而放棄對證據核心,也就是可信度進行審查。
而白瀟則是在提醒法官,不要被形式迷惑,我們正在做的工作,最根本的就是判斷他說話可不可信。
而現在,他就在我們眼前演示了他是如何撒謊的!
這才是真正的“降維打擊”。
白瀟展現出的,是一種超越機械法條主義的、對法律精神和訴訟目的更深層次的理解。
……
喜歡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請大家收藏:()律師:拐賣判五年?給我滿族抄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