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神歸凡人
鐘紳戰不三合,被雲一槍刺落馬下,雲左手持槍隔過畫戟,右手拔出青釭寶劍砍去,帶盔連腦,砍去一半,紳落馬而死,餘眾奔散。
趙雲得脫,望長阪橋而走,文聘引軍趕來。
趙雲到得橋邊,人困馬乏,見張飛挺矛立馬於橋上,立即向張飛求救(這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不論從任何角度來說,就是自己徹底了解自己)。
飛讓子龍速行,追兵飛自當之。
雲見劉備下馬伏地而泣,劉備亦泣。
雲喘息而言:糜夫人身帶重傷,不肯上馬,投井而死,雲隻得推土牆掩之,懷抱公子,身突重圍,幸而得脫。適來公子尚在懷中啼哭,此一會不見動靜,多是不能保也。
遂解視之,原來阿鬥正睡著未醒,雲喜言:公子無恙!
雙手遞與劉備,劉備接過,擲之於地(劉備摔孩子——收買人心,傳言:劉備雙手過膝,“擲之於地”實乃雙手輕放於地)言:為鬥這孺子,幾損備一員大將!
趙雲忙向地下抱起阿鬥(阿鬥“擲之於地”,果然無恙!),泣拜言:雲雖肝腦塗地,不能報也!
二、大顯神威
文聘引軍追趙雲至長阪橋,隻見張飛立馬橋上,又見橋東樹林之後,塵頭大起,疑有伏兵,便勒住馬,不敢近前。
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都至,見飛立馬於橋上,又恐是諸葛孔明之計,都不敢近前。
操聞知,急上馬,從陣後來。
張飛隱隱見後軍青羅傘蓋、旄鉞旌旗來到,料得是曹操心疑,親自來看。
飛乃厲聲大喝:其乃燕人張翼德也!誰敢與其決一死戰?聲如巨雷。
曹軍聞之,儘皆股栗。
曹操記起雲長言:翼德於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提醒眾將不可輕敵!
言未已,張飛又喝: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來決死戰?
曹操見張飛如此氣概,頗有退心,飛望見曹操後軍陣腳移動,乃挺矛又喝: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喊聲未絕,曹操身邊夏侯傑驚得肝膽碎裂(膽大做將軍,膽小做蒼蠅。膽大做英雄,膽小做蚊蟲。),倒撞於馬下。
曹操懼張飛之威,驟馬望西而走,冠簪儘落,披發奔逃。
三、強敵暫退
張遼、許褚趕上,扯住轡環,曹操倉皇失措。
曹操神色方才稍定,乃令張遼、許褚再至長阪橋探聽消息。
張飛見曹軍一擁而退,不敢追趕,速喚回原隨二十餘騎,解去馬尾樹枝,令將橋梁拆斷(機關算儘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然後回馬來見劉備,具言斷橋一事。
劉備言:飛勇則勇矣,惜失於計較。
飛問其故,劉備解釋:曹操多謀,若不斷橋,操恐有埋伏,不敢進兵,今拆斷了橋,操料劉備無軍而怯,必來追趕。
劉備即刻起身,從小路斜投漢津,望沔陽路而走。
曹操知張飛已拆斷橋梁而去,遂傳令速搭三座浮橋,隻今夜就要過。
李典提醒:此恐是諸葛亮之詐謀,不可輕進。
操料定張飛一勇之夫,不會有詐謀!遂傳下號令,火速進兵。
劉備行近漢津,前有大江,後有追兵,急命趙雲準備抵敵。
曹操下令軍中:眾將可努力向前。眾將領命,一個個奮威追趕。
山坡後鼓聲響處,關雲長領江夏借得軍馬飛出。
曹操一見雲長,即勒住馬回顧眾將:又中諸葛亮之計也!(兵者詭道也,豈可輕言中計?!)傳令大軍速退。
雲長追趕十數裡,即回軍保護劉備等到漢津,雲長請劉備並甘夫人、阿鬥至船中坐定。劉備訴說當陽之事,雲長歎:曩日(讀音為nǎngrì,意思是往日,以前。)獵於許
田時,若從雲長意,可無今日之患。(世上沒有後悔藥,人生沒有再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