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煮完成後,濾掉肉渣,繼續對原湯進行濃縮,小火慢熬直至湯汁變得濃稠似蜂蜜狀,掛勺不滴落。
可是!
傳統的法子時間成本過高,宋星瀾的這趟考察之旅來不及啊。
他不得不再次求助加布裡埃爾學弟,好在,對方很快就給出了一個高效解決方案:“真空低溫濃縮”。
該方案其實就是將傳統工藝的萃取與濃縮兩步合二為一。
稍微改造一下飛船能源驅動的專用設備,就可以在真空環境下進行低溫加熱萃取,大幅降低液體的沸點,使得水分在遠低於常壓的溫度下迅速蒸發。
除此以外,可以大大縮短時間,將傳統數十小時的流程壓縮至數小時內。
而且,低溫環境最大限度保護了熱敏性鮮味物質,避免美拉德反應過度產生焦糊苦澀味,能得到色澤更清亮、鮮味更純粹濃鬱的“原漿貝油”。
仔細回憶後,宋星瀾的思路愈發清晰,“華夏貝油工廠”的最終流程在他腦中凝練成型,化繁為簡。
第一步:原料精選、自動化開殼、深度清潔。
第二步:投料,進行真空低溫萃取濃縮,一步得到高純度原漿貝油。
哦,其實還有不可或缺的第三步:滅菌封裝。
但這部分根本無需加布裡埃爾學弟額外設計,直接挪用醫療艙的高溫滅菌袋和便攜式真空封口機就可以了。
自此,整個生產鏈條變得異常簡潔高效。
如果一切順利,早上開工,晚上入睡前,就能看到第一批封裝完好的“華夏貝油”成品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基建規劃剛定,宋星瀾的思緒便轉向了種田相關。
還記得來之前,維爾納叔叔給的那批金絲紋豆種子和“專用型營養劑”嗎?
原本計劃在97平台開辟一小塊試驗田,但一直太忙而擱置。
“華夏貝油工廠”的規劃,反而為試驗田帶來了轉機。
新營地選址在一條乾涸河床之上,表層厚厚的死亡凱貝鈣化層被清理後,下方土壤雖談不上肥沃,但相比97平台周邊肯定好很多。
本來宋星瀾還擔心光靠維爾納叔叔給的那點肥料,會不會不夠用。
但“華夏貝油工廠”的生產線恰好能完美解決這一問題!
它會產生兩類副產品:空貝殼和過濾後的貝肉渣。
把這些廢棄物資源最大化利用,前者可製成富含碳酸鈣和多種微量元素的貝殼粉;後者經過充分發酵腐熟,可製成顆粒有機肥。
儘管貝肉渣飼料化是老家的主流做法,但對當前的宋星瀾而言,肥料化無疑是更直接、更高效的選擇。
更妙的是,金絲紋豆偏好中性至微酸性土壤,而凱貝殼粉的主要成分碳酸鈣可以中和土壤酸性,且其含有的多種微量元素對豆科作物生長有益。
貝肉渣經過充分堆肥發酵後也能提供氮源,這對金絲紋豆的生長很有好處。
三者疊加,形成了一套相輔相成的施肥體係。
憑借這“三重保障”,在華夏星貧瘠的土地上成功種植金絲紋豆的可能性,無疑大大增加了。
喜歡我在星際當豆腐西施請大家收藏:()我在星際當豆腐西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