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雲挺槍出馬,與許褚相交三十合,不分勝負;東南角上,雲長衝突而來;西南角上,張飛引軍衝突而來;三處一齊掩殺,曹軍遠來疲困,不能抵當(以逸待勞,坐收漁利),大敗而走。
劉備得勝回營,使趙雲搦戰,操兵旬日不出,再使張飛搦戰,操兵亦不出(事出反常必有妖,人若反常必有刀,言不由衷定有鬼)。
劉備忽知龔都運糧至,被曹軍圍住,急令張飛去救,又知夏侯惇引軍抄背後徑取汝南,急遣雲長救之。
兩軍皆去(被動防禦不如主動進攻,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劉辟棄城而走,雲長被圍,
張飛去救龔都,也被圍住了。
劉備教軍士飽餐,步軍先起,馬軍後隨,寨中虛傳更點。
劉備等離寨約行數裡,遇敵,劉備慌尋走路,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背後於禁、李典又到。
劉備見勢危,落荒而走,又聽得背後喊聲,望深山僻路,單馬逃生(貪生怕死之徒,不足以論大事)。
劉辟引敗軍千餘騎,護送劉備家小前來,孫乾、簡雍、糜芳亦至言:曹兵趕來,幸得雲
長擋住,因此得脫。
劉備問雲長今在何處?劉辟表示:劉備且行,卻再理會。
張邰、高覽一前一後攔截劉備,劉備欲拔劍自刎(情急之下,欲自殺者,防之)。
劉辟急止,與高覽交鋒,戰不三合,被高覽一刀砍於馬下。
趙雲衝陣而來,槍起處,高覽翻身落馬,劉備大喜。
雲縱馬挺槍,殺散後隊,雲長、關平、周倉引三百軍到,兩下相攻,殺退張邰,各出隘口,占住山險下寨。
劉備使雲長尋覓張飛,雲長殺退樂進,與飛同回見劉備。
劉備教孫乾等保護老小先行,劉備與關、張、趙雲在後,且戰且走。
操見劉備去遠,收軍不趕。
四、養軍蓄銳
劉備敗軍不滿一千,狼狽而奔,前至漢江。
劉備權且安營,土人知是劉備,奉獻羊酒(劉備乃縣令之才,受百姓愛戴,可與下同苦,但無治世之能。空想治世,貪生乞憐,唯其口碑尚可,否則早亡也),乃聚飲於沙灘之上。
劉備假意稱諸君皆有王佐之才,不幸跟隨劉備,備之命窘,累及諸君。今日身無立錐,誠恐有誤諸君,君等可棄備而投明主,以取功名(真心之言否?道德綁架的鼻祖)。
眾皆掩麵而哭,雲長以劉邦事跡鼓舞劉備,孫乾更勸劉備不可喪誌(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誌也),並建議投靠劉表。
劉備恐不容,乾主動請纓先往說之,使表出境而迎劉備。
劉備大喜,便令孫乾星夜往荊州,到郡入見劉表,禮畢,劉表問乾來意。
乾假意表示劉備欲往江東投孫仲謀,乾建議:投劉表(避實就虛,聲東擊西)。
表大喜,表示十分榮幸。
蔡瑁例數劉備投靠之人,建議:孫乾之首,以獻曹操(若非翻臉,當麵言殺之,至愚也)。
孫乾正色辯之,劉表聞言,乃叱蔡瑁。
蔡瑁慚恨而出,劉表親自出郭三十裡迎接劉備。
劉備見表,執禮甚恭,表亦相待甚厚。
曹操探知劉備已往荊州投奔劉表,便欲引兵攻之。
程昱提醒:袁紹未除,而遽攻荊襄,倘袁紹從北而起,勝負未可知矣(進退路窮,腹背受敵,勿陷其中)。建議:還兵許都,養軍蓄銳,待來年春暖,然後引兵先破袁紹,後取荊
襄。
操然昱言,遂提兵回許都。
操先差夏侯惇、滿寵鎮守汝南,以拒劉表;留曹仁、荀彧守許都:親統大軍前赴官渡屯
紮。
袁紹欲自領大軍出迎,袁尚主動請纓,提兵前去迎敵。
紹許之,遂使人往青州取袁譚,幽州取袁熙,並州取高乾:四路同破曹操(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
預知勝負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