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_學三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學三國 > 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

第九十回 孟獲終服(2 / 2)

獲喜問:何處可去?帶來洞主言:此去東南七百裡,有一國,名烏戈國。國主兀突骨,

身長丈二,不食五穀,以生蛇惡獸為飯;身有鱗甲,刀箭不能侵(傳言:蚩尤銅頭鐵額,神通廣大,能呼風喚雨,以金屬製造兵器。身為蚩尤後代有先祖遺風,甚是合理!)。其手下軍士,俱穿藤甲;其藤生於山澗之中,盤於石壁之上;國人采取,浸於油中,半年方取出曬之;曬乾複浸,凡十餘遍(傳言:古代馬槊的槊杆便是類似的做法,這種做法做出的槊杆比金屬硬,比木彈性強,而且比金屬輕,剛柔並濟,兩相碰撞可以發出金屬撞擊的聲響,絕佳的冷兵器材料。),卻才造成鎧甲;穿在身上,渡江不沉,經水不濕,刀箭皆不能入:因此號為藤甲軍。今獲可往求之,若得兀突骨相助,擒諸葛亮如利刀破竹也。

孟獲大喜,遂投烏戈國,來見兀突骨,兀突骨洞無宇舍,皆居土穴之內。

孟獲入洞,再拜哀告前事,兀突骨言:起本洞之兵,與獲報仇。獲欣然拜謝。

兀突骨喚兩個領兵俘長:一名土安,一名奚泥,起三萬兵,皆穿藤甲,離烏戈國往東北而來。

行至桃花水,若彆國人飲之儘死,惟烏戈國人飲之,倍添精神(以毒攻毒!),兀突骨兵至桃花渡口下寨,以待蜀兵。

諸葛亮令蠻人哨探(以夷製夷!)孟獲消息,回報:孟獲請烏戈國主,引三萬藤甲軍,現屯於桃花渡口,孟獲又在各番聚集蠻兵,並力拒戰。

諸葛亮聽說,提兵大進,直至桃花渡口,隔岸望見蠻兵,不類人形,甚是醜惡,又問土人,言說即日桃葉正落,水不可飲。

諸葛亮退五裡下寨,留魏延守寨,次日,烏戈國主引一彪藤甲軍過河來,金鼓大震。

魏延引兵出迎,蠻兵卷地而至,蜀兵以弩箭射到藤甲之上,皆不能透,俱落於地,刀砍槍刺,亦不能入。

蠻兵皆使利刀鋼叉,蜀兵儘皆敗走,蠻兵不趕而回。

魏延複回,趕到桃花渡口,見蠻兵帶甲渡水而去;內有困乏者,將甲脫下,放在水麵,以身坐其上而渡。

魏延急回大寨,來稟諸葛亮,細言其事,諸葛亮請呂凱並土人問之。

凱言:素聞南蠻中有一烏戈國,無人倫者也,更有藤甲護身,急切難傷。又有桃葉惡水,本國人飲之,反添精神;彆國人飲之即死:如此蠻方,縱使全勝,有何益焉?不如班師早回。

諸葛亮笑言:明日自有平蠻之策。令趙雲助魏延守寨,且休輕出。

次日,諸葛亮令土人引路,自乘小車到桃花渡口北岸山僻去處,遍觀地理,山險嶺峻之處,車不能行,諸葛亮棄車步行。

望見一穀,形如長蛇,皆光峭石壁,並無樹木,中間一條大路。

諸葛亮問土人:此穀何名?土人答:此處名為盤蛇穀,出穀則三江城大路,穀前名塔郎甸。

諸葛亮大喜言:此乃天賜亮成功於此也!遂回舊路,上車歸寨。

喚馬岱分付:與岱黑油櫃車十輛,須用竹竿千條,櫃內之物,如此如此。可將本部兵去把住盤蛇穀兩頭,依法而行。與岱半月限,一切完備。至期如此施設,倘有走漏,定按軍法。

馬岱受計而去。

又喚趙雲分付:雲去盤蛇穀後,三江大路口如此守把,所用之物,克日完備。

趙雲受計而去。

又喚魏延分付:延可引本部兵去桃花渡口下寨,如蠻兵渡水來敵,延便棄了寨,望白旗處而走,限半個月內,須要連輸十五陣,棄七個寨柵,若輸十四陣,也休來見亮。

魏延領命,心中不樂,怏怏而去(成大事者,不計一城一池之得失!)。

諸葛亮又喚張翼另引一軍,依所指之處,築立寨柵去了,卻令張嶷、馬忠引本洞所降千人,如此行之。

各人都依計而行。

孟獲與烏戈國主兀突骨言:諸葛亮多有巧計,隻是埋伏,今後交戰,分付三軍:但見山穀之中,林木多處,不可輕進(久病成良醫!)。

兀突骨言:獲說的有理,今後依此言行之。兀突骨在前麵廝殺;獲在背後教道。

兩人商議已定。

報蜀兵在桃花渡口北岸立起營寨,兀突骨即差二俘長引藤甲軍渡了河,來與蜀兵交戰。不數合,魏延敗走,蠻兵恐有埋伏,不趕自回。

次日,魏延又去立了營寨。

蠻兵哨得,又引眾軍渡過河來戰,延出迎之,不數合,延敗走。

蠻兵追殺十餘裡,見四下並無動靜,便在蜀寨中屯住。

次日,二俘長請兀突骨到寨,說知此事,兀突骨即引兵大進,將魏延追一陣。

蜀兵皆棄甲拋戈而走,隻見前有白旗,延引敗兵,急奔到白旗處,早有一寨,就寨中屯

住。

兀突骨驅兵追至,魏延引兵棄寨而走,蠻兵得了蜀寨,次日,又望前追殺。

魏延回兵交戰,不三合又敗,隻看白旗處而走,又有一寨,延就寨屯住。

次日,蠻兵又至,延略戰又走,蠻兵占了蜀寨。

魏延且戰且走,已敗十五陣,連棄七個營寨,蠻兵大進追殺。

兀突骨自在軍前破敵,於路但見林木茂盛之處,便不敢進;卻使人遠望,果見樹陰之中,旌旗招颭。

兀突骨謂孟獲言:果不出獲所料。

孟獲大笑言:諸葛亮已是計窮,隻此一進,大事定矣!

兀突骨大喜,遂不以蜀兵為念。

至第十六日,魏延引敗殘兵,來與藤甲軍對敵,兀突骨騎象當先,手指魏延大罵。

延撥馬便走,後麵蠻兵大進,魏延引兵轉過了盤蛇穀,望白旗而走。

兀突骨統引兵眾,隨後追殺,兀突骨望見山上並無草木,料無埋伏,放心追殺。

趕到穀中,見數十輛黑油櫃車在當路,蠻兵報言:此是蜀兵運糧道路,因兀突骨兵至,撇下糧車而走。

兀突骨大喜,催兵追趕,將出穀口,不見蜀兵,隻見橫木亂石滾下,壘斷穀口。

兀突骨令兵開路而進,見前麵大小車輛,裝載乾柴,儘皆火起。

兀突骨忙教退兵,聞後軍發喊,報說穀口已被乾柴壘斷,車中原來皆是火藥,一齊燒著。

兀突骨見無草木,心尚不慌,令尋路而走,隻見山上兩邊亂丟火把,火把到處,地中藥線皆著,就地飛起鐵炮。

滿穀中火光亂舞,但逢藤甲(木加油,易燃也!),無有不著,將兀突骨並三萬藤甲軍,燒得互相擁抱,死於盤蛇穀中。

諸葛亮在山上往下看時,見蠻兵被火燒的伸拳舒腿,大半被鐵炮打的頭臉粉碎,皆死於穀中,臭不可聞。

諸葛亮垂淚而歎言:亮雖有功於社稷,必損壽矣!(鱷魚的眼淚乎?)

左右將士,無不感歎。

孟獲在寨中,正望蠻兵回報。

千餘人拜於寨前,言:烏戈國兵與蜀兵大戰,將諸葛亮圍在盤蛇穀中了。特請獲前去接應,其等皆是本洞之人,不得已而降蜀,今知獲前到,特來助戰。(無明相助者,不足信也!)

孟獲大喜,即引宗黨並所聚番人,連夜上馬,就令蠻兵引路。

方到盤蛇穀時,隻見火光甚起,臭氣難聞,獲知中計,急退兵時,左邊張嶷,右邊馬忠,兩路軍殺出。

獲方欲抵敵,蠻兵中大半皆是蜀兵,將蠻王宗黨並聚集的番人,儘皆擒了。

孟獲匹馬殺出重圍,望山徑而走,正走之間,見山凹裡諸葛亮一簇人馬擁出。

諸葛亮大喝:反賊孟獲!今番如何?

獲急回馬走,旁邊閃過馬岱攔住去路。

孟獲措手不及,被馬岱生擒活捉了。

此時王平、張翼已引一軍趕到蠻寨中,將祝融夫人並一應老小皆活捉而來。

三、孟獲歸服

諸葛亮歸到寨中,升帳而坐,謂眾將言:亮今此計,不得已而用之,大損陰德。亮料敵

人必算亮於林木多處埋伏,亮卻空設旌旗,實無兵馬,疑蠻心也。亮令魏文長連輸十五陣

者,堅蠻心也。亮見盤蛇穀止一條路,兩壁廂皆是光石,並無樹木,下麵都是沙土,因令馬

岱將黑油櫃安排於穀中,車中油櫃內,皆是預先造下的火炮,名曰‘地雷’,一炮中藏九炮,三十步埋之,中用竹竿通節,以引藥線;才一發動,山損石裂。亮又令趙子龍預備草車,安排於穀中。又於山上準備大木亂石。卻令魏延賺兀突骨並藤甲軍入穀,放出魏延,即斷蠻路,隨後焚之。亮聞:‘利於水者必不利於火。’藤甲雖刀箭不能入,乃油浸之物,見火必著。蠻兵如此頑皮,非火攻安能取勝?使烏戈國之人不留種類者,是亮之大罪也!(諸葛亮如此智者,不知示警乎?)

眾將拜伏言:亮天機,鬼神莫測也!

諸葛亮令押過孟獲來,孟獲跪於帳下,諸葛亮令去獲縛,教且在彆帳與酒食壓驚。

諸葛亮喚管酒食官至坐榻前,如此如此,分付而去。

孟獲與祝融夫人並孟優、帶來洞主、一切宗黨在彆帳飲酒。

一人入帳謂孟獲言:亮麵羞,不欲與獲相見。特令其來放獲回去,再招人馬來決勝負。獲今可速去。

孟獲垂淚言:七擒七縱,自古未嘗有也。獲雖化外之人,頗知禮義,直如此無羞恥乎?(當麵對質,情麵全無!若先前請旁人私下勸降,早降否?)遂同兄弟妻子宗黨人等,皆匍匐跪於帳下,肉袒謝罪言:亮天威,南人不複反矣!

諸葛亮問:獲今服乎?獲泣言:獲子子孫孫皆感覆載生成之恩,安得不服!

諸葛亮乃請孟獲上帳,設宴慶賀,就令永為洞主,所奪之地,儘皆退還。

孟獲宗黨及諸蠻兵,無不感戴,皆欣然跳躍而去。

長史費禕入諫言:今亮親提士卒,深入不毛,收服蠻方;目今蠻王既已歸服,何不置官吏,與孟獲一同守之?(鞭長莫及!)

諸葛亮言:如此有三不易: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無所食,一不易也;蠻人傷破,父兄死亡,留外人而不留兵,必成禍患,二不易也;蠻人累有廢殺之罪,自有嫌疑,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亮不留人,不運糧,與相安於無事而已。(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眾人儘服。

蠻方皆感諸葛亮恩德,乃為諸葛亮立生祠,四時享祭,皆呼之為慈父;各送珍珠金寶、丹漆藥材、耕牛戰馬,以資軍用,誓不再反,南方已定。

諸葛亮犒軍已畢,班師回蜀,令魏延引本部兵為前鋒。

延引兵方至瀘水,忽然陰雲四合,水麵上一陣狂風驟起,飛沙走石,軍不能進。

延退兵回報諸葛亮,諸葛亮遂請孟獲問之。

未知孟獲所言若何,且看下文分解。


最新小说: 逃荒有空間,全家魂穿古代搞事業 寒苦流年 擺爛廢雌嬌又嗲,七個獸夫醋瘋了 獸世當團寵,渣雌每天隻想活命! 你彆裝乖了 我的未婚妻雪之下拚命想逃婚 王令的日常生活 惡女快穿:改字後劇情全崩了 夢遊的鹹魚 道啟時代