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攻滅東突厥軍事行動分六路,從左到右:涼州甘肅武威),靈州寧夏吳忠),夏州朔方),馬邑朔州),雲中大同),幽州北平)。
總兵力為六萬,每路大軍為一萬人。
其中,夏州朔方城為大本營,如今駐紮萬餘人,隨後禁苑衛國軍會補充兩萬,到時候再分兵給馬邑和雲中各一萬。
夏州大本營剩餘一萬人則會北上於戰爭前線金河縣駐紮。
禁苑剩餘一萬兵員則西進補充靈州和涼州。
整體戰略為:涼州和靈州圍堵突厥西線,夏州,馬邑,雲中三地圍堵南線,幽州圍堵東線。
而在頡利北方,薛延陀部早已對頡利不滿,等到大唐發兵,那麼作為盟友的薛延陀自然會出手。
當然大唐方麵,六路也可隨時變線,靈州和幽州大軍合適時間會直接北上堵住頡利北逃。
六路軍事長官任命,其中李靖任六路總司令兼總指導員,副將張公瑾任參謀,軍中書記為高湛喜,駐地馬邑,距離頡利所在的定襄城最近。
柴紹為靈州軍事司令兼指導員,副將秦叔寶任參謀,軍中書記為蕭銳。
李道宗為雲中軍事司令兼指導員,副將高甑生任參謀,軍中書記為元一。
李世積為夏州軍事司令兼指導員,副將程知節任參謀,軍中書記為劉玄意。
衛孝傑為幽州軍事司令兼指導員,副將張寶相任參謀,軍中書記為房遺直。
薛萬徹為涼州軍事司令兼指導員,副將段誌玄任參謀,軍中書記為王昱珩。
這樣的安排很有說法,正負將不用多說,但這軍中書記,也就是監軍,很有說法,蕭銳,劉玄意,房遺直三人為二代。
其他三人則全部來自軍事學院學生,且都來自貧苦大眾。
他們此次出征不是為了指揮打仗,而是為了學習,也是一種鍛煉。
尤其是高湛喜,這位貞觀二年科舉考試中明字科第一名,被特招入軍事學院的人,是李世民和李長河強烈建議加入的。
安排妥當後,李世民將象征皇帝權柄的天子劍和行使軍權的虎符交給持節特使。
這柄天子劍不一般,李世民特意在上刻了三個字:絕陰山。
並附贈一首詩《贈李靖將軍》: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裡烽煙戰未闌。
但使藥師金鉞指,定擒頡利絕陰山。
三萬大軍出發,軍旗搖動,李長河緩緩走到一人跟前。
此人披甲白衣勝雪,少年恣意無雙。
蘇定方。
喜歡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請大家收藏:()我在大唐行醫的那些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