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順序,試吃是從黎大廚開始的,洛樹榮被推到灶台前,看了一眼桌上的料理。
從外觀上來看,方碗裡很簡單的擺了一塊正方形的豆腐,褐黃色的醬汁從豆腐上流下,約莫占了1/3個小碗。
拿起碗放到鼻尖,能聞到微微酒香味,除此之外,盤中再無任何裝飾。
用手搖動了一下方碗,洛樹榮嘴角微翹,而後拿著勺子就舀了下去。
隻見這豆腐碰到勺子後,沒有如同想象中直接被分割,而是好似啟動了什麼開關,瞬間碎裂成了很多小塊。
見到這一幕,一旁的謝庭鋒眼睛都瞪大了。
“不是一塊豆腐?”
隋戊佰笑了笑。
“當然不是一塊豆腐,不然哪能一碰就分開呢~”
說罷,他直接將豆腐舀了起來,放入嘴裡。
隨著豆腐入嘴,醬汁在嘴裡先一步化開,入口先是一點點酒的柔香,而後就是香醋帶來的絲絲酸味。
略微一咀嚼,豆腐在嘴裡碎開,隋戊佰眉頭一挑。
看起來一模一樣的豆腐,在嘴裡竟然爆發出了不同的口感...
“三種,不,應該是四種豆腐!”
說著,他也沒急著嘗味,直接將嘴裡的部分咽下,然後用勺子舀了一個很小的豆腐嘗了嘗。
“沒有任何處理的嫩豆腐。”
接著再試吃了兩個,然後嗬嗬一笑。
“這是用鹽水焯過的嫩豆腐。”
又多吃了幾口,他點點頭。
“底下是焯過糖水的老豆腐,還有正常的老豆腐。”
“我知道了,黎大廚你先將豆腐帶“皮”的位置,切成需要的厚片,然後分彆處理,之後拿出後將皮去除,然後疊在一起進行修整。”
“修整完後從外觀上看與正常豆腐無異,內裡卻是四層疊在一起的結構。”
“當然,這種結構隻憑刀工肯定無法處理,因為層與層之間沒有粘連的部分,所以一切下去就散了。”
說到這,他在黎大廚桌上找了找,終於在邊角,找到了頂端纏著魚線的兩隻筷子。
“但極細的魚線卻可以避免這種外觀上的損壞,搭配上醬汁,和方形的碗,從俯視視角上一眼看過去,就和一塊完整的豆腐一樣。”
一旁的譚知風也開了口。
“與其說是醬汁,不如說是醉汁。”
“華餐冷碟手法中,麵對生鮮,多有用酒的醇香去腥的做法。”
“醉的處理又分「生醉」與「熟醉」,本質區彆是食材的生熟與否,可黎大廚,你這個...倒是兩者兼具了!”
一旁的洛鈺敏也是點了點頭。
“雖然都是豆腐,但處理與否會導致口感有差彆,用兩種不同特性的豆腐,呈現了四種口感,再搭配上恰到好處烘托氣氛的醬汁...”
“看似簡單,但內裡卻精巧,可謂大道至簡!”
洛樹榮吃著豆腐也是點了點頭。
前麵三人基本將這道菜的手法全剖析了一遍,從設計上來看,這道菜步驟確實不複雜。
但實際操作卻是有難點的,嫩豆腐焯水易碎,需要很高的控製力,老豆腐又難以快速入味。
控製力是黎大廚多年修行的體現,而老豆腐,他則是用了針紮的處理方式,讓老豆腐上多出了一些孔洞,方便糖的味道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