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鼓尚未響起,隻見戰場的北麵煙塵騰起,喊聲震天。喊打喊殺的雙方士兵不約而同地停了下來,看向遠方,各自祈盼來的是自己人。如今敵我都是憑著一口氣在堅持,就看誰的氣長,這股援軍,無疑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那煙塵越來越近,馬蹄聲越來越密集。突然,明軍中爆發出一陣陣喊聲。很顯然,來的是明軍,紅底黑字的戰旗,像是一支強心劑,讓沐英所部原本陷入低穀的士氣,一下子直衝雲霄。
“明軍威武!”沐英激動地高喊。
緊接著數千人高喊:“明軍威武!”戰場形勢瞬間反轉,元人被氣勢所攝,恍惚之間就丟了性命。
赤那一看不妙,立馬叫來親衛:“稟告陛下,明狗的援兵來了,本將率人先抵擋一陣。”
親衛領命,匆匆離去。
“列陣!反擊!”沐英的聲音高亢,穿透戰場的喧囂。他知道,打破困局的機會來了,一定要把握住。雖有援軍加入,但是陳德所部一路奔波,也不見得有多少戰力,必須趁元人再次陷入混亂的時機,一舉擊潰。
陳德率領騎兵接近戰場後迅速展開兩翼,如同巨鷹的雙翅,向元軍包抄過去,意圖圍殲。元軍見狀紛紛後撤,反倒給了正麵沐英機會,局勢又逐漸反轉過來。
還沒等那親衛把話說完,愛猷識理達臘立即衝出大帳,帳外還算穩定,但向不遠處望去,便可看見明軍的軍旗正逐漸逼近。
顧不得皇帝的架子,愛猷識理達臘立即命人收拾金銀細軟,在明軍尚未把他們包餃子之前,趕緊溜。在少數親衛的保護下,愛猷識理達臘離開大營,沒有繼續向西南進入察合台汗國的實際控製區,而是原路返回,轉向西北。
他深知,雖然隻是經曆一夜的戰鬥,但他所麵對的形勢已然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他真成了喪家之犬,去察合台汗國隻會自取其辱,倒不如回到漠北草原。
拚死抵擋的赤那,得知皇帝已經安全離開,心中大定,招呼左右實施突圍,從南麵撕開了一個口子,率領數十騎倉皇逃走。
沒了主心骨,剩餘的元軍在明軍的招降之下,紛紛放下武器,等候處置。他們早已聽說,投降明軍是一條活路,心中也沒那麼抗拒。
直到現在,沐英才算真的鬆了一口氣。他與臨江侯陳德相視而笑,此次突襲,收獲頗豐。被俘虜的元人,其中不乏身穿華麗袍服的舊元宗室、大臣。士兵們正在清點繳獲的金印、圖書、儀仗等物,這些都是舊元政權的法統象征。
“將軍,此戰大捷!俘獲舊元國公撒裡怯兒、卜賽因不花等宗室大臣百餘人,繳獲金印、符牌、儀仗無算!愛猷識理達臘僅率數十騎遁入戈壁,是否追擊?”何鎖南普興奮地前來稟報。
沐英搖了搖頭,眼下明軍已然心有餘而力不足。他沉吟片刻,果斷道:“不必了。喪家之犬,已不足為慮。經此一役,舊元王庭最後一口氣已然斷絕,諒其也掀不起大浪。清點戰果,看押俘虜,派出哨騎警戒。”
“是!”
沐英翻身下馬,走到那麵倒在地上的北元王旗前,用刀尖將其挑起。絲綢的旗麵上,繡著的狼鹿圖案已被血汙和塵土玷汙,顯得破敗而淒涼。
“快馬向京師報捷!”沐英將王旗扔給親兵,聲音沉穩而有力,“奏明陛下:臨江侯陳德、征西將軍沐英,幸不辱命,於哈密擊破元酋愛猷識理達臘殘部,俘獲無算,敵酋僅以身免。”
“我不過是趕巧了,沐將軍才是首功。”
“若無援軍,我就得以身殉國了!還得多謝侯爺救命之恩。”
“實不敢當。”
永樂元年年關將近,按照朱標頒布的《大明官員休假則例》的規定,年底的長假即將開始,各部衙門都在盤點事務,準備封印放假。街頭巷尾,采買年貨的百姓摩肩接踵,酒肆茶樓生意興隆,孩童們已經開始零星地燃放爆竹,空氣中彌漫著硝煙和食物的混合香氣,驅散了冬日的寒意。
率軍出征的各位公侯、將軍,已陸陸續續凱旋。北征漠北、克複和林的魏國公徐達、宋國公馮宗異、力戰乃兒不花的濟寧侯顧時;陝甘平叛的征西將軍沐英、坐鎮陝西的曹國公李文忠,四川平叛的平西將軍丁玉以及穩定後方的信國公湯和……一位位功勳卓著的名將歸來,使得京師的武風為之大盛,也意味著這個新興的王朝,在經曆帝位更迭的動蕩後,正以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力量,步入一個全新的時代。茶樓酒肆間,說書人演繹的“濟寧侯一戰定漠北”、“沐英千裡逐元酋”這些振奮人心、津津樂道的故事,是年節之中最受歡迎的段子。
與市井的歡騰相比,紫禁城內的氣氛則要莊重和複雜得多。論功封賞的大典定在臘月廿三,小年這一天,於奉天殿舉行。這既是對一年征戰之功的總結,更是朱標登基後的首次軍功表彰大會。
這一日,奉天門內儀仗森嚴。文武百官按品秩肅立,功勳將領們身著嶄新的朝服,位列前班,等待皇帝駕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樂起駕興,朱標身著明黃團龍常服、頭戴翼善冠,緩步就坐於龍椅之上,麵對群臣的朝拜,輕輕頷首。宣旨內侍展開聖旨,用尖細而清晰的聲音,開始宣讀封賞詔書。
首先是北征的徐達、馮宗異二人,雖已位極人臣,國公之位無以複加,但朱標仍給予了極儘的榮寵:加賜金銀絹帛,並給予了極高的褒獎詞,肯定他們“廓清漠北”的不世之功。二人人出列謝恩,神色沉穩,並無驕矜之色。
接著是平定西番部族叛亂的功臣,包括坐鎮的曹國公李文忠、信國公湯和,賜賞略略遜於魏、宋兩位國公。
當念到“征西將軍沐英”時,殿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這位年輕將領身上,沐英的戰果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封侯進爵就在今日。
“征西將軍、大都督府同知沐英,仁厚機敏,屢有宿功,此次率軍平叛,千裡挺進,洞察敵酋奸謀,出兵哈密,俘獲元廷宗室大臣,繳獲印信儀仗,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特晉封為西平侯,食祿一千石,賜鐵券,子孫世襲!欽此!”
“西平侯!”殿中響起一陣低低的驚歎聲。沐英此戰一舉封侯,食祿豐厚,獲丹書鐵券,可謂恩寵備至,引來不少人羨慕,但實至名歸,沒人敢質疑,更何況沐英與皇室的關係擺在那裡,朝裡朝外誰不知道,絕不會有不開眼的人出來找茬。沐英深吸一口氣,出列跪倒,聲音洪亮而堅定:“臣沐英,謝陛下天恩!必當竭忠儘智,以報陛下!”
朱標微微頷首,目光中流露出讚賞。他需要把沐英這樣的自己人提拔上來,去平衡那些恃功而驕的開國老勳,保衛皇權。
封賞繼續進行,平羌將軍丁玉亦有厚賜,軍中各級將領也按功行賞,金銀錦帛各有所賜。殿內氣氛一時間非常熱烈,武將人人興高采烈,與有榮焉,而對麵的文臣則強顏歡笑,心事重重。
就在一片頌聖謝恩之聲中,宣旨內侍的聲音陡然一轉,帶上了一絲冷意,宣讀另一份旨意:
“吉安侯陸仲亨,遠征漠北,雖有小功,然其身為大將,不識大體,竟私踞舊元宮闕,安坐僭越之位,狂悖無禮,大逆不道!姑念其往日微勞,著罰俸一年,以示懲戒!望其深自反省,謹守臣節!”
喜歡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請大家收藏:()重生朱標,我才是明太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