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卸支撐圓木!”孫寶山扯著嗓子喊。
工匠們手腳麻利地拆下圓木,木板失去支撐,被小心地抬下來,堆在一旁。頂層的樓板漸漸露了出來,平整的水泥麵上還能看到淡淡的鋼筋印記。
站在頂樓的工匠試探著跺了跺腳,樓板發出沉悶的響聲,卻紋絲不動。
“好!沒問題!”有人興奮地大喊,聲音在工地上傳開。
韓忠信拍著大腿笑:“成了!頂層穩著呢!”
看熱鬨的人群炸開了鍋,議論聲嗡嗡響:
“這房子,一根木頭都不用。”
“聽說這叫鋼筋混凝土,全部用水泥建造。”
“厲害,太厲害了,這樣的房子豈不是不怕水火?”
“洋人牛啊。”
“你看那些工匠哪一個不是咱大清國的,怎麼叫洋人厲害。”
“就是,分明是咱大清國的工匠厲害。”
“看到那個小夥子了吧,咱們滬上人,聽說就是監造房子的幫辦,不僅會說洋文,還會建房子。那才是厲害人。”
“神童啊!這麼年輕就有這本事!”
不管懂不懂,大家都伸長脖子看著,眼睛裡閃著好奇。
顛地緊鎖的眉頭漸漸鬆開,嘴角的笑意真切了些,朝工匠們揮手:“繼續拆!”
渣甸和羅素臉上的笑容卻淡了。
他們本想看笑話,沒想到頂層真穩得住。
現在想走又不行,隻能硬著頭皮站著,心裡盼著下麵幾層出問題。
陳林的心卻沒放下。
頂層承受的壓力最小,真正的考驗在下麵。
他盯著工匠們拆第二層的板,每一塊木板落地,都像敲在他心上。
撬棍的“哢哢”聲、木板落地的“砰砰”聲、人群的驚呼聲,在他耳邊交織,讓他呼吸都有些急促。
第二層拆完了,柱子立得筆直,沒一點晃動。
第三層拆完了,樓板依舊穩穩當當。
終於到了最底層。
最後一塊木板被撬開時,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工地上靜地能聽到風吹過的聲音。
陽光照在裸露的框架上,青灰色的水泥柱子支撐著樓板,鋼筋在柱子裡若隱若現,雖然看著沒什麼美感,卻透著一股結實的力量。
這是上海灘第一棟鋼筋混凝土框架,建築史上的一小步,此刻卻讓所有人都看呆了。
“承重實驗!”陳林的聲音打破了寂靜。
數十名工匠立刻爬上四樓,站成整齊的一排。隨著陳林一聲令下,他們一起用力跺腳,“咚咚咚”的響聲從樓頂傳來,像悶雷滾過。
所有人都盯著框架,心提到了嗓子眼——框架穩穩地立在那裡,連一絲晃動都沒有!
“成了!真成了!”工匠們歡呼起來,互相拍著肩膀,眼裡閃著激動的光。
顛地的手杖“咚”地戳在地上,臉上的笑容再也藏不住,眼角的皺紋都舒展開了。
“現在,有請顛地先生為大樓效果圖揭幕!”陳林走到一塊蒙著紅綢的巨大畫板前,聲音清亮。
這是他特意安排的環節,老板都愛這種風光時刻。
顛地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大步走到畫板前,右手高高揚起。
紅綢被扯下,飄向空中,露出畫板上的圖案——一棟七層大樓!下麵四層是英倫哥特式風格,巨大的落地窗鑲著彩色玻璃,陽光照上去肯定流光溢彩;四層之上是三層中式建築,飛簷翹角,木窗雕花,中西合璧,美得讓人移不開眼。
這是陳林和設計師們改的方案:鋼混框架加石頭承重牆,上麵再建三層木質結構,既結實又不浪費材料。
“七層……竟然是七層!”渣甸忍不住驚呼,手裡的手杖差點掉在地上。他們怡和洋行在建的三層樓,跟這個比起來,頓時不香了。
羅素的藍眼睛瞪得溜圓,半天說不出話。誰也沒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工地裡,竟然藏著這樣一棟樓。
人群裡爆發出更響的歡呼,工匠們拍著手,洋行職員們笑著擁抱,連看熱鬨的華工都咧著嘴,臉上透著股自豪——這樓,是他們一磚一瓦建起來的!
陳林站在人群中,望著歡呼的人們,緊繃的肩膀終於放鬆下來。
風拂過他的臉頰,帶著水泥和木頭的味道,這味道裡,藏著他穿越後的第一個勝利。
五天五夜的忙碌沒白費,接下來,該讓這棟樓真正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