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星考察第六天,清晨。
“先鋒16號”再次升空,短暫切入遷躍狀態,片刻後便穩穩降落在宋星瀾選定的新坐標點。
清理工作隨即展開,過程果然比在97號平台時順利得多。
數台工程機器人的高效運作,巨大的機械臂輕鬆地將地表厚厚的、由無數死亡凱貝空殼和鈣化沉積物構成的堅硬層推開、碾碎、清運。
不過半小時,一片足夠“先鋒16號”停泊且進行外圍作業的平整場地便被清理出來。
新的臨時營地以驚人的速度被建立起來。
能源接口再次對接,簡易防護欄和監控傳感器迅速布設完畢。
宋星瀾目光掃過這片望不到邊際的黑灰色新采集地,原料、安全、環境,所有條件都已就位。
時間仿佛被按下了加速鍵。
費利克斯熟練地檢查並確認了飛船輔助能源與那套核心萃取濃縮設備的連接穩定,所有參數指示燈亮起綠色。
“能源就緒,設備自檢通過,隨時可以啟動。”他沉穩地如同營地的調度大腦。
在加布裡埃爾學弟的調試下,那套整合了開殼取肉、清洗投料、真空低溫萃取濃縮以及自動封裝功能的定製設備,終於轟隆作響地運轉起來。
宋星瀾則穿梭在設備之間,與小諾進行最後的參數核對。
“投料比確認。”
“萃取溫度85攝氏度,穩定。”
“真空度維持目標值。”
“先鋒16號”旁的空地上,這座微型卻功能完備的“華夏貝油加工廠”以驚人的速度從藍圖變為現實。
除了剛開始的調試階段,整個生產過程完全自動化,定期補充原料和收取成品。
它高效地吞噬著工程車源源不斷運來的、經過篩選的、處於風味黃金期的“華夏凱貝”。
夜幕降臨。
當第一袋封裝完好、深褐油亮的“華夏貝油”原漿從生產線上落下時,三人不約而同地圍了上來。
宋星瀾小心地剪開一個小口,一股極致霸道的鹹鮮氣息瞬間撲麵而來。
他蘸取一點品嘗,味蕾風暴立刻在舌尖炸開,鮮香濃鬱,醇厚甘甜,回味悠長。
“真不愧是零添加的100貝汁原漿!”宋星瀾忍不住讚歎。
他心中一動,拉過正圍著設備嘖嘖稱奇、自誇不停的加布裡埃爾:“學弟,來,我教你用它來做幾個最簡單的菜試試。”
結果出乎意料地美好。
隻需在寡淡無味的水煮菜或涼拌菜中滴入幾滴這貝汁原漿,整道菜的鮮味層次便瞬間獲得提升,輕鬆擺脫了“難吃”的範疇。
也就是說,它能極大地降低對烹飪技巧的要求,堪稱廚房殺手的救星。
“成功了!我們真的把華夏星的災害凱貝變成產業了!”加布裡埃爾舉著盤子,興奮地差點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