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老爺爺正圍著一個小石桌下棋,旁邊還有個老奶奶在擇菜,看到他們這群扛著“長槍短炮”的外人,都投來了好奇的打量。
【我靠,這地方也太真實了吧!這不就是我小時候住的外婆家嗎?】
【畫風突變!從金融精英劇場,一秒切換到弄堂生活紀錄片!】
【感覺品哥下一秒就要被居委會阿姨拉過去做人口普查了。】
【我為什麼有點感動?這才是真正的城市毛細血管啊!】
在弄堂的中段,他們終於找到了那家店。
一塊被歲月侵蝕得有些發黑的舊木匾,掛在一扇吱呀作響的木門上。
上麵用隸書刻著三個字——孫記館。
店鋪小得甚至有些寒酸。
就是一樓最普通的民居,強行騰出來的一點空間。
裡麵密密麻麻地,也就擺了四五張小桌子。
此刻正是飯點,店裡坐滿了人,門口支起的折疊桌旁也坐著一家三口,正吃得熱火朝天。
來吃飯的,全是附近的街坊鄰居,說著一口地道的滬上軟語,氣氛嘈雜而熱絡。
一個穿著碎花圍裙,頭發花白,身形微胖的阿姨從廚房裡探出頭來,看到陳品一行人,先是愣了一下,隨即臉上就堆起了熱情的笑容。
“哎喲,幾位小後生,來阿拉店裡吃飯的啊?”她的普通話帶著濃重的口音,但異常親切。
“是啊阿姨,聽說您這兒的本幫菜做得地道,我們慕名來的。”陳品笑著回應。
“哎呀,談不上啥地道不地道的,阿拉就是燒點家常便飯,隨便吃吃的呀。”
孫阿姨一邊在圍裙上擦著手,一邊在店裡掃了一圈,有些不好意思地說,
“真當不好意思哦,儂看看,店裡廂坐滿了,要不……儂稍微等一歇歇?”
“沒事沒事,我們不急。”
就在這時,旁邊桌一個正在咪著老酒的大叔,主動站了起來。
“阿囡,我們快吃好了,讓他們坐我們這桌!”
說著,便招呼著同伴,三下五除二地把碗裡的菜扒拉乾淨,起身讓了座。
孫阿姨連忙說著“謝謝儂”,又親自用抹布把桌子擦得乾乾淨淨。
【天呐,這氛圍也太好了吧!這才是街坊鄰裡該有的樣子啊!】
【哭了,我上次在飯店吃飯,因為多看了一眼,鄰桌差點跟我打起來。】
【這老板娘,好像我外婆啊,好親切。】
【品哥,我命令你,不準欺負這麼好的阿姨!】
陳品看著彈幕,笑了笑,在心裡對小饞貓說:“怎麼樣?這家店的感覺,還行吧?”
【哼!】
小饞貓的聲音,破天荒地沒有第一時間開啟嘲諷模式,隻是輕輕地哼了一聲。
【環境勉強湊合,油煙味裡……倒是有幾分煙火氣。菜怎麼樣,還是要嘗過才知道!】
孫阿姨拿過來一個手寫的小黑板,上麵用粉筆寫著今天的菜色,總共也就十來道。
“小後生,來看看呀,想吃點啥?今朝阿拉買的黃鱔跟河蝦都蠻靈光的,那個醃篤鮮也是剛剛篤好的,鮮得嘞,眉毛都要脫落哉!”
她熱情地推薦著,沒有半分不耐煩。
陳品看著那塊小黑板,目光在“響油鱔糊”和“醃篤鮮”上短暫停留。
他忽然笑了。
他抬起頭,迎上孫阿姨那充滿善意的目光,語氣裡是前所未有的篤定。
“阿姨,我們不點了。”
“今天吃什麼,您說了算。”
“就把您最拿手的菜,給我們做幾道,讓我們也嘗嘗您的手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