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病榻前的相守與鏡頭後的深情
李淑琴舉著手機支架往病房走時,走廊裡的消毒水味直往鼻子裡鑽。她調整了下鏡頭角度,湖藍色的直播衫被醫院的白牆襯得愈發鮮亮:“家人們,今天帶你們探個特殊的班——楊師傅住院啦,咱去看看李奶奶怎麼‘凶’他!”
推開門,陽光透過百葉窗灑在病床上。楊永革半靠在枕頭上,臉色白得像張紙,卻還攥著本皺巴巴的稿紙,鋼筆尖懸在“李奶奶的韭菜盒子”那行字上。李奶奶正往保溫杯裡倒溫水,一米七八的個子在病床前站得筆直,藍布衫洗得發白,袖口沾著點熬粥的米湯:“喝口熱的,剛熬的小米粥,比你那小說裡的靈丹妙藥管用。”
彈幕瞬間炸了鍋:
“楊師傅怎麼住院啦?心疼!”
“李奶奶照顧人好認真,這就是愛情吧!”
“琴姐快拍李奶奶凶人的樣子!”
李淑琴把鏡頭往病床挪了挪,楊永革朝她擠擠眼,聲音虛得像片羽毛:“琴姐,我這‘英雄’折戟,全靠李師傅當‘女保鏢’。”話沒說完,被李奶奶拍了下胳膊:“少貧嘴,粥要涼了!”可她轉身時,眼角的皺紋裡藏著化不開的擔憂,往他枕頭下塞了個熱水袋——怕輸液的手冰著。
楊永革得的是心梗,發病那晚正寫著給李奶奶的小說片段,筆還沒擱穩就栽倒在象棋桌上。李奶奶接到電話時,正守著烤箱做桃酥,慌得連手套都沒摘就往醫院跑,一路上闖紅燈三次,到了病房直接把值班護士吼得不敢吭聲:“人要是有個好歹,你們醫院賠得起嗎?”
現在,她成了病房裡的“直播主角”。給楊永革擦手時,會對著鏡頭念叨:“老楊這手,寫字好看,包餃子也好看,就是沒力氣,得我盯著才肯吃飯。”喂飯時,楊永革故意把粥蹭到嘴角,她就拿棉簽一點點擦,像在擦拭稀世珍寶:“你這作家當的,連吃飯都能寫出篇‘災難文學’。”
直播間裡,粉絲們刷禮物刷得手機發燙。有人寄來護腰靠墊,備注“給照顧人的李奶奶”;有人送來手寫的祝福卡,說“看你們的故事,比追劇還上頭”。李淑琴把靠墊遞給李奶奶時,她紅了眼眶:“這些孩子……”楊永革卻在旁邊笑:“你看,全天下都知道我在追你啦。”
那天下午,楊永革輸完液,突然讓李淑琴把鏡頭對準窗台。他從枕頭下摸出個油紙包,展開是張泛黃的稿紙,上麵寫著《致李師傅的情書》——字還是歪歪扭扭的,卻比任何印刷體都滾燙:“李桂芳同誌李奶奶大名),你做的桃酥是全天下最好吃的,你罵人的樣子比電影明星好看……我想和你一起寫小說,從‘韭菜盒子戀愛記’寫到‘白發偕老傳’……”
李奶奶聽完,抬手要打他,卻被他握住了手腕。她一米七八的個子突然慌了神,耳尖紅得像熟透的番茄,藍布衫下擺被攥得皺巴巴的:“你個病號,少煽情!”可轉身時,眼淚“啪嗒”滴在稿紙上,暈開個小小的墨點,像顆跳動的心臟。
從那以後,病房成了“愛情直播間”。李奶奶給楊永革讀粉絲留言,他就接著寫小說;楊永革教李奶奶用手機打字,她就把兩人的日常敲成短句:“老楊今天吃了半碗粥,獎勵他講個笑話”“李奶奶給我擦身子,手比護士還輕”。有次楊永革疼得冷汗直冒,卻對著鏡頭笑:“家人們彆擔心,李師傅在呢,她在,我這病就好一半。”
李淑琴把這些片段剪成合集,標題叫《病榻前的浪漫:七十歲與六十四歲的愛情》,播放量一夜之間破了百萬。評論區裡,年輕人說“重新相信愛情了”,老年人說“這才是過日子的樣”。食品廠又寄來新合同,想讓李奶奶拍“康複特輯”,李奶奶卻搖頭:“不拍廣告了,我得守著他。”
楊永革出院那天,李奶奶特意穿了件新藍布衫,一米七八的個子站得筆直,像朵盛開的花。楊永革拄著拐杖,把寫了半本的小說稿遞給她:“李師傅,往後的故事,得咱倆一起寫啦。”李奶奶接過稿紙,輕輕捶了他一拳:“你要是再敢生病,我就把你寫進小說裡,讓你天天被桃酥砸腦袋!”
夕陽透過醫院的玻璃牆,給兩人的影子鍍上金邊。李淑琴舉著手機往後退,鏡頭裡,楊永革攙著李奶奶的胳膊,一步一步走得很慢,卻很堅定。直播間的彈幕刷成了海:“這才是最動人的舞步,比任何廣場舞都美。”
回到社區活動中心,楊永革第一件事就是往象棋桌上鋪稿紙,要把病房裡的故事寫完。李奶奶在旁邊磨墨,一米七八的個子彎成月牙:“字寫工整點,彆讓粉絲們笑話。”楊永革笑著應和,鋼筆尖落在紙上,寫下第一句:“最好的愛情,不是年輕時的轟轟烈烈,是七十歲的你,守著六十四歲的我,把日子過成最暖的小說……”
窗外的晚風輕輕吹,吹過他們寫滿故事的稿紙,吹過直播間裡未關的鏡頭,也吹過歲月長河裡,兩顆緊緊相依的心。李淑琴看著這一幕,突然明白,鏡頭裡的美好從不是偶然——是有人把深情熬成了粥,把陪伴寫成了詩,在平凡的日子裡,活出了最動人的浪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下一章可以接著寫兩人回到社區後,如何在直播裡分享康複生活,楊永革的小說創作與李奶奶的“護夫日常”碰撞出新故事,比如楊永革想寫“老年冒險小說”,拉著李奶奶拍視頻花絮,卻在過程中鬨出笑話與溫情,讓直播間的煙火氣更濃~)
作者有話說
咱這故事裡的李奶奶,七十歲看著還像五十歲,可不是憑空瞎編!她年輕時就是搞文藝的,劇團裡唱旦角的一把好手,身段軟得像柳條,唱腔甜得能沁人,一米七八的大高個往台上一站,那叫一個光彩照人。
年輕時的她,心氣高著呢,追求者能排半條街,可她就愛看楊永革寫的小說,覺著這小個子那時楊永革還沒長到一米八五)肚子裡全是浪漫。後來因為誤會分道揚鑣,一個守著劇團打磨唱腔,一個揣著稿紙四海漂泊,誰也沒料到幾十年後,能在社區活動中心重新撞上,這緣分,妙不可言!
現在寫她伺候楊永革那段,特意留著文藝底子的勁兒——熬粥時哼兩句當年的唱段,給粉絲讀留言時帶著戲曲念白的韻味,連凶楊永革,都藏著旦角的嬌俏。往後想把她年輕時的文藝往事,拆成碎片往故事裡撒,比如病房裡教護士唱粵劇,康複後拉著楊永革排小戲,讓這老太太的文藝魂,在煙火日常裡繼續發光,也讓他倆的感情,多些歲月沉澱的厚重與浪漫。
說白了,就是想讓大家看見:七十歲的李奶奶,不止是會做飯、會照顧人的老太太,更是把文藝融進骨血,不管遭遇啥,都能把日子過成詩的大女主。她和楊永革的故事,是遲來的愛情,更是兩個文藝靈魂跨越半世紀的共鳴,咱們慢慢寫,慢慢品,把這份獨特的浪漫,掰碎了喂給每個看故事的人!
喜歡鏡頭裡的單身舞步請大家收藏:()鏡頭裡的單身舞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