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露在蓄水池的青石磚上凝結成珠,黃玉卿踩著露水走到渠邊時,正看見老牧民巴圖蹲在田埂上,用木瓢將渠水澆在耐旱作物的幼苗上。幼苗的葉片上沾著水珠,在晨光裡泛著嫩綠的光,與上月乾裂的土地判若兩樣。
“巴圖大叔,今日的水夠不夠用?”黃玉卿走上前,見渠裡的水順著田壟蜿蜒流淌,每一株幼苗都能喝到水,心裡踏實了不少。
巴圖直起身,黝黑的臉上滿是笑意,皺紋裡還沾著泥土:“夠!夠!這蓄水池的水比去年的雨水還足,您看這麥子,長得比去年壯實多了。”他指著不遠處的牧場,幾隻牛羊正在啃食新長的青草,“還有您改良的牧草,冬天也能青,咱們再也不用怕雪災時沒草喂牲口了。”
黃玉卿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牧場邊的手工作坊裡,幾個婦人正忙著紡羊毛,織出的毛布又厚又軟。不遠處的酒坊飄來陣陣酒香,李老匠頭帶著工匠們將新釀的沙棘酒裝壇,準備運到西域去。這一幕幕交織在一起,像一幅鮮活的畫卷,讓她想起去年剛到朔北時,這裡還是一片荒涼。
“夫人,蕭將軍讓您去牧場那邊看看,說新搭建的畜欄已經好了,還請了幾個老牧民來指點如何防疫。”青禾快步走來,手裡拿著一張圖紙,“還有您說的那個飼料配方,廚房已經試著做了,您要不要去嘗嘗?”
黃玉卿接過圖紙,上麵畫著畜欄的布局,還標注了通風口和防疫通道。她笑著點頭:“走,咱們去看看。”穿過牧場時,幾個牧民子弟正跟著蕭勁衍學習騎馬,他們的笑聲在草原上回蕩,讓這寂靜的旱季多了些活力。
蕭勁衍看見黃玉卿,翻身下馬:“你來得正好,老牧民說咱們的畜欄搭得好,還能防狼。不過他們建議在牧場周圍種些灌木,既能擋風,又能防止牲口跑丟。”
“這個主意好。”黃玉卿指著圖紙上的空白處,“咱們可以在灌木旁邊種些沙棘,既能當圍欄,又能用來釀酒,一舉兩得。”她忽然想起流寇供詞裡提到的北境聯盟,心裡沉了沉,“對了,畜欄的守衛要加強,尤其是晚上,彆讓彆有用心的人鑽了空子。”
蕭勁衍會意,伸手握住她的手:“放心,我已經安排了兵士巡邏。再說,現在牧民們都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就算有陌生人來,他們也會第一時間通報。”
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馬蹄聲。黃玉卿抬頭望去,見幾個西域商人牽著駱駝走來,為首的商人穿著異域的服飾,手裡還拿著一張羊皮地圖。李老匠頭跟在後麵,臉上滿是興奮:“夫人,蕭將軍,這幾位是西域來的商人,說要跟咱們訂一百壇沙棘酒,還想跟咱們長期合作呢!”
西域商人走上前,用不太流利的漢話說道:“聽說朔北的酒好喝,還能驅寒,我們想把這些酒運到西域去,肯定能賣個好價錢。以後咱們還可以合作,你們需要的糧食和藥材,我們都能運來。”
黃玉卿笑著點頭:“好啊!咱們可以簽訂契約,保證酒的品質,也希望你們能按時交貨。”她接過商人遞來的羊皮地圖,上麵標注了西域的商路,還有幾個城邦的位置。忽然,她注意到地圖上有一處標記,旁邊寫著“黑石”二字,心裡猛地一緊——這難道就是之前提到的黑石商隊?
“不知幾位是否認識黑石商隊?”黃玉卿不動聲色地問道,目光緊緊盯著商人的表情。
商人的臉色微變,隨即笑著搖頭:“黑石商隊?沒聽過。不過西域的商隊多,有些商隊行事隱秘,我們也不太清楚。”他避開黃玉卿的目光,轉身去看酒壇,顯然不想再提這個話題。
黃玉卿心裡有了數,看來這黑石商隊確實不簡單,連西域商人都不願提及。她沒有再追問,而是和商人商量起交貨的時間和地點。待商人離開後,她對蕭勁衍說:“黑石商隊的事,咱們得儘快查清楚。我總覺得他們和北境聯盟有關,若是讓他們斷了咱們的西域商路,後果不堪設想。”
蕭勁衍點頭,目光沉了沉:“我已經讓人去查了,相信很快就會有消息。不過現在最重要的是讓朔北的百姓過上好日子,隻有他們真正歸心,咱們才能應對接下來的挑戰。”
兩人正說著,遠處傳來一陣歡呼聲。黃玉卿抬頭望去,見手工作坊裡的婦人將織好的毛布拿出來,牧民們圍在一起,爭相挑選。一個老婦人拿著毛布,激動地說:“這毛布比以前的暖和多了,今年冬天再也不用怕凍著了!”
黃玉卿看著這一幕,心裡滿是欣慰。她知道,朔北能有今天的景象,離不開每一個人的努力。從雪災時的眾誌成城,到旱災時的積極應對,再到如今的產業閉環,朔北已經不再是那個任人欺淩的地方。
“夫人,蕭將軍,學堂的孩子們來了,說要給您和將軍送他們畫的畫。”一個衛兵跑過來,臉上滿是笑意。
黃玉卿和蕭勁衍對視一眼,快步走過去。隻見一群孩子舉著畫紙,上麵畫著蓄水池、酒坊、牧場,還有他們一家人。念安跑在最前麵,手裡拿著一張畫,上麵畫著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旁邊還有兩個小孩,背景是一片草原。
“娘親,爹爹,這是我畫的咱們家!”念安舉起畫紙,臉上滿是驕傲,“老師說,咱們朔北現在是最好的地方,以後再也不用怕天災人禍了。”
黃玉卿蹲下身,摸了摸念安的頭,眼眶有些濕潤。她想起去年雪災時,念安凍得瑟瑟發抖,還安慰她說“娘親彆擔心,我們會好起來的”。如今,孩子的願望終於實現了,可她知道,這平靜的背後,還有更大的挑戰在等著他們。
“是啊,咱們朔北會越來越好的。”黃玉卿輕聲道,目光望向遠處的邊境線。那裡的風還在吹,卻再也吹不散朔北百姓的決心。她忽然想起少帝送來的密信,京中權貴對朔北財富的覬覦,還有北境聯盟的威脅,這些都像陰影一樣籠罩在她心頭。
蕭勁衍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輕輕拍了拍她的肩膀:“彆想太多,咱們一步一步來。現在朔北的經濟已經形成閉環,就算遇到困難,咱們也能應對。再說,還有這麼多百姓支持咱們,咱們不是孤軍奮戰。”
黃玉卿點點頭,站起身。夕陽西下,將草原染成了金色。蓄水池的水泛著波光,酒坊的炊煙嫋嫋升起,牧場的牛羊悠閒地吃草,手工作坊裡的笑聲不斷。這就是“朔北模式”,一個由百姓和他們共同打造的家園。
“走,咱們去看看飼料的配方做得怎麼樣了。”黃玉卿拉起蕭勁衍的手,往廚房走去。晚風拂過,帶著牧草的清香和酒的醇香,讓人心安。她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挑戰也會更多,但隻要他們一家人在一起,和朔北的百姓並肩作戰,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
回到將軍府時,天色已經暗了。黃玉卿坐在案前,翻看著今日的賬本。酒坊的收入比上月多了三成,手工作坊的毛布也賣出了不少,牧場的牲口數量也在增加。她拿起筆,在賬本上寫下“朔北模式初成”幾個字,心裡滿是感慨。
忽然,窗外傳來一陣輕微的響動。黃玉卿警覺地抬頭,見一道黑影閃過。她剛想喊衛兵,蕭勁衍已經推門進來,手裡拿著一支羽箭:“是探馬回來了,說北境聯盟最近有異動,似乎在集結兵力。”
黃玉卿的心猛地一沉,接過羽箭,箭杆上刻著一個“北”字。她知道,平靜的日子不會太久,一場更大的風暴即將來臨。但她看著賬本上的數字,想著白天牧民們的笑臉,又堅定了信心。
“咱們得加快軍備升級的速度。”黃玉卿將羽箭放在案上,目光堅定,“酒坊的收入可以用來改良武器,牧場的牲口可以用來運輸物資,咱們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蕭勁衍點頭,伸手將她攬入懷中。窗外的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卻驅不散空氣中的凝重。黃玉卿靠在他的肩上,耳邊仿佛傳來北境草原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她知道,接下來的日子,將會是一場硬仗,但她已經準備好了。
夜色漸深,將軍府的燈還亮著。黃玉卿和蕭勁衍坐在案前,一起規劃著朔北的未來。他們的身影在燈光下交疊,像一座堅固的堡壘,守護著這片他們用血汗換來的土地。而在遙遠的北境,一場更大的戰爭,正在悄然醞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