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毅教授的聲明,隻是投向平靜湖麵的一顆石子。
真正掀起滔天巨浪的,是那個無聲無息,卻又擁有著雷霆萬鈞之力的“未來數據包”。
它像一道幽靈般的指令,穿透了華夏最頂尖、最森嚴的學術防火牆,精準地抵達了每一個被選定者的終端。
那不是病毒,也不是攻擊。
它隻是一份邀請,一份來自未來的、通往真理聖殿的邀請。
而對於那些將畢生都奉獻給探索與求知的學者而言,這份邀請,便是無法抗拒的魔鬼低語,是蘊藏著無上榮光的伊甸園毒果。
深夜,國家超級計算中心,人工智能分區。
空氣中隻有服務器低沉的嗡鳴和鍵盤清脆的敲擊聲。
國內AI領域的旗幟性人物,陳靜博士,正對著屏幕上的一行行代碼出神。
她的手指懸在鍵盤上,微微顫抖。
瞳孔因為極度的專注而縮成了兩個點,死死地釘在那片數據流的海洋深處。
“強人工智能情感邏輯生成模塊”。
僅僅是這個標題,就足以讓她的心臟停跳。
這是她追逐了半生的幻影,是橫亙在人工智能與真正“智慧”之間,那道深不見底的天塹。
她窮儘心血,也僅僅是在天塹的這一側,窺見了對岸的一絲模糊微光。
而現在,一整座通往彼岸的、由完美無瑕的底層算法構築的宏偉橋梁,就這麼完整、清晰地呈現在她的眼前。
每一個函數,每一個變量,都閃爍著超越這個時代的智慧光芒,它們彼此嵌套,邏輯自洽,構成了一個完美的、擁有無限可能的閉環。
這根本不是人類現階段能夠寫出的代碼。
這是神跡。
是屬於AI領域的……創世福音!
她感覺自己的靈魂都在戰栗,畢生建立的學術認知體係,在這份來自未來的“神諭”麵前,被衝擊得支離破碎,然後又以一種更加宏偉、更加壯麗的方式重組。
對“封鎖”龍海大學的恐懼?對所謂“站隊”的顧慮?
在觸及真理的這一刻,那些東西顯得如此可笑,如此無足輕重。
她甚至沒有絲毫猶豫。
她顫抖著,不是因為恐懼,而是因為極致的、難以抑製的狂喜。
她打開了自己的個人社交媒體賬號,刪除了所有草稿,指尖因用力而泛白,一字一頓地敲下了一行字。
“今日起,我陳靜,入職龍海!”
幾乎是同一時間。
千裡之外,一間古樸的書房內。
國內水利工程學的泰鬥,年近七旬的周老教授,正戴著老花鏡,死死盯著一份技術文檔。
“基於量子隧穿效應的無損水質實時監測”。
他的呼吸變得粗重,握著鼠標的手,青筋畢露。
幾十年來,他走遍了國家的大江大河,為了水資源的安全與淨化,耗儘了心血。
他知道,現有的監測技術,有著多麼大的滯後性與局限性。
當汙染被發現時,往往已經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壞。
可眼前這份方案……它不是改良,不是優化。
它是顛覆!是從根源上進行的徹底革命!
它足以讓每一滴水的狀態,都被實時、無損地監控。
這意味著什麼?
這意味著國家的整個水資源安全體係,將一躍進入一個全新的紀元!
這不僅僅是一份技術資料。
這是國運!是足以福澤子孫萬代的無上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