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紅綢係住的春訊與南瓜頂破的凍土_鏡頭裡的單身舞步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綜合其他 > 鏡頭裡的單身舞步 > 第68章 紅綢係住的春訊與南瓜頂破的凍土

第68章 紅綢係住的春訊與南瓜頂破的凍土(1 / 1)

第六十八章:紅綢係住的春訊與南瓜頂破的凍土

驚蟄的雷聲滾過社區上空,平頭男孩——如今已是高中生的周春,正跪在老槐樹下給“記憶接力棒·第十五棒”石碑係紅綢帶。綢帶是他用培育“反季南瓜”賺的錢買的,正紅色,在濕漉漉的空氣裡像團跳動的火焰,邊角還沾著點新鮮的泥土。石碑上的“2174”被雨水打濕,旁邊孩子們按的手掌印像浸了朱砂的印章,在青灰色石麵上透著醒過來的暖。

“周冬老師說,紅綢帶要係在能聽見雷聲的地方,好讓它帶著春天的信。”周春的手指在綢帶上打了個“同心結”,結的形狀像顆剛破殼的南瓜芽——這是周夏太爺爺教他的,說“結要像驚蟄的蟲,看著軟,卻藏著拱破凍土的勁”。雨珠落在綢帶上,順著結的紋路往下淌,在碑基的裂縫裡滲著,像給時光澆了勺醒酒湯。

樹旁的南瓜架剛換了新竹,是社區的孩子們在春分前搭的。去年冬天埋在土裡的南瓜籽已經發芽,嫩白的芽尖頂破凍土,裹著層濕泥,像群剛睡醒的小蛇。周春給新芽培著土,指尖碰到芽尖的絨毛,軟得像團雲,“這芽比鬨鐘還準,每年驚蟄前後準冒頭,像在給老石碑報信。”他笑著說,芽旁的蚯蚓糞堆得像座小丘,蚯蚓鑽過的洞眼裡,還能看見濕潤的黑土在輕輕動。

社區博物館的“時光驚蟄”展區裡,新添了“物件蘇醒”裝置。按下按鈕,石蛋太爺爺的破竹籃會抖落2034年的第一場春雨,楊永革太爺爺的竹篾刀會滲出2044年的竹汁,王大爺太爺爺的“笑臉譜”上會凝出2054年的露水。“這些不是動,是時光在伸懶腰。”講解員是周春的學弟,指著裝置上跳動的濕度計說,“你看這濕度,2034年的驚蟄和2174年的,都能擰出水。”

全息投影正循環播放著“接力棒的春天”:2034年的石蛋蹲在雨裡埋盒,紅綢帶露在外麵像火苗;2044年的林小滿在霧裡係新綢,鬢角沾著海棠花瓣;2054年的小周給竹架綁繩,竹片上還帶著露水;2064年的周芽數著剛冒的芽,手指點過一個又一個嫩尖;2074年的周葉在雨裡磨石頭,石屑混著雨珠滾;2084年的周穗太奶奶往酒壇裡加新花,花瓣在壇口打著旋;2094年的周禾給日誌上貼芽葉,紙頁洇出綠色的痕;2104年的周蕊太奶奶把南瓜籽撒進土,指縫漏下的雨像銀線;2114年的周籽太爺爺給石碑描字,筆尖的墨在雨裡暈開;2124年的周苗太奶奶係著紅綢,結打得像隻蝴蝶;2134年的周蘑太爺爺給藤搭架,竹條碰著雨絲響;2144年的周穗老師蹲在芽旁,睫毛上沾著雨珠;2154年的周夏老師往土裡埋冰磚,融水滲進根須裡;2164年的周冬老師數著碑後的手印,手套上的泥蹭在“2164”上;2174年的周春係著新綢帶,平頭被雨打濕,貼在腦門上,像蓋了塊深色的印章。

周春的書桌裡,鎖著個鐵皮餅乾盒,是周冬老師送的“接力信物”。盒子裡裝著第十五冊“接力棒日誌”,第一頁貼著他和周穗太奶奶照片)、周禾太爺爺照片)、周蕊太奶奶照片)、周籽太爺爺照片)、周苗太奶奶照片)、周蘑太爺爺照片)、周穗老師照片)、周夏老師照片)、周冬老師的合照:照片裡的周穗太奶奶坐在海棠樹下,手裡的竹籃裝著帶雨的花;周禾太爺爺握著石蛋太爺爺的破竹籃,籃底的破洞漏出半顆發芽的籽;周蕊太奶奶站在雪地裡,圍巾上沾著霜花;周籽太爺爺蹲在磨盤旁,花生粉混著雪沾了滿臉;周苗太奶奶的辮子上彆著南瓜花,笑得露出虎牙;周蘑太爺爺趴在南瓜架上,給藤纏草繩;周穗老師站在涼棚下,麻花辮上落著雪;周夏老師蹲在石碑前,手裡捧著顆凍南瓜;周冬老師站在紅綢帶旁,雙丫髻上的紅繩係著顆冰珠;自己則跪在新芽旁,手裡捏著顆剛破殼的籽,笑得眼睛眯成了縫。

“記憶工坊”的課表上,多了門“時光催芽”課。孩子們學著用老方法催南瓜芽,卻必須把籽埋在去年的南瓜藤灰裡——周冬老師說,“新芽要踩著老藤的骨頭長,才叫日子有根”。周春催的芽長出了紫色的芽尖,他在育苗盆上貼了張紙,寫著“老藤灰裡鑽新綠,百年日子續新篇”:“2034年的藤灰,養了2174年的芽。”他還跟著釀酒師的雲孫學釀桃花酒,陶甕上寫著“第一百七十壇”,釀酒時要往壇裡埋塊剛發芽的南瓜根,“太爺爺說,這樣酒裡就有拱土的勁”。

離芒種還有三個月時,社區發起了“時光破土”活動。周春帶著孩子們在老槐樹下挖了圈淺溝,埋下裹著紅綢布的南瓜籽,每顆籽旁都插著小木牌,寫著“2184年見”“記得帶著去年的雷聲”“要長得比石碑高”。“這些是給明年開挖時的新苗,”周春往溝裡撒了把腐熟的槐葉,“讓它們在土裡和木盒做伴,一起等驚蟄。”孩子們在溝邊擺了圈鵝卵石,每個石頭上都畫著笑臉,雨一淋,笑臉像在淌眼淚,又像在流口水。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周冬老師的膝蓋受了潮,卻總在孩子們催芽時,坐在屋簷下看。看到誰的籽埋得太深,她就會說:“周冬太奶奶說,土要蓋薄點,芽才喘得過氣,就像日子,壓太沉會蔫,就像你蓋被子,太厚睡不著。”有次周春往育苗盆裡澆了太多水,她拿起海綿吸掉點:“你看,留點乾土,才像真的春,哪有春天土不濕也不燥的?”

周夏老師去年秋天走了,臨終前把那冊第十四冊“接力棒日誌”交給周冬老師:“把它放進第十五棒的木盒,告訴十年後的人,這日誌裡的字帶著雨珠,比任何墨水都鮮。”日誌的最後一頁,周夏老師畫了片剛冒芽的南瓜地,地裡的紅綢帶纏著竹架,架旁寫著:“芽會枯,藤會老,可隻要有人接著種,日子就永遠在破土。”

釀酒師的“第一百七十壇”桃花酒開封那天,正趕上春分,社區的人踏著泥濘來的。周春給每個酒碗裡都放了朵剛開的南瓜花,“太爺爺說,酒裡得有發芽的味,才叫日子醒了。”“圓圓”的第十七代重孫“團團”蹲在酒壇旁,脖子上的紅繩係著個微型錄音器,裡麵錄著十五代人的笑聲:周硯田太爺爺的爽朗笑混著酒氣),周禾太爺爺的溫和笑帶著竹香),小周太爺爺的年輕笑裹著蟬鳴),周芽太奶奶的清脆笑沾著花香),周葉太爺爺的明亮笑映著陽光),周穗太奶奶的咯咯笑纏著桂香),周禾老師的陽光笑透著瓜甜),周蕊太奶奶的銀鈴笑落著霜花),周籽太爺爺的憨厚笑裹著雪粒),周苗太奶奶的清脆笑帶著雨珠),周蘑太爺爺的靦腆笑混著竹香),周穗老師的甜笑沾著汗味),周夏老師的爽朗笑裹著桂香),周冬老師的清脆笑帶著冰碴),周春的明亮笑混著土腥)。

芒種前一個月,周春開始籌備第十五棒的開挖儀式。他翻出周冬老師手繪的“接力棒地圖”,在“2184年開挖處”畫了幅《芽破凍土圖》,圖裡的老槐樹下拱出十五顆南瓜芽,每顆芽旁都有個物件:竹籃、竹刀、窗花、石頭、拚布、酒甕、紅綢帶、錄音器、種子、日誌、蟬蛻、桂花、南瓜醬、冰磚、桃花。“每個芽都拱著個念想,”他給孩子們講,“就像你們的拳頭,攥著勁,也攥著盼。”

開挖那天,天剛放晴,老槐樹下的泥土被雨水泡得軟乎乎的,新冒的草芽從土裡鑽出來,沾著晶瑩的水珠。周冬老師抱著周夏老師的日誌擺在碑前的石桌上),石桌旁放著石蛋太爺爺的破竹籃,籃裡墊著層剛抽的槐葉;周春捧著新木盒,盒子是用老槐樹2174年修剪的枝椏做的,蓋刻著十五顆南瓜芽,每顆芽都頂著片小葉,最末一顆芽旁畫著隻蚯蚓,正往土裡鑽,洞眼裡露出半顆南瓜籽,像顆藏不住的秘密。

執鏟的是“新芽班”最新的孩子——個紮著馬尾辮的小女孩,她的太外婆正是當年的平頭男孩的媽媽。女孩的手沾著泥,卻握得極穩,當鐵鍬碰到木頭的瞬間,周春仿佛聽見了一百四十年的聲響:2044年林小滿太奶奶開盒時的驚歎混著春風),2054年小周太爺爺開盒時的哽咽裹著夏雨),2064年周芽太奶奶開盒時的心跳帶著秋霜),2074年周葉太爺爺開盒時的屏息落著冬雪),2084年周穗太奶奶開盒時的手心冒汗映著春陽),2094年周禾老師開盒時的眼眶發熱纏著夏蟬),2104年周蕊太奶奶開盒時的鼻子發酸沾著秋桂),2114年周籽太爺爺開盒時的喉頭發緊落著冬雪),2124年周苗太奶奶開盒時的睫毛發濕帶著春雨),2134年周蘑太爺爺開盒時的心口發暖混著竹香),2144年周穗老師開盒時的掌心出汗沾著蟬鳴),2154年周夏老師開盒時的鼻尖發癢裹著桂香),2164年周冬老師開盒時的指尖發麻帶著冰碴),2174年自己開盒時的掌心發燙混著土腥)。

第十五棒木盒露出紅綢帶的刹那,陽光穿過新葉的縫隙,在綢帶上織出金色的網,混著雨後的水汽,像時光在發芽。周春上前輕輕擦去盒上的泥水,盒蓋的南瓜芽在光下泛著溫潤的光,像石蛋太爺爺當年刻的那樣,帶著股“接地氣”的拙樸,仿佛能聞到剛拱破凍土的芽尖帶著的腥甜。

打開木盒的瞬間,氣息漫出來——竹籃的柏香混著泥土的腥,窗花的紙香纏著草芽的嫩,南瓜籽的土香裹著酒的醇,拚布的棉香帶著陽光的暖,乳牙的奶香沾著雨珠的清,青梅酒的醇香滲著槐葉的澀,竹刀的鐵腥氣纏著木柄的潤,錄音器的金屬味裹著笑聲的甜,蟬蛻的清苦纏著桂花的甜,蒲扇的竹香纏著棉絮的軟,冰磚的寒氣纏著醬的鹹,桃花的香纏著根的勁,混在一起,像被時光催了一百六十年的芽,鮮得能掐出水,甜裡帶著點土腥,土腥裡裹著點回甘,像所有被春雨澆醒的滋味。

周春一件件取出物件,聲音明亮卻帶著顫抖:“這竹籃的破洞,是石太爺爺摔的,卻裝了十五代人的故事,洞越老,裝得越鮮;這蝴蝶窗花,是十四代剪的,翅膀從缺一片到缺十四片,缺口越多,飛得越遠,就像咱們走過的路,拱過凍土才知勁……”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當講到那冊第十四冊日誌時,周冬老師突然說:“摸摸這紙頁,潮乎乎的,全是驚蟄的雨,周夏太爺爺當年總在雨裡寫日誌。”孩子們輪流摸日誌,果然摸到層薄薄的濕氣,像有人剛在紙上灑了把春雨。

往第十六棒木盒裡放物件時,每個人都像在完成一場跨越時空的約定。周春放的是石蛋太爺爺的破竹籃,旁邊擺著“接力南瓜”的新籽剛從發芽的籽裡挑出的,帶著點芽白):“告訴2184年的人,這籽從2034年長到2184年,拱破了一百六十年的凍土,喝足了一百六十年的雨,卻還在長,就像咱們的日子,一輩接一輩,悶過醒過,卻從沒停過,也從沒變過。”他還放了本新的“接力棒日誌”,第一頁貼著現在的全家福——周夏老師的日誌擺在中間,周冬老師坐在旁邊,周春和孩子們圍著他們,“團團”的重孫“圓圓”蹲在最前麵,啄著周春掉的餅乾渣,旁邊的南瓜藤上,十五顆新芽正迎著陽光伸展,像片舉起的小拳頭。

馬尾辮女孩的媽媽——當年的平頭男孩的女兒,放的是自己剪的第十四代蝴蝶窗花,翅膀上留著十四個缺口:“李淑琴太奶奶的缺一片春),我外太外婆的缺兩片夏),我太外婆的缺三片秋),我外婆的缺四片冬),我媽媽的缺五片春),我姨媽的缺六片夏),我表姐的缺七片秋),我堂姐的缺八片冬),我嫂子的缺九片春),我嬸嬸的缺十片夏),我姑姑的缺十一片秋),我姨母的缺十二片冬),我伯母的缺十三片春),我的缺十四片夏),缺口是時光的腳印,踩過四季輪回,才叫完整的人生,才叫真的拱出了頭。”她還放了段錄音,裡麵有十五代人的聲音在說同一句話:“日子像新芽,要悶,也要拱,家就在這老槐樹下,在你我心裡,在接力棒的紅綢帶上,在每顆熬過凍土、頂破春天的南瓜籽裡。”

新一代種糧能手——周明叔叔的仍孫,放的是“接力南瓜”的完整藤條標本帶著十五顆新芽和老藤),上麵標著從2034到2184的年份:“這藤記著所有的時光,2034年的春分根,2194年的冬至果,根紮在凍土也發芽,藤纏在新竹也結果,就像咱們的日子,再悶也有醒,再難也有盼。”他往盒裡倒了點第一百七十壇的桃花酒混著根須的腥),酒液在盒底積成小小的一汪,映著老槐樹的影子,像片裝著一百六十年陰晴的天空,藍得讓人心頭發癢,癢得像要拱出點新綠來。

社區裁縫師傅的耳孫——戴眼鏡的小姑娘的雲孫女,放的是新拚的“同心結”,上麵有石蛋、楊永革、林小滿、李念、周禾、小周、周芽、周葉、周穗、周禾、周蕊、周籽、周苗、周蘑、周穗、周夏、周冬、周春和孩子們的針腳,甚至還有“圓圓”的爪印、“團團”的羽毛、小鬆鼠的絨毛、南瓜花的花粉、老槐樹的樹脂、孩子們的指甲蓋、融雪的水痕、新葉的汁液、竹籃的纖維、蟬蛻的翅膜、桂花的粉末、冰碴的結晶、桃花的瓣和蚯蚓的糞:“張大媽太奶奶說‘少了哪塊都不完整’,現在連土裡的蟲糞都算上了,才叫真的團圓,真的‘在一起’,連時光都拆不散,連歲月都剪不斷,連風雨都吹不散,連百年都隔不開,連烈日都曬不化,連寒霜都凍不住,連冰雪都蓋不嚴,連凍土都埋不住。

“新芽班”的馬尾辮女孩放的是自己磨的“2184”鵝卵石,石麵上的笑臉紮著高高的馬尾,辮梢用紅綢係了個小結——和她自己辮子上的結一模一樣。她磨石頭時特意留了道淺痕,像老槐樹的枝椏,從笑臉的嘴角一直延伸到石邊,“王太爺爺說,笑臉要牽著樹,才不會迷路。”

石頭被她攥得溫熱,表麵的紋路裡還嵌著點濕泥,是剛才在南瓜地邊磨石時沾的。“你看這‘8’,”她舉著石頭給周春看,小手指著數字的圈,“像不像兩顆連在一起的南瓜?”周春湊近了瞧,果然,兩個圈磨得圓滾滾的,邊緣帶著點不規則的凸起,像剛結果的小南瓜頂著花。

女孩往木盒裡放石頭時,特意把有淺痕的那麵朝上,“這樣2184年的人打開盒,就能看見樹牽著笑臉了。”她還從口袋裡掏出個小布包,裡麵是三粒南瓜籽:一粒剛破殼的帶著芽白),一粒曬乾的泛著油光),一粒凍硬的裹著冰碴)。“周冬老師說,要讓他們知道,籽在土裡、在太陽下、在雪地裡,都能活。”

布包是她用周穗太奶奶傳下來的舊布縫的,上麵繡著半朵南瓜花,另一半是她補繡的,針腳歪歪扭扭,卻和舊花嚴絲合縫。“這叫‘花接花’,”她拍拍布包,聲音脆得像雨後的新芽,“就像咱們的日子,一輩接著一輩開。”

石頭落進木盒的瞬間,和裡麵的竹籃碎片碰了下,發出“叮”的輕響,像粒南瓜籽掉進空甕。女孩突然想起周春老師說的“物件會說話”,此刻這聲響,仿佛是石頭在跟木盒裡的老物件打招呼:“我來了,咱們一起等十年。”

她最後看了眼木盒,紅綢帶的邊角從盒縫裡露出來,像抹不肯藏的春色。轉身跑開時,辮子上的紅綢結晃啊晃,和碑頂的第十五棒紅綢遙相呼應,風一吹,像兩個時空的春天在拉手。

喜歡鏡頭裡的單身舞步請大家收藏:()鏡頭裡的單身舞步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諜戰1937:我的外掛是手機 為了簽到我成了傳說中的神經病 二婚窮老公,竟是頂級真大佬 從瘋癲皇子到鎮國大帝 複活在魔物娘圖鑒的勇者如何是好 暴君總想殺我,我靠讀檔躺贏 清穿:宮鬥從皇後開始 奧特雜兵?在外叫我宇宙警察! 上山為匪:開局撿漏六房壓寨夫人 美男全部封妃,陛下今天也在發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