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榜後,休沐便已經開始了,眼看再過四五日就是除夕,能回家的學子早就收拾包袱走了個乾淨。
剩下些路遠不便歸家的,也大多結伴去了湘江府城裡湊熱鬨,打算趁著年節下鬆快鬆快,犒勞一下自己苦讀一年的辛苦。
人一少,連帶著書院裡的食肆都顯得空落落的。掌勺的劉大叔樂得清閒,大手一揮,乾脆勻了個靠角落的灶眼給狗娃,由得他自個兒折騰。
於是,狗娃便開始了他的“大廚”生涯。
每日裡,他除了完成食肆那點有限的灑掃搬運活兒,其餘心思全都撲在了那口小灶上。變著花樣地研究吃食,恨不得把在劉大叔那兒偷師學來的、還有自己瞎琢磨出來的所有本事,全都一股腦兒做給他三叔嘗嘗,力求做出一桌“完美”而又“飽含新意”的年夜飯。
今兒個是煨得爛爛的黃豆燜豬蹄,明兒個是撒了厚厚香豆粉的烙餅,後兒個又不知從哪弄來條鮮魚,熬了奶白奶白的魚湯……
王明遠簡直成了他的專屬試菜員。
每每看到狗娃端著一碗熱氣騰騰、賣相……嗯,偶爾還行,但大多時候隻能說“實在”的新菜式,眼巴巴地送到他麵前,王明遠就哭笑不得。
拒絕是肯定不能拒絕的,狗娃那一腔赤誠的心意,比啥都珍貴。
他隻能硬著頭皮,在狗娃亮得嚇人的期待眼神注視下,把那些或鹹了淡了、或火候過了、或搭配有點詭異的食物一口口吃下去,然後努力搜腸刮肚地找出點優點來誇。
“嗯!香!這豬蹄燜得入味!就是下次黃豆提前泡下會更好,有點硌牙!”
“餅子烙得厚實,頂餓!就是稍微有點硬……嗯,中間稍微有點生!”
“魚湯……鮮!就是下次刺可以撈得再乾淨點,還有就是不要和梨一起燉就更好了……”
王明遠一邊吃著有時候味道一言難儘的“愛心餐”,一邊心裡暗歎:這傻小子,真是實心眼兒到讓人心疼,就是不要再研究什麼創新菜就行……
這日傍晚,天色暗得早,凜冽的北風刮過空蕩蕩的院落,發出嗚嗚的聲響。
狗娃終於在王明遠的強烈要求下,停止了研究“王氏狗娃創新菜”,開始回歸了正途。
這會正端來一個大陶罐,興衝衝地放在桌上,揭開蓋子——熱氣“呼”地一下冒出來,帶著一股熟悉的麵片和臊子混合的香氣。
“三叔!快嘗嘗!今兒我做的燴麵片!我照著奶以前的做法,又加了點劉大叔教的訣竅,多燉了會兒,湯更濃了!你看這麵片,扯得薄厚勻稱吧?”狗娃獻寶似的遞過筷子,眼睛亮晶晶地等著評價。
王明遠湊近一看,罐子裡稠乎乎的一大鍋,麵片確實比上次規整了些,混著炒香的肉臊子和零星菜葉,油花點點,看著倒是挺誘人。他接過筷子,吹了吹熱氣,夾起一筷子送入口中。
麵片還算筋道,湯味濃厚,鹹淡也適中。
“唔,不錯!”王明遠點點頭,這次是真心實意地誇了一句,“比上次有進步,湯頭確實更香了。”
正準備開吃,齋舍門外忽然傳來了幾下輕微的叩門聲。
“咚、咚咚。”
聲音不大,卻在這寂靜的傍晚顯得格外清晰。
王明遠和狗娃動作都是一頓,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詫異。
這會子,熟悉的同窗像李昭,早就回家去了;李茂兄這會兒肯定在鋪子裡忙年終的賬目;季師兄衙門裡年底事多,更是不可能這個點過來。
會是誰呢?
“我去開門!”狗娃放下碗,一抹嘴,靈活地跳起來,三兩步跑到門邊,“吱呀”一聲拉開了門。
門外站著一個人。
身形高瘦,穿著一件略顯單薄的青色冬袍,外麵似乎罩了件半舊的深色棉褂子,在這寒風裡站著,顯得有些清寂。
廊下光線昏暗,看不清具體麵容,隻能隱約看到一個輪廓。
狗娃不認識這人,愣了一下,撓撓頭:“你找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